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夙命妃途 >

第64章

夙命妃途-第64章

小说: 夙命妃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启仍有几分清醒,权衡利弊,选择留了下来。这并不困难,因为他喝了酒,借酒盖了脸,也就自然了。

    周敏半搂半扶将赵启移到长榻上休息,赵启一缩身子,就要在榻上睡了。周敏一个人应付不来,忙将黄桃和白梨召了进来,吩咐她们准备热水。

    “快醒醒,去洗个热水澡再到床上去睡。”周敏轻轻拍着赵启滚烫的俊脸,把他叫醒了过来。

    “不,我不洗了,我困死了,我要睡觉。”赵启星眸半启,含糊不清的说,像极了撒娇。

    “不行!必须要洗。不然休想上我的床!”

    周敏不由分说,将赵启拉到浴室外间,摁在一条长凳上,就要替他脱衣裳。黄桃和白梨备好了热水和一打干净毛巾等物之后,从里间走出来,见状要帮周敏的忙。

    赵启笑嘻嘻的躲来晃去,一个劲的说好痒,要自己来。周敏知他有些害羞,便叫黄桃:“你去把唐秀叫来,让他带三个小黄门来服侍皇上洗澡。”

    把赵启交给唐秀等人后,周敏回到卧室,倒累出了一身薄汗。她坐在床沿上,呆呆听着窗外的雨声,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息。

    赵启的肉体对她有着致命的吸引力,然而又不仅仅是肉体那么简单。她开始鄙视自己,今晚这么好的机会,她到底在顾虑着什么呢?是段云睿?还是淑妃?周敏摇了摇头,与他们无关。

    她怕的是一旦她和赵启突破那条底线,她就再也无法保持平和的心态。她不想跟淑妃争宠,也不想费尽心机去占据他全部的爱。这很累,她没有把握。再说了,世上优秀的男人多的是,她大可慢慢挑选,尽情享受。

    正想得出神,唐秀和一个小黄门扶着洗浴过后,只穿着单薄睡衣的赵启出来了。周敏尽量不去看那薄纱之下精壮白皙的诱人躯体,指挥他们把赵启安置在床上靠墙一侧躺下,怕他酒后睡不安稳滚下床。

    周敏轻轻叹了口气,仔细给赵启盖上被子,在他身旁躺下。黄桃放下芙蓉帐,移走了灯烛,在花罩外的铺上歇了守夜。

    赵启一着枕头,就睡着了,周敏听着他绵密悠长的呼吸声,却难以入眠。微弱的烛光透进纱帐来,窗外雨声也变得缠绵。芙蓉帐封闭的空间里,充盈着赵启浓郁的温热气息,那是年轻男子独有的清新而好闻的气息。

    这气息里掺了些淡淡酒气,满是性感的意味。周敏避无可避,只觉双颊发烫,呼吸急促起来。

第126章 终究寂寞() 
周敏轻轻掀开被子,侧支起身子,借着昏黄的烛光,出神的看着近在咫尺呼吸可闻的那张熟睡的俊脸。赵启睡得十分安详,深浓修长的双眉在光影暗处越显得浓密,高挺的鼻子如山岳般在脸的另一侧投下一片阴影,鼻翼有规律的轻轻翕动着,薄而红润的嘴唇微微张着,像在引诱着周敏亲上去。

    周敏看的忘情,一缕发丝意外的落在赵启的鼻子上,赵启顿打了个喷嚏,把周敏吓得一个激灵,急忙转身躺下,心快跳出胸口。赵启并没有醒来,只听他“嗯”了一声,身子动了动,忽然搂住了周敏,含混不清的道:“睡吧。”

    周敏被包裹在赵启温热紧实而富有弹性的身体里,大气都不敢喘。她分辨不出他是醒是睡,是有意还是无意,她甚至没有余力去想,只因被他紧紧搂住的感觉实在太美好,她全副心神都用于品味这种美好上了。

    或许这样就很好。周敏静静地想着,慢慢睡着了。

    次日天明,周敏醒来发现赵启已不见了踪影,心里顿时空空荡荡的难受,情不自禁的抱住被子,那上面还有他残留的温热气息。

    黄桃说皇上一早就去上朝了,还吩咐众人不要吵醒周敏。那时她睡得正香,毫无所觉。这是皇帝第二次留宿清芬殿,依然没有与周敏欢好。黄桃想问,又不好问。

    周敏勉强收拾起心情,洗漱装扮了去皇后处请安。淑妃称病未去,大概是因昨夜赵启舍她而在周敏处歇宿心中气恼的缘故。坤宁宫里十分热闹,莺莺燕燕一大群。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淑妃有想不来便不来的底气。

    且后宫寂寞,半月一次的大请安,倒成了妃嫔们的聚会,各种八卦消息在这里汇聚发散。周敏甚至在想,或许这些娇美、尊贵而又寂寞的女子,便是大华朝时尚制造者。她们费尽心机打扮,时有创新,持续不断的引领着大华朝审美风潮。

    自从周敏受宠,得封宸妃,并隐隐有超越淑妃之势后,便有人开始效仿她的穿戴风格。还有人为了瘦成周敏的身材,饿到晕厥过去。如今这满殿中,有一半人放弃了往日浮华繁丽的衣着风格,尽量让自己看起来简约雅致而又清新飘逸。

    周敏一到坤宁宫,便有大堆的人围上去奉承。她虽得宠却不似淑妃那般骄横,大家都愿意跟她来往。周敏早习惯了成为大家注目和讨好的焦点,她的确不觉得骄傲,她能有今日的地位,全靠运气。若非赵启是皇帝,她只不过是一个被打入冷宫后侥幸脱身,却再无前途的小小才人。

    大家都是可怜人,周敏暗自叹了口气。

    一声“皇后驾到!”众人各回各位,殿中瞬间安静下来。皇后从后堂转上殿首,在凤座前接受群妃行礼毕,才缓缓坐下。周敏注意到皇后的面色十分凝重,便猜到皇后知晓了洪灾的消息。

    “今日一早,皇上传来一道口谕,教本宫晓谕后宫。”皇后开门见山的说道,“此事内情,宸妃知之甚详。宸妃,你替本宫来说吧。”

    周敏忙站起身来,应了声“是”才转向殿中众人道:“前日在颐苑中,我与皇上见到了涅槃寺的觉远禅师。觉远禅师预言四月下旬,大江中游沿岸会有一场大洪水,请求皇上为黎民百姓着想,提前防备。”

    话音刚落,就听人丛中发出一声惊呼,周敏循声看过去,见苑北居住的刘才人面色惨白,衣裳扑簌,似是受到了惊吓。她旁边的宋美人忙替她向皇后请罪:“皇后娘娘请见谅,刘才人她父亲正在大江中游的岳城任职,故而担忧。”

    皇后柔声道:“你且扶她坐下。刘才人不必过于担心,圣上已于昨夜召集朝臣商讨救灾一事,今日早朝过后,必定会有妥善的处理办法。”

    一时散了,周敏和冷香雪随着德妃一道去了泰福宫看望徐婕妤。徐婕妤的胎已坐稳,人圆了一圈,见到两人十分高兴。周敏劝她闲时多在院子里走动走动,将来好生产。毕竟这个时代的妇女产子,无异于去鬼门关走一遭。

    “你真的不想要个孩子?”在回去的路上,冷香雪问道。

    “不,不想要。”周敏坚定的答道。

    天空中堆着一层厚厚的积雨云,随时要下雨,两人不自觉的加快了脚步。

    “只怕也由不得你,昨晚皇上可是在你那过夜的?”冷香雪笑道。

    “此过夜非彼过夜。”

    “好吧,我真搞不懂你和皇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刚迈进清宁宫,大雨倾盆而下,两人沿着回廊半跑着回到清芬殿。

    “今年的雨下得又急又大,难怪会有洪灾。”冷香雪一手接过白梨端来的香茶,感慨道。

    “若非觉远提前示警,不知多少百姓要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就是皇上也要头疼万分。”周敏的鞋被雨水打湿了一只,她一面换鞋,一面答道。

    “觉远总算做了一件好事。”黄桃在旁说道。

    冷香雪笑道:“你还记着他的仇啊?你们小姐说不定还在感谢他呢!”

    周敏道:“你就瞎说吧。我和皇上一清二白,没有你想的那么暧昧。”

    冷香雪掩嘴笑道:“我说什么了?你分明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啊。”

    周敏换好了鞋,在冷香雪身边坐下,两人喝茶吃点心,看外面暴雨倾城。

    “觉远禅师的确是个让人敬佩的长者,他为了给皇上示警,不惜泄露天机,以致寿元折损,命不久矣。”

    “若果真如此,觉远此举足可成佛了。”

    周敏点了点头,心里却想着救灾之事。如今提前了半个月,又是在灾前,应该会一切顺利。她想找赵启打听进度,但这么大的雨,她又懒得出门。两人摆下棋盘,下棋消闲。

    “颐苑里倒清净自在许多,我差点儿不想回宫了。”冷香雪忽然说道。

    “我正有一句话想问你。”周敏忽然想起来一件事。

    “何事?”

    “我打算搬去颐苑长住,等救灾之事了结,便向皇上提这事。你愿不愿意随我一起去?”

    冷香雪有些吃惊,问道:“皇上会同意吗?”

    周敏道:“他不同意也得同意,这个你不用担心。”

    冷香雪道:“我当然愿意啊。”

    周敏忽又凑到冷香雪耳边悄悄说道:“到时候我们想干嘛就干嘛,哪怕是另养汉子。”

    冷香雪明显吓了一跳,手中一枚白子几乎落地:“你胆子忒大了些!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你别不当回事!”

    周敏不以为意的笑了笑,说道:“我不过是开玩笑,你别当真了。”

    冷香雪瞪了她一眼,肃容道:“这种事,便是玩笑也开不得的。你如今身居妃位,又正得宠,不知多少人嫉妒你,等着揪你的错处!”

    周敏吐了吐舌头,她是不忍看冷香雪守活寡,但冷香雪终究是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女子,身上带有的时代烙印,短时间内难以消除。只得循序渐进了。

第127章 上山取书() 
大雨一连下了二十多天,间或有细雨绵绵的日子,持续不了两天,紧接着又是一轮大雨袭来。觉远的预言在四月中旬的某一天应验了。

    大江中游几条重要支流流经的地域因持续性暴雨导致河水暴涨,一齐汇入大江后,形成了第一个洪峰,冲垮了几处事先加固的堤坝,洪水倒灌进低洼处的村庄田野,漫山遍野只见泥黄的水和一座座被水浸没的房舍。若非百姓及时撤离了,后果不堪设想。

    那段时间,赵启忙得焦头烂额,起居只在垂拱殿内,以便随时召见大臣们处理灾情。后宫在皇后的严加管控下倒也十分平静,没人敢在这样特殊的时期作妖,包括气闷又颓丧的淑妃。只因皇帝直接将宸妃接到了福宁宫居住,而不是她淑妃。

    后宫众妃看在眼里,不免对淑妃幸灾乐祸起来。淑妃恨得牙痒痒,被黄淑媛死命劝住了,才没闹出事来。

    周敏在福宁宫里住的半个月里,也没闲着,她不便直接出面参与朝会,却能帮赵启批阅奏折,减轻他的负担。两人常在灯下就救灾过程中出现的意外问题讨论到深夜。赵启又回到垂拱殿歇宿,周敏也不挽留。

    持续侵袭超过半个大华朝的暴雨,终于在四月底歇了雨脚。由于有觉远的预警,朝廷赢得了宝贵的筹备时间,将洪灾带来的损失降至了最低程度。

    经此一事,觉远由活神仙升级成了神仙,涅槃寺香火更旺,有百姓不远千里赶来凤凰山烧香祈福。觉远留下来的天启册也作为帝国最高机密,被收藏在大内只有皇帝知晓的某处。

    朝廷此次不遗余力不惜钱财的救灾之举赢尽民心,皇帝赵璞也终于摘下了好色之名,仁君的美誉渐渐传播开来。他在主持救灾这件事上表现出来的勤恳、专注以及精明程度,出乎大臣们的意料。不过没有人会怀疑他的这种转变,他刚登基那几年,也称得上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好皇帝。

    大雨停歇后,洪水逐渐消退,灾后重建任务繁重。时近端午,天气一日热似一日,洪水过境后防治瘟疫又是重头戏。赵启一直忙到五月底,才喘过气来。金明池也没去,端午也没好生过。好在灾后各项工作已进入正轨,剩下的只教给大臣们处理就完了。

    得闲后赵启终于踏足后宫,在淑妃处连歇了两夜,两人旬月未见,无异于干柴烈火,说不尽颠鸾倒凤,道不完海誓山盟。梅开数度后,赵启累得昏昏欲睡,淑妃趁机大吹枕边风。

    次日黄昏,赵启来到清芬殿找周敏喝酒聊天。周敏吩咐御厨准备些可口小菜,在厅中摆下一桌,两人对坐共饮。周敏对赵启在淑妃处歇宿一事,心存芥蒂,因此神色淡淡的。赵启却一无所觉,兴致勃勃的谈论着怎么趁热打铁对朝政进行改革的事。

    周敏听了半日,忍不住泼冷水道:“你不要轻举妄动,朝政改革比救灾要难上数倍,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决定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专业人士反复论证,还要试行一段时间,看有否漏洞或不良反应。须知你一个小小的错误决定,很可能被逐级放大,导致一场大灾难。更何况改革一旦牵涉到大臣的切身利益,他们可没那么好说话了。”

    赵启尴尬的笑道:“原来这么复杂?我还以为很容易呢!哈哈。”

    周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