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钢铁时代 >

第888章

钢铁时代-第888章

小说: 钢铁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展,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新技术新材料,也在中国的兴起。

    新材料和半导体技术,才是真正高速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几乎每隔十几年,世界上就有一款东西改变世界,中国就提前走上了这个快车道,现在的中国,真的是发展的日新月异,不但表现在工业总量上,中国就如同一个巨大的怪物一样,疯狂的向前发展,无论是提升幅度,还是总量,都是世界的好几倍,并且中国的人口也在经济的富裕下,开始激增了。

    在大部分的百万级别的城市,高架已经大规模的出现了,甚至是堵车也成为了中国的一景,机动车,改变了中国的节奏,让更高,更快,更强,成为了中国目前发展的主流,一定程度上面的,中国的变化是在每分每秒之中变化的,西北速度从出现之后,就被宣传部门关注,然后成为了中国速度的主流,无论是建筑,交通,还是工业生产的其他部门,速度都是关键,一些离开家乡两三年的人,回到家乡都会迷路,这不是一个个例,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

    地位不同,实力不同,心中的想法也不尽相同,才短短8年的时间,中国就从一穷二白之中重新崛起,逐步富裕和强大起来的中国人,开始出现了潜移默化的改变,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天朝上国的想法,也再一次的出现在了中国人的思想之中,中国连俄罗斯都轻松打败了,而且介入到了世界大战之中,占据了规模庞大的土地,这种情况之下,未尝不能够成为世界主导。。

    从封建王朝开始,中国一直都是世界的核心,中国文化和商品,长时间的影响着整个世界,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也是为了寻找传说之中的黄金国度,可是却意外的找到了新大陆,算是开启了欧洲文明的崛起,而与此同,中国却开始闭关锁国,虽然明王朝依然强大,可是清朝带来了全面的后退,在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火枪,弓箭,甚至是床弩,连明朝的都不如,特别是床弩,早在宋朝时期,就有射程超过800步,可是偏偏清朝没有一个对付火枪和火炮的手段,骑兵队拥有炮火和密集火枪的部队进行冲锋,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可是如果清朝有明朝时代的火枪,火炮,甚至是宋朝时期的床弩和蹶张弩的话,对上英国人未必会惨败,稍稍了解一下火器的使用,就可以灵活的利用,对付火器,并不是只有直接冲锋这一个作法,广州三元里的农民,连基本的装备都没有,都取得了对英军的胜利,更别说正规军,清朝的失败是必然,是自身的腐朽造成的。

    因为落后,在近代陷入到了绝境之中,才会有再攀登高峰的想法,中国用强大的生产,树立了目前的地位,拥有数千万的领土,数亿的人口,加上庞大无比的工业,各种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和一些新材料,改变了传统的观点,甚至一定程度下,杨元钊看着这个中国,都有一种穿越回去的既视感,这就是中国的发展,这就是一个伟大的重新崛起的中国的,这个国家对于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已经把世界彻底的改变了。

    中国民众的这种想法,宣传和情报机构掌握了,也没有制约这种想法,这是从内心深处的尊严,一种在骨子里面透出的积极,只有在这种积极的心态之下,中国才能够无畏的站在世界的巅峰,现在,哪怕在众多的方面,已经实质上面的站在了世界最高的巅峰,可是影响力和军事实力上面,还没有证明,中国距离最高的一步,只有半步之遥,这个半步需要战争的洗礼,跟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的战争,都不足以让中国站在这个高度上面,甚至已经占据了3000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土地,也不足以证明,只有在太平洋上面,跟美国争锋,打败了美国,才有这个可能,现在,中国在积极的准备着。

    这一个冬天,对于中国和日本来说,都非常关键,对于美国也是同样,美国一直到了1916年的冬天,才真正认识到了自己不足的地方,看起来工业强大,却没有生产出足以称霸七海的战舰,虽然人口众多,征兵的动员率却不高,美国不能跟英法相比,他们的动员率也不算太高,可他们有规模庞大的殖民地,只要殖民政策稍稍的改变一下,就可以征集规模庞大的殖民地军,这部分的军队,不能够取代真正的主力部队,却可以取代一般性的部队,减少本国人口的伤亡。

    美国没有这个条件,只能够拼着自己人上,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宣传和认知也没有做好这个准备,就说他们还没有办法承受如此庞大的损失,就连在欧洲损失的数百万,目前就弄得陆军部有些焦头烂额的,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跟国民去说,一旦宣扬出去,立刻会产生轩然大波,这一点他们不停的跟中德的力量,在宣传战线战斗,借助着本土之力,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的前提下,勉强的搬回来了,用英雄的名号激励全部的国民,算是勉强的把之前的损失给抹过去。

    现在,即将跟一个数千万的国家,在阿拉斯加这么恶劣的地方一战,也就是在日本占据了之后,他们才发现,阿拉斯加在海上是易攻难守,可是在陆地上,却是易守难攻,日本突如其来的攻击,直接拿下了阿拉斯加沿海精华的地区,美国在阿拉斯加通讯能力的不足,更是放大了这种突然性,一直到日本打到朱诺,美国才有反应,却已经鞭长莫及了。

    被一个曾经的小国,被他们打开国门的,这种屈辱是绝对不允许的,可是对方异常的坚决,居然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之中,移民了数千万,这样的移民速度和决心,即便美国人也无法想象的,日本就那么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守住阿拉斯加,是什么给他们这么大的决心。

    日本不同于愚昧的国家,哪怕美国作为打开日本国门的先行者,也不得不承认,日本踏准了19到20世纪最后的机会,从一个被奴役的小国,逐步的变成了有影响力的国家,比不上美国,却也比土耳其这样的日薄西山的国家影响力大,他们就这么的敢赌,要知道,这么一半以上的国民送过来,如果不能够取得胜利的话,这些人要么作为俘虏,要么被干掉,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了。

    哪怕是和平时间,都需要用几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够把这么庞大的国民送过来,在战争时代,被美国打败的情况下,这些人很难的逃走。正是这种认知,让美国对于这一战相当的慎重,日本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会把这一战当做国战来打,美国如果再不小心的话,说不定会在阴沟里面翻船。

    双方相隔落基山脉,在加拿大的冬季,穿越落基山脉进行战斗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那么他们只有尽可能的向前线输送物资,在美洲本土作战,后勤压力居然落到了美国的身上,这是之前怎么想都没有想到的,阿拉斯加算的上美国在美洲的唯一弱点,还被中国和日本联手抓住了,现在对方可以借助着海运,源源不断的补给,这边的海运断绝,只能够借助着陆地,在加拿大的五大湖区还好办一点,美国庞大的铁路网和五大湖的水运相结合,可以把东西运输到五大湖区域,或者通过海运,走外海,进入到哈德孙湾,可是运到的地方,距离前线依然有数千公里,这一路上,很少有公路,只能够驮马运送,对于后勤的压力巨大。

    趁着这个冬季,美国争取向前线运输足以坚持6个月战斗的物资和武器,至于六个月能否拿下阿拉斯加,这一点美国心中没底,可是6个月之后拿不下来,美军也必须要撤下来,因为明年的冬季就要到来,冬季成为了阻止战争的天然停火线,这一点是谁都没有想到,美洲战争的变化,会决定了未来美洲的走势,也决定了日本,美国和加拿大这三个国家未来历程,谁也没有预计到他的惨烈程度,甚至不单单在阿拉斯加,而是席卷了整个美洲。(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火箭炮车() 
包头,经过了连续7年的水土保持和植树造林,包头的冬天变得潮湿了一些,特别是从贝加尔湖引入到包头的水,带着贝加尔湖的一丝清凉,在各种人造景观和水景的配合之下,把包头从一个北方城市,变成了有些像是水城的样子,让包头的居民更加享受休闲时候美景。

    由于中国在电力上面的使用和发展,电力的深化运作之下,特别是一些临界,超临界的状态的机组,让中国的发电量已经激增到了千亿,甚至更多的程度,电力对于中国来说,也不再紧张了的,除了引水的造型之外,还有各种的景观灯,让整个中华大地,变得光明了起来,特别是夜航的飞机,在飞过城市上空的时候,辉煌的灯光之下,很容易分辨出城市和农村的区别。

    处理了一天的工作,杨元钊略显有些疲劳,他坐在专车之上回去休息,透着车窗,看着外面热闹的街区,他的思绪似乎也回到了穿越之前,他甚至有些怀念,当时他开着摩托,在密集的车流之中川流不息,他还年轻,哪怕穿越8年,不知道是不是穿越时候改变,让他的身体丝毫都没有变老,还是8年前穿越时候的样子,甚至是精神和精力上面,也更加的出众,就每天处理的文件来说,他处理的数量却是刘澍的3倍以上,要知道,总理府的编制巨大,刘澍的秘书最少比杨元钊多出一倍,处理的工作也没有杨元钊多。

    只有站在高度之上,才能够了解世界的实质,目前的欧洲大战,甚至即将开展的太平洋战争,说白了,是两种势力和体系之间的对决,甚至德国所处的地位有些尴尬,只不过开工没有回头箭而已。

    太平洋战争,将会是中国崛起的最后一战,只要是中国能够在太平洋战争之中,打败美国,中国的崛起将无可抵挡,而协约国跟同盟国之间的战争,也就没有继续打下去的必要了。

    哪怕为了太平洋战争做了充足的准备,甚至中国在20世纪初的时候,就拥有了超过这个时代40年的武器,可是武器永远不是决定一切的,否则的话,战争的双方,只要在战场上面,摆一摆武器,看谁的武器强,谁的武器弱就可以了。

    中国在准备,武器,甚至是布局上面,都有优势,且占据了整个太平洋上面重点的区域,可是这些都不足以成为胜利的绝对筹码,战争要一点点的打,战争的优势,将会成为战争初期的优势,只有深化和强化这个优势,才能够保证最终的胜利。

    滴滴滴,副驾驶上,秘书拿起了对讲机,中国暂时没有弄出来手机和对讲机,却把无线电比较深入的运用了,用一些简单的信号,代表这某种意义,就如同后世的bb机一样的,不过因为电子水平的不足,每一个价格较高,信号强度不大,也就是杨元钊等少数高层才会用到。

    “是秘书室打来的,有急事!”秘书很快的从上面的几组编码上面,看到了答案,回头跟杨元钊说道。

    杨元钊点点头,秘书很快给司机下达了命令,汽车加快了速度,向前快速的行驶,很快的进入到了一处政府厅局,看他的牌子,是包头市土地局,在亮出了证件之后,征用了机要室的保密电话,经过了简单的联系之后,秘书告诉杨元钊,是阴山基地传来消息,火箭系统获得了突破,成熟的火箭炮车已经制作出来了。

    火箭系统,杨元钊眉头一挑,火箭作为的下一阶段导弹的前置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杨元钊所关注的,不过再向前迈进这一步之后,就很久没有发展,火箭筒下一步改进非常困难,一直都是停滞不前的,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之后,杨元钊提议,从单兵火箭筒延伸开来,放大他的体积,研究更强大的火箭。

    火箭,出现的时间很早,最早应该是烟花上面,中国传统的烟花很早就把火箭给制造出来,甚至在封建社会,还有一定的军事用途,比如说,在箭杆上捆绑火箭,或者制作出大量火箭集成的突火箭,可是火箭制作简单,却有一个巨大的缺陷,无序性,精度无法控制,甚至一定程度上面,还会向后打,容易误伤,且保存不易。

    科技发展到目前的阶段,特别是中国在材料学上面的进步,已经拥有了更进一步的肯能性,杨元钊的提点是放大火箭筒,为的就是制作出有战斗力的火箭,这不但对于飞机和直升飞机有重要的作用,在陆军战略压制武器上面,也有巨大的作用。

    不过火箭制作的难度相对较大,在设立了研究组之后,刚开始有巨大的进展,可是成品拿出来,无一例外的都是可控性较差,哪怕使用了中国比较成熟的火药,也同样如此,理论方面没有进展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