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夙命妃途 >

第88章

夙命妃途-第88章

小说: 夙命妃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启也确实困了,待周敏躺下后,亲手替她放下纱帐,移灯出了卧房自回偏殿睡去了。

    次日是个晴好的天气,周敏醒来时,窗外的阳光映射得眼都睁不开。洗漱时想起夜半与赵启讨论的事情,刚要吩咐黄桃去请,赵启就掀了珠帘转身走进来。

    看样子似乎也刚睡起来。左边脸上还有一条不规则的红色压痕尚未消散。

    “还没吃吧?”周敏问道。

    “没有。”赵启在桌边坐下,看周敏梳妆。

    “等我一会儿,一起吃吧。”

    黄桃和白梨加快了速度,只因今日要见大臣,故而妆容服饰隆重了许多。等周敏妆罢,早膳也摆了上来,满满一桌。两人对坐而食。

    周敏背对东窗,浑身沐浴在耀眼的光辉里,乌黑反亮的发髻上,一枝碧玉簪通体透着莹润的淡绿光泽,随着她的进食,一晃一晃,似活物一般,紧紧攫住了赵启的心神。

    “准备什么时候召见大臣?”

    周敏拿手帕按了按嘴角,端起茉莉香茶喝了一口,问道。又不由自主伸手摸了摸发簪,以为插得歪了。

    “你头上那支碧玉簪真好看。”赵启笑道。“下午吧,现在不早不晚的,也不合适。”

    “好看吗?”周敏微微笑道。“是在你赠予我的那一大堆珠宝里随手挑的。”

    “淑妃不知从哪里听说私库搬了一半财物到颐苑的事,跟我闹了好几天。”赵启笑道。

第169章 域外诸族() 
周敏面无表情的放下银箸,这样清风习习,阳光明亮的夏日早晨,她不想听赵启谈论淑妃。

    “对了,关于召见大臣,我有一个想法。”

    “哦?”赵启有些愕然。

    “前日香雪姐提醒我,大臣们对后妃干政十分反感。这种顾虑我们也曾预料过,可我们把阻力想得太过简单。我们是穿越而来,男女平等的概念根深蒂固,香雪姐的思想观念却是这个时代的典型。她既然一再劝说我,我不得不小心行事。”

    赵启夹紧了眉头,说道:“有我撑你,他们不敢啰嗦!”

    周敏笑道:“你当了这么久的皇帝,难道就没有一点儿经验?皇帝和大臣的关系十分复杂,你这样简单粗暴的去处理,只会让事态进一步恶化。”

    赵启似是想起了什么,不服气的点了点头,叹道:“这个国家离了皇帝,大概还能继续运作。若大臣们集体罢工,就会陷入瘫痪的境地。从这个角度来说,大臣们倒比皇帝重要。难怪太祖废除了宰相制,若是皇帝稍微弱一点,只怕要被宰执们牵着鼻子走了。”

    “所以啊,你虽是皇帝,也不可一味任性,做事还是得讲究方式方法。”

    “照你说,该如何?”

    “今日召见的三位大臣皆是朝中肱骨,非一般人等,若会见太正规,我就不便出席,只怕激起他们的不满,反为不美。何不就请他三人来赴晚宴,顺道谈事,酒宴之上我出席作陪,也容易接受。这事没有捷径可走,循序渐进才是上策。”

    赵启道:“就按你说的办吧。真是麻烦。”

    早餐结束之际,两人用茶。不知哪里飞来几只鸟,停在窗台上,跳来跃去,毛色十分鲜亮。周敏侧头看了一会儿,忽然道:“你不生我的气了?”

    “生什么气?”赵启愕然将视线从鸟儿们身上收回,望着周敏不解的说道。

    “关于淑妃的兄长。”周敏忽而绽出一个惬意的笑容。“既然你这么问,说明你真的不再生气了。”

    赵启笑道:“早八百年的事了,我哪还记得。何况,如你所说,淑妃之前做了大多对不起你的事。我一直没有替你讨回公道。”

    周敏双手合十道:“你总算说了句人话。”

    赵启叫屈道:“我哪一句不是人话!”

    黄桃忍不住掩嘴笑了起来,说道:“皇上惯会偏心淑妃,也难怪我家娘娘数落。”

    赵启再次无语道:“淑妃倒说我偏心你家娘娘,我可真是猪八戒照镜子,两面不是人。”

    黄桃奇道:“猪八戒是什么?为什么照镜子就不是人?”

    赵启一时语塞,难以解释。

    周敏忙笑道:“好了,别问了。我们吃好了,叫人撤下去吧。”

    晚宴设在水月阁,那一带花木繁茂,朝北一面临湖,清幽凉适。赵启特开恩旨,允许三位重臣坐轿进苑。当日薄暮时分,三顶轿子在湖边柳堤上停了,依次走下来三个便服打扮的大臣。一个着紫,两个穿青,在暮色苍茫草木深深的庭院里,近似隐身一般。

    当先一人正是定国公,往下依次是兵部尚书雷道永、鸿胪寺卿林浴恩。早有内侍将三人引进殿中。赵启和周敏已早早到来,坐在上首的雕龙刻凤的黄梨木屏风前候着了。

    见礼已毕,分别坐下。

    周敏尚属首次见另两位大臣,只见那兵部尚书年约五十许,瘦削身材,微黑的面皮,颔下并未留须,顾盼之间,双目精芒闪动,嘴角却常带着笑,让人捉摸不透。再看那鸿胪寺卿,却不过四十出头,白胖的脸,满眼含笑,行动又十分敏捷,予人亲切而善辩之感。

    周敏打量两人之际,两位大臣也悄然观察着她这位近日京城之中的风云人物。外界有她失宠被贬的传言,可今日一见,只怕传言有误。这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对于周敏出现在席间,他们并无特别的反应。皇帝事前已言明是普通晚宴,那么宸妃作为颐苑的主人,出席陪同也是惯例。只不过他们皆揣度不出皇帝召见他们所谓何事?毕竟这样的君臣同乐之宴往日并不常有。

    入座之后,宫娥内侍川流不息摆上酒菜来,放于各人身前的长几上。赵启举杯说了一番例行的开场白,宴席正式开始。

    周敏忽有些儿紧张,她此前不过是个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情路不畅的大学生,现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王朝举足轻重的人物。在面对这班掌权大臣时,她不受控制的想到了这些。侧头去看赵启,他正跟鸿胪寺卿说笑,就如真正的帝王一样不动声色,不由心中稍定。

    酒过数巡,歌舞三演之后,周敏缓缓的吸一口气,之前商定好的,由她来切入正题。

    “林大人,我前日翻阅一本域外游记,才发觉除了天狼族外,还有那许多叫不上来名字的部族,不知这些部族与我大华可有往来?”

    这是晚宴期间她的首次开口,瞬间吸引了三位大臣的注意。此时歌舞已休,席间除了几位在旁倒酒侍候的宫娥外,再无别人。

    林浴恩见问,堆下满脸的笑,恭敬说道:“敢问娘娘读的是哪本书?”

    周敏笑道:“名字倒记不清了,似是叫塞外诸族遍览。”

    林浴恩笑得更亲厚了,未及说话,定国公轻抚颔下那几绺精心修剪过的花白胡须,笑道:“娘娘看的这册书,正是林大人的得意之作。”

    “啊!”周敏故作惊讶,“林大人当真是好才学!”

    林浴恩忙道:“娘娘谬赞了。微臣忝为鸿胪寺卿,常与这些外族打交道,不过是把往日所见所闻加以整理,记录下来罢了。茫茫塞外,远比想象中繁盛。除天狼族外,尚有许多风俗各异的部族。只不过限于人数不多,不被世人关注。”

    兵部尚书雷道永见赵启听得用心,已知周敏的随口一问,不似表面那么简单,因道:“这十几年来,天狼族因被先帝击溃,偃旗息鼓,倒便宜了其余部族。”

    赵启便问道:“依雷尚书看来,哪些部族受益最深?”

    雷道永不假思索的答道:“回皇上的话,在微臣看来,要属天狼族以东区域的天熊族发展最快。”

    定国公点了点头,回忆道:“当年先帝亲率六军将纵横塞外武力强横的天狼族一举击溃,一个十分关键的战略要点,便是联合了塞外诸部,对天狼族形成围剿之势。老臣当时随先帝出征,对这天熊族印象深刻。天熊族总人数不过四万,控弦之士却达两万,个个骁勇善战,奋不顾死。”

    说到此处,定国公顿了顿,面上显出一点不同寻常的光辉,似是往日征战沙场的雄风随着回忆,再度降临。“塞外多是茫茫的戈壁和草原,天狼族骑兵来去如风,我大华兵力虽数以倍之,仍难将其围歼。全靠塞外其余部族配合作战,以快骑兵对快骑兵,拖慢天狼骑兵的奔袭速度,才勉强消灭了其主力。”

    定国公虽未用词对那一场战争进行渲染,可殿上诸人已充分感受到了从十几年前那场战争中弥漫过来的惨烈气息。周敏的脑海里幻化出了残阳如血,血泥飞溅,千军万马瞬间尸横遍野的场景。

第170章 边塞往事() 
“在那一场围剿战中,我大华军从正面压制天狼族主力,天熊族由其首领那勒多率领,集中兵力负责从右侧翼实施突袭和骚扰。那一场战役里,天熊族展示出了一流的作战能力,若非部族人少,只怕早已将天狼族放倒在马蹄之下。”定国公略有些感慨的说着。

    周敏忍不住问道:“天狼族野蛮残暴之名远播,可止小儿夜哭。那这天熊族还更可怕了?”

    这时鸿胪寺卿林浴恩答道:“天熊族与天狼族比邻而居,语言风俗虽大不相同,可长相上并无太大分别。只不过天狼族占据了塞外最肥沃的草原,天熊族不得不去到更北边的苦寒之地繁衍生息。由此也铸就了这一族人强健的体魄和坚韧的性格。”

    赵启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说道:“当年塞外一役,将天狼族驱逐千里,留下了大片肥沃草原,是否由当初参与围剿的其他部族瓜分了?”

    赵启刚说完,三位大臣脸上都有些不自然的僵硬之态,那是努力调整表情却未调整到位的略带尴尬的神色。只因这样的大事,皇帝原该了如指掌的。

    定国公轻咳了一声,道:“如皇上所言,当年战争获胜后,由先帝主持,根据所立军功大小,将那片土地赐予了参战的诸部族。但这些部族也须年年向我朝进贡。”

    周敏插话道:“适才国公爷和林大人皆说这天熊族如何如何厉害,若让他们得了这片适于生息的土地,岂非养虎为患?”

    三人脸色再次变得尴尬而僵硬,周敏这话有冒犯先帝之嫌。可无人敢指责她,也未意识到他们所谈论的内容已经涉及朝政。

    兵部尚书似有些无奈的说道:“娘娘所虑极是。只因塞外地理风貌与我中原不同,那里平坦辽阔,利攻难守,即便筑城,也起不到太大的防御和镇守作用,反容易成为敌人攻击围困的目标。何况我中土百姓无人情愿迁居过去。若不教人占了那地,只会白白便宜了天狼族。不过我朝也将边境线往北延伸了数百里,构筑了防御工事,再远些的地方,补给不便,只得放弃,交由其他部族掌管。一来可利用他们牵制天狼族;二来此役中诸族皆是功臣,有功必赏也显出我大华泱泱大国气派。实是彼时情势下最英明的决策。”

    周敏觉出一点意味来,借酒笑道:“我妇道人家,随口之言,让大家见笑了。”

    话虽如此说,可谁敢笑话她?

    赵启执杯欲饮,见周敏杯中酒未满上,便执壶替她筛了。周敏对此毫不在意,也掣杯在手。这一番自然而亲呢的举动被三位老狐狸瞧在眼里,忙举杯作陪。

    又说了几句闲话,喝过一轮酒后,赵启脸色严肃的说道:“淑妃的担忧不无道理。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初大华与域外诸族乃攻守同盟,且诸族势弱,自然无妨。现经十数年的养息,这些外族难保不会成为第二个天狼族,对我大华造成威胁!在他们眼里,我大华物产丰富,人物风流,始终是一块诱人的肥肉!”

    同样的话,经由皇帝说出来,引起的反应也是天差地别。以三人的老练,到此时哪会瞧不出这才是今日晚宴的重点。他们早该想到的,先前周敏提起塞外的话头绝非是无的放矢,皇上请他们来赴宴,也因三人的共同点在于熟悉边防外族事务。

    想通之后,几位大臣言语间慎重起来。

    鸿胪寺卿林浴恩一团和气的白胖脸也稍稍拉长,做出了严肃的神情,沉声说道:“微臣每年都与外族来进贡官员打交道,依微臣看来,诸族对我大华仍心怀感激,并无觊觎之意。总的说来,诸族这些年确是越发繁盛。我朝规定的纳贡岁额也逐年递增,具体的数额大有讲究,既不能太重,以免引起抵抗,若太轻,又达不到限制和削弱诸族的目的。”

    赵启颔首道:“林卿的言下之意,是指诸族虽在发展,却仍处于可控的局面对吗?”

    林浴恩一时不敢作答,此事已非简单闲聊,他虽猜不透皇帝因何突然对边塞外族事宜产生了兴趣,但凭借为官多年的经验,此种情势下,不宜多言。不仅是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