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三国之公孙天下 >

第176章

重生三国之公孙天下-第176章

小说: 重生三国之公孙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孙续心中也很是高兴,一直以来,暗灵和夜鹫都因为缺少合格的领导者,实际上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如今有了李儒,再将夜鹫交给贾诩,公孙续相信以后暗灵和夜鹫必然能够大放异彩。

    公孙续扶起李儒,轻轻拍了拍他的手,“以后,暗灵就交给先生了!”

    从李儒那里离开之后,公孙续立即向此一行长兴岛上最后一个目的地行去,那就是长兴岛西的造船厂。

    如今造船厂已经造出了能够航海的大船,公孙续需要去看一看,因为这个,关系到他一个夙愿,他必须确定一下。

第240章 汉末楼船,对马岛国() 
即使在冬季,海水也不会结冰,仅有在靠近岸边的一小段会结出薄薄的冰碴,并且很容易被突然涌上来的海浪给吞没。所以,在离海边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公孙续就已经能够听到海浪拍打海岸的声音了。

    公孙续已经很久没有听过这种声音了,每当他听到这种声音,心情就会豁然开朗。他还能够清晰的记得,后世他便经常会在夜间去莲城一个叫做星海广场的地方,在那个地方,可以看到海浪拍打着海岸的样子,可以听到那独属于大海的声音,在哪里,虽然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人非常的多,但他的心却依旧能够平静下来,耳边似乎只能听到海浪拍打海岸的声音。

    尚未进入造船厂,远远的公孙续便已经看见密密麻麻,形形色色的船只停在海边,随着海浪的涌动而起起伏伏,其中大多数都是中小型船只,并且多为艋艟,因为这个时代的战船多以艋艟为主,战斗方式还比较单一。但是在众多的船只中,公孙续也发现了三艘巨大的楼船,远远的,公孙续都能够感受到它给自己带来的冲击感,毕竟,在这个时代如此巨大的船只,其冲击力实在是太大了。

    “公子,那是楼船?”

    随行几人中,周仓和裴元绍当过水贼,他们对船只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尤其是周仓,水性也相当出众。此时,见到远处那巨大的楼船,周仓和裴元绍十分惊讶,而周仓更是有些不可置信的对公孙续问道。

    “应该是楼船没错!”,公孙续点点头,这么大的船,也只可能是楼船。

    “这少说也有三十五六丈了吧!”,许褚也感叹着。

    带着好奇,众人进入了造船厂,造船厂的负责人早已经得到消息公孙续会来造船厂查看,所以公孙续一行人刚刚进入造船厂,负责人便热情的接待了公孙续等人。

    “带我去看下那三艘大船!”,公孙续开门见山,那负责人也高兴的应了一声,然后一边领着公孙续前往,一边向公孙续等人介绍着。

    “公子来的正是时候,这三艘大船都是刚刚完工不久的楼船,前些时日才刚刚做完下水试行,若公子再晚来个三两日,这三艘大船就要被海军带走了。”

    那还真是挺巧,公孙续心情莫名的就有好了几分。

    “这些楼船大小相同,前后长度为四十丈,左右宽度为十五丈,上下为五层,甲板之上四层,之下一层,连带船体共高七丈五,可载七百人。”

    公孙续也着实吃了一惊,这么大的船,在这个时代绝对算的是上巨无霸了。不过,这样的巨无霸公孙续也有些担心,毕竟船大不大不是主要的,安稳才是最主要的。

    “船只航行的稳定性如何?”

    “公子放心,船只的稳定性没有任何问题,辽东海军一年前便已经开始运用这楼船进行航海了,并且沿着前人开辟的海路,顺利到达了三韩一带,也到达了辰韩外百多里的对马国,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

    那负责人显得有些兴奋。

    “并且在其中两次的航行中还遭遇了大风,但是船只依旧平安无事,安全的很。”

    对马国?

    公孙续微微一惊,未曾想辽东的海军都已经发展到如此地步了。对马国他知道,是辰韩外一百多里的一处巨大的海岛,岛上生活着一群人,他们在岛上建立了一个部落,自称对马国。

    自倭国统一之后,对马岛就一直属于倭国,但现在倭国距离统一还有很远的一段路要走,据这个时代的相关史料记载,如今在倭岛上还存在着一百多个部落,各个部落之间相互征伐,各自为战。

    在汉武帝时期,便有三十多个部落曾派人横跨黄海和东海进入中原朝见汉武帝,希望能够得到汉王朝的帮助,汉武帝虽然接见了这些部落的人,也赠送了这些部落一些东西,但却基本上没有提供什么像样的帮助,毕竟那时候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还远不足以支撑商队和大军航海远行,否则,按照汉武帝的个性,早将倭岛纳入汉王朝的版图了。

    在这个时代,也只有一些胆子大的商人,才敢冒险组建商队,依据前人的经验前往倭岛屿。但是其所能够带去和带回的东西也十分有限,根本就起不到什么作用。尤其是在近几十年来,汉王朝暗弱,中原动乱,那些倭岛部落也都渐渐断掉了与中原的来往,其中更有很多一部分转投了高句丽。

    等到后来公孙越和公孙范进入辽东,统兵强势攻占高句丽,将高句丽的领地纳入公孙家的版图之后,一些相距并不是很远的部落又开始向公孙越和公孙范示好,到现在为止,前前后后已经有二十多个部落了。

    但是由于公孙家的海军一直没有能够达到远渡重洋的水平,并且这个时代的人其实也根本就没有开辟出安全的航道,确切的说这个时代的人就没有安全航道这个概念,大多都是靠着冒险精神和运气来进行航海,所以公孙续也不敢令辽东的海军跨海进军倭岛。

    可现在,属下竟然告诉他辽东海军的楼船已经达到了对马国,这怎么能令公孙续不吃惊,既然已经能够平安到达对马国了,那距离达到倭岛还会远吗。

    公孙续微微有些兴奋,他感觉自己距离心目中的那个目标,已经越来越近了。

    “如今辽东海军中,有这种楼船多少艘?”

    那负责人丝毫没有犹豫,张口就回答。

    “十二艘!”,说着,又指了指面前的楼船,“不包括这三艘!”。

    公孙续心中默默算了一下,一艘船可承载七百人,一百艘就是七万人,而征讨如今各自为政的倭岛,根本就需要那么多人。于是公孙续转头对那负责人道。

    “从现在开始,除了研究人员之外,将整个造船厂的全部力量都投入到这楼船的制造中,争取早日为辽东海军凑够五十艘楼船!”

    “喏!”,那负责人恭敬应道。

    五十艘楼船,那就是三万五千人,再由其他船只配合搭载战马、粮草以及武器等,足够公孙续组建一支能够征讨倭岛的力量。

    当然,现在公孙续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且不说楼船的数量不够,就连从对马国中转到倭岛的安全航道也还没有确定,虽然他迫切的想要实现自己的愿望,但那也不能拿士兵的生命开玩笑。最主要的是,三两年的时间,他还是等得起的。

    而至于公孙续的愿望,自然就是后世广大汉人同胞的愿望,将倭岛化为华夏的一个军区。如今,虽然华夏国还没有成立,倭岛也还是处于部落时代,但那也不不耽误公孙续征服倭岛,将倭岛纳入公孙家的版图。

    后世广大汉人男同胞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攻入三韩和倭国,男的通通杀光,女的统统抢光。

    公孙续自然不会那么极端,但是像对待三韩一样,让他们体会一把文化教化,民族同化,女的和汉族通婚,男的征召作战,让他们为自己的天下统一之路做出点贡献还是可以的。

    而至于最后他们能够剩下多少人,那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不过,那还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现在想那么多也没有用,公孙续现在要做的,就是要体会一把这楼航海的感觉,顺便去巡视一下如今辽东海军的具体情况。

第241章 首次航海,辽东徐澜() 
公孙续已经想不起来,自己上一次乘船航海是什么时候了。上一世,公孙续虽然是莲城人,居住在海边,但实际上乘船的机会并不多。不过公孙续还记得自己乘船时候的感受,站在甲板上,迎着海风,看着被船头破开泛着白色浪花的海浪,颇有一种乘风破浪的感觉,令人心情激动。

    现在,公孙续再一次站在了甲板上,迎着带着海的味道的海风,感受着开始慢慢启动起来的楼船,心情再次激动了起来,并且越来越强烈。

    与上一世不同,上一世自己对于那个时代,那片大海来说,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过客,顶多算是一个游客。而这一世,不管是对于这个时代,还是这片大海来说,自己都是一个征服者,这个时代,这片大海,注定了要铭刻下自己的名字。

    “扬帆起航!”

    楼船巨大,需要的桨手也多,足足需要一百八十人。公孙续本向匠人们提出过脚踏联动的概念,也提出过螺旋桨的创意,但显然现在这些并没有被攻破,还没有应用在楼船上,否则,就用不到这么多的桨手了。

    随着船长,也就是之前那个负责人的一声高喊,楼船的桅杆上,巨大的船帆如同后世升国旗一般缓缓升起,公孙续就这么目不转睛的看着,从始至终,都没有将目光挪开过。文丑周仓等人都有些诧异的看看公孙续,看看船帆,不明白公孙续为什么会露出如此庄重的表情。

    直到船帆完全升到顶之后,公孙续方才收回自己的目光,表情也逐渐恢复正常,其慢慢的转过身,目光看着海天连接的远方,心中暗暗对自己道。

    “既然再回不到那个华夏国雄踞东方,威如巨龙的时代,那自己就在这个,再创一个威震天下的华夏国!”

    有了风的助力,楼船的速度迅速提了上来,到最后,就如同一直离弦之箭,在苍茫的大海上飞驰着,逐渐远离了长兴岛,奔向了另一个方向的长海县。

    船航行了小半时辰之后,公孙续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文丑这魁梧大汉竟然晕船。一开始船不快的时候,文丑还能适应,可等到船开始快速航行之后,文丑便感觉到了一丝不适,头晕恶心,文丑一开始以为是自己昨天没有休息好,过一会就好了,可结果却越来越严重,到最后竟然变成了面色惨白,直冒虚汗。幸好公孙续及时发现了不对劲,让文丑赶紧去休息。当文丑知道自己竟然是晕船之后,一脸的囧样,而众人也没有让文丑失望,尤其是周仓,开心的哈哈大笑,令文丑险些恼羞成怒。

    在海上航行的约一个时辰,众人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长海县。

    长海县拥有七万海军常驻,是辽东和三韩诸多海军基地中最大的一个。当前,辽东的海军并没有什么出名的大将,仅有一个名为徐澜的辽东将领拥有不俗的能力,并且自小便生长在沓县,常和周边各个小岛上的水贼进行战斗,熟悉海战,也拥有不俗的统兵能力,于是柳毅将其提拔成了长海县海军的统领,负责海军的训练和航海。

    后来,潘凤张郃鞠义三人来到辽东,鞠义为公孙越,公孙范二人训练精兵。闲不住的潘凤和王门一起率兵北上征讨高句丽残余势力和攻伐扶余。而张郃,却是敏锐的发现了海军这个巨大的空缺,主动申请来到长海县,和徐澜一起训练海军。所以当公孙续来到长海县之后,张郃和徐澜一起接着公孙续。

    “儁义,好久不见!”

    公孙续并不知道张郃来到了海军之中,见到张郃之后也有些惊讶,毕竟他不记得张郃拥有统领水军的能力,否则赤壁之战的时候曹操就不会对张允蔡瑁拥有那么大的依赖性了。

    “许久未见,公子威势更甚之前了!”,张郃看着如今威势十足的公孙续,颇为感慨,曾经,公孙续虽然也年少不凡,但身上却并没有什么威势,还像个邻家少年,而如今,却已经有了明显的上位者的威严了。

    “哈哈,未曾想儁义也学会恭维人了!”,公孙续哈哈笑着,轻易便化解了张郃的淡淡不适。

    “徐将军,一直以来,多有辛苦!”,公孙续拍了拍徐澜的肩膀,对徐澜高度肯定,“正因为有徐将军的统领,方让续对海军放心之至,续多谢了!”

    徐澜是一个长得颇为刚正的青年,虽然长相平凡,但却充满阳刚之气,尤其是长期在海边受风吹日晒,让他的肤色如同精致的古铜,显得十分健康。见公孙续郑重其事的感谢自己,徐澜也一本正经的回道。

    “公子不必如此,这是澜的分内之事,况且正是有了海军,才让澜出人头地,所以是澜应该感谢公子才是!”

    公孙续也不想去计较这些事情,再次轻轻拍了拍徐澜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