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三国之公孙天下 >

第132章

重生三国之公孙天下-第132章

小说: 重生三国之公孙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惺裁聪M耍眈乙欢ú荒茉偃貌懿俚萌ィ欢飞希眈揖褪侵鞫侗嫉牟懿伲衷诓懿偃艚肓粟劭ぃ刹桓冶Vば眈一岵换崽崆白呱侠返睦下罚侗疾懿伲裕幻罢飧鱿眨纫徊浇脍劭ぃ鞫フ欣啃眈摇

    若顺利,一切便好。若不顺利……

    公孙续面上浮现一丝狠辣。

    那就杀了他,无论如何,绝对不能便宜了曹操。

    自责,则是因为自己依旧保留着后世来人的优越感,觉得自己知道历史的走向,可以先行一步招揽一些猛将谋士,因而内心中还是有些轻视这个时代的人。他相信,这一次若有郭嘉、荀彧,哪怕是田丰、沮授在身边,自己也不至于如此被动,而忽略了这方面的问题。至于徐庶,是天赋过人,但毕竟耽误的时间太长了,他现在的谋划,与那些已经成长起来的人相比,还是有不小差距。

    郭嘉,郭奉孝,你快来吧!

    公孙续在心中呼唤着。

    王奇和韩海洋都感觉到了公孙续情绪的不对,也知晓公孙续内心焦急,王奇只更加仔细的守护在公孙续的身边,而韩海洋,则不断催促着士兵们赶路。

    夜以继日,三万大军每日只休息两个时辰,其余时间都用在了赶路上,并一直处于急行军状态,竟然只用了五天多一点的时间,便赶到了丹阳,与孙策汇合。

    与上一次的急行军相同,这一次急行军过后,众士兵虽然累的只剩下了半条命,但每个人身上的气势都发生了变化,虽然没有上一次那些江夏精锐的蜕变大,但也有了一个士兵该有的样子和气势,这也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贤弟,你可来了!”

    公孙续距离丹阳尚有十里地的时候,便见到孙策带领一众属下在前方相侯,孙策见到公孙续之后,大喜过望,小跑着上前,一把拉过公孙续的手,而他身后的一众属下,也快速跟了过来。

    “这几天,可愁死愚兄了,未曾想那周昂、周昕兄弟,竟然能够请动袁本初和曹孟德,这等压力,这令我彻夜难眠啊!”

    公孙续拍了拍孙策的手,他知道孙策并没有说假话,一是因为他最近也有点这种状态,二来孙策的面容的确有些憔悴,眼睛里面布满了血丝,显然没有休息好。

    “草民周瑜,见过公子!”

    孙策背后,一俊朗青年微笑上前,不卑不亢的朝公孙续行了一礼,然后也不待公孙续答话,便自行起身,神色之中,带着淡淡的,但却并不是令人很讨厌的倨傲。

    “曲有误,周郎顾!公瑾的大名,续可如雷贯耳!”,公孙续笑着恭维道,反正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专捡好话说,准没有错。同时,公孙续也趁此机会打量着周瑜。

    周瑜皮肤稍白,面容英俊飘逸,眉毛弯弯的,精致的如同后世化妆修饰过的标准叶眉,双目炯炯有神,带着明亮的精光。鼻子高耸挺拔,嘴唇不薄不厚刚刚好,尤其这挂在嘴角的自信微笑,更是让他看起来多了一种独特的魅力。再配合上那眉宇间淡淡的倨傲,妥妥的一个英俊公子哥。

    这等容颜气质,换在后世,怕不知要迷倒多少青春少女。

    公孙续有些吃味的想着,这一世,他自己已经够英俊了,但和周瑜比起来,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草民张纮,见过公子!”,周瑜身边一位感觉起来岁数不小,但却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的中年人向公孙续行礼道。这中年人,面色洒脱淡然,目光睿智,似看透红尘,阅遍万象,看向公孙续那一抹打量的目光,让公孙续有一种被看透的感觉。

    张纮?

    公孙续微微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个历史上为孙策建立江东立下汗马功劳的张纮,竟然现在便已经在孙策麾下了。

    看来,孙策崛起已经成为必然,提前走上历史称霸江东的道路上了。

    周瑜、张纮、外加上将来必然会加入孙策阵营的张昭等人,孙策前期的班底算是齐全了,足够他称霸江东了。

    公孙续又看向周瑜,想起了自己拿下庐江之后,便派暗灵寻找的,但却没有找到,外出不知去了何处的鲁肃,心中暗道一定得将鲁肃盯紧了,否则,到手的鸭子再飞了,可就没有道理了。这一世,周瑜不会再出任居巢县令了,应该也失去了与鲁肃相识的机会,鲁肃应该也没有投奔孙权的理由了。

    周瑜、张纮身后,程普、黄盖、韩当等即为孙坚的老部下公孙续都有过照面,算是认识,拱手与众人见礼,众人也纷纷恭敬回礼,他们可是见过公孙续的绝世武力,不敢小觑。而至于后面的几位,公孙续并不是很熟悉,因此也抱抱拳,算是问过。

    孙策接着公孙续,一路与公孙续不断攀谈着,直到回到了丹阳。孙策杀牛宰羊,为公孙续摆了一顿丰盛的接风宴,众人吃喝的非常开心,一直喝到很晚之后,方才各自前去休息。

    第二天,孙策升帐,公孙续带王奇、韩海洋一同参与,这与孙策麾下参与议事的众多将领相比,着实有些寒掺,但公孙续也无奈,江夏军中,的确没有什么出色的将领。

    “贤弟,对于曹袁出兵的事情,你怎么看?”

    公孙续苦笑一声,来的路上,他早思索无数遍了,并没有什么合适的办法。

    “我目前能做的,就是让荆州乱起来,给刘表添点赌,然后亲自率兵北上,抵挡曹操!”

    “我于曹操,有过救命之恩,想来就算不能抵挡住曹操,但阻碍一时应该没有问题,最起码,不会有性命之忧!”

    “至于袁绍方面,就得劳烦兄长去书袁术,令其将袁绍挡住,想来袁术必定比我们更加不想袁绍能够获得南下的机会。”

    孙策点点头,但也就点点头而已,他也没有什么好主意,于是转头看向了周瑜和张纮。

    张纮对此视若不见,依旧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的自在坐着,似乎并没有参与进讨论的意思。周瑜只好笑笑,先行开口。

    “公孙公子计策已经非常完善了,瑜愚钝,也无更好计策,便在公子的计策上进行补充。”

    公孙续和孙策都知道周瑜在谦虚,便没有答话,只等着周瑜的下文。

    “我与子纲先生商议过,本想先游说刘表,令刘表与袁术罢兵,刘表深受境内水贼和世家库困扰,虽然与袁绍结盟,但必然不愿袁绍南下,否则若袁绍对荆州有想法,刘表很难守住荆州,若对刘表陈明利害,他必然会找借口与袁术罢兵,放袁术去阻止袁绍南下。如今公子说能让荆州乱起来,这成功性更高,起码十之八九。”

    十之八九,其实就已经是十全把握了。

    “如此,袁绍这一路便没有问题,连带着让刘表也失去了威胁。”

    “而至于曹操一路……”,周瑜看向公孙续,“公子北上阻抗曹操不失为一个办法,但瑜认为这并不是万全之策。”

    公孙续也知晓这并不是万全之策,但也想听听周瑜的想法。

    “曹孟德,枭雄也!”,周瑜感叹一声,“其能说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类话语,便可知其并不将仁义道德放在眼中,所以就算公子对曹操有救命之恩,怕曹操也不会卖公子人情,况且曹操必然垂涎豫州已久,依旧会挥兵南下,到时若公子抵挡不住,我等便腹背受敌了。”

    公孙续点头,曹操如此做的可能性,非常大。

    “所以,我们应另找助力!”

    “不知公瑾所指,所为何人?”

    陶谦?孔融?金尚?还是刘备?

    公孙续能够想到的,只有这几个人,而其中可能性最大的,就是刘备和陶谦二人。毕竟,金尚虽然作为朝廷钦点的兖州刺史,让却被曹操所破,丧家之犬一般的依附在袁术麾下,没有兵马。而孔融,根本就不是一个喜欢战争,更不是一个擅长作战的人,可能性也不大。

    目前曹操和袁绍关系还算不错,而袁绍经常攻打刘备,曹操经常攻略徐州,这二人与袁绍、曹操都有仇怨,出兵的可能性的确比较大。

    其实从心里,公孙续却并不想请这二人出兵。刘备自不必说,打不死的小强,若被他得了豫州部分,再扩充地盘,说不准将来就会发生什么事情。而陶谦,怕是没有攻击曹操的勇气,否则,正好给了曹操光明正大进攻徐州的借口,他徐州,可挡不住曹操的进攻,请他出兵,怕徒费口舌而已。

    但周瑜开口之后,公孙续却惊住了,未曾想周瑜竟然如此大胆,又有如此算计。

第174章 青州黄巾,北上据曹() 
“黄巾!”

    周瑜淡淡开口,众人皆大惊失色,包括公孙续和孙策,都有些意外,未曾想周瑜竟然如此大胆,只有张纮依旧波澜不惊,显然早知道了这个事情。

    自黄巾起义之后,黄巾就成为了东汉一个忌讳的存在,没有任何人愿意与黄巾产生任何的关系,尤其是各大诸侯,因为这会给他人光明正大攻击你的机会。勾连黄巾,意欲谋反。这可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罪名,没有任何人愿意背负。

    但现在,周瑜竟然会主动提出求助黄巾的计策,公孙续可不相信,周瑜会不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后果。所以,公孙续觉得,周瑜一定有别的办法调动起黄巾军,而非直接向黄巾军求助,结连黄巾。

    果然,周瑜微笑的看着众人大惊失色的样子,淡淡道。

    “青州黄巾势大,朝廷一直没有能够将其铲除。青州黄巾与兖州黄巾关系密切,兖州黄巾被曹操所迫,现龟缩在泰山一带。”

    “曹操兵离兖州,兖州后方必定空虚,若我等派人在泰山以及青州境内散播一下消息,并传言公子北上,会牵制住曹操。”

    周瑜停顿了一下,给公孙续和孙策思考的时间。

    “主公和公子认为,这种情况下,泰山黄巾会不会联合青州黄巾共同出兵,攻略兖州。”

    公孙续和孙策点点头,这种情况下,黄巾军必然会出兵,因为这样不仅能够报复曹操当初攻打兖州黄巾的仇怨,还能够在兖州境内劫掠一番,补充军中的补给。

    “好主意!”

    公孙续点了点头,由衷的赞叹道,到底是人多力量大,集思广益效果更好,尤其是在拥有顶级谋士的情况下,他自己,就没有想到这种想法。

    “好,那就这么决定了!”

    众人又商议一段时间之后,由孙策拍板,定了最后的计策。

    第一,由公孙续发动自己在荆州的力量,让荆州境内混乱起来,以此来牵住刘表的精力。

    第二,由张纮出使刘表,向刘表阐明袁绍南下的利害关系,同时隐晦的告诉刘表,孙策有脱离袁术自立的打算,或许以后孙刘双方还有结盟的机会,所以,相比袁术,袁绍的威胁更加巨大。

    第三,由公孙续统领自己麾下三万士兵,由九江北上,抵御曹操,将曹操牵制在沛国以北,莫让曹操南下;同时,公孙续和孙策分别派出手下的机灵之人,秘密前往泰山和青州一带传播曹操南下豫州,兖州空虚,并且曹操被公孙续牵制在沛国的消息,引黄巾发难。

    第四,由孙策去书袁术,说明当前的不利情况,让袁术发兵抵御住袁绍,抹杀袁绍南下的希望。

    第五,孙策加强对丹阳的用兵,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攻破丹阳,杀掉或者抓主周昂、周昕等人,扶正吴景这名袁术保奏的丹阳太守,让袁绍、曹操失去继续进兵的理由。

    于是,孙策和公孙续纷纷行动了起来。

    孙策点齐兵马,由诸将带领分取丹阳各县,准备速战速决以最快的速度拿下丹阳,避免夜长梦多。

    公孙续一面点齐兵马,亲自领兵北上,先往九江,然后从九江进入沛国,北上抵御曹操。另一方面则抓紧安排荆州方面的一系列事情。

    为加快速度,公孙续直接发动暗灵,以飞鸽传书传递消息。首先,下令南下攻取豫章的蒋钦周泰掉转方向,攻取长沙;其次,传令邓玄,让他将各地的豪强联合起来,发动他们抵抗刘表,为了提高他们的信心,公孙续又传令过江龙张益达在南郡和武陵一带发动叛乱,响应众豪强。最后,传令给张玄、剻仇、习江等暗灵众人,密切关注荆州的行动,随时向张益达传递消息,避免张益达被消灭。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闪而逝,从公孙续启程开始,经阜陵,到阴陵,过义成,最终抵达沛国南的龙亢县,共用去了将近十天的时间。

    这十天里,孙策分兵由周瑜、程普带领,分两路取芜湖、溧阳,而自己则统兵五千,直抵宛陵。如今,周瑜、程普已经成功攻下芜湖和溧阳,募兵之后与孙策在宛陵回合,共计三万大军围城,日夜攻打,想来再有几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