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带着异能兴农家 >

第106章

带着异能兴农家-第106章

小说: 带着异能兴农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晓乐为自己的新发现激动的手舞足蹈、心潮澎湃起来!

    ……………………

    书中暗表:梁晓乐高兴的为时过早!

    学堂就在孤儿院的前面,可以说两个单位还是近邻。和梁艳秋,也都互相认识。人们也都知道两个人都在青春年少。但是,没一个人想过把他们两个人结合到一起。就是两个当事人,也从来没萌生过这样的念头。

    在这个时空里,女人未婚先死夫,被称作“望门寡”——意思是只要望望婆家的门,就能克死未婚夫并让自己成为寡妇。比起过门后再死丈夫的罪孽又深重了一层,被视作命最硬的女人。

    而这样的女人如果再婚的话。必须做填房(嫁给死过老婆的鳏夫)。因为死过老婆的男人也被视作命硬之人(迷信说他的老婆是被他克死的),两个命硬之人互相克。硬克硬,保不住谁也克不死谁,日子倒能平平安安地过下去。

    如果把这样的女人介绍给一个没有结过婚的小伙子,保不准还和前一个未婚夫一样,还没有过门,就把男方给克死了。

    因为人们都有这个观念,所以,对于梁艳秋的婚事。人们都局限在死了老婆的单身男人身上。就是梁赵氏和解老夫人。谁也没往这方面想过,更甭说别人了。

    梁晓乐也听说过这个风俗。但她是穿越之人,思想意识还受着前世现代的影响。哪里会相信这个?!仍然按照以往的做法,与宏远娘对接了灵魂,先与她进行思想沟通,让她理解自己的意图(也就是先做宏远娘的思想工作),以防宏远娘(梁晓乐)在和对方说话的时候,宏远娘因不明原委而惊慌失措。等宏远娘接受了自己的想法以后,再由宏远娘(梁晓乐)去做媒人,说合此事。

    出乎梁晓乐意料的是,当梁晓乐与宏远娘对接上灵魂以后,刚把自己的打算反应给宏远娘,宏远娘便出现了自灵魂对接一来的第一次排斥——双眉间拧成了一个大疙瘩,头摇得像拨郎鼓,一副痛苦万状的表情。

    梁晓乐吓了一大跳!赶紧消除灵魂对接。

    “我的天,我这是怎么了?怎么会有这个想法?!”宏远娘仍然摇着头,双手紧紧地扭在一起,惊惧而痛苦地说。

    “娘,怎么了?”梁晓乐赶紧爬到宏远娘怀里,“关切”地问。

    “我……忽然脑子一阵迷糊,产生了一个可怕的念头。想把……想把……”宏远娘瞪着惊恐的眼睛望着梁晓乐,欲言又止。

    “娘,想把什么呀?给我说说。”梁晓乐紧催,她很想知道宏远娘对这件事的看法。

    “咳,”宏远娘叹了一口气,又摇了摇头:“你还小,别问了。”

    “不嘛,我已经五岁了,还小哇。娘,想把什么呀,你说呀,我就要你说。你快说呀!”梁晓乐说着,在宏远娘怀里撒起娇来,一副“你不告诉我,我就不依你”的派头。

    “咳,作孽呀!”宏远娘看了看怀里的梁晓乐:“娘说给你,你可不许说给别人去?”

    “嗯,保证不说。娘不信,咱俩‘拉钩’。”梁晓乐说着,伸出右手小手指,勾住宏远娘的右手小手指,孩子气地念道:“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宏远娘被梁晓乐的滑稽像逗得面部表情舒缓了很多。揽着梁晓乐,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梁晓乐说:“也不知怎么了,脑子一迷糊,忽然产生了把艳秋介绍给立君的想法。把我吓得够呛。”

    “他两个人不是正好吗?”梁晓乐毫不掩饰地说。她觉得自己必须表现的懂事一些,好引着宏远娘把话说下去。

    “正好什么呀?你三姑是‘望门寡’,是不能说给未婚男子的,要不,把人家也给克死了。”宏远娘说着,身子猛然抖动了一下:“人家解老先生携家带口地大老远投奔了咱这里,兢兢业业地在这里为咱教书育人,我总不能为了自己的小姑儿,就去坑害人家外乡人,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对不住老天爷爷呀!”

    宏远娘也是被这个“想法”吓昏了头脑,一心想找个人倾诉倾诉,完全忘了对方还是一个五岁的孩子,而且还是自己的女儿。

    “娘,我看三姑姑和君叔叔很般配,让他们两个人在一起,不是在帮他们吗?怎么能说害他们呢?”

    宏远娘猛然醒悟过来,用惊奇的眼神望着梁晓乐:“你知道什么叫般配呀?”

    “就是嘛。他们两个人就是般配!你怎么不帮帮他们啊?”梁晓乐撅着小嘴儿,依然用成年人的口气,答非所问地想把话题继续下去。

    “咳,孩子,”宏远娘抚摸着梁晓乐的头发,“你还小,不理解这里面的回数。他们两个人是不能结合到一块儿的。”

    “那又是为什么呢?”梁晓乐装萌穷追不舍,把宏远娘刚才的“自言自语”权作耳旁风、没听见。

    “因为你三姑的命太硬,两个人在一起,会对君叔叔不好。”

    “可君叔叔也没娶上媳妇呀?”

    “那是他娘撂下他和他爹跟人跑了,辱没了家门,影响到了他。”

    “还是得!”梁晓乐小嘴儿一撇,油勺似的:“他们两个人都有污点儿,就谁也别嫌谁了!”

    宏远娘吃惊地望了望梁晓乐:这孩子今天这是怎么了?说出话来小大人儿似的。

    “相比较起来,你君叔叔又比你三姑好得多。”宏远娘继续说:“他的污点儿是他娘给他造成的,错不在他,只是婚姻受连累。你三姑就不同了,她是直接责任人!”

    未婚男死了,未婚女是直接责任人?这是什么世道?什么风俗呀?梁晓乐狠狠地鄙视了这个时空一把。

    “咱家有老天爷爷(笑话!谁家没老天爷爷?!梁晓乐这是在装萌卖乖。),你去求求,让老天爷爷保佑三姑和君叔叔,不就没事了。”

    梁晓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她想起了小玉麒麟。幸福苑有小玉麒麟这个“神医”保驾护航,就算梁艳秋和解立君结合后有点儿差错,小玉麒麟也会帮他们处理的。

    但是,这个却不能说出来,只能装在自己的心里,尽量朝着成事的方向努力。

    “这个……就算你君叔叔愿意,你三姑也未必同意。”宏远娘继续说道:“人们对这事忌讳太多,你三姑的心已经被人们的风言风语冷透了。再有点儿差错的话,你三姑非得出家当当尼姑去。与其那样,还不如给她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嫁了。”

    “要是三姑不嫁有孩子,或者是死过老婆的男人呢,岂不是耽误了她的一生?!”

    “如果你三姑就是不当填房,也只好在这里当老姑娘了。这种情况过去别处里也有。不过,上了年级以后都很凄惨。”宏远娘说到这里长出了一口气:“好在咱这里有养老院,你三姑老了不至于受罪。”

    这个说法怎么这么熟悉呢?!

    梁晓乐忽然想起那晚“偷听”梁艳秋和母亲梁赵氏的对话来,心里不由感叹:怎么宏远娘的想法和梁艳秋的想法这么相似呢?!

    看来,宏远娘对这事已经忌惮到无可讳言,强行进行灵魂对接,让她去做这件事,势必给她造成心理伤害。

    梁晓乐打消了这个念头,慢慢地离开宏远娘的怀抱,一个人闷闷不乐地又考虑起别的办法来。

第一百六十章 爱意浓浓() 
梁晓乐想的脑袋疼,还是想不出别的办法来。

    梁晓乐仔细回忆了这次灵魂对接的全过程,觉得没有差错。

    自穿越以来,梁晓乐所做的事情,都是通过与宏远娘对接灵魂,以宏远娘的名义办成的。

    而每办一件大事的时候,也像这次一样,把灵魂对接以后,先与她进行沟通,待她理解了以后,然后两个人再一起去做(梁晓乐用意念指挥宏远娘说话)。如买地、买宅基、收养孤儿、办孤儿院、养老院……无不如此。

    以往的时候,宏远娘都能顺顺当当地按照自己的意念去说,事后还能照着去做。

    怎么这次就不行了呢?

    当然,这里不能不排除受世俗观念的影响。因为宏远娘毕竟是这个时空里的人,世俗观念在她的思想意识里是根深蒂固的。何况她又有被世俗伤害的过程,一旦触及,便会很强烈地反映出来。

    也不能不排除宏远娘那颗善良心的因素。因为她本身太善良了,对一方有利一方不利的事情,她绝对不会去做。而且得利的一方还是她的三小姑儿。她绝不会为了自己一大家子的利益,去伤害他人。

    再就是这件事可管可不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是每一个人的求生之道。

    由此看来,以往灵魂对接成功,是因为有利益驱动的因素在里面。人都是有私心的,凡是食人间烟火的人,都不会拒绝财物的诱惑。对通过努力就可获取的东西,每一个人都会趋之若笃。

    宏远爹娘没有生活在真空里,自然也会如此。这也是她梁晓乐事业发展如此快的主要原因——因为拥有更多的土地和宅基,是每一个有正常思维的农民梦寐以求的**。

    而对于别人的感情问题,就有个取舍定夺了。在涉及不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管也可,不管也可。

    管:需要具有博大的爱心——因为这涉及不到自己的利益。完全是为对方付出。

    不管:情有可原——因为这是他人的事情,我有回避和选择的权利。

    想到这里,梁晓乐由衷地佩服起“说媒”这个行业来。如果剔除利益驱动,媒人是世界上胸怀最广。爱心最大的人!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千千万万的青年男女,才得以成对成双!

    当然,梁晓乐绝没有责怪宏远娘的意思。

    在梁晓乐眼里,宏远娘是一个伟大的勇于奉献的女性。

    就拿孤儿院来说,她每个月付出五百文钱供养腭裂女婴;买奶羊供养弃婴孤晓夕;收养哑巴齐明明、小儿麻痹症患者郭大妮和痴呆儿路新桥。为此,孤儿院里的工作人员比例最大。花费最高。

    虽然明文规定:每个孤儿长大后,收取其所有收入的十分之一。但是,谁都知道,这是一个十分渺茫,遥遥无期的回报。尤其是残疾孤儿,你不养他一辈子,就是万福了。

    梁晓乐从心里佩服宏远娘的施舍精神。

    在这件事上,宏远娘确实有难处:一方是自己的亲小姑。一方是投奔这个家庭来的外乡人。而且,女方条件明显低于男方。如果宏远娘强行把两个人撮合到一起,是会被世人指脊梁骨的。

    再就是梁艳秋已经把自己的心冰封住了。感情十分脆弱。稍有不慎,就会在她本就脆弱的感情上,再狠狠地打上一棒。一旦出现意外,宏远娘就成了整个事件的罪魁祸首。

    基于这些考虑,作为世俗中的一员,宏远娘不得不顾及自己的名誉。

    看来,要管这件事情,没有宽广的胸怀、博大的爱心,和勇于牺牲的精神是不行的。

    “梁晓乐,你有没有这份爱心呢?”

    梁晓乐扪心自问。

    “我有!”

    梁晓乐坚定地回答自己。

    梁晓乐觉得。她的事业发展到今天的地步,完全源于她爱心的付出。

    穿越到一个一贫如洗的农家,父亲残疾,母亲患抑郁症。作为窃取了人家女儿身体的她(梁晓乐认为这是“窃取”,因为他们女儿的灵魂已经不存在了,所思所想。完全是穿越过来的梁晓乐的了。),怀着一颗愧疚的心,开始爱这个家里的所有人。千方百计从空间里弄出食物,改善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

    这是她爱心的本能。

    她在付出爱的同时,也得到了这个家庭里所有人的爱,让自己在这个家庭里平平安安地生活了下来。

    宏远爹娘对土地、房屋的执着追求,不能不说是源于她所付出的爱的结果。

    由此,梁晓乐认识到:爱心也和任何投资一样,有付出,就有回报!

    随着认识范围的扩大,宏远爷爷、三奶奶、大奶奶、王奶奶……一个个淳朴善良的人们装进她的心田。同时也开阔了她的视野,激发了她发展事业的灵感。

    救六个祭天男童,是她爱心的第一次膨胀。她也因此收到了丰厚的回报:一是成立了学堂,让宏远和孤儿冯良存、辛洛、梁玉云,都适龄上了学;再就是一下开辟了五个分店,使的她的经济来了个大的飞跃。这才促进了幸福苑的诞生。

    成立孤儿院和养老院,是梁晓乐爱心的第二次膨胀。虽然收养的都是没有儿女的孤寡老人(有儿女的只是极少数)和没有父母的孤儿,但他们为她奉献了土地和宅基,用他们的智慧为她编织出了适用的草编包装袋,创出了利润可观的经济效益。

    就是现在只投入无回收的学堂、孤儿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