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青云路 >

第78章

青云路-第78章

小说: 青云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婆子来催她了,他连忙道:“快上船吧,我去帮你叫你家的丫头过去。”又塞了个小布包给她:“拿好了。这是我自己配的治晕船和水土不服的药,别的药也有几种,比你从钱老那里拿的要强些,留着以防万一吧。这些药都是一色的白瓷小瓶,上头的签子都注明了用法和份量,你服用前千万看清楚了!”说罢便匆匆随林三离开了。



林三也向青云行了一礼,青云只来得及向他点点头,周家的婆子就到了跟前。她只得跟着上船去了,路上问起能不能在这边船上再加两个下人的床位,那婆子没给准信。只表示会向管事妈妈请示。青云想着事情多半能成,也就松了口气,走到甲板上时。回头一望,远远看见曹i明与刘谢一先一后也上了船,江边风大,吹得他那身深蓝直裰与玄色斗篷的下摆飘起,越发显得他身姿秀挺。她的心忽然间跳快了一拍,只觉得脸上有些热,忙一低头进仓里去了。



难道她也对曹i明动心了?但青云想起对方刚刚说的话,心里又有些黯然:他只说在他心里,她仍旧是那个小妹妹,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对她……到底是兄妹之谊,还是男女之情呢?如果是后者,他迟迟不表态的话,她不介意主动一点,但如果是前者,那她就不好轻举妄动了……



青云抱着心事,就这样与曹i明同行了一路。他们一行坐船沿着百里河进入淮江,然后顺流而下抵达入海口,在那里的大城歇息了两日。这大城极为繁华,往来客商又多,连周楠都心动了,盘算着要求得父亲同意,许她带着下人出门逛一逛,青云又怎会没计划?如今她手下男女仆役都齐全,还有个曹i明随时可以作陪,刘谢或许也有兴趣看看这与清河格外不同的风光,想要出门游玩,只怕比周楠都要方便。



但他们都没来得及这么做,因为周康一到达此地后,便去拜访了本地的一位官员,那是他的同窗、同年兼同乡,又拜在同一位座师名下,素来亲厚。那位官员把朝中近两年来的一些变化告诉了他,尤其是近来发生的一件大事,让他生出了危机感。



据说皇上这两年身体欠佳,宫中又再无皇子出生,宫外常有关于太子殿下不堪大用的流言传播,背后之人用心险恶,而这一切,都隐隐指向了湘王府,怕是连楚王府也不干净!



皇上本有意要先一步铲除祸患的,谁知这时宫中忽然出了变故,计划只能终止。具体详情,外界谁也说不清楚,只知道太子殿下犯了大错,被皇帝狠狠训斥了一番,东宫有多名侍从被杖毙,连东宫属官与教导太子读书的几位太傅全都被开革了,皇帝却迟迟没有安排他人接任。紧接着,太子殿下又被以身患恶疾的名义移出皇宫,迁居京郊行宫“养病”,似乎已被幽禁起来。皇后曾多次求见皇帝,欲为爱子求情,但始终未能面圣。



接着,皇帝又下了旨意,命楚王世子、湘王世子入宫读书,似乎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ps:好吧,我知道有些少……



第11章消息



京中的剧变惊得周康坐立难安,一回到暂时落脚的客栈小院,就立即把所有侍从都打发出去了,又要赶青云和周楠回房,请走曹玦明,只留下刘谢一人,又让人唤钟淮来。



这摆明了是要商量什么重要的事。周楠是知道父亲去处的,知道京城里或许出了大事,硬是要留下来旁听,还说:“父亲在京里时,除了政务上的事,也就是跟几位叔叔伯伯来往得多些,女儿随母亲出入各大勋贵王侯高官府第,听过不说小道消息,或许能为父亲提供一点消息呢?”



刘谢那边也十分不安,小声要把青云留下来。如果真是要紧大事,没有干女儿在身边,他总觉得心里没底。



周康想了想也就答应了,索性连曹玦明也留了下来。他忽然想起,曹玦明在京时常进宫去,或许对皇帝的身体状况有所了解。等到钟淮到达后,他就将那位交好的官员告诉他的事说了出来,最后还道:“皇上一向对太子殿下寄予厚望,怎会忽然下此决定?而太子殿下年纪还小,又很少离开皇宫,能有什么劣行?这定是藩王在背后阴谋算计!倘若皇位真被藩王夺去,叫皇上情何以堪?!我世代受皇上圣恩,如何能坐视?!”



众人听了也都惊得说不出话,钟淮与刘谢都不曾听闻过如此大事,直惊得面面相觑。钟淮想了想,道:“虽说皇储的议立是关系到江山社稷的大事,但我等位卑职小,便是满腔热血,又有什么法子可想呢?”说真的,经过两年前那件变故,他现在对这些藩王勋贵什么的已经敬而远之了,只盼着能安稳度日。



刘谢也道:“是呀,即便我们要上书抗议此事,只怕也到不了皇上面前。再说了。京城发生的事,我们都只是听说,细节还未知呢,或许有什么内情?”



周康稍稍冷静了些,转向曹玦明:“小曹大夫,你从前在京城时。应该时常进宫晋见皇后娘娘吧?你可知道皇上的身体如何?我那时尚在六科给事中,瞧着倒觉得皇上龙体安康,不觉有什么疾病。”



曹玦明想了想:“我离开京城是几年前的事了,那时候皇上的身体虽然说不上体弱,但也称不上十分健壮。先父曾经在太医院供职。因此我认得几位老太医,时常向他们请教。宫里的事是不能外传的,这些长辈们都不曾向我提起皇上的情形。但我冷眼旁观他们的言行,似乎都有忧色,而且常常会在休沐或是晚上被传召入宫为皇上诊治。”



周康点点头:“这个我知道,不过瞧着不象是什么大症候,每逢换季时,常见有朝臣沾染时疾,亲友之中也常见这样的,吃个几天药也就好了。我还以为是皇上理政太过辛苦所致。常在面圣之后与同僚们一道劝皇上多多保重龙体呢。”



青云插了一句嘴:“周大哥,你虽然不知道皇上的病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几位老太医平日的言行就真的没有泄露出来吗?你既然常见他们请教医术。可知道他们一般都关注哪方面的医书和药方?”



众人听了顿时精神一振,齐齐将视线投到曹玦明身上。青云所言提醒了他们,太医们不说。但私下总会研究的,多少会有蛛丝蚂迹露出来。这对他们这些外行人而言或许没用,但曹玦明是内行啊!



曹玦明苦笑了:“私自打探皇上的龙体,是犯忌的啊!”不过青云开口问了,他还是认真地回想了一下,道:“我确实留意过他们平日关注的医书古方,以及常用的药材。皇上得过的病很多,似乎平日里经常咳嗽,很容易着凉,吃食稍不注意就会腹泄,痰中偶尔还会带血丝,夜间极难入睡,日间又食欲不振,但要说是大症候,又说不上。因为每次都是吃个三五天药,便好了许多,只是过上一段日子,仍旧会染上小病小痛。”



青云又问:“已经有很长时间都是这样了吗?”



“有好几年了吧。”回答她的不是曹玦明,而是周康,“我记得自打那年废后罗氏作乱,害死当时的东宫太子,也就是二皇子之后,皇上就受了很大的打击。不久之后太后也薨了,皇上既要伤心爱子夭折,又要为太后服丧,曾经病过一阵子,只是不算十分严重,还能正常理事。次年三皇子出生,龙颜大悦,这病也就渐渐好了。直到半年后,皇上驾临楚王府,亲自为楚王贺寿,回程时感染了风寒,起初不以为意,谁知病情一日重过一日,好几位太医都被杖责了。自那以后,就是时好时坏的样子。”他在御前的时间长,年纪也大些,明面上的事情倒是比曹玦明知道得多。



曹玦明也补充道:“确实,听说皇上每次出宫总会感染风寒,时间久了便有人劝皇上尽量留在宫中。当时有一位老太医曾经怀疑过皇上是中了某种不为人知的毒,只不过是份量少,难以察觉,但日积月累就会导致身体虚弱,甚至还怀疑这毒可能是在宫外某个地方中的,最有嫌疑的便是楚王府。不过事关重大,他也不敢妄言,特地跟太医院院判说了,求得皇上许可,做了一番检验,却什么都没发现,反而因此被斥为居心叵测,若不是皇后求情,兴许命都保不住,人也被逐出太医院了。我听说他回乡后不久就去世了。”



既然检验不出来,也许不是中毒吧?青云听着,只觉得这位皇帝的身体实在是虚弱得很,怪不得生不出第二位皇子来,也怪不得其他藩王会生出异心。就算他们不抢那张龙椅,只要皇帝在这几年里死了,太子还小,皇后未必能撑得住大局,还是要靠朝臣与藩王们。要是哪位藩王拿到了摄政大权,还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吗?万一小太子在长大成人之前出点什么“意外”,皇位也未必不会落入摄政王的手里。



青云在现代看过的电视剧啊小说啊,这种情节多了去了,可说是耳熟能详。不过对于古人来说这种想法也许是大逆不道的,她暗暗看了众人几眼,闭口不言。



曹玦明的话间接证实了皇帝确实多年龙体欠安。刘、钟二人尤可,周康父女却越发紧张起来了。周康是又伤心又气愤:“枉我在朝中多年,竟没留意到皇上的身体已经到这个地步了!怪道那些藩王早年前都还算老实,这些年却一个接一个不安分地冒出头来,连楚王与湘王这两位与皇上最亲厚的也不例外,原来是察觉到皇上龙体欠安的缘故!皇上这些年待他们还不够好么?不但让他们入朝参政议政。每逢年节的赏赐都是最高的,他们还不知足!尤其是楚王,当年他还是皇子时,在宫中处境艰难,若不是皇上。只怕早死了!凭他的出身,若非皇上有意抬举,顶多就是个郡王!他对外只说最忠于皇上。其实也不过如此……”



他在可以信任的人面前,抛开顾忌责骂那些伤害皇帝之人,但他的女儿关心的却是别的事:“父亲,楚王世子与湘王世子相比,更年轻有为,名声也更好,倘若最后是他入主东宫,楚王府定会势力大涨!咱们家从前虽不曾与他结怨。可自打外祖父几年前一时糊涂,参与了淮王谋逆,又暴露出来。早就成了他家的眼中钉。若他当真登基为帝,只怕……”周楠眼圈一红,“不但外祖一家保不住。连我们家都要受累……”



周康怔了怔,对于京城里的变故,他更多的是为皇帝的处境考虑,却在女儿提醒后,方才想到自己。确实,正如周楠所说,两年前淮王别院藏宝案发,旧虞山侯府一脉就与楚王府结了怨,自己虽与此案无关,但也难免受妻儿所累,到时候,他的前程恐怕就要终结在锦东府通判任上了。



他沉默下来,刘谢担心地道:“大人,这……这该怎么办?”心里却觉得周康运气太差了,娶错了老婆的结果就是一世被拖累,明明是个难得的好官,如果真的断了仕途,那不是太可惜了吗?



钟淮也是满面忧色,心中却不免为自己多想一想,倘若周康仕途受阻,那他就得想办法另谋去处了……



屋中一时沉寂下来,人人都心情沉重,不愿说话了。青云左看看,右看看,想了想,忍不住道:“京城里的事,咱们担心再多也是鞭长莫及,就算想破了脑袋也无济于事。周大人若实在担心,可以想法子找人多打探些消息,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把自己的职责做好。只要叫人挑不出错来,上头的人顶多就是不再升周大人的官,却没法将周大人治罪。而且周大人又没有真的得罪楚王府,如果这点小事楚王世子也无法容忍的话,他未必能被选中做太子呢。皇上不是召了两位世子入宫吗?这就是要考察他们哪一个更适合的意思,我想一时半会儿应该还不会有结果。”



周康想了想,觉得她这话也有道理,勉强打起了精神:“也对,这海城官商来往者众多,想必会有不少人知道京中的消息,待我托人打听一下,再议后事。”



接下来的两天里,周康整日与刘谢、钟淮二人出门访友,想办法打听消息去了,他心情不好,周楠自然不敢开口说出门逛街的事,只能闷在客栈里闲坐,顺道练练女红。青云陪了她一日,只觉得无聊之极,忍不住想让杏儿去寻半夏,捎话给曹玦明,问他能不能陪她出去走走,但又考虑到现在的气氛不妙,这么做会不会显得有些不知好歹?



余嫂子听了以后,便主动向青云献计:“我从前听说,海城这地方极繁华的,最出名的就是各色胭脂香粉,连宫里的娘娘也在用呢,每季总有商家大批大批地把那些上好的脂粉往京里送。大人们想打听京城里最新的消息,何不去寻商家问问?兴许他们知道也未可知。两位大人是男子,不好去打听这些,姑娘出面倒是正好,只当是闲聊时问起就是了。”



青云眼中一亮:“真的?那倒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