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带着异能兴农家 >

第250章

带着异能兴农家-第250章

小说: 带着异能兴农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此,“小砍刀”这个外号就代替了张景峰的真实姓名。

    “小砍刀”的队伍很快发展到二、三百人。他亲自带领队员们深入敌人腹区,抓敌首,除奸特,大大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为了镇压民族**,胡伪司令部悬赏三千大洋捉拿“小砍刀”。

    在这极为严峻的白色恐怖下,“小砍刀”仍然机智勇敢地和胡伪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

    一天,“小砍刀”正在恩楼北的焦家庄开会。有内线报告说:“从据点里出来十多名胡伪军,到恩楼来捉拿张队长(小砍刀)了。”“小砍刀”“嘿嘿”笑道:“来得正好,把这些狗日的干掉!”一摸腰,啊!那把刀送去修理了!“小砍刀”急中生智,马上从炕上抄起一个笤帚疙瘩,用红绸子一裹,往腰里一别,飞快地奔向由据点通往恩楼镇路边上的青纱帐里,等待敌人的到来。

    不一会儿,果然从西北方向来了十多名胡伪军,当这股敌人靠近时,“小砍刀”“嗖”一声端着“砍刀”从青纱帐里窜了出来。大声喊道:“你们不是要抓你张二爷(张景峰在家排行第二)吗,我就是。活腻歪了的上来,怕死的放下武器。”

    胡伪军们惊愣愣地一看,果真是“小砍刀”,个个吓得浑身打哆嗦,稀里哗啦,武器扔了一地。

    就这一着,被捉的反下了捉人的十二支土枪,十二把大刀和一些枪药,成了一个大笑话。

    从此,自卫队里有了土枪。

    乌由城西有个叫刘麻子的人,先入土匪,后又投靠了胡寇,是个死心塌地认贼作父的大汉奸。他见胡伪司令部悬赏捉拿“小砍刀”,一来眼馋那三千块大洋,二来相当个高升的阶梯。就以住亲戚为名,到恩楼镇探听“小砍刀”的行踪,伺机捉拿。

    这天,刘麻子住在了恩楼镇附近的大师友村的小羊子家里。

    这小羊子也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汉奸。大师友村是恩楼镇发展的重点堡垒村,挖的地道很多。一次,胡伪军来扫荡,小羊子为了立功领赏,举报了三个地道。在这三个地道里藏着的二十几名妇女,上至六十岁的老太太,下至十三岁的小姑娘,都被敌人**、**了。“小砍刀”正想找他算账。

    正在这时,有人来报,说小羊子回家了,还带回一个**子。来人把**子的特征一说,“小砍刀”高兴地说:“定是大汉奸刘麻子。狗日的,自个送上门来了。”当晚,他就带着四个游击队员掏了小羊子的窝儿,把小羊子、刘麻子五花大绑地押出了村。 /》

    走到村边上,两个汉奸不走了,抵拧了一会儿,一下子全出溜到路边的一口水井里——原来,小羊子地理熟,知道这里有井,为了逃命,拽着刘麻子跳了进去。

    当时井水很深, 又是在晚上,看不见里面的动静。“小砍刀”在井口用土枪朝水里打了几枪,等了一会儿不见响动,气得骂了一阵娘,又补了几枪就走了。

    过了几天,有人来报告说,小羊子被打中脑袋,死在了井里;那个**子只是被打中肩膀和屁股,现在已经转到肖张教堂医院了。

    “小砍刀”闻听,剑眉一竖,对身边的朱振钢、刘立柱说:“咱三个把他凿了去,留着是个祸害。”

    当天夜里,三个人来到肖张教堂,通过内线掌握了刘麻子所在的房号,打二堡肩越墙进了院里。“小砍刀”潜进医疗室,偷了件白大褂,拿了个大口罩,把自己装扮起来。然后来到刘麻子房间,对刘麻子说:“抬你去换药去。”

    刘麻子迷惑不解地说:“不是今天才换了吗?”网不跳字。

    “你的伤重,勤换着点儿着,再也没容刘麻子说话。这时,朱振钢、刘立柱闯进来,抬起就走。走到大门口,刘麻子见方向不对,就要喊。“小砍刀”上去给了他两刀,送他到阴曹地府去了。

    在对敌斗争中,“小砍刀”不仅英勇善战,还足智多谋。几次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得以脱险。

    春季的一天,恩楼镇大集。“小砍刀”和他的战友们都在集上分散活动。胡军的骑兵、步兵三百余人突然从北面、西面包抄进集市。听见信号,游击队员们都向村东、村南分散冲了出去。

    此时,“小砍刀”正在街北头,见汉奸、鬼子已进了西街口,再往村东跑已来不及了。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小砍刀”急中生智,向一个卖菜的老农使了个眼色,顺手抄起一捆根达菜,把砍刀往里一插,夹在胳肢窝里,大步向北街口扬长而去。

    冲到街心的汉奸以为是赶集的,想在他身上捞点儿油水,便围了过来,并大声喊道:“不要跑,我们是来捉‘小砍刀’的。”

    “小砍刀“快步走到村外,看见前面有片坟场,地形有利,便开口大骂:“狗日的,有种的跟你砍二爷走。”

    汉奸一听不好,喊了声“‘小砍刀’在这里。”回头就跑。“小砍刀”冲他们大骂了一阵,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自己转身向焦家庄走了。

    “小砍刀”就这样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走脱了。

    “小砍刀”由于英勇机智,颇具指挥才能,很快从区(镇)调到县里,担任了乌由县抗胡游击队大队长之职,带领乌由县的游击队与敌人开展斗争。

    一日,“小砍刀”和7名游击队员在乌由县城南的赵家屯做群众发动工作。由于是和老百姓在一起,他们便没有随身带着枪。哪知被奸细告密,敌人合围了村子。“小砍刀”同50多名群众一起被敌人逮捕。

    日军把人们围在一个场院里,架起土枪逼问谁是游击队大队长张景峰?人们拒不答话。日军见问不出来,穷凶极恶地吼道:“不说统统枪毙!”说着就要下命令向被捕群众扫射。

    在这紧要关头,“小砍刀”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说:“我是你们要找的游击队大队长‘小砍刀’,你们带我去请功领赏吧,别人都是老百姓,抓他们没用。”

    胡军头目“嘿嘿”奸笑了几声,说:“我就知道砍刀讲义气。”说完便下令放了其他人,押着“小砍刀”回了县城。

    敌人在对“小砍刀”审讯中绞尽脑汁,软硬兼使。想从他嘴里问出抗胡组织的领导成员和地址。先是他们想收买他,每次提审都给他搬坐位、递香烟,卖弄嬉皮笑脸。还派叛徒劝说。都被“小砍刀”骂了出去。后又上酷刑,什么老虎凳、皮鞭、辣椒水……都用上了。把他折磨的奄奄一息。

    上面的抗胡组织听说了以后,调动了大批部队,才把他抢救出来。

    后来,“小砍刀”又从县里调到州里……抗胡八年,他屡建战功,被皇帝授予《民族英雄》的光荣称号。

    全国解放以后,“小砍刀”又在政府各部门任要职。他为官清廉,为民众做了很多好事。晚年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白大柱讲述完,又表情痛苦的说:“按说,他戎马一生,事迹显赫,晚年本应享享清福。而他却用自己的积蓄在恩楼镇建了一所学校,扶持了一大批贫困学子,又在家乡人的心目中树立了口碑。今年八十有四,疾病缠身,现在只能躺在病床上,饱受病痛折磨。你说,我为这样一个老人解除些痛苦,让他多活些日子,有错吗?”网不跳字。

    梁晓乐听的心情激动,但不知实际情况,没有说什么。

    马车很快到了目的地,就是下午梁晓乐破阵法的地方。

    下车以后,白大柱只让梁晓乐进乌*头部所指的住宅,却让金安母亲他们留在外面。金安母亲执意要陪梁晓乐进去,被梁晓乐阻止住了:“干娘,没事的。别忘了我是小神童!”说着,还冲金安母亲挤了挤眼儿,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金安母亲只好作罢。不放心地对她说:“注意着点儿,有事喊我们。”

    梁晓乐点点头,随着白大柱进了宅院。(。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359章民族英雄“小砍刀”

第360章 求药() 
第360章求药

    这是一处典型的大四合院:大门朝东,进门是一个通道,通道南建有三间南房。二门内是一个宽敞的庭院,东、西厢房各是三间。北房五间青砖大瓦房。这样的住宅农村里也有,属比较高档的了。不过,作为一个受皇封的民族英雄的住所,还是让梁晓乐有些感动。

    天已经麻麻黑,屋里有灯光闪烁。

    穿过堂屋,来到东里间屋里。在一盏明亮的玻璃灯罩的照耀下,梁晓乐看到:一个老人躺在一张大木床上,瘦削的脸上面色发黄,浑浊的眼睛微微睁着,眼珠半天不动一下,嘴里喘着粗气,嗓子里响着“嘎啦嘎啦”的痰声——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

    “小砍刀”的故事梁晓乐在梁家屯村就曾经听说过,不过人们说的都是一鳞半爪,没能引起梁晓乐的兴趣。今天听了白大柱的讲述,又见了本人,梁晓乐心里忽然很不是滋味起来:

    这帮人和害人,有时候真的很难分清楚!!!

    我是不是真的做错了???

    梁晓乐在心里想。

    陪着她们进来的还有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面相与躺着的老者相仿,估计是老者的儿子。

    “他现在吃着什么药啊?”梁晓乐面对着老者问道。她还不知道男子的真正身份,不好直接对着问。再说自己年龄小,也好试探一下他们的重视程度。

    “请的郎中多了,吃的药也海勒,就是不见起效。他现在拒绝吃了。”那个男子回到。

    有了说话的对象,梁晓乐扭过头去,面对着他,又问道:“我能不能为老英雄求一点儿药哇?”

    “求药?”白大柱一脸惊讶地问道。又说:“他已经很长时间不用药了。今天中午到现在,滴水未进,喂也喂不进去。”

    “我供奉的是‘太阳之神位’,要求,也只能向老天爷爷求了。”梁晓乐故意说的很随意。

    “向老天爷爷求?”

    男子和白大柱同时睁大了眼睛惊讶地问。

    “嗯。如果我求了来,老英雄的生命还将延续一段时间;如果求不来,也只好顺应天意了。”梁晓乐态度不卑不亢,表情很自然地说。

    “那你求求吧!”男子将信将疑。

    “好的,你们在天地底下摆上香案,放上一个空水碗。我洗洗手,就开始。”

    三个人同时走到堂屋里。男子吩咐一个叫春红的丫鬟去给梁晓乐打洗手水,又吩咐一个春秀的丫鬟与白大柱一起百香案,他自己则从堂屋里的后门进了后院。

    在他开开后门的一瞬间,梁晓乐透过微弱的光线,看到后院也是一处整齐洁净的院落,原来这里的建筑格局与窦金安家的大致相同:前后两处院落,通道就是前排房的后门。

    梁晓乐洗完手后,点燃了一把香,插在香案上的香炉里。双手合十,站在香案前“祷告”了一会儿,用香案上放的的空碗,亲自到水缸了舀了少半碗水(趁机将水缸里的水换成了空间水)。点燃了一张符纸放到水里,又捏了一点儿香灰放进去。然后端给男子说:“你给老英雄喂进去吧!”

    此时,男子身边已经多了一个五十来岁的保养的很好的妇女。一身华丽的服饰说明她是这个家里的女主人。庭院里还站着七、八个丫鬟、老妈子、小姐和少爷、少奶奶,估计是男子对家人说知了此事,大家都来看梁晓乐向老天爷爷求药来了。

    男子接过碗却没有行动,沉思了沉思,很不满地对梁晓乐说:“让老爷子喝这凉水?他能行?”

    “这不是凉水,而是药。”梁晓乐理直气壮地说:“你喂下去就知道了。”

    男子无奈,将碗递给了一个老妈子,说:“潭嫂,你去喂。”

    叫潭嫂的端着水碗进了老英雄的屋。

    男子和穿戴华丽的女子、小姐、少爷和少奶奶们,都尾随着进了屋。

    梁晓乐则坐在堂屋里的椅子上,静听着里面的动静。52网'

    白大柱一脸狐疑地坐在梁晓乐对面,猜不透梁晓乐玩的什么把戏?做香官儿的只能给病人精神安慰,用香灰水几乎是所有香官儿的把戏,但还没见过给一个垂死病人喝凉水的。这要是一口痰上不来,你一百张嘴也解释不清楚了!!!

    大约过了一袋烟的功夫,屋里传出了声音:

    “爹,你醒了!”

    “爷爷……”

    “老爷……”

    “刚才是谁来了?”一个苍老而颤抖的声音。

    “老英雄会说话了?!”白大柱就像屁股底下着了火一样,“噌”地站起来,跑进东屋里去了。

    “是个小神童,给你求的天药。”那个男子的声音。

    “天药?”苍老的声音透着惊奇:“挺管用的,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