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钢铁时代 >

第84章

钢铁时代-第84章

小说: 钢铁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为了支持钱虎,这笔钱他出了,至于其他的工厂,面粉厂也罢,砖厂也好,还有水泥厂,这笔钱,都轻松的拿得出。

    实打实的奖励,还是双方面的,一下子,众多工人积极性大涨,家里有老婆的,大多数推荐老婆来,有女儿的让女儿来,七大姑子八大姨的,短短3天,就凑够了2000多人,如果不是刘澍立刻截止,恐怕还会有三四千人涌过来。

    暂时够了,后来来的,也没有拒绝,先放在一边等级,这个工厂不只是只有一期工程,12万锭的棉锭,一期只是三分之一左右,接下来的人员需要,最少是8000人左右,甚至当一期投产之后,效益更haode话,这个棉纺厂会在这个基础上。

    未雨绸缪,刘澍把这些人先登记一下,i,等机器到位了,这些人员就必须要再招募回来了,可是目前,暂时没有位置了,好言相劝的劝说她们离去,甚至还给了礼物的。

    来晚的略显失望的,好在登记了基本信息之后,路远的,都会安排车辆送回去,路近的,也会送上一点小礼物,比如的一斤白面,或者其他物品,都是价值在0。5银元之内,价值不高却实用的东西,这些人也都满意而归了。

    不停增长的工人数量,包头有些紧张的住房,再一次困难了起来,进入到10月之后,伴随着地表温度的逐步下降,兴建住房不是不可以,会付出质量为代价,连sudu都会减弱很多,可是还是要建,而且是大建。

    女工的区域进一步的扩大,以两个环形围墙为中心,再次扩大了一圈,在这里,开始了紧张的房屋兴建,可是短时间,最少在一个月之内,这些房子是没办法住人的,安全性也不好,好在,大部分招募的女工,都是包头附近的,在没有真正上工的情况下,她们采用走训的模式,每天6到7个小时,上机实操的时间,两天才有一次,更多的是。3000多名新招募的工人,这些,还停留在农民程度的工人,首先接受的,是跟男工一样的队列训练和军训,半年的时间,包头已经总结出来培训的方法,以团队为单位,队列训练和集体生活。

    房间不足,集体训练暂时是没办法了,可是简单的整训,还有内务方面,还是一个不少的进行,训练期间,可以发给一半的工资,切上班时间为早晨9点到下午5点,这个期间都是白天,需要送回的女工,也可以通过马车送回去,严密的防护,加上包头周边的女工,甚至部分,都是原有工人的家属,并没有如同之前的2200名外地的女工那样,引发众多的麻烦。

    女工们步入了正规,简单的训练之后,就开始上机,磕磕绊绊之下,总算是慢慢的平稳,包头就如同插上腾飞的翅膀,开始快步的向前了。(未完待续……)

    nbsp /p

    /div

第一百六十章 快速发展() 
如果有人,半年没有来过包头,现在再来的话,恐怕要认不出包头的样子了,女工的i,暴露了包头准备不足的毛病,为此,规划可以比建设更快,想象之中的工业区,终于可以挥洒蓝图,开工建设了。

    包头已经彻底的变成了一个大工地,距离冻土时间,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另头到太原的公路,也在紧张的修筑之中,可是几大家族,对于建筑工人和泥瓦匠的招募,一直都没有停下来,从某种意义上面说,棉纺厂已经成为联系着包头和晋商的纽带,新加入的家族,还有众多中小家族,把包头的影响力,一下子拓展到了整个山西,而招募的手脚,也同样的扩大。

    这个时代的山西,没有后世那样,拥有几千万人,人口资源大省,可是山西也算是传统的中国内陆省份,一直以来发展都bucuo,特别是明清时代,晋商的崛起,从另外一方面促进了山西的发展,这个劳动力上面,真的是不缺人手的。

    从美国招募来的1400名工人,会让包头插上腾飞的翅膀,三酸两碱的的基础重化工工厂,都亦可以一一的兴建,杨元钊对于化工领域的了解,仅限于高中和大学的化学知识,更多的是实验室的基础,但不得不否认,杨元钊拥有比这个时代,大多数人,都要远得多的眼光,这种眼光,在贫穷落后的包头,弥足的珍贵。

    心有多大,目标就有多大。成功就有多大,这句话。是至理名言,20平方公里的工业区。已经开始了全方位的施工,到处都是在挖掘地基,冻土时期,地基的挖掘会非常困难,20平方公里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总不能让辛苦招募过来的人员,白白的在包头猫半年的冬,这样太浪费了。

    这上面。杨元钊是有一定的错误的,没有在几个月之前,做前期准备,包头和中国太过落后了,一切都要他来着手,就拿三酸两碱来说,每一个都是几百万的工程,加上高速公路和棉纺厂等水泥厂的扩建,杨元钊也是忙的焦头烂额的。这事到临头,才着急的处理。

    1400人马上就要来了,只是落实了住宅和实验室,好在这个时代的三酸两碱。不需要多么大的厂房,只用在的基础上面扩建就好了,i。当这个厂子,真正的发展起来。再考虑在工业区的扩建,1400名工人。还有众多的研究员,他们都有各自的去处,研究员进入实验室里面,工人,会逐步的抽检三酸两碱之中的两酸一碱。

    越来越多的人,都涌向了包头,水泥厂的6000人,棉纺织厂,暂时保证了5000人,还有i三酸两碱,差不多又是一万人以上,这就是数万人的规模,这样规模的工业化,在中国,恐怕三大工业中心也比不上,就在1908年的冬天,才这个一毛不拔的北地,慢慢的成型了,还只是雏形,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棉花的收割,近在眼前了,杨悦连续的几天,都在棉地里面,杨元钊顾不上了棉花的产量和出棉率了,他zhidao,棉花的收割,关系到他第一个日常任务的完成,几个月的时间了,这才完成这一个,多多少少有些让他郁闷,好在,包头的基础差,i,伴随着包头的工业化的赶上,再完成任务,应该是比较的容易的,甚至会一次性的完成几个任务,到时候,就会轻松很多。

    这天,杨元钊正在办公室里,现在几个项目同时上马,每天需要他处理的公文,也是种类繁多的,棉纺厂交给了刘澍,水泥厂交给了,除了一些重大i上面,这些人,需要把公文交给他来处理之外,几乎不用他管,反倒是三酸两碱,就有些头疼了,这几乎都是他一个人处理的。

    少了硝酸,这一个,现成的方案和二手工厂,根本不keneng进口进来,这是重要的军工资源,就如同后世的军火生产线一样,是雷区,根本不能动,除非是技术获得巨大突破,从德国订购高压密闭容器,已经完成了12个,全部装船,已经飘在地中海了,后续订购,德国的公司一直都在跟进,争取能够在德国政府和军方发现之前,多弄回来几个高压密闭容器。

    火碱工厂,也因为的投产,在顺利的进行之中,德国的来的工人,很让他放心,约克甚至还根据现有的条件,借助着棉纺织用的蒸汽机为动力,推进了一定幅度的改进,没有提高多少的产能,可是人员的使用和生产效率,却提升了50%,达到了德国的先进程度。

    在二手的,落后这个时代,差不多十几年的而说东西上面,达到了这个时代先进水平,蒸汽机是一个方面,约克的能力,也让杨元钊肯定,为此,杨元钊直接就涨了约克的工资,从原来200马克,提升到了450,达到了一般工厂里面,最重要的技术人员的程度,并且当月就重奖了500元,以此为蓝本,只要能够对于生产方面,有着重大贡献的,不吝奖励。

    约克的例子,激发了肥皂工厂的积极性,任何对生产进行实质性的计划和改进的,根据效果和程度,都会给与1005000马克的奖励,100也倒罢了,也就是普通工人一两个月的工资,5000马克就不一样了,这代表着德国的一栋房子,一个带着花园,还有小型农庄的一栋房子,所有的地工工人,都是专业的从业人员,正式这一比马克的吸引,让他们提出了许多的奇思妙想。

    大部分,都是错误的,甚至是空想的,可是少有的几个提议,却在一定程度上面,增加了工厂的效率,特别是一个工人提出,添加香精的做法,让肥皂变成了香皂,并且还提出了实质性的混合的方法,这让杨元钊极为的诧异,他之前就考虑过,但是在人工香精和自然香精之中考虑,又没有样本和研究者,所以放下了,没想到这个工人懂。

    杨元钊从后世而来,很清楚,肥皂和香皂的不同,前者,只能够作为洗洁剂的存在,是占领市场的低端产物,价格便宜,是生活必需品,后者,已经上升到了奢饰品,或者说是高端产品之中,一块只有肥皂三分之一,或者是四分之一的香皂,经过精心的制作,甚至是加上了一连串的包装,他的价值,可以卖到肥皂的五到十倍的。

    这个时代的,香皂真的算的上是少见的,在中国,也就是上海,天津等超大城市,才有少量的销售,即便是在外国,能够用的起香皂的也很少,这个提出来的,很显然,是在香皂的生产线干过的,他的一些提议,甚至直接是德国那边,千锤百炼的生产经验,别看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却弥足珍贵。

    杨元钊当场兑现了对他的奖励,1000马克,这让只有120马克左右工资的工人惊喜异常,甚至,他被提升为香皂项目的组长,配合3为工程师和7位技工,共同进行香皂的试制和生产线额调整,肥皂厂,终于从一个类似作坊一样小肠,慢慢的向着现代化的企业迈进了。

    肥皂厂步入正轨了,可是其他几个小厂,就困难了,盐酸,硫酸,这三种基本的化工原料,在国外,几乎是遍布在化工领域的基础原料,这个时代,国人懂得的不多,哪怕是杨元钊在之前,创造了大量的奇迹,这个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东西,能赚钱么,

    故而,三酸两碱的基础工程,基本上,都是杨元钊在做的,如果不是刘澍分了几个人过来,帮助他处理,他哪怕有三头六臂,也未必的处理的好。

    跟着三种设备而来的,还有德国方面,关于三种基础化工产物的布局,对于不熟悉的领域,杨元钊根本就不敢随便的更改,他只是稍稍扩大了一些,为这些企业,流出来,必要空间,以应对i的扩张,然后就是紧张的打地基了。

    计划之中的20平方公里的工业区,现在,因为几个大型工厂的兴建,一下子就用去了3平方公里,其中,棉纺厂的占地最为庞大,2平方公里的占地,最关键的是,地基,不同于其他的厂子,几乎是全面的打下地基,从各地招募而来的青壮和泥瓦匠,现在在包头工作的,足足达到15000人,棉纺织工厂的工地上面,就有差不多3000人,剩下的,除了一大部分分配到包头到太原的工地上面,就都在五小工厂之中。

    人多好办事,加上大量的推土机,,还有的存在,合理的利用机器设备,一直以来,已经变成了包头的特色了,极大的加快了sudu,钱虎凭借着3000多人,硬生生在半个多月的时间之中,完成了水泥厂的施工,在这里,也显现出来了,棉纺织厂,在3000人的帮助之下,全部的地基已经打好了,最重要的一号车间,也已经进入到了钢构的紧张搭建之中,相对于水泥厂的庞大棉纺织厂,在各个方面,都轻松许多,虽然房间更加宽大,占地的面积更大,可是只有一层,4。5米高的厂房,足以容纳所有的人和机器,精确的设计,还有简单的结构,让这个建设的过程,越来越快,包头一天天的变的不同了起来。(未完待续……)

    nbsp /p

    /div

第一百六十一章 金铭前来() 
一号车间,可以容纳300台50棉锭的纺纱机同时放入,棉锭数量高达15000锭,是设计之中,最大的一个厂房,现在,300台纺纱机已经基本到位了,厂房已经有了雏形,估计最多半个月之后,首批工人,还有纺纱机,就会进驻,棉纺厂,会以让人惊人的速度,在计划和招募之后,只用去半个月的时间,就投产,这在中国,是一个奇迹。

    张謇的棉纺织厂,他从立项到第一缕棉纱放出来,用了2年多的时间,从动图到试生产,就用去了一年,包头,之所以,有这样的速度,一方面,是来源于科学的管理,资金充足,另外一方面,来源于杨元钊早就把这一批纺纱织布机器弄回来了,要知道,这个时代的任何机器,都是有批次的,从订购开始,到生产出来,差不多半年的时间,虽然,进口的都是二手额,可是经过了杨元钊的改装,在先进的动力和设计之下,他的威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