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扩张之路 >

第503章

扩张之路-第503章

小说: 扩张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偷工减料,或者是以次充好。这些没人查也就算了,但只要有人去查…

    怎么可能查不到?

    这帮人简直就是蠢死的,不过他们到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杀鸡儆猴,至少在有了他们做了一下榜样之后。已经很少有人敢在这上面糊弄事了,想从中捞钱的更是一个都没有。就连那些工人,在见到本来耀武扬威的工头们被押走的场面后,也一个个的变得勤快了起来。

    另一方面,在设计帝国大厦的同时,王玄也清楚这栋建筑是绝对瞒不住的。毕竟在设计的时候这栋建筑的高度可是450米,外加109层,这么高的建筑想要藏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是后世那些看起来很厉害的魔术师来了恐怕也没有半点办法。

    所以王玄早就有了这栋建筑会曝光。并且引起轰动的准备。

    这也是他一直都期待的。因为只有知道的人多了。他的名字才能传出去,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传出去之后带来的。更多的却是麻烦…

    ————————————————————

    在严绍看来,人追求的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名,一类是利。

    王玄就是前一者,当然,这并不是说他对利就没兴趣,毕竟他也是个凡人,只不过和利相比,名对他的吸引力恐怕要更多一些。

    而想要获得名望,自然需要有人帮着宣传才行。不然的话就算你做出了再怎么大的事情,没人知道也是没用的。

    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对外面的民众,王玄其实是抱着欢迎的态度的。

    只是他显然没有想到来的人居然会这么多,而且…

    还惹出了这么多的麻烦…

    刚开始的时候跑来围观的也就几百几千人而已,可是等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由于那些报社的宣传,最巅峰时在铁丝网外面居然有数万人那么多,即便是平时也有一两万人的样子…

    这么多人围在外面,黑压压一片,平时做工的工人怎么可能会得劲。被这么多人用眼睛看着,他们也觉得有些不对劲。

    另外外面挤了这么多人之后,拉运物资材料的车辆进出也变得不方便起来。

    这也就算了,问题是人多了,肯定会闹出一些乱子来。

    像是推推挤挤的,或者是小偷,再或者是一些下流坯子趁机在人群里占大姑娘的便宜,种种种种,让人忍不住头疼。

    还有一些无知愚民,居然公然在外面烧香祭拜,每次只要想到这些,王玄就觉得头疼欲裂。甚至就连前些日子有几家报社找他来拍照访谈什么的,也没能让他高兴起来…

    ————————————————————

    几乎就在王玄在那里头疼的时候,朱尔典的车子也抵达了建筑周围。

    当看到远处那栋高耸的建筑时,不要说赫尔加了,就连朱尔典也露出了震惊的神色。虽说早在来之前,他的心里已经有所准备,但是当他看到眼前的景象时,还是被深深的震撼住了…

    在经过了大半年的施工之后,如今的帝国大厦已经完工了相当一部分。就在刚刚,朱尔典已经默默的数了一下,整栋建筑大概有六十一层之多,尽管目前还不清楚整栋建筑的高度究竟是多少,但是单凭这个层数,便足以让人相信这栋建筑的高度已经超过了伍尔沃斯大楼。

    打开车门,朱尔典从车厢里走了下来,然后看着这栋必须要仰头才能看到顶端的建筑,过了好半响,朱尔典才从震撼当中恢复了过来。

    这时朱尔典突然觉得好像有谁拉扯了一下自己的衣袖,努力的让自己清醒了一些,朱尔典看向赫尔加,结果发现他正指着几十米外的一处位置,结果在看过去之后,朱尔典却看到了同样长大了嘴巴的雷?科帕…

    与此同时,雷?科帕似乎也看见了朱尔典,见到朱尔典看向自己的时候,雷?科帕还向他露出了一个十分勉强的笑容。

    如果说在后世,这类建筑肯定会被批成铺张浪费的典范。但是在这个时代,这种宏伟的建筑却是衡量一个民族实力与智慧的标准。

    虽说不建也没什么,但是能建得出这么一座宏伟建筑的民族,至少在其他国家的眼里,是值得尊敬和重视的。

    朱尔典和雷?科帕就是如此,尤其是朱尔典,在看到眼前这栋还未竣工的建筑后,朱尔典已经开始担心自己国家在远东的利益了。

    在朱尔典与雷?科帕之后,又有几个国家的公使也闻讯跑了过来。在见到这么一座建筑之后,几乎每个人都被震撼住了,尤其是日置益,更是又嫉妒又震撼,显然无法想象中国人居然有能力建出这么一座建筑。

    与此同时,有关帝国大厦的照片也已经通过一张张的报纸传遍了全国,甚至是开始向全世界蔓延。而也正是这场通过陆路和水路传遍全世界的照片,使得这栋大厦彻底的轰动了世界,各国记者更是像闻了腥的食人鱼一样蜂拥而至。

第四百八十九章() 
自从‘帝国大厦’的存在被传播出去后,几乎每天都有不少人会跑到帝国大厦的边上围观,里面自然少不了京津地区报社的记者,甚至就连其他地区的报社记者在得到消息后,也乘坐着火车或是客轮往北京赶。

    也不奇怪,这个时代可没有照片传真的技术,想要照片的话,就只有慢慢的等照片流传过来。

    要知道他们可是做报纸的,报纸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时效性。

    也就是说,这个消息最好趁着他还有价值的时候赶紧报道出来,如果等到所有人都报道了你再报道,那这条消息也就不值钱了。

    但是同样的,如果一样东西真的非常重要的话,那么他的时效性也就会跟着延长,因为这个世上会有很多人关心这件事,并且期待着他的后续报道。

    如果这个时候报社能够在其他报纸上面都只有文字的情况下,弄到一张‘帝国大厦’的照片,那么无疑可以帮助报社压过其他报社一头。

    反过来讲,如果其他报社的报纸上都有照片,唯独你这上面没有…

    那你这报纸,估计也就不用办下去了。

    所以在‘帝国大厦’的存在被公布出去后,几乎所有报社都派出了记者,一些规模较小,有点自娱自乐性质的报社甚至干脆老板亲自出马——————反正这类报社通常都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那种。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在读过报纸上的报道之后。也都在期待着照片的出现,毕竟光看文字的话,有时候也挺枯燥无味的。

    国人会关注这件事,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热闹太少了。好不容易有了个话题,人们自然会好好谈谈,另一方面则是自己的国家出了这么一个世界最高的建筑,百姓心里自然也会跟着有种自豪感。

    自从山东战事结束后。由于国社政府的胜利,连带着国人的民心士气也提升了许多,对时事也开始关注起来。

    至于‘帝国大厦’?如果是在别的时期或许会被抨击为铺张浪费、劳民伤财,但在这么一个饱受太多屈辱,正好需要激励自豪感的时代,其所受到的责难就变得少了许多。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栋大厦的钱都是严绍自掏腰包,压根没用过政府一分钱,对此他人也没有疑问。毕竟谁都知道严绍比政府都有钱。这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国内外。其他国家的一些报社也都派了些记者过来,不过这些人多半就只是处于好奇或者是不愿相信什么的。就像前面说的,这个时代并没有照片传真的技术。他们想要一睹真容的话,也只能亲自跑一趟了。

    不过在出发之前。这类人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怀疑的。

    毕竟在绝大部分白人的眼里,有色人种可是造不出这种建筑的。

    所以这些人在出发前,几乎都是带着质疑登船的。

    ————————————————————

    就在全世界都在为那栋位于北京城外的建筑而轰动的时候,作为这座建筑的业主,严绍却在天津那里做着其他的事情。

    迈过一处小水坑,严绍看向一直在身旁的造船厂厂长梁鸿宝。

    “昨天这里似乎下了场大雨,没对进程造成什么阻碍吧…”

    “回大总统,没有…”紧紧跟着严绍,同时让自己的位置永远落后于严绍一个身子,梁鸿宝毕恭毕敬的道。“昨天的雨虽然下的很大,不过我们这边早有准备,平时也经常经历这类的事情,所以虽然暂时停工了一阵,但并没有造成太大的阻碍。”

    天津紧靠渤海湾,算是座临海城市,平时当然少不了被雨水冲刷的经历,个别时候甚至还可能会碰上台风——————当然,肯定没有东南各省碰上的那么大。

    再加上造船厂又是在海边建的,这类事情的应对措施早就了然于心。

    “那就好,眼下国内能造军舰的造船厂可不多,现在是多一个是一个,每一个都很重要啊,你们可得加把劲…”说着严绍看向不远处的两座船台,在船台上面,两艘‘山风’级驱逐舰正在施工当中,上面也布满了工作中的工人。不过或许是知道今天谁要来,所以远远看见一群人走过来后,那些工人们的动作都变慢了许多,一个个的聚精会神的往严绍这边看过来,眼睛里透露着好奇还有隐隐的崇拜感。

    如果要这时的中国挑选出一个最受人崇拜的角色出来,那肯定会是严绍,这点在山东战事结束之后更是如此。

    过去严绍虽然也做过不少的事情,但实际上普通老百姓对他仅仅只是尊敬,或者说是十分尊敬,嗯,还有尊崇,但要说崇拜的话,似乎还稍稍差了些,当然,到不是说没有人崇拜严绍,只是数量和前面的相比明显要少很多。

    会这样的原因严绍心知肚明,一个能让国人过上好生活的君王,理所当然的会得到国人的尊敬或是尊崇。但如果想得到国人的崇拜,便只有想办法领导国人从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

    严绍的情况就是如此,不管过去严绍做了多少事情,他所做的都只是一个好‘国王’所应该做的事情,也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但这样远远不够,如果想得到老百姓的崇拜,便只有想办法从战场上得到胜利,尤其是在对外战争当中。

    而山东战役,就是这么一个例子。

    往日里那些工人没少谈论严绍,一来是因为严绍,他们的生活虽然很累,但却明显比过去好了许多。再来就是严绍在对日本人的战争中,给国人狠狠的争了口气。

    如今看到往日里谈论的人来了,这帮工人自然是很激动。

    不过这时的严绍到是没注意到这点。他只是将目光转向不远处那两艘正在施工的驱逐舰,还有驱逐舰旁边的几个船台…

    几个正在施工当中的船台…

    “那几个船台的话,大概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弄好?”

    指了指那些个正在施工当中的船台,严绍看着梁鸿宝询问道。

    “至少还需要半年的时间。”虽然在严绍面前恭敬的有些过头。不过在谈到这件事的时候,梁鸿宝的表情到是变得很严肃。“船台是一个船厂最重要的几个构成部分之一,在质量上必须抓紧,所以半年的时间已经是最快的了。如果发生什么意外的话,就算多拖延上几个月也不是不可能的。”

    “嗯,没错。”严绍赞同的点了点头。“虽说现在国内的确缺少能造军舰的造船厂,但也不能操之过急,总而言之,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尽快就可以了…”

    “是!”梁鸿宝正色道,心底也暗暗的松了口气。

    现在外界对严绍的评价很高,梁鸿宝在严绍面前也是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心里就没有担心。

    他当然担心。他是经历过前清时期的。很清楚绝大部分的顶头上司都是外行。很喜欢瞎指挥,尤其喜欢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计划。

    虽说外界对严绍的评价很高,但在梁鸿宝的眼里严绍就是个外行。他还真怕严绍为了早些把造船厂弄好,逼着让他不管质量问题。加速把造船厂弄好,如今看来,结果还是不错的。

    “或许是我对过去的经历有些过敏吧…”

    微微摇了下头,梁鸿宝直了直身子。

    与此同时,严绍也看向了其他几个船台。

    ————————————————————

    在‘七五工程’展开之后,不少的项目都已经开花结果。但是有些项目由于规模亦或者是复杂程度,所以短时间内想要彻底竣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里面也包括了造船厂。

    按照造船厂的进度,没有一两年的时间,造船厂显然是没法竣工的。

    话虽如此,但海军也有自己的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