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农门喜嫁 >

第91章

农门喜嫁-第91章

小说: 农门喜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升穿好官府,稳坐在大堂上,看着下面陆采青和宋子羽夫妻二人。心里有气,但是面上却不动声色。三班衙役排成两排站好大喊:威武!”

    高升手一抬,衙役住口,他高声问道:“堂下何人?为何击鼓鸣冤?”

第一百七十二章 斗智斗勇() 
陆采青见身后衙门口站着黑压压的百姓,心里顿时有了底气,开口说道:“民女叫陆采青!这是我相公宋子羽!我们是陈家村人,代表陈家村五百余口来给陈春根、李月娥两口子申冤昭雪。”

    此话一出,堂下百姓乱哄哄的沸腾起来,这是那前些日子闹的沸沸扬扬的陈家村案子,据说那老爷子讨薪不成,被屈打致死,老婆子也跟着去了,家里女儿一家击鼓鸣冤,女婿被知府大人以刁民闹事扰乱公堂为由打了五十杀威棒,也跟着老两口去了,儿子不服被关进大牢,真是惨啊!

    这两孩子看样子年纪不大,也来参和这档子事,明眼人一看便知,这高大人肯定是收了苗家的银子,不然怎么就因为区区四两子银子闹出这么大的事,而且还不成惩治凶手。

    济州府知府高升听到堂下议论,重重地拍打着惊堂木,喝道:“堂下百姓不得大声喧哗,在扰乱大堂秩序按大魏律例严惩不贷。”

    底下的百姓都摇头叹息,替堂上的陆采青二人担心不已,这时座下的师爷开口道:“你们二人见了知府大人还不下跪。”

    陆采青不懂规矩,但是知道古代到了公堂都要行礼,可是这下跪嘛!迟疑之际,上来一衙役对着陆采青和宋子羽一人就是一腿,把二人踹倒在地,宋子羽稳住身形赶忙扶起陆采青问道:“小媳妇!你怎么样?”

    陆采青摇了摇头,二人跪地之后,师爷慢吞吞斥责道:“自古民上公堂告状,就要给官老爷行礼,这是对官老爷的尊重也是咱们大魏王朝的规矩。”

    陆采青听了,觉得不能在这小事上纠缠,便忍气开口道:“民女陆采青(草民宋子羽)见过知府老爷!”

    高升坐在大堂上居高临下突然开口道:“来人啊!把堂下二人带下去,杖打五十大板!”

    陆采青和宋子羽本来跪在堂上,一听什么都没问就要用刑,陆采青气恼直接站了起来,那衙役见二人妄自起身,便又要上前动手,宋子羽有了刚才的防范,哪容他第二次伤害自己的小媳妇,一抬腿,把他拦住使蛮力就把他推翻在地。

    师爷见了,大怒道:“大胆刁民,竟敢在公堂上动手行凶!”

    陆采青见了开口问道:“师爷!你哪里看到我们动手行凶,是要动手打你还是打知府老爷了?”

    “你动手打了衙役?”

    “他先动手打的我们,我们是正当防卫!”陆采青义正言辞的说道。

    师爷又道:“没有规矩,谁让你们起身,这是公堂上的规矩,你们击鼓鸣冤就要先打五十杀威棒,你们却不懂规矩,我们的衙役只是好心的提点你们,你还巧言狡辩。”

    “恕小女子无知,还真的不知道你们这公堂还有这规矩,小女子是乡下来的,不懂得大堂上的规矩,就知道官府衙门是为民做主的地方,这知府老爷头上挂着“明镜高悬”,门口大字写着“清正廉明怀忠义

    ;秉公执法鬼神惊”,小女子就是秉着官为民做主才来击鼓鸣冤的,小女子有冤啊!知府老爷您管还是不管啊?

    “这……!老爷!您看?”师爷一时无语,竟然不知道如何接下去。

    高升从陆采青刚才的表现就认定,这个丫头来头不一般,肯定不是个省油的灯,听她一字不错的把门口对联念了出来,就知道她识文断字,再听到她是代表陈家村五百余口人来申冤,就知道她背后不是单纯的一个人,虽然不知真假,但是这眼前两人的一百杀威棒是打不了了。

    “陆采青!不得在堂上大声喧哗!本老爷看在你是无知妇人的份上,免了你两的一百杀威棒,但是你也不要胡言乱语,乱了公堂的规矩。”

    “知府老爷!民女和相公今天击鼓鸣冤是为了让知府老爷给民女做主,民女要状告济州府白云街三十二号的苗府苗老爷苗荣凤,状告他无辜打死人命,却逍遥法外,另外释放关在大牢里无辜受牵连的刘双柱。”陆采青一口气的讲完。

    坐在上头的高升眯着眼睛,心里在打转,这丫头口齿伶俐,不像是普通的农家妇人那样,只知道以夫为天,过着靠劳作吃饭的乡下人,她首先击鼓招来无数百姓旁观,又摆了大道理害自免了她的杀威棒,现在又得寸进尺的要求惩治凶手,释放罪人。

    他见陆采青叙述完毕,堂下静悄悄的等着看府衙老爷到底是何态度,按照以往,那县衙老爷是要打了杀威棒,再把人关进大牢,可是今天好似不同,那堂上姑娘轻描淡写就免了责打,看看下面衙门老爷如何处置。

    “陆采青!你不要得寸进尺,免了你的责罚是看在你是个女孩家家的份上,念你年纪小不懂事,可是这陈家村的陈春根一案,本官可是查的仔细,是人家雇主不满意他打造的东西,只肯给他半价工钱哦,他就是不承认,非要扯皮耍无赖,才被人给赶出去的,谁知他怎么就死在家中,和人家苗家一点关系都没有。你不要跟着添乱,此事已经了解,你们就不要再在这里滋事,赶紧回家去吧!”高升少有耐心的劝解她们道。

    陆采青听了,心里好笑,这个高升还挺会找理由,讨薪不成,竟让让他编成给了半价工钱还惹事,挨打活该呗,还好心劝自己回家,这个结果倒是出乎陆采青预料,他是转性了,不会,事情才过了不长时间,那么他就是顾及身后百姓了。

    陆采青想到这说道:“谢知府老爷的好意,今天我们就是来状告苗家老爷的,您这是公堂,既然是要审案,如今有了原告,那就应该把被告也请到大堂才行。”

    师爷见自己家老爷失了耐心,不予理会,便站出来道:“陆采青!你不要在这里仗着人多就给老爷难堪,你在这指手画脚,我家老爷可以按扰乱公堂治你的罪,如今给你台阶你不下,我家老爷审案,什么时候变有你指挥知府老爷怎么做事?”

    “民女不是指挥知府老爷怎么做事,而是提醒老爷,既然要审案,就要有原被告在场,缺了被告,我这状告了也是白告。”陆采青义正言辞的说道。

    师爷听了无可辩解,眼珠转了转假意对着知府老爷道:“启禀老爷!小的记得,前几日苗家老爷做生意,好像不在济州府家中,这被告不到场,小的看这审讯还是延后吧!”

    知府高升听了,冲着师爷挑了挑眼眉,暗示他做的好,于是便郑重的开口道:“堂下陆采青你可听着了,苗家老爷不再家中,出门做生意去了,你还是回家去等,等苗家老爷啊不!等苗荣凤回家,本官第一时间去拿人,到时立即通知你一同审理此案。退堂!”

    “慢着!虽然我不知道苗家老爷在不在,但是这刘双柱已经被你们关押半月,是不是该放人了。”

    “陆采青!你这顽固不化的女人,本官是不是对你太仁慈了,你就在公堂上大发厥词,肉皮痒了直说,本官念你小小年纪,你却不领情,那就别怪本官无情了,来人!把这扰乱公堂的女人给我杖打三十关进大牢。”

    知府高升终于坐不住了,忍无可忍的气愤至极,开始原形毕露了。

    “不能打!我看你们谁敢动我媳妇!”宋子羽在堂上大喝一声镇喝住堂下的衙役,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不敢动手。

    师爷见了,气恼道:“你们都是些酒囊饭袋,用到你们怎么这样胆小,就一个村野匹夫就把你们吓破胆了,给我押起来一起打!”

    衙役听了,纷纷举起杖棍向二人走来。

    陆采青见他们终于恼羞成怒,开口质问道:“怎么?这大堂之上还有两个知府大人不成,我还从未听说这师爷说话竟和知府老爷一样的有权威,看样子这小小的知府衙门不过如此,不过我把话搁在这,只要你们打了我,我绝对不会屈服,我会去上面告,上面不成就去京里,我相信总有一处会管,到时我就实话实说,这济州府堂堂的知府衙门,连问都不问,审都不审,就把原告打了一顿,还无辜关押死者的至亲。”

    “等等!”高升兴许是被这陆采青吓唬到了,也或许是他怕惹事,现在的他是上面重点的考察对象,一不小心就会有人取代,多事之秋的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他赶紧制止。

    满脸堆笑道:“采青姑娘!你看看你,还真是铁骨铮铮,刚刚本官只是想试探一下你的决心,看你这样着急,本官还未来得及问你,不知道你和这陈家村的死者是何关系,竟然让你为了他这样尽心尽力。”

    陆采青知道自己的话仿佛触到了他的痛处,应该是他怕事情闹大,那么就不好撕破脸,能和平解决最好。

    陆采青想到这说道:“和我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他家女儿当初对我有恩,现在她卧病在床,相公又因此事病故,儿子被关大牢,所以我才要替她讨回公道。”

第一百七十三章 法外容情() 
陆采青说道:“他家女儿当初对我有恩,现在她卧病在床,相公又因此事病故,儿子被关大牢,所以我才要替她讨回公道。”

    底下听审的百姓们都打心里佩服她,原来这夫妻是为了报恩,不过这知府可不是什么好人,大家都替他们捏把汗。

    知府高升拍着巴掌赞道:“采青姑娘好仁义啊!竟然为了素不相识的人来申冤,真是侠义心肠,佩服佩服!不过这佩服归佩服,这刘双柱带其母扰乱公堂是事实,本就是要关押,任你姑娘在仁义,在侠肝义胆也不能罔顾大魏的律例,我也不能私自放人。”

    陆采青听了,抬头问道:“高大人!那么民女敢问一句,怎样才能放人呢?”

    知府高升听了,犹豫道:“这……扰乱公堂,又带其母击鼓鸣冤,扰乱滋事,按大魏律例本官也只是判他个笞刑责罚五十,监禁三个月而已,如今已经关押半月有余,还有些时日便可释放,采青姑娘还是回去等候消息吧。”

    “不行!现在陈秀芬已经卧病在床起不了身,她心心念念的是儿子还关押在大牢,如果再不释放,她积郁成疾很快就会和父母丈夫相见了,恳请高大人网开一面准许那刘双柱回家,侍奉在母亲床前。”陆采青说的情真意切,就连身后的百姓都出声喊道:“苦命的女人就要死了,求求知府老爷放了可怜的孩子吧!”

    呼声越来越高,知府高升看着心里记恨陆采青多管闲事,收了苗府的贿赂,关押刘双柱是苗家的意思,如今若是放了,对苗家不好交代,可是若是不放,现在的场面他却无法掌控。

    就在为难之际,陆采青又从怀里掏出来村民的请愿书,双手奉上道:“高大人!知道这样做会让您为难,但是法律不外乎人情,这是陈家村五百四十八人的签字画押书,希望您高抬贵手,网开一面放了那不懂事的孩子。”

    高升见了心里想着,这丫头真是有备而来,现在有了这百人请愿书,不放人就显得自己有点不近人情,只有放人,才能在这件事情博个好名声,上面也可以搪塞过去。

    假意犹豫了半天,一拍手道:“罢了!就像采青姑娘讲的,律法还不外乎人情,如今有这五百多人的请愿,再不让他回去侍奉母亲,我这一州知府的父母官就真的变成铁石心肠了,放人!放人!带着孩子回去见他母亲便是。”

    底下的百姓们听了,拍手叫好:“高大人!真是深明大义,刚正不阿的好人啊!刘双柱遇上伸张正义的好官了。”

    坐在高堂上的高升听罢,觉得自己做的最正确的决定,悠哉悠哉的听着底下百姓对自己的称赞。

    衙役去提人之际,底下的百姓就有人小声议论:“什么父母官!装装样子,图个好名声,打人的时候没见他是什么嘴脸,这丫头还真是能耐,竟然能做通全村人为刘双柱请愿放人,不过到底是年纪小,被这贪官算计了。”

    “嘘……!小声点!你这是在府衙门口,竟说这话不要命了。”有人还劝他不要妄言。

    “嗨!我这么大点小声,听不见的,我昨日还见到苗家老爷逛花楼,今日便出门做生意,骗骗无知丫头可以,搁我们大人,谁会信啊!”说完低声嘲笑道。

    宋子羽常年打猎,练就的一双好听力,他低声把听到的消息告诉了采青,陆采青其实也知道,怎么会那么巧,他们一来告状,苗荣凤就刚好出门,估计是高升用的缓兵之计。

    看着刘双柱被人搀扶着走了出来,陆采青赶紧上前问道:“双柱大哥!你还记得我吗?陆小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