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大片时代 >

第72章

大片时代-第72章

小说: 大片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该下功夫,一目了然。

    其实从《泰坦尼克号》开始,国人已经开始明白,那气势恢宏的场面背后,不断纠葛的利益格局中,胜败,远比电影本身更复杂。中国观众得以欣赏外国大片,正应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句古话。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电影市场日渐萎靡。与1979年相比,电影放映场次在1992年减少了五分之一,观众人数锐减190亿人次,不及之前的三成。很多曾经的电影院,甚至改行开起了咖啡馆和台球厅。

    时任中影公司总经理吴孟辰为此向电影局提议,以国际通行的票房分账形式——即电影制片方、发行方和影院按一定比例分享票房收入,进口最新的一流外国影片,以发行收入扶持落后地区电影事业。

    这个在当时被很多人称为“洋买办”的计划,最终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批准。广电部决定自1995年起,由中影公司每年进口十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好电影”。

    “大片”,在争议中走上舞台。

    《亡命天涯》,第一部以“票房分账”模式引进的国外电影,在中国获得了2500万的票房收入。“外来和尚会念经”的传奇,由此开始书写。1995年辰龙大哥的《红番区》刚刚因为8000多万元的票房收入惹来赞叹,1998年,《泰坦尼克号》就以3。2亿元的票房,占到当年全国票房总收入近四分之一——这部“剧情有点俗套”但是“场面极度恢宏”的大制作,最终成为分账电影的巅峰。

    但很快,供需矛盾成为分账电影市场的新矛盾。区区“十部”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当时贫瘠的中国电影市场。进一步放开电影市场,成为中国“入世”的重要议题。

    如今的中国,1999、11、15,中国“入世”时间即将到来,“入世”已经成了全民关注的热门话题,连学生高考的题目也绝难逃过。

    作为电影人,圈内最关注的莫过于中国每年引进国外影片数量。

    (求推荐票。)

    。。。

第一一四章:面子里子() 
《黑客帝国》跟《第六感》作为买断片不同,它是分账电影。

    分账电影——顾名思义就是一部大片在别的国家放映票房收入按分成分配。

    比如美国大片在中国放映,(版权不卖给中国,以增加他的收入)他会以分账的形式向中国引进。参照国际通行的票房分账形式,进口大片各方收入分成的比例是制片方35%,发行方17%,放映方48%。为了迅速占领中国市场,进口大片的制片方还承担了宣传的费用。

    而碰到中国特色的分账模式下,国外发行商更是毫无脾气。

    100元的票房,5元钱上缴电影基金,3。3元上税,影院拿走47元,院线拿13元,制片方和发行商拿剩下的31。7元。那么这个31。7又怎么分呢,中影大手一挥,取走17块,其余的才是赏给你了。

    剩下那点票房,还需要矩阵、华纳、梦工厂三家来分。

    而在北美票房中,发行商的分成比例高达55%。同时,在国外通常由发行方承担的营销费用和拷贝制作费用,在中国也由制作方承担。一部《泰坦尼克号》,美国制片方和发行方最终带走的利润只有区区几千万而已,更大的部分都被中国的发行方和院线瓜分。

    两项一对比,难怪好莱坞不重视中国市场。他们也迫切的想要打开中国大陆市场,可惜中国不是韩国,威胁逼迫是无用的,只能徐徐图之。所以此次入世,也成了多方关注的焦点。

    对于《黑客帝国》,陈天都只是着重实践一下打击盗版程序,其他别的也没太放在心上,他更关心的是《无间道》。

    如今这年代,香港回归不过两年光景,中港合拍片的条例还没有影子,所以为避免无法在内地上映的尴尬出现,这次电影的所有资金,一律来自内地,也就是陈天都授意下孔乙己新重组的“矩阵-无双影视公司”。

    拍片的每个步骤,从剧本送审到预计发行关隘,可是一步都没有省去的。

    刚下飞机就低调的被孔乙己接走,“老陈,跟你说个事,韩三品年初时候就升官了你知道不?”

    “哼哼~~”陈天都从鼻孔哼哼出声,靠在车子后座上直犯困呢,半眯着眼道:“多大的官?我以为他已经是最大的,升无可升呢。”

    “嘿,你那都是什么时候的老黄历了。人家现在是正儿八经的中影二把手,主抓集团制片环节,正是咱们的现管。”孔乙己解释道:“这次引进《黑客帝国》也是他一手推动。据说中影正在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勾搭在一起,这两个是一个有权有关系一个有钱有资本,他们搞在一起肯定是谋个大的,前些天还试探的问我有没有可能搞定你呢。”

    “噢?”陈天都琢磨一下,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就又躺着补觉。

    “诶,你怎么不接着问了?”

    “哼哼~~”

    孔乙己一回头,正看得陈天都已经闭上眼睡觉了,“诶,别睡呀我说,人家韩三爷要介绍你进导演协会呢,着你回来给他打个电话,你打不打?”

    陈天都听得这话,才微微睁开眼睛,“电话拿来。”

    韩三品此人也是北影导演系毕业,正儿八经的中国著名导演。代表作品有《云水谣》、《荆轲刺秦王》等。1999年5月,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成立,韩三品出任集团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主抓集团制片环节,任务是让中影按照企业制度发展要求,进行业务重组、资产整合和产权制度的改革。

    中国几千年来都是个官本位的国家,这也导致了就算亿万豪富,在面对政府时也是底气不足的,尤其他下一部电影还有求于人,因为他所熟知的未来里,《无间道》可是在内地上映被卡住,被审核通过的。这会儿,更要打好关系。

    好莱坞媒体说他是隐士,太夸张了。

    其实陈天都并不反对交际,否则也不会跟范迪塞尔等人一起经常泡吧了。只是成名后考虑的更多,加上他手握“未来”实在没有太多依赖别人的地方,而且美国人根本就是派对动物,无意义的交际太多他也不想参加。

    但是如今回国了,《黑客帝国》在全球卷起科幻风潮,颇为春风得意,媒体上少不得要夸奖一下陈天都,引领科幻片领域新风,更有甚者,给陈天都冠上了中国走出的世界科幻电影大师的头衔。媒体上赞扬,电影的销售上更是火爆,陈天都的自然成了香饽饽。

    一些避之不开的交际应酬还是接踵而至,中国人称呼什么,都喜欢加一个“圈”字。

    娱乐圈以前不叫这个名,老一辈更喜欢叫文化圈,还有电视圈、电影圈,导演圈。一个圈子就很好地证明了,大家都喜欢抱团。想在华语电影圈混,你不能太独了,必须将自己融入进去,你捧我我捧你,一团和气才能得到利益。

    陈天都已经冲出去了这个圈,闻名世界了,现在却又回来了,看似是在走回头路。可他毕竟是一个导演,不能一味的追求商业大作,总会想要拍些自己喜欢的电影吧。

    在他心里,《无间道》的地位可不比任何大片差。

    按理说他手握神奇器,大可昂着脑袋,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姿态,在娱乐圈里横冲直撞。然后稀里哗啦的被别人嘲讽,再接着霹雳哗啦的打脸打回去。最后跃马扬鞭,指点江山,称王称霸。

    可事实就是,人情就像一张网,沾上了就等着**,没那个底气,你压根就挣不脱。花花轿子人抬人。别人敬你一尺,难道你要板着脸打回去?明白人都会选择,接受别人的一尺,再把一丈敬回去。

    譬如这次回来拍戏,就是一个例子。

    人家韩三爷是多大的范,亲自给你一个晚辈推荐入导演协会,这面子必须得给。老京城人,就是爱讲究个面儿,你不给不行。

    “是三爷吗,我是陈天都。”

    对面传来一个挺慈祥的声音,笑道:“是天都啊,这是回国了是吧。什么时候到的,也没个信息,通报一声也好提前去接上一接。”

    “哎哟喂,您可别折煞人,我这回国了还不跟回家一个样儿。您是前辈,要是亲自跑来接我,我恐怕吓的连走路都腿软。”

    “呵呵,应该的应该的,怎么说你也是为国争光。从《第六感》开始到现在《黑客帝国》,已经闻名全世界了。你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现在国内也被夸上天,赶明个在内地上映票房肯定差不了,中国几百号导演,就你一个人能折腾出水花来。”

    “这可真不敢当,我就是捧洋人的臭脚,占了个便宜。中国大师这么多,怎么也轮不到我的。”

    “好,有你这成就还能如此谦虚,未来指定不会差。”

    。。。

第一一五章:韩国行() 
“前两天跟两位谢老聊天,商量着邀请你入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他们跟你不熟,就由我做个介绍人推举你入会,你觉得怎么样?”韩三品口中的两位谢老,正是会长谢铁骊,副会长谢晋,这是第一届的领导机构,当时还有个张一谋担任副会长。到1997年9月召开第二届协会年会,选举了新一届领导机构:会长由吴贻弓担任,副会长谢飞、滕文骥、张一谋。

    眼看着中国即将入世,导演协会也在呼吁扩大会员范围,明年5月也将举办第三届年会,有良知的人都在呼吁加大影视业改革与立法。

    以陈天都如今的名气,邀请入会是必然的。

    他满口子答应,“多谢三爷提携,能够入会是我的荣幸。也是我太孟浪,作为晚辈,本该是我主动去拜访几位老师的,你看这事闹的。还请三爷多多美言几句,得了空我一定一一拜访。”

    “你忙你的就行了,不用太在意。这边准备好了,我会再通知你。现在大家可都是瞪着眼看你的第一部国语片呢,不管是《黑客帝国》还是你的新电影,我这边好几个领导都想跟你聊聊,顺便取取经,也确定一下《黑客帝国》上映的事情。你看什么时候有空……”

    陈天都赶紧道:“这个您不找我也会主动拜访的,就明天吧,我摆下酒席招待各位,而且我这边也正有点事要烦恼三爷您。”

    “哦,什么事儿啊。”

    韩三品顿时语气有些谨慎了。不得不如此,他这才刚升,底下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呢。官不好当,尤其是这油水足的官更需谨慎,托关系办事的活,他这是本能的反应。

    “是这样,我的新戏打算请几位内地老戏骨加盟。作为新千年第一部中港合作的大片,总不能全是香港演员吧。但我常年不在国内,认识的老师也实在少,这不,只能找到您头上了。而且,我想请三爷担任电影的一个制片人,您意下如何。”他叽里咕噜的连说一大堆,立刻就把自己的电影安上一个光伟正的头衔“新千年第一部中港合作的大片”,不管别人承不承认,他都打算这样吹嘘,只有好处没坏处。

    而且找内地演员一起出演,这更符合内地的面子,韩三品肯定不会拒绝帮忙的。

    “这是好事,你看中谁了跟我说就是。只是这担任制片人的事,我对你的新电影还一无所知……这事闹的,不好办啊。”

    他没一口拒绝,语气也哀叹唏嘘,明显是心动了!

    也是,能搭上陈天都的戏,是多少人求着都来不来的,可这大叔还矜持上了。陈天都一龇牙,道:“明儿,明儿一切都跟三爷和盘托出。三爷,我这就跟您聊着亲,就不见外了,先跟您透个底吧。咱这部戏是冲着申奥去的,不管能不能得奖,这大后方还真得有您这位德高望重的制片人给兜着,好让我毫无顾虑的往前冲。我是真心诚意邀请您。”

    “咦~~”这话太露骨了,连前排开车的孔乙己都直撇嘴,把听相声的感叹词都用上了。只有小姑娘牛英英听得一愣一愣,老京城话她这只小海龟是听不懂的,只能瞪大一双水灵灵大眼睛,在那看陈天都脸上丰富的表情呢。

    陈天都曾经因为应酬喝到胃穿孔,也想过戒酒,可是要戒酒不是说说就行的。每每酒到眼前,嘴里谦虚几句“只喝一点”,然后就不由自主的喝上了。但这应酬他最近几年已经很少了,没想回国后又要忙于应酬。

    但是最终这场请客还是没成,他被孔乙己送到家。刚进家门就觉不对了,怎么个回事,一个人都不在家,而且家里像是好久没人住的模样,一层灰。

    爷爷奶奶去旅游了,这会儿应该在法国,这他知道。老爸和二叔前段时间出国转了一圈,可现在也回来了啊,至不济母亲也该在家的?他拨通了老爸的电话,却没打通,不在服务区,老妈的号码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