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带着异能兴农家 >

第290章

带着异能兴农家-第290章

小说: 带着异能兴农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措施。”

    “听你这么一说,养老院里的这些活动,还真的积极参加。”燕老太太高兴地说:“我就怕老了后糊涂,给小人们添乱。”

    “往后哇,我们光听养老院里的,听老英雄的。”史开顺摸了一下自己的头顶,羞赧地说:“外面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一个也不听,也不理。有了这么好的条件,不好好享受,对不住老天爷爷,对不住李院长一家人。”

    “这样说就对了。”老英雄精神抖擞,又侃侃而言:

    “虽然推算人能活到一百七十多岁,我看在咱养老院里还不止这个年龄。因为我们这里太适合老年人居住了。一是环境好,让人心情舒畅;二是手底下有活干,让老人不觉得自己是在这里坐吃等死;第三嘛,就是这里有天地灵气儿。你们想啊,无论病的多么厉害的病人,抬着进来了,没几天,就能下地走路,恢复元气了。上千号老人,一年到头没有一个生病的。这充分说明有神灵在保佑着我们。这一点我有切身体会。

    “我进来以前,人都不行了。来到这里后,三、四天就能下地走路,发表演讲。现在更是浑身有劲儿,好像一下年轻了二十多岁一个样,感觉身体倍儿棒,吃么儿么儿香。

    “我们赶上了好时候,也可以说碰上了好运气,一定要好好珍惜。我们上了年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就做些;做不了,就好好保养自己,不给家里的小人们、这里的领导、工作人员添麻烦,就是在帮他们的忙。”

    “你说的太对了,老英雄。往后再也不干傻事了。”史开顺说。

    老英雄的这番话,在老人们的心里点亮了一盏灯:原来爱护自己,保养好自己,也是在为养老院做贡献啊!

    从此以后,人们更加爱护养老院,爱护自己的生命,团结友爱,两千多人的养老院,团结的就像一个大家庭。

    梁晓乐见老英雄很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老人们也都很信服他。便建议宏远娘,让老英雄张景峰担任了养老院第二副院长之职,负责养老院的组织纪律,做老人们的思想工作。

    老英雄也不负重望,一走马上任,便显示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

第417章 汤半仙“兴兵”(一)() 
养老院里有儿女的老人多了起来。这些老人原来在家里的时候,多为一家之主,掌握着家中的支配权。来到养老院以后,仍然挂牵着家里。当子女们来探视的时候,便问长问短。有的子女xiao(学)不清舌,或者说的不入老人的耳,就会受到责备。

    有那脾气大的老人或者子女,一旦言语不合,便发生争吵。大几百号老人,往往是这里刚劝住了,那边又顶起嘴来。

    这一下老英雄可就有了活干。除了开会做老人的思想工作外,还得劝了东家劝西家,逐家调节起矛盾来。

    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崔孟氏,是个普通农村妇女。年轻时,地里家里的活都干,是个吃苦耐劳的勤奋女性。

    但是,崔孟氏的脾气特别大,稍不顺心就发火。尤其对待儿媳,要求更严。从做饭吃饭、做针线活、穿衣服到下地干农活以及场里打晒粮食,就是细小的动作,也得安她的要求做。一离了她的板儿,就得挨骂。

    有一次,儿媳妇在庭院里干活时,因一点儿不值得的小事挨了婆婆的骂,觉得委屈,就到屋里去哭。

    崔孟氏一看,更烦了,说道:“做错了事,说你几句,你还哭?!”并让儿子到屋里去揍儿媳妇。

    儿子是孝子,不敢不依母亲。但又觉得母亲要求太严了,为此事打妻子实在不值得。走到屋里后,拿起笤帚疙瘩,狠狠地打起枕头来。边打边说:“叫你哭!叫你哭!还不给咱娘认错去?!”边喊边拉着妻子的胳膊使眼色,意思是快到庭院里哄老人去。

    妻子理解了丈夫的意思,就停住哭,到崔孟氏面前认了错,崔孟氏才没事了。

    崔孟氏住进养老院后。对家里更是一百个不放心。儿子、媳妇每来探视,就像审贼一样,把家里的事情挨着问一个遍。儿媳妇说的稍不如她的意思,便是一场痛骂。

    老英雄听说了以后,忙走过来劝崔孟氏:“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发忧愁。我们当老人的,管不了小人儿们一辈子。如今你住进了养老院,吃的喝的穿的戴的,养老院里都供给,你还管家里的事情干什么?儿孙们怎样过。由他们去。”

    “这时候的孩子不像我们那时候一样,不知道过日子。你不说着点儿,他们就不知道锅是铁打的。”崔孟氏不服气地说:“我扒扯(操持)这个家不容易。我怕他们给我撂排(糟蹋)净了。”

    老英雄:“你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是那个料儿,他们会过的比老辈儿里好,不是那个料儿,你就是给他管出座金山来。到老也保不住受穷遭罪……”

    “我就是怕他们将来受穷遭罪,才管他们的呀?”崔孟氏打断老英雄的话,抢着说。

    “哎,这你就多虑了。”老英雄和蔼地说:“你如今住进了养老院。等他们到了你这个年龄,也会住进来的。穷富都有养老院里接着,你怕什么呀?”

    “真的?这养老院能开到那时候?”崔孟氏吃惊地说。

    “能。一定能!”老英雄信心十足地说:“你看小神童这个有志向劲儿,养老院一定能长期办下去。我们祖祖孙孙,就都住养老院吧!”

    崔孟氏:“要是这样的话。敢情好。他们老了也受不了罪!”

    老英雄:“哦,原来你是担心他们老了受罪呀?那你就把心放在肚里吧!只要有这养老院在,我们的儿子、孙子们,将来都能住进来。不过,养老院的形象也需要我们这些老人们来维护。才能越办越好。”

    崔孟氏:“那,我们应该怎样维护呢?”

    老英雄:“其实很简单:我们养老院的所有老人。团结的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大家都和睦相处,以诚相待。晚辈儿们来了,一见养老院里这么幸福,他们也就不挂牵了,回家好好过日子去了。等他们到了入住的年龄,自然而然也就上这里来了。你说,这不是维护养老院的形象嘛?!”

    崔孟氏想了想,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老英雄副院长,听了你这些话呀,我还真想通了。往后哇,不管他们了。愿咋滴咋滴!”

    老英雄:“哎,这就对了。你眼不见,心不乱,在这里颐养天年就行了。”

    经过老英雄做思想工作,崔孟氏再没有给儿子、媳妇发过脾气。

    老英雄通过个别劝导,开会开导,五百多名有子女的老人们,终于扭转了思想,放开了家事,踏踏实实在养老院里颐养天年。

    …………………………………………………………………………

    话说汤半仙在梁家屯大败梁晓乐,又被老英雄张景峰教训了一番,实可谓脸面丢尽。自知张家再无法待下去了,便想带着付强和水成两个得意弟子,回自己的老窝再事修炼,以图东山再起。

    付强和水成经过这次变故,在心里对汤半仙颇有微词:明着给说去比试,展示自己的才华,暗里却另有图谋:原来这是拿着两个徒弟当炮灰呀?

    付强水成心里这么一想,便对汤半仙十分不满起来。

    又见汤半仙人缘儿丢尽,觉得再跟着他,也没什么前途了。二人一商量,趁着夜黑,招呼也没打一声儿,便悄悄离开汤半仙,各自回老家去了。

    汤半仙见走了徒弟,一腔怒火便冲着梁晓乐来了:难道我汤半仙输得就这么惨吗?你不过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姑娘,难道我就真得斗不过你?

    咱走路看唱本——走着瞧!

    汤半仙心中不服气,但又觉得自己孤掌难鸣,便锁了家门,到处云游,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作者去了。

    …………………………………………………………

    在距离梁家屯村百十里远的东南方向,有个叫塔尔头的村庄。庄里有个人叫葛二八棍。

    这葛二八棍好逸恶劳,家里穷的三天两头揭不开锅。到了而立之年,仍孑然一身,和五十多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

    亲戚朋友见他家穷,倒也常接济个儿。可是,接济了今儿还得接济明儿,越接济他越罗锅。人们看看不是正装货,干脆敬而远之。

    也是懒人有个懒算计,葛二八棍见看风水的风水先生赚钱轻巧,就拜为师父,跟风水先生学看风水。

    学了一段时间,又觉得相面比看风水更轻巧。于是,又学相面。后来又学占卜算卦、学跳大神、学观星象、学巫医、学过阴……

    这葛二八棍人虽然懒,脑子却灵活,学一行懂一行。言称自己上能晓天,下能知地,远知前后各五百年,近知生老病死。虽然不是很准确,却也诌个七~七~八~八。

    一日,葛二八棍忽然对人们说:“我有一帝,军师就要来了。”

    人们不信,说:“现在皇上坐的稳稳的,你要推翻他,得有军队。你拿什么去招募啊?”

    葛二八棍说:“天生万物,帝为天子,老天自有安排。”

    人们见他说的玄乎,也就一笑了之。说:“葛二八棍这回八成要跌嘴了!”

    汤半仙云游到这里时,听说了葛二八棍的事,便想去会会他,看看此人究竟有多大能耐。

    这日天刚近晌午,汤半仙打扮成一个老道的模样,来到塔儿头村。自称自己来自黄山一线天,到这里来寻知音。

    人们说:“我们这里有个活人犄角(神汉的戏称)葛二八棍,你去找他吧。”

    此话正中汤半仙心意。问明了哪条街哪条巷子,便径直找了葛二八棍的家里去了。

    二人一见面,就以军师、主帅相成。

    葛二八棍说:“军师,我这里一切听你安排!”

    汤半仙说:“要想夺取政权,必须有军队。常言说:‘兵马未动,草粮先行。’这军粮无论如何是要先准备下的。”

    葛二八棍一听要军粮,一时傻了眼,说:“这可上哪里去弄去?”

    汤半仙想了想,说:“从这里往西北上,百里处有个梁家屯村。那村里有一个一眼望不到头的大粮库,里面修建了无数座粮仓。座座都是仓满囤流。只要拿下来,军粮用不完。”

    “人家就会让拿呀?”葛二八棍不解的问道。

    “那是。人家的东西不会平白无故送给你。”汤半仙乜斜了葛二八棍一眼:“用武力。”

    “可我们也没有打手呀?”葛二八棍又一次被难住了。

    “你当是打家窃舍呀?”汤半仙不屑地说:“告诉你吧,那里虽然是个村庄,却出了一个大庄园主。姓梁命德福,方圆一百多里,几乎都是他租赁的土地。还围绕这个大庄园,在附近村里建了许多小庄园、店铺、买卖铺,包括所有的农户、土地,统归大庄园主。那可真是日进千斗啊!

    “大庄园主富得流油,为了收买人心,还在大庄园附近开办了养老院、孤儿院和福利院。各处都有工作人员看门护院。要想拿下它,没有几千人的队伍是攻打不下来的。”

    葛二八棍点点头:“倒也是这个理儿。可是,我一个穷乡间方士(大言不惭啊),神汉一个,上哪里招募这几千人的军队去?”()

第418章 汤半仙“兴兵”(二)() 
汤半仙揶揄地笑笑说:“你的话就自相矛盾。52网'你自称方士、神汉,难道这个也办不到?”

    葛二八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傻愣愣呆住不知说什么好了。

    汤半仙见状,知道他也就嘴皮子上功夫——没真玩儿。便说:“这事你可以撂给我来做。你去买一些色纸来,我剪。然后给它们披上法,定上攻打日期,到时候就全有了。”

    葛二八棍大喜,立时买来一些色纸。汤半仙就剪。剪一个,披一个的法,书明将帅兵卒和起兵日期,然后锁进一座木柜里。

    他们剪了七七四十九天,木柜里的纸人纸马排的插手不下。

    汤半仙说:“够了,我们到六九五十四天头上开柜发兵。今天,咱俩去赶个集,给你定做一身龙袍去。你是真龙天子,衣服也必须是人间真锦。。”

    说着,两个人出门上了集,为赵二八棍选衣裳料去了。

    二人在集上转来转去,买这买那,还没买全,汤半仙忽然感觉不对劲儿,掐指一算,忽然说:“不行,咱得赶紧回去,家里出了事了。”

    “出什么事了?”葛二八棍不解地问道。

    “先锋憋不住,要出发了!”汤半仙说。

    “我锁着哩。它们出不来,放心吧!”葛二八棍信心十足地说。

    “不行。得赶紧回去。他们不知路线,如果上了村南,就麻烦了。”汤半仙说着,大步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