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带着异能兴农家 >

第278章

带着异能兴农家-第278章

小说: 带着异能兴农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区别?!”

    “哇塞!爹同意咾!老爹万岁!”

    宏远爹话刚一说完,梁晓乐赶紧起哄架鸭子,拍着小手捧臭脚。然后又说:“我搬出去了又不是一趟也不回来了?!保不住不愿意在那里住了,又搬回来了呢?!”

    宏远娘见女儿执意要往外搬,宏远爹也支持,便点了点头。又问梁晓乐:“乐乐,你打算雇几个佣人和收几个徒弟呀?”

    “佣人够用就行。爹,娘,你们看着办,雇几个都行。至于徒弟吗,我也说不准。只要够条件,我就收。有多少收多少。”梁晓乐调皮地笑笑,又对宏远爹说:“爹,你把那间厨房也拾掇出来,我让佣人自己做饭。不给食堂里参合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宏远爹娘都不解地问。

    梁晓乐一副认真的表情说:“他们一个是佣人,一个是徒弟,都不是工作人员,在食堂里吃饭叫人们说闲话。”

    宏远爹娘互相笑了笑。

    宏远娘说:“食堂是我们自己的,食材也是家里预备,自己做和在食堂吃,还不是一个样!”

    梁晓乐:“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样,可在外人眼里,就不同了。我又招徒弟又雇佣人的,好像多么拿大似的。我……我想自力更生。”

    “嗬,口气还不小?!”宏远娘笑着说。

    宏远爹也说:“好,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给你拾掇出来,到时候。愿意自己做就自己做,不愿自己做就去吃食堂,随你的便,行了吧?”

    “谢谢爹,谢谢娘。”梁晓乐高兴地一蹦高:

    “噢,噢,噢,我要有徒弟咾!我要当师傅咾!噢,噢,噢。我要有佣人咾,我要做主人咾!”

    那副天真烂漫的表情,把十一岁少女的顽皮形象演绎的无以复加。

    宏远爹、娘笑得前仰后合。

    房子是现成的。打扫打扫就能住。神堂则是把老家神堂里的东西搬过去,旧物利用。仅仅用了半下午的时间,一处“名副其实”的神堂宣告成立。

    为了庆祝“太阳之神位”乔迁新居,宏远爹还买来一大挂鞭炮,在神堂门口“噼里啪啦”响了半天。

    同时。“小神童”招收徒弟的决定,也随着鞭炮声传出老远。

    只要开张,就有买卖。

    梁晓乐招收徒弟的事传出去以后,四外村里但凡有点儿灵感的人,都慕名前来报名。

    梁晓乐招收徒弟与别人不一样,一不看出身贫富。二不看岁数大小,上来就让对方在自己面前表演一个法术。如果对方表演的让她看不出破绽,就收其为徒。

    来报名的人闻听心凉了半截。一个个在心里说:“你这是招徒弟呢,还是找师傅?”虽然对招收条件不满,来的人还是挤满了庭院。当然,看热闹的有之,想借机表现自己出名的有之。想偷着学一招的有之,真心应聘的也有之。一个个摩拳擦掌。千方百计把自己表现的淋漓尽致。

    然而,能入梁晓乐眼儿的,几乎没有。

    ………………………………………………………………

    雇佣人却很顺利,消息一传出,一上午就收了四个。当着宏远娘的面(宏远娘把关),与来人说好:月工资按养老院和孤儿院里的工作人员发放。每月三百文钱,资金由神堂自负盈亏。

    宏远娘一听乐了,把梁晓乐叫到一边,问道:“乐乐,你神堂有什么收入呀?你拿什么给人家发工资?”

    梁晓乐笑着说:“娘,女儿自有办法。不用咱家里的钱也就是了。”

    宏远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知道自己女儿一项神秘,蹊跷事不断,也就听之任之了——待(工资)发不去的时候,不给父母张嘴,还能给谁要?!

    (时间不长,宏远娘便发现自己考虑失误:女儿在钱上根本就不用大人操心。此是后话。)

    最先来的是一对年轻夫妇。男的善驶车,梁晓乐给他起名叫“阿彻”。女的善厨艺,则给她起名叫“阿储”。把他们安排在西厢房住宿。

    还来了两个年龄在十三、四岁之间的少女。梁晓乐给她们分别起名嫣红、翠绿。嫣红专门照顾神堂,翠绿负责在堂屋里接待来宾。梁晓乐把她们安排在北房西里间屋里,她自己则住在东里间。三个少女住三间北屋,合情合理。

    有了这四个佣人作伴儿,宏远娘也就无话可说了,梁晓乐彻底搬离了老家,住进了“神堂”院落。

    书中暗表:所“雇”“佣人”全部是式神!

    这是梁晓乐灵异事业发展的又一个转折点:

    “借寿”事件的发生,让梁晓乐感受到了自己的孤单,感受到了力不从心、顾此失彼。

    对式神的认识,又让梁晓乐眼前一亮:把自己的意念灌输到夭折的精灵身上,让其为自己服务,说白了,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分身术吗!

    了解了式神的性能后,梁晓乐欢欣鼓舞,缠着小玉麒麟教会了式神的使用。还跟小玉麒麟学会了用金手指的功能,把草木式神点化成人物式神,并且模样和性别可以随心所欲,想要什么样儿的,就点化成什么样儿的。模样体型,一颦一笑,与真人一样。这让梁晓乐受到很大启发。

    柳鬼柳甲、柳叶“招收徒弟”的建议,无疑给梁晓乐打了一针强心剂:更加坚定了她利用式神为自己服务的决心和信心。

    让式神为自己服务,必须有式神的活动空间。如果还和宏远爹、娘生活在一个院落里,式神的不吃不喝和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势必让宏远爹、娘看出破绽。梁晓乐不担心两个大人把事情说出去——因为他们一向对家里的一切都守口如瓶——她担心会造成他们的心理负担:他们毕竟都是凡人,整天和鬼魂(精灵)生活在一个院落里,不精神紧张才怪呢?!

    这才有了自己独处一院的考虑。

    但要搬家必须有理由:一个十一岁的女孩子,大人无论如何是不会让其独处一院的。正在这时,柳甲、柳叶的建议,让梁晓乐开扩了思路:对啊,何不借“招收徒弟”之名,趁机启用式神,自己也好搬离宏远爹、娘的家呢?

    于是,便有了大张旗鼓地搬神堂、“招收徒弟”的举动。

    其实,招收徒弟只是个幌子。所以,梁晓乐提的条件特别苛刻,其目的就是为了招不来徒弟。

    再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就是——迷惑和调出汤半仙,彻底揭穿“借寿”的谣言。

    出于这种种考虑,梁晓乐不怕把“招收徒弟”的声势造大,而且越大越好。

    徒弟招不来那是一定的了!

    为了做通宏远爹、娘的思想工作,让自己顺理成章地搬离老家,梁晓乐便以“雇佣人”为名,让自己制作的式神闪亮登场了。

    式神的出场都很巧妙,都是在有宏远娘在场的时候出现,而且都是被“介绍人”领进家门的。

    其实“介绍人”也是梁晓乐点化的式神,任务完成后,便解除指令让其“休息”。目的是让宏远爹(宏远娘)对女儿的处境放心。

    梁晓乐则对在场的宏远娘介绍说,“介绍人”是她早已认识的某某村里的香客。

    “介绍人”也不省着,把宏远娘的“神气儿”吹捧一番,对梁晓乐更是恭维有加。说某某(指佣人)能以到这里当佣,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然后又把送来的人夸的完美无缺,拍着胸脯说:“我领来的人,保证忠诚厚道。往后我还指望‘小神童’保佑过好日子呢,绝不会因为这事毁了自己的前程。”

    宏远娘对这深信不疑:女儿自设神坛以来,四外村里几乎都走遍了,认识的人比自己还多得多。大家来捧场帮忙那是一定的了。凭着自己女儿的威望,不可能有人敢给胡来?!

    望着面貌和善,都一副老实忠厚的样子,又是女儿的“熟人”介绍来的,宏远娘一百个满意,觉得把女儿撂给他们十分放心,也就痛痛快快让梁晓乐搬过来住了。

    为了让式神们尽量少接触人类,梁晓乐把自己的厨艺灌输给了阿储,让她给“大家”做饭。至于食材,自然是梁晓乐一切都取自空间!

    式神们是不吃饭的,说做饭也只是个幌子。偶尔来个好奇者,并答应在“神堂”吃饭时,才是阿储大展厨艺的时刻。梁晓乐则“神堂”食堂通吃,愿在哪里在哪里。

    这一来,梁晓乐轻省了很多。白天即便不出屋(不在现场),外面(家里)也有人照应。即便出入空间,也不用躲避。式神们只有听从主人的指令,是不会关注主人的行动的。

    说白了,整个院落只有梁晓乐一个人,所有的式神都按照她的指令行事,让它们动,它们就动,让它们停,它们就停。梁晓乐指挥的得心应手,外人根本看不出是假的来。

    梁晓乐沉浸在自己的“小成就”之中,沾沾自喜。

第401章 收徒”现场(一)() 
然而,三十多里外的汤半仙,却急得焦头烂额:

    老英雄失踪已经是第三天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汤半仙和张长江极力掩盖,一会儿以“病人体力虚弱,不宜探视”为由,一会儿又以“正在做法事,闲人免进”,变换着理由拒绝人们进屋看望。两个人就像轮流值日一般,分别坐在堂屋里监视着人们。

    然而,家里人还是产生了怀疑:既然老人已经不行了?何不让人们见他最后一面?

    家里人还好说,远道而来的亲戚朋友们,更是多有微词。

    张长江的夫人张阮氏沉不住气了,对丈夫张长江说:“老爷子到底怎么样啦?亲戚们大老远来了,让人们看一眼,又能影响什么?”

    张长江唯唯诺诺,说不是,不说不是。

    张阮氏一看有问题,开导丈夫说:“老爷子戎马一生,声名显赫。别再在临终时出什么差错?我们落个不孝的骂名。对亲戚朋友不好交代不说,上面追查起来,我们可是罪人。”

    张长江坐不住了。又去催问汤半仙:有没有眉目?什么时候可以回来?如何对人们交代?

    汤半仙更是一筹莫展:三天了,他暗暗寻遍了所有怀疑之地,依然一无所获:梁家屯养老院里没有,“小神童”家里、神堂里,没有。老英雄可能去的亲戚、朋友家里,也没有……

    《民族英雄》张景峰——小砍刀——就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一点儿印迹也没留下。

    更让汤半仙费解的是,他为探听老英雄的消息,在一些主要街道、路口,村庄……到处布下了式神。然而,这些式神一点儿消息也没反馈回来。他掐诀念咒往回掉,也没有反响。式神们就像泥牛入海一样。毫无消息。

    汤半仙驭式神三、四十年,从来还没出现过这种情况。却发现所放式神早已没了影子?!仿佛他前脚布,后脚就有人跟着收。

    为弄清到底是谁取走了式神,他曾经躲在暗处观察过。奇怪的是,不见任何人走进式神,甚至连个鬼影儿也没有,那式神就在他的眼皮底下没有了。仿佛散发到空气中一个样。

    这让汤半仙大惑不解!

    老英雄突然蒸发了,式神也不见了踪影,这两者是不是有必然的联系呢?

    抑或是就是一个人所为?

    那又是谁呢?

    经过再三考虑。“小神童”成为汤半仙第一个被怀疑对象。

    而让他不解的是:“小神童”竟然在家里悠闲自得地招收起徒弟来……

    为了摸清“小神童”的活动规律,发现蛛丝马迹,汤半仙曾经在“神堂”门外暗中蹲守了一整天。让他感到震惊的是:“小神童”竟然一天没出“神堂”院落的大门?!

    要是她把老英雄藏起来的话。老英雄要吃要喝要人侍候,总不能一点儿迹象也流露不出来吧?!

    还有那遍地布的式神,要一个个收取,也得迈出大门,顺着他布的路线走一段时间不是?!

    这一次。汤半仙是真的迷惘了!

    ……………………………………………………

    三天时间已到,张长江的眼神里,已经有了埋怨之色。

    “不行!这事除了她,不可能有别人。”汤半仙思索过后,决定亲自出面,会会被人们传的沸沸扬扬、自己被她牵着鼻子走的“小神童”!

    汤半仙换了一身粗布衣裤。把自己打扮的像个老农民。又选了两个得意爱徒,师徒们分散着来到梁家屯村,混入前来应聘的人群中。

    梁晓乐并不认识汤半仙的徒弟们。但她一眼就认出了汤半仙。见他如此打扮。心中暗笑:你就是扒了皮,我也能认出你的骨头来。

    其实,梁晓乐如此大张旗鼓地招收徒弟,一方面为了启用式神创造机会,搬离老家;一方面也为了迷惑和调出汤半仙。彻底揭穿“借寿”的谣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