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三国之公孙天下 >

第157章

重生三国之公孙天下-第157章

小说: 重生三国之公孙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腾,替马超解释道。

    “大人莫要为犬子辩护,犬子性子如何,在下一清二楚。”公孙续开口,马超又未惹什么祸端,马腾便在狠狠瞪了一眼马超之后,便向公孙续拱手见礼,“在西凉时候,这混账便四处惹是生非,更在听闻大人名声后,一门心思的想与大人交手,如今得到机会,他怎么可能会放过?”,说完,又瞪了马超一眼,马超只低着头,不说话。

    马腾看了一眼马超被包扎着的双手,内心也为公孙续的武力而感到惊讶,马超虽小,但如今在西凉,也就阎行能够压马超一头而已,但却伤不到马超,而如今,公孙续竟然将马超虎口震裂。

    “不过如此也好,让他受点教训,长点记性,省得总自以为天下无敌了。”

    公孙续笑笑,看来马超的确让马腾比较头疼,不过,不怪罪自己就好。

    马腾还有其他事情,所以在与公孙续客套了一番之后,便带着马超返回了军营,公孙续也回到了营中休息。

    “公子,蜀中严颜、张任求见公子!”,公孙续刚休息不过小半时辰,胳膊算是刚刚恢复正常,许褚便推帐入内,对公孙续禀报道。

    果然是他二人!公孙续确定了刘璋背后二人的身份。

    公孙续从榻上起身,与许褚一起迎了出去,张任是他的师兄,他也不能摆架子。

    张任和严颜候在帐外,见公孙续迎了出来,急忙快步迎了上去,先行见礼,“末将严颜(张任)见过公孙大人!”。

    公孙续先将严颜扶了起来,“严将军莫要客气,续不知严将军前来,否则定出营迎接!”

    “大人不怪末将贸然前来,便已是万幸!”,不管公孙续是不是在与自己客气,但能够如此对待自己,也让严颜挺感动的,不枉他好奇与张任前来,认识一下如今这个名满大汉的神奇少年。

    公孙续谦虚笑笑,然后对张任道,“大师兄也别客气了,在师弟这里还有什么见外的!”。张任欣慰的笑笑,公孙续则上前拉过张任的胳膊,将张任往自己帐中领,“续入门晚,诸位师兄就差没有见过大师兄,今日终于得见,也算是了了师弟的一桩心愿!”。

    张任敏锐的捕捉到了公孙续话中的纰漏,但严颜在此,他并没有发问。公孙续见过张绣了,可张绣之前一直在长安,现在也在京兆尹,他是如何见到的?难道这其中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师父最近如何?”,尽量将自己心中的疑问压下去,张任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师父老人家如今在涿郡,身体很好,连武艺都又有所精进了!”

    “师父真是老当益壮,如此,我这不肖弟子就放心了。”

    “师父之前一直关心大师兄的仕途,担心大师兄孤身在蜀中无依无靠,不能如愿的施展才能,如今见大师兄意气风发的样子,显然是在蜀中混的风生水起。”

    张任笑笑,算是默认,而严颜则感叹道,“在下真是对二位的师傅十分好奇,想亲眼见一见童大师,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能够教出你们这些人中之龙,各个不凡。”

    张任依旧笑而不语,而公孙续则热情的对严颜道,“续相信一定会有机会的!”

    在接下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公孙续一直陪二人聊天,通过二人公孙续旁敲侧击的了解到了蜀中的一些状况,而二人对公孙续的印象也越来越好,颇有着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三人一直聊到天色渐晚,二人才拒绝了公孙续的晚宴邀请,匆匆返回了军营。

    第二天,众人再次相聚,设坛祭天,歃血为盟,对天起誓之后,开始商议进兵一事。这一次,可能是剻越给袁术出了计策,袁术竟然难得的聪明了一回。

    袁术自己总督粮草,并以大将纪灵在后压阵,但是却以吕布率领三千骑兵为先锋,先行前往函谷关叩关。又令其余诸侯大军齐出,作为中军策应,也不需要什么奇袭、包抄,直接大军压上,与郭汜等人正面对决。

    吕布先行领兵三千,来到函谷关下,大叫城上献关免死,关上守将为郭汜,其大骂吕布三姓家奴、背恩忘义、狼子野心、猪狗不如,吕布大怒,欲挥兵攻关,但却被乱箭射回。吕布无奈,只能先在函谷关外徘徊,不断叫骂,等待大军到来。

    城上一直没有反应,吕布便有些松懈,可就在他快要放松下来的时候,关上突然派出了杨奉王方率精锐三千偷袭吕布,若非张辽及时反应了过来,和高顺一起率兵拖出了他二人的进攻,给吕布争取了时间,或许吕布第一战就要惨败而归。但即使如此,三千先锋兵也损失了三百多人,更恨得吕布都红了眼睛。

    吕布将军队收拢住,众人也随后赶到,二十多万人在函谷关前一字排开,无数双目光都盯着这雄伟壮阔的函谷关,攻下它,便能够西进长安,兵指都城。

    大战,一触即发。

第210章 日夜强攻,诸侯交替() 
函谷关是西进东出的咽喉要道,其扼守在崤函天险之上,关墙长约四里,高过三丈,在这个时代,如此工程已经算得上是庞然大物了,极为震撼。

    函谷关西侧紧挨着衡岭,南侧与秦岭比邻,北侧濒临黄河,东侧则紧挨着天然山涧,地势极为险要,易守难攻,当年,秦国就是靠着函谷天险,将五国联军挡在了函谷关外不得存进,进而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若无函谷关,能否有后来的秦统六国,极为难说。

    诸侯联军说是一字排开在函谷关外,其实不过是停驻在函谷关外并不算是空旷的林地上,与函谷关遥遥相望。真正的函谷关前,道路非常狭窄,根本不容许如此多的军队同时停驻,否则也就算不上天险了。

    公孙续骑在金狮上,观赏着如今的这天下第一关,青幽的巨大黑石,块块累加,形成了高大的城墙,虽然与周围的崇山峻岭相比十分渺小,但依旧给人一种高不可攀的仰望感,就连公孙续也不知道,在这个时代,除了用不计其数的人命去堆,还有什么方法能够将这头巨兽征服。

    宽阔的城门,如同一张狰狞大嘴,等待着享受人体血肉的饕餮盛宴。历史相隔较远,但公孙续依旧能够清晰的看到,城门下方与城墙一般无二,其下约有一人高的高度,颜色是黑红的,有些诡异,即使没有人告诉公孙续,公孙续也知道,那是被海量鲜血反复浸染,又经过岁月沉淀的颜色。

    这巍峨函谷,到底埋葬了多少性命!

    公孙续不由的感叹着。

    “贤侄,可有妙计?”

    不知何时,刘备来到了公孙续的身边,一边仔仔细细打量着雄伟壮阔,令人望而生畏的函谷关,一边对公孙续温声问道。

    公孙续转头看了刘备一眼,刘备也转过头对着公孙续微微一笑,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此时张飞,关羽也还在刘备身边,于是公孙续也笑着点头回礼。

    “如此雄关,哪来妙计,唯有强攻!”

    刘备点点头,再没有说话,而张飞,却立即凑了上来,无脑的说道,“那还等什么,挥兵攻城便是!”

    公孙续摇了摇头,眼神深幽的望着函谷关上随风招展,肆意飘摇的旌旗,“此关易守难攻,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若没有合理安排,由擅攻之将统领攻城,断无一丝成功可能。”

    张飞瘪瘪嘴,使劲眨巴一下眼皮,横了公孙续一眼,觉得公孙续有些扫兴,他只擅长冲锋陷阵,攻城的确不是他的强项。

    关羽双眼突然睁开之后,又微微眯了起来,他也不擅长攻城,刘备麾下,就没有擅长攻城的将领。

    公孙续也陷入了沉思,在他的印象里,诸侯中,擅长攻城的就那么几人,接近全能的曹操算一个,擅长攻坚的孙策算一个。刘璋麾下,严颜张任擅守,擅守者亦擅攻,他也算一个。吕布麾下,高顺应该也没问题,那袁术也算半个,至于其他的,包括他自己在内,都不擅长攻城。

    局势,对己方十分不利啊。

    公孙续能够意识到问题所在,其他人自然也能够意识到,于是,众人观察了函谷关一段时间之后,便纷纷回到营中。

    有合格的谋士,对一个诸侯的影响绝对是至关重要的。草包似袁术,竟然也知道选择在众人回营商议的差不多之后,方升帐议事。

    “之前观察过函谷关,回营之后相信诸君心中都自有计较。”,袁术的位置和袁绍颠倒,如今袁术坐在主位,对众人道,“不知诸君,可有良策?”

    曹操率先开口,“函谷关地势险峻,周边皆无可安军之地,依操之见,唯有强攻!”

    “备亦认为函谷关隘,只能强攻,除此之外,别无良策。”,刘备附和。

    “此关是西进长安的唯一途径,若不强攻,我们只能被阻关外,无力西进。”,袁绍开口。

    “强攻是唯一办法,但如何强攻,却有很多选择,不知盟主可有主意?”,公孙续开口道,这个问题,也是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袁术显然早有准备,哈哈一笑之后,很是自信的对众人道,“本盟主经过深思熟虑,为防诸君认为本盟主徇私,本盟主会先着奉先统兵一万,明日午间,开始攻城!”

    众人皆诧异的看着袁术,尤其是袁绍,在他的印象里,袁术可不是如此大公无私,有如此魄力和能力的人,否则,袁家也轮不到他一个庶子崛起了。但公孙续却毫不意外,这必然是剻越在幕后给袁术出谋划策。

    “而诸君也莫惜兵不前,待本盟主三更时分撤兵之后,立即补上,日夜不休,交替攻城,不给城中喘息机会。”

    诸侯之中,如刘璋,袁绍,马腾,皆眉头紧蹙,夜间攻城,伤亡会大大增加,他们兵力补充困难,并且也根本就没有真心解救天子的意思,皆不希望自己的士兵被安排在夜间。而曹操刘备孙策等却暗暗点点头,日夜不休,轮番攻城的确算是一招妙计,诸侯联军人数数倍函谷关内守军,他们有足够的世间轮换休息,但城中却不行,就算前期能够坚持住,但后期当后继力量跟不上之后,就会快速陷入被动。所以只要盟军坚持住,终有一日能够攻破函谷关。

    至于兵力消耗,自古以来,战争哪有不死人的,视人命如草芥的诸侯根本就不在乎。并且他们早做好了准备,一开始就没有带精锐来,如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没来,刘备和曹操带的都是新降的黄巾兵,马腾韩遂麾下的精锐西凉兵没来,其他诸侯也基本相似。只是区别在于有的人不计较损失,如刘备曹操,黄巾难训,就算全死绝了他二人也眉头不会皱一下的。有的却希望能损耗少一些,如刘璋,马腾等人,他们兵力补充困难,并且麾下兵力相比其他诸侯本来就少,所以即使自己带来的不是精锐,那也希望能少损耗一些就少损耗一些。

    “另诸君也莫纠结日间或是夜间攻城,函谷关并非短时间可攻下,诸君多多轮换便是!”

    袁术又说了一句,众人纷纷点头,这的确是最好的方式了,大家都不吃亏也都不占便宜。

    “我麾下兵力有限,经不起如此损耗,所以我与孙大人合兵一处,你们自便。”

    众人并未有什么不满之处,他们不似公孙续与孙策的关系,也不放心将自己的后背交给别人。

    “公路退下后,我会率兵接替!”,袁绍首先表态,承担了首轮的夜攻,也算是有点魄力。

    “我接替本初,明日攻城。”,曹操接着表态。然后众人纷纷表态,公孙瓒接在曹操之后,与第二日夜间攻城,刘备接在公孙瓒之后,韩遂马腾接在刘备之后,刘璋接在韩遂马腾之后,最后是公孙续孙策。一轮之后,众人调换时间,日夜交替。

    第二日,临近中午,袁术命吕布点齐一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将整个函谷关道填的满满当当,好不容易挤到了函谷关下。

    众人在之后遥遥望着,一是想看看吕布怎么攻城,二是想看看函谷关的守将是怎么守城的,好找到守城的薄弱点,提高自身的攻城效率,降低损失。

    包括自己在内,连带着八健将,吕布将大军分成了三队,自己率领一队,张辽率领二队,高顺率领三队。第一队人数最多,有四千多人,队伍之中有冲车,有云梯,也有普通的长梯,各种各样的攻城器具。

    函谷关上,郭汜也做好了准备,将打量檑木滚石,桐油弓箭都搬运到了城头之上。士兵们也紧紧的盯着关下的吕布众人,双手不断地松松紧紧,努力调整着自己的状态,每个人都清楚,只有状态好,他们活下去的可能才更大。

    大战的阴云,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第211章 张辽高顺,首次攻城() 
吕布骑着赤兔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