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扩张之路 >

第581章

扩张之路-第581章

小说: 扩张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就在法国人正在堑壕里面感谢着上帝,让自己免于被炮弹炸死的命运时,这些已经撤到第四道防线的法国人也得到了援军抵达的消息。

    这一消息自然是让法国人激动万分,不过最让他们激动的还是中国人替代了他们这一命令。

    工事内的法国人几乎是在用自己这辈子最快的速度与远征军交接了防线,而在交接的时候,法国人看向远征军的目光既带有一丝感激,也有那么一丝怀疑…

    能从地狱中脱身而出,法国人自然是十分感激的。

    可同样,对于远征军的战斗力他们却有些怀疑,毕竟在法国人的印象里,中国人的军队似乎一直都不怎么………靠谱?而且他们刚刚也经历过宛如地狱般的炮弹洗礼。

    许多法国人的心里都抱有一种想法,那就是德国人的攻势就连他们都难以承受,更何况是这些中国人…

    为此甚至还有一些法**官提出应该在前线留下一些部队,这样即便防线上的中国人被吓跑了,他们也能接着顶上去。

    这大概也是德国人才刚发起攻势没多久,法国人的士气还没有彻底崩溃,如果换成是两个多月后,事情恐怕就要换一个样子了。

    对于法国人的不信任,远征军内自然有许多人觉得不喜。不过最终蔡锷还是答应了下来,不是因为他也担心远征军的能力,而是…

    “正好让这些法国人见识见识咱们是怎么打仗的,也让咱们用事实来让这些法国人闭嘴…”

    只是这么一句话,就让众人同意了这件事…

    于是在法国人从防线上撤出去没多久后,很快一支人数在3000多人的法国部队重新被投入到了防线上。就像前面说的,这个时候法国人的士气还没有彻底崩溃,所以并没有法军士兵反对,当然,问候一下下这命令的人这种事肯定是免不了的…

    于是在第四道防线,也就是最后一道防线上便出现了中法军队一同作战的景象。

    不过在协同作战的时候法国人却惊讶的发现,旁边的中国人装备似乎比他们都要好,尤其是在轻重机枪的数量上,几乎每个班都拥有一挺轻机枪,重机枪的数量也很多…

    而且这些士兵与他们想象中的鸦片鬼完全不同,不但有着强壮的身体,而且军容整肃、士气高昂。若不是在神色之间微微有些紧张,任何将领都会给这些士兵十分以上的评价。

    即便因为紧张的神色使得远征军失了一些分数,但看着这些从亚洲远道而来的同行,堑壕里的法国人对守住凡尔登却多了些信心。

    ————————————————————

    就在蔡锷和远征军正在凡尔登准备着与德国人作战的时候,全世界的目光也因为发生在这里的事情而转移了过来。

    对于协约国来说,如果凡尔登被德国人攻占,整个西线的形势都有可能被逆转。

    而对同盟国来说,如果能攻下凡尔登,无论是在那里消耗尽‘法国人的最后一滴血’,还是长驱直入,再次兵临巴黎城下都不再是问题,说不定甚至能提前结束这场已经持续了两年的该死战争。

    甚至就连持着中立态度的美国,也把目光转移了过来,就更不用提已经介入这场战争,甚至成为战争主角的中国了。

    蔡锷才刚刚接下凡尔登周边地区指挥权没多久,英法等国的驻华武官已经联袂上门,在国防部向蒋百里与严绍等人介绍凡尔登的具体情况。

    巴黎与伦敦方面也向严绍发了一封电报,希望严绍能给远征军打打气,确保远征军能够在凡尔登坚守至少三天的时间,保证在后续援军抵达之前,可以确保凡尔登的安全…

    这个自不必他们说,严绍早就已经这么做了。

    毕竟如果远征军能够守住凡尔登,暂且不提政治上的加分,凭着这场战役,中国在协约国阵营内的地位也将得到极大的提升,甚至可能会超过日本。

    而凭着这些功绩,严绍也可以向协约国要求更多的东西。

    比方说…

    把长江内那些见鬼的外**舰全都赶出去…

    不管怎么说,在经过一整天的时间后,几乎全世界都在念叨着三个字。

    凡尔登…

    在这一刻,这里几乎成为了世界的中心…

    而蔡锷与远征军则成了这一舞台上的主角…

第五百五十三章 凡尔登(六)() 
站在苏维尔炮台的指挥部内,向心远用打火机点燃了一颗香烟,然后深深的吸了一口。本来向心远还对那些法国人的不信任有些不喜,毕竟任谁也不会喜欢别人怀疑自己,尤其是在他看来这些法国人还是些外人的时候,但他很快就庆幸有这些法国人的存在。

    因为远征军的人才进入防线就被那些法国人指点了许多。比方说德国人进行炮击的时候该如何躲避,机枪一类的武器又该怎么布置才能避免不会在炮击当中被摧毁等等…

    三师虽然曾经参加过山东战役,但日本人的炮兵水平显然没法和德国人相比。尤其是在火炮的口径方面,山东战役时德国人的火炮口径大多都在75左右,超过这一口径的重炮很少,超过的更是少之又少。

    小口径的火炮只要不是直接命中,哪怕炮弹落在堑壕旁边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是大口径火炮,直接命中必然是尸骨无存,然而即便只是落在旁边也有可能会把堑壕等工事内的守军震死。

    三师虽然参与过山东战役,但这里毕竟是更高层次的战场。至于三十四师和三十五师就更不用提了,原来都是预备役的,有些即便是在辛亥时期当过兵,只是因为国社政府整编部队才退伍的,他们曾经经历过的那些战争在欧洲人看来也只不过是民兵级别的罢了,那点战斗经验,更是有等于无…

    在这里,他们是彻头彻尾的新兵蛋子…

    ————————————————————

    向心远并不是一个虚心向学的人,但他却是一个负责任的军人。

    在明白他在战场上学到的经验,在这里很可能没什么用处后,向心远很快便转换了立场,甚至专门派人到蔡锷那里去通知了一下,同时还派人联系上了法国人,希望他们能派出一些在前线比较有经验的军官。向防线内的远征军士兵传授些经验。

    对此这个建议蔡锷十分重视,法国人也没有推辞。

    毕竟眼下的情况最要紧的就是守住凡尔登,而不是在旁边看热闹——————如果凡尔登失守,远征军固然麻烦。但他们的麻烦只会更大。

    就算守不住了,远征军也可以撤回国内。德国人即便再强也无法威胁到中国本土,可是法国就不同了,只要拿下凡尔登,德国人就有可能威胁到巴黎,而无论是巴黎沦陷亦或者是再次被德国人来个兵临城下,这对整个协约国的士气都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于是伦纳德在派出三千名法国士兵协同防御后,又派出了一百多名低级军官,向远征军传授了些他们这两年里摸索出来的一些经验。

    比如说该如何布置,才能让机枪等装备在炮击当中有更大的可能幸存下来。亦或者是在怎么样。才能在炮击当中幸免于难——————尽管如果有大口径炮弹直接命中或者是在旁边爆炸,不管你怎么布置,死亡的概率都会是100。。。

    法国人在战场上的经验的确很有用,毕竟这可是他们在两年的战争中得到的。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交流的问题。毕竟是两个国家,两个不同的语言,交流起来肯定会很困难。

    而且偌大的法国,有那么几个爱好中国文化的法国人学习中文很正常,可如果你想让这一百多个军官全都懂得中文,这个似乎难度就有些太大了。

    即便是把全法国的军队都找来,恐怕也未必能找出这么多来。

    幸好。国防军接受的本来就是法式的军事训练与教育,军内的许多高级军官都曾经有过在法国学习和服役的经历。军内的军官即便不能流利的用法语和法国人交流,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来进行沟通还是没问题的。

    其实不只是远征军在这种交流当中获益匪浅,就连法国人也是如此。

    和被严重削弱,只能拿来当炮灰用的丙种师不同,乙种师削减的只是炮兵和骑兵等部队。在其他方面的配备与甲种师是完全一样的,尤其是机枪方面。

    每个步兵师近七百挺轻重机枪,这个数量即便是在这一时期也绝对是所有列强中数量最多的一个。英法等国想要超过这个数字,恐怕要等到索姆河战役之后才行…

    换句话说,国防军对机枪的运用绝对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毕竟在山东战役之后,机枪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国防军上下的认可,如何有效运用这些杀人兵器甚至成了国防军一直在研究的几个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不过很明显,这些研究的成果拿到这里来,实用性已经是大打折扣。毕竟在研究的时候国防部的那些研究员们可没考虑过,敌方会有单凭炮火就能把己方打个半残的强悍炮群…

    然而即便如此,远征军对于机枪运用的经验,依然让法国人获益匪浅。

    ————————————————————

    就在远征军正与法国人交流着经验心得的时候,炮火突然降临了。

    德国人似乎也已经发觉了远征军的抵达,所以并没有像刚刚那样直接派兵对第四道防线发起进攻,而是先用炮火给远征军来了个下马威,顺便也让原本就已经有些千疮百孔的第四道防线,再次多出许多弹坑。

    躲在工事里的远征军官兵这次总算是体验了一下前不久法国人的感受。无穷的炮火让远征军的官兵几乎觉得自己身处地狱,周围传来的气浪与爆炸更是给堑壕内的官兵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万幸的是,法国人修筑的工事很坚固,除非是直接命中,亦或者是有大口径的炮弹落在旁边,不然工事内的远征军官兵还是很安全的。

    但即便是这样,在都蒙炮台的指挥部内,柳光远依然可以看见经常会有许多工事被炮弹直接命中,而后整个工事内的官兵都跟着比炮弹掀起的尘柱一起掀飞上天…

    在尘柱被掀起的那一刹那,柳光远似乎看见了自己部下支离破碎的样子。

    此时此刻,就连柳光远也对霞飞咬牙切齿起来。毕竟如果不是他把火炮全部都弄走。凭着凡尔登要塞坚固的工事和原有的重炮,他们完全可以和德国人来一场势均力敌的炮战,然而此时此刻,他们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部下在那里挨打…

    而看着德国人的炮击。柳光远也不知道在这轮炮击当中,究竟有多少部下能幸存下来…

    “这些该死的德国佬…”

    ————————————————————

    “这些该死的德国佬…”

    这时并不只是柳光远在咒骂着对面的德国人,躲在工事内的士兵们也是如此。

    死死的按住自己的钢盔,高义只觉得自己的身体似乎快要被撕碎了。在爆炸的震动下,工事内的顶棚也被震落了许多灰尘,这些灰尘更是让工事内的高义等人变得灰头土脸。

    如果说在开战之前,高义还对德国人有些好感的话,那么在这一刻,那点好感已经荡然无存。毕竟任谁挨了这么多发炮弹,都很难在对对方有所好感。

    并不只是高义一个人。远征军内和他一个想法的还有许多。

    就像前面说过的,这时中国与德国之间的关系很复杂。虽说已经是宣战的敌国,但是彼此之间的关系却非常的微妙…

    这其中有许多因素,比如说宣战之后国社政府对在华德国人的善待,比如说中德之间遥远的距离。使得德国人丝毫没有感觉到受到中国人的威胁,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从来都没有侵害过德国的利益。

    当然,通常好感这种事情都是互相的,何况上述的事情多是德国人获益,即便是产生好感也是德国人。

    实际上让中国人对德国人心生好感的主要原因,就是青岛要塞的和平收回。虽然德国人会归还青岛要塞完全是因为欧战的到来使得他们无法在继续保证青岛要塞的安全。但即便是这样。国内的普通民众依旧对德国有着许多好感,这一点甚至影响到了远征军的官兵们。

    在得知他们即将会和德国人打仗的时候,一些远征军官兵的心里甚至会觉得有些别扭。

    不过如今这种好感,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虽然很想从工事里跳出去和德国人拼了,但是在德国人的猛烈炮火下,无论是国防军还是被法国人派出来支援的那三千法国官兵。都只能用手捂住头顶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