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扩张之路 >

第936章

扩张之路-第936章

小说: 扩张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坐在宋教仁的对面,严绍在略微的沉吟了一下之后,并没有当即对宋教仁的问题作出回答。而是起身来到了一旁,从柜子里面取出了一个杯子,而后给自己倒了一杯清水——————这里可不是严绍的总统府,他也不指望自己能在这里找到自己最喜欢喝的果汁。

    事实上尽管在目前的国社政府当中,有不少人都在跟随着严绍的喜好,转而喜欢喝果汁。但是至少宋教仁还有许多其他的人,并没有习惯这种生活方式,对他们而言最好的始终还是咖啡或者是茶,哪怕是一些些的红酒也是可以的。至于果汁什么的就…

    偏偏严绍并不是很喜欢咖啡什么的,所以也只能喝些清水了。

    万幸的是,平时没有果汁的时候,严绍便是喝着清水的,所以到也不会有什么觉得不习惯的地方。

    “话不能这么说…”走到了办公室的窗户旁,一把将窗帘拉开之后,严绍一边欣赏着外面的景色一面对着宋教仁笑道。“听听吧,你难道没有听见外面的声音吗…”

    “我只听见了悲哀…”甚至都没有回过头去看站在窗户旁的严绍,宋教仁仅仅只是冷笑着道。

    没错,尽管在许多的年轻人看来,这种几乎所有国人都跳出来欢呼场面,是极为令人振奋的,可是在宋教仁看来,这幅场面却是那么的令人悲哀。

    一个占地两千多万公里,人口五亿多的庞大国家,全部的希望居然是寄托在一个人的身上,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自然,宋教仁也不会否认。严绍在这个国家复兴当中所起到的作用,但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他才会更加觉得悲哀。

    何况。人总是会死的,如今严绍固然年轻。不过才30多岁,可是他总有老去的一天,总有死去的一天。若是一个国家真的到了只能依靠一个人的地步,那等到这个人死去了之后会如何?

    而且,难道真的有谁能保证一个人永远都不会出错?宋教仁可不会这么觉得,现在或许看上去是很美好,可是却不可能永远都会如此,所以唯有打造一个较为完美和稳定的体制。才是最为重要的…

    至少宋教仁是这么觉得的…

    只是因为严绍的关系,所以宋教仁的理论并没有为全部人接受。毕竟如今严绍和他的国社党可以说是、干的异常完美。何况对于国人来说,能够出现一个近似于拿破仑一般的人物也是极好的——————只要他能让这个国家重新强盛起来,能让这个民族重新获得自己的自尊。

    然后就像前面说的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就连宋教仁自己都不得不怀疑自己,直到严绍打算变成皇帝的想法出现为止…

    当然,严绍自然是没有这么想过的,不过在宋教仁看来,严绍与此却也没什么区别了。

    ————————————————————————

    “一个国家所能依赖的只有一个人吗…”

    重新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上。严绍小小的喝了一口杯中的清水,而后说出了宋教仁最担心的事情之一。

    看着宋教仁勃然一遍的神情,严绍微微一笑。

    “其实你的忧虑我何尝不清楚。我又何尝不知道,只不过………你觉得当前中国的形势究竟如何?”

    “如何?”宋教仁略微沉吟了一下,而后回答道。“很好!”

    “是啊。”严绍点点头。“很好,的确是很好,至少和过去相比的确是如此。没有了来自列强的欺凌,国家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还有百姓们,也不需要在去过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这样看来的确是挺好的。但是在我看来,如今的中国却是深陷在险境之中。英国人、美国人、俄国人、日本人甚至是法国人,这些国家无一不想打压中国。也无一不想从中国的身上咬下一块肉来,你说,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又怎么能称得上很好…”

    “我承认你先前的演讲说的有些道理,但这并不是你把这个国家变成严家产业的原因…”

    “严家的产业…”听到宋教仁这么说,严绍扬了扬自己的眉毛,有些哭笑不得的道。“拜托,我什么时候说过要让这个国家变成我家的东西了。要知道,我可是从来都没有起过要当皇帝的念头。”

    “可是你却正在这么做!”

    “或许在你看来,我的确是在这么做,但是在我看来,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国家。何况先前我也已经说过了,如果国人不同意我继续坐在这个位置上的话,我随时都可以从这个位置上下来。不过从现在看来,国人似乎还是很支持我的…”

    说到这里,严绍看着宋教仁的样子有些好笑的道。“说实在的,我实在是不太明白你们究竟是怎么了,要知道,我可是什么都没有做过,仅仅只是没有通过那个什么任期限制而已,也就是说,我现在所做的依旧和以前没什么两样,每年都是要进行选举,选举成功了,我就继续当我的总统,选举要是没有成功,那我就下台,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实在是没有必要这么紧张,总不可能就因为我没有通过那个提议,我就成了这个国家的罪人吧?这个世界总统制或者是内阁制的国家那么多,也没听说有哪个国家明文规定了总统的任期,总不能所有的国家都是错的,就他们那些人是正确的吧…”

    没错,不管严绍先前究竟做了些什么,可实际上严绍的广播都仅仅只是对先前的那些限制任期的问题作出了回答而已。了不起也就是回绝了这个提议,让一切都和过去一样而已,实在是谈不上什么最大恶极,自然更不理解为什么宋教仁他们的反应会这么激烈。

    总不成就因为他什么都没改变,没有给自己戴上一副手铐和脚镣,他就成了一个罪大恶极的人了吧?

    至少在严绍自己看来是绝对没有这个道理的,而在听到严绍的话后,宋教仁也有些哑口无言。

    因为事情似乎真的是这样,严绍仅仅只是回绝了一个提议而已——————虽说为了这个提议,严绍摆出的阵势看上去似乎是有那么一点大。

    不过宋教仁还是很快便回过神来,而后大声的质问道。“可是你在广播里说的那个二十年,这个可不是回绝了吧!”

    “是啊…”严绍微微一笑,并没有因为宋教仁的话,而动摇。“那又怎么样,那些话就好象是竞选时的选举一样,我所说的也只不过是对告诉我的选民,让他们再继续支持我二十年的时间,就是这么简单而已,反正现在关于总统的任期也没有什么限制,我随便这么一说,总不能说也犯法了吧…”

    “还是说你觉得我没有能力在二十年的时间里,给中国一个更大的辉煌?”(未完待续)

第八百二十三章 不可或缺() 
在这么说的时候,严绍难得的正色了一下,而看着严绍的表情,宋教仁在微微的愣了愣之后,也觉得有些不是很好回答。

    非要说的话,宋教仁还是倾向于相信的。毕竟他当初之所以会有些心灰意冷,甚至是在最近两年不怎么提起‘共和’两个字了。其中的一个最大的原因便在于严绍,正是因为由于严绍的存在,也正是因为严绍的国家主义,令中国不断强盛,使得宋教仁的共和制似乎没什么市场了,所以他才会那么的心灰意冷。

    同样,从过往的经历来看,尽管表面上严绍似乎并不是什么雄略之中,但是他的目光之长远,却是是所罕见的。

    至少在过去的许多事情当中,严绍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正确,反倒是那些反对的人,却几乎全部都成了错误的一方。

    就如当年的山东战役一般,曾经就有不少的人表示反对,认为不应该为了青岛要塞而与日本开战。万一要是战争失败了,那中国岂不是又要再一次成为战败国了?

    那个时候宋教仁还远在日本,尽管那个时候的他还是国民党的一员,与孙中山的关系也算密切,是孙中山的支持者。也就是严绍与国社党的反对者,但是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宋教仁却不愿意见到严绍出兵山东。

    毕竟真要是失败了,那么最后受到损失的可就不仅仅只是严绍一个人,而是整个中国了…

    谁想到,就在谁都认为最终或获得胜利的会是日本的时候,中国却率先在龙口湾取得了大捷。将当时可以说是亚洲第一海军舰队的日本联合舰队重创,舰队的主力舰只损失过半,而国防海军却可以称得上是丝毫未损。

    可以说。这场战役已经成为了海军历史上极为少数的遗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同时也是新兵器投入战场之后,彻底改变了战局的战例之一。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在山东战役结束之后。各国海军的学校甚至都将龙口湾一役载入了教材当中。各国海军对于潜艇的防范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随后的加入协约国,还有派遣远征军奔赴欧洲。这些事情在中国都有不少的反对者。在他们看来,中国还仅仅只是一个看上去块头比较大的国家,实际上自身的实力异常弱小,根本就没有这个资格,也没有这个实力介入到这场列强之间的战争当中。

    何况,列强欺负了中国这么多年,说没有人恨得牙痒痒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如今好不容易列强之间内讧,自相残杀了起来。这个时候不在一旁看热闹,似乎也太对不起自己一些了。甚至还有些人认为,严绍仅仅只是因为山东战役的胜利,自信心便彻底的膨胀起来了,甚至觉得单凭一场山东战役,中国便已经有了与列强比肩的实力,以为自己可以参与到这场大国之间的游戏里来。

    可是后来宋教仁却了解到,严绍之所以会出兵欧洲,一方面是为了展现中国的实力,获得列强的尊敬。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位于中东的那些油田。那些真正价值连城的东西…

    作为廉政部的部长,宋教仁当然清楚许多事情,也因此了解到了中东的那些油田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如果真的能通过出兵欧洲,就换来中东的油田,那绝对是非常合适的。

    事后也证明了,严绍的这番举动不但给中国带来了相当于数个省份的土地,而且也带来了极多的具有潜在价值的资源——————自然,这些却是绝对不会跟别人说的,在外人看来,中国所得到的也就仅仅只是一篇非常荒芜的殖民地而已,如果不是因为后来的事情。恐怕甚至还会有许多人把中国当成是傻瓜。

    事实上在严绍提出这个条件的时候,便已经有人这么想了。甚至有很多人嘲笑严绍。付出了那么多,得到的却仅仅只是一片荒地。

    自然。鞥到将来那片土地出产石油了,那些人自然就会懂得严绍当初的良苦用心——————尤其是在他们发现严绍所要的那些土地,全部都是些产油区的时候。

    ——————————————————————————

    如果说前面的两件事,国内的意见都不是很大的话,那么后来国防军北上俄国的事情,便彻底的引来了许多人的反对。

    毕竟前面的两件事,前者还可以说是为了捍卫国土,后者吗,也可以说是为了赢取国际地位,同时减少一些过去与列强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何况哪怕是荒地,好处也是有些的,更何况政府的高层几乎都清楚内幕。

    但是出兵俄国就…

    不是说那些人不清楚出兵俄国的好处,而是因为他们更清楚出兵俄国所带来的风险。毕竟不管怎么说,俄国都曾经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出兵俄国所带来的风险,是任何人都不能不三思一下的。

    趁火打劫,说起来容易,可万一要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呢?

    真要是那样的话,那么来自于北极熊的报复,可就是任何人都必须要顾虑一下的了。尤其是考虑到北极熊那种贪婪,不能容许自己吃亏的性格之后…

    何况那一次严绍的目的也未免太过异想天开了些,居然想要趁着北极熊衰弱的机会,一口子直接吃掉其身上三分之二的领土。

    哪怕仅仅只是从地图上看一眼,也知道这么做的难度究竟有多大。万一要是一个弄不好的话,甚至都不需要北极熊报复,但是让派出去的几十万国防军来一个死无葬身之地,对于国社政府而言便已经是极为惨痛的损失了。

    然而之后的事情,却是令几乎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在严绍的指挥下,国防军非但没有在寒冷的西伯利亚全军覆没,反而因为俄国自身的虚弱,成功的以极小的代价。从俄国的手中夺走了其三分之二的领土。

    考虑到中国原本的国力,还有如今的技术水平和交通、通讯等方面的限制,这无疑是一种奇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