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农女有点坏:夫君,要亲亲 >

第16章

农女有点坏:夫君,要亲亲-第16章

小说: 农女有点坏:夫君,要亲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是有求于人,又许是上次沈木棉的事他没帮上忙,有些愧疚。

    沈木棉招呼他时,脸上就有些讪讪的。

    “窑场的东家家今日有事,放了一天工,明日才重新开工。”

第61章 又来一个借钱的() 
沈木棉点点头,沈兰风也招呼他进屋坐。

    “三叔坐!”

    沈木棉又去倒了茶水,拿了些馓子出来。

    “家里做的一点东西,三叔尝尝可合口。”

    沈三奎虽人木讷,但是品性实诚,做事也是丁是丁卯是卯。

    和爱占便宜的沈二奎相比,高低立现。

    尽管有下油锅那件事,沈木棉也并不怪他,她清楚这位三叔说话不管用,有心无力。

    是以待他就比沈二奎亲厚了许多,他一进门就是端喝的又拿吃的。

    “唉!”

    沈三奎也没吃桌上的东西,只端了水在手中。

    “兰风,木棉,叔叔其实是来是有事求你们。”

    他不是沈二奎那种人,也说不来那些寒暄话,刚一坐下就直奔来意。

    “三叔,瞧您说的这话,咱们自家人,还说啥求不求的?”

    沈三奎憨厚的笑了笑。

    沈兰风也问,“三叔,您是什么事要我们帮忙?”

    “兰风,木棉啊。”沈三奎添了下嘴巴,就道,“听说你们在镇上卖了点东西?”

    “嗯,就是这馓子。”沈木棉指着桌上的盘子道,“一点小吃食,原想赚点补贴家用,结果就卖出去几斤。”

    听到这里沈三奎心里就咯噔了一下,可想了想还是问,“木棉,叔来是想问你,手头可宽松?要是宽松的话,能不能,能不能借叔两百个大钱?”

    沈兰风夫妻对视了一眼,这可真巧了,二叔才来过,三叔又来了。

    “叔,你是有啥急用么?”沈木棉斟酌了下就道,“先前二叔也来借钱了。”

    “啊?他也来了?”沈三奎就有点捉急了,“这,我真不知道他来,要是知道我也不来张这个口了。”

    大哥家也不是前两年大哥在的时候了,这两年大嫂当家,家里都败送的差不多了。

    他也是听说兰风回来,带了点钱,又卖东西,估计也能赚点,他才来的。

    可都是庄户人家,谁家银子不紧巴,哪能都往外面借呢?

    “三叔,二叔那我没借给他。”沈木棉看了沈兰风一眼就道,“二叔家不缺钱,他就是哭穷。”

    沈三奎愣愣的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了。

    “三叔,你借钱是要做什么?”

    “是,是家树他表哥,他表哥要进城赶考,需要二两银子盘缠,家里拿不出来,让我帮忙借借,还差两百个大钱。”

    沈家树是沈三奎儿子,这表哥说的就是沈家树娘舅家的儿子了。

    “三叔!”一听是这么回事,沈木棉就不高兴了,“他周家的孩子去赶考,凭啥让您去借钱?为什么不自己去借?您借了这个钱以后谁还?”

    “他不还,我还,木棉你放心,这个钱我来借的,等这月我领了工钱就还你。”

    沈木棉就急了,不是这么个事啊。

    她那个三婶她是知道的,和大周氏是堂姐妹,村里喊她小周氏。

    小周氏的娘家兄弟三人,到孙辈却就一个人,其他家生的全是闺女。按理说那么一大家,又没分家,供一个读书人,根本不会连盘缠都凑不出来。

第62章 难怪我奶活着的时候使劲搓磨这两人() 
可偏偏需要钱的时候,总是从她三叔家刮,三叔家没有,就让三叔帮忙借,三叔借后,他们就赖着不还,让三叔还。

    按理说三叔当初分家也分得有十亩地,再加上他人勤快,在窑场上的工也稳当,根本不会缺钱才是。

    可偏偏有这么个亲戚,老是找各种借口打秋风,反而把自己家给打穷了。

    “三叔,他老周家不缺钱,一家子那么多人,做工的做工,种地的种地,会连二两银子都没有?这不是欺负老实人么?一次两次也就罢了,这么些年都多少次了?”

    “木棉”

    沈三奎张张嘴,却被沈木棉给打断了,“三叔,这个钱我不能借给你。这要是换了家树去赶考,我就是出了这个盘缠都行。但是他周家的,不行。”

    “木棉,你三婶她就是想帮帮侄子。”

    “三叔,再怎么帮,也没有这么帮的!”沈木棉对她那三婶很是看不上,和大周氏一个德行,对自己的娘都有些惧怕。

    老娘说几句话,就被拿捏住了,很容易钱就送出去了。

    “按理说我是晚辈这话不该我说,可我是真为家树堂弟可惜。”沈木棉火气直窜,“这些年,您也贴补周家不少了,没个几十两也有十多两了吧?有这么多钱,都能送家树去念书了。”

    “我知道我三婶怎么想的,不就是觉得她侄子考上秀才她能沾光么?说句不好听的话,她那侄子考了四五年了吧?人也就在那了,这么些年没考上估计想考上也难。自己家往里砸钱也就算了,凭啥还拖着你们往里填钱?”

    “真搞不懂三婶怎么想的,家树哪里就比她侄子笨了?有钱干嘛不送自己儿子去念书?侄子和儿子,谁亲谁疏分不清啊?”

    沈三奎被她说的,额头直冒汗。

    沈兰风见此就给木棉使了个眼色。

    沈木棉也觉得话说的差不多了,便说,“三叔,回去我三婶要说你,你就把这话说给她听。”反正她不怕得罪小周氏,也不喜欢这个人,和大周氏走的近的人她都不喜。

    “唉唉”她这个样子,沈三奎知道是借不到钱了,也怕她继续数落,忙站起来,道,“那你们忙,我先走了。”

    送走了沈三奎,沈木棉深深吐出了一口气,“我们沈家人哪只眼睛瞎了?怎么竟娶这两姐妹进门了?难怪我奶活着的时候使劲搓摩这两人呢,要是我,我也得搓摩,照死了搓摩。”

    一个心毒,一个不顾家的补贴娘家,怕是谁家有这样的儿媳妇都糟心。

    “媳妇,喝水!”

    沈兰风端来一杯水来喂到她嘴边,笑说,“说累了吧?喝点水,消消气。”

    沈木棉也不和他客气,就着他手就喝了。

    “我是挺生气的,周家两姐妹,脑子里装的估计都是浆糊。”

    她是真的为原主不服,大周氏眼到底是多瞎,居然觉得红茶比她漂亮?居然认为白茶比她好?竟然到处在村里说要白茶在家招赘,要不是她天天那么说,原主这两年也不会挨那么多白眼。

第63章 又到赶集时() 
“没办法,谁让三婶耳朵软,娘家几句好话一哄她就掏心掏肺的?”

    “我看她不仅耳朵软,心也瞎,有那个钱居然不让家树去上学。”

    “其实家树不上也好。”沈兰风往外看了一眼,就小声说,“我在南疆可是听里面人说了,如今朝堂不怎么清明,考那功名也没啥意思,以后做了官,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沈木棉知道这话的意思,如今天启皇朝已经走下坡路了。

    不过她也觉得这样的朝代改朝换代是早晚的事。

    实在是统治者不够大气,就说她们沈家庄,百年前刚出世的时候,可是贡献了几十万两白银。

    结果朝廷收了银子,竟然装死了,连亩地都不奖赏。

    至于沈家现在的地,还是这些年来自己置办的呢。

    翌日又到了集市。

    沈兰风和沈木棉一早就挑了竹筐,带着小豹子去了镇上。

    一路上小豹子还抱着他的白虎,白虎体形实在过小,做牛车的时候大家都以为这是大胖猫呢。

    “咱们今日换个地方摆摊吧?挑个有钱人常去的地方。”

    沈木棉却摇摇头,“今儿咱们不摆摊了,去人家点心铺里试试,看能不能寄卖,或者直接把馓子卖给点心铺。我琢磨着能经常去点心铺的人肯定不差钱,点心吃多了,估计也想换换口味。”

    她昨晚想来想去都觉得她摆摊不合适,集市上目标客户分散,没有人点心铺里目标客户集中。

    “也行!”

    是以进了镇就直奔镇上的点心铺子。

    镇上点心铺有三家,先去了最近的紫云阁,这名字咋一听还真不像点心铺。

    可一进去,只有两个伙计在,掌柜的说是昨日去县城进货了,要到中午才能回来,如此她只能去第二家素香斋。

    素香斋的掌柜倒是见着了,对他们的东西也很感兴趣,不过对方不同意寄卖,只同意从沈木棉这进货。

    而且压价太厉害,一口就把价钱压到了十六文。

    沈木棉算了下,除去成本,她一斤竟然只能赚一两文。

    她忙活一天却只能赚个几十文,这不划算。

    想都没想就拒绝离开,去了第三家醉食坊。

    可醉食坊比素香斋更让人绝望,掌柜一听他们来意直接就说,“真是不好意思,我们店里的东西都是自家做的,外面的东西再好我们也不收。”

    “媳妇打算怎么办?”出了醉香坊,沈兰风就问。

    沈木棉想了想就道,“咱们先去医馆给豹子看诊,等到中午咱们再去紫云阁,我还就不信了,没一家能达成我的目的了。”她心想,要是紫云阁也不能卖,她就去人酒楼试试,反正馓子也能做菜。

    “那也行。”

    决定了接下来的行程便先去了医馆。

    “这孩子并没什么问题,至今不吐字许是时间未到。老夫曾见过有孩子三岁多才吐字,这位小娘子无需忧心。”

    医馆里,沈木棉听大夫这么说,就松了口气。

    “若是这样,我便放心了,多谢大夫。”

第64章 掌柜竟是个年轻小伙() 
“老朽份内之事,小娘子客气了。”

    付了诊金,一家子便准备告辞了。

    只走到门边,沈木棉突然想到一事,又转了回来。

    “小娘子还有何事?”

    “大夫,请问你们医馆收草药么?”

    “草药自然收的,你们有什么草药?”

    “蚶壳草,你们要么?”

    老大夫就点点头,“这个季节倒有这个,蚶壳草我们收,猫爪也收,若是你们能找到其他药材,也可以往我们这里送,当然越珍贵的药草越好。”

    “那你们怎么收?”

    “各药各价,猫爪贵,今年收四百五十文一斤,蚶壳草很便宜,十文一斤。”

    “那我晓得了,多谢您。”

    “没啥。”

    出了医馆,沈兰风就道,“家里那个是要给刘大夫的。”

    “我当然知道是给刘大夫的,又没打那个主意,我是觉得咱们川山附近肯定还有啊,咱们去挖回来不是还能赚点钱么?”

    “媳妇,你都快成钱迷了,见天的说银子。”

    “我还想改名叫钱迷呢。”说着沈木棉就凑近他小声道,“多点赚钱的手段就能快点存本钱,有本钱才能赚大钱。你不是说如今朝堂不清明么?万一以后乱了,咱们有钱在手就能生活的好点,这叫未雨绸缪懂不懂?”

    “懂,你厉害!”

    沈木棉就得意的笑了。

    在镇上四处逛了逛,眼看着快到中午了,便去了紫云阁,紫云阁之行倒还算顺利。

    一进门,就听里面的伙计道,“掌柜的,我说的就是他们,这位沈娘子有新鲜东西来卖。”

    “你们有什么好东西,拿来我瞧瞧。”里面的掌柜竟是个年轻小伙,身量瘦长,五官清秀。

    “就是这麻油馓子。”沈木棉将盖在竹筐上的布子拿开,“您尝尝!”

    掌柜就笑,“我年岁不大,称呼我于掌柜就是。”说着捏了一根放入口中,“倒与我们卖的点心不同,是咸味的,也够香脆。你们打算怎么卖?”

    “我想放在你们这里寄卖不知行不行。”

    于掌柜年岁不大,却很精明,一听就觉得寄卖不妥,能在这里寄卖就能去别家,不过他开铺子本不是为了多赚钱,就没拒绝,“行是行,不过你一斤馓子不管卖多少钱,我们铺子都要抽成五文,同意就把东西放这,不同意就请自便吧。”

    沈木棉想了下,之前摆摊卖二十五文,这放在铺子里价格自然上涨,多出来的钱做抽成刚好,便点头同意。

    定好三十文一斤的零卖价,沈木棉便将框里四十多斤馓子寄放在紫云阁内。希望紫云阁给力点,能帮她多卖点出去。

    “媳妇,现在要去买面吧?”出了紫云阁沈兰风就问。

    “先不买,等下集来镇上看看卖的情况,再做打算。”沈木棉看了豹子一眼,就道,“先去买点菜,咱们就回家。”

    “那成!”

    待买好肉蔬等物,便去镇口等车。

    “大侄女,馓子卖完了?”

    等车的时间居然遇上了沈二奎。

    看他那眼睛闪烁不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