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青云路 >

第53章

青云路-第53章

小说: 青云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议论,我们才装作不知道罢了。”



青云与曹玦明对视一眼,后者点点头,青云便从袖中掏出一张薄薄的纸来,却是一张五十两的银票。来之前,曹玦明已经告诉过她淮城府衙的行情了。五十两固然让人肉疼,但只要能把人救回来,钱财尚在其次。



司狱笑着将银票收下了,这不是他要的,而是拿去打点知府身边的师爷们。他又与曹玦明和青云约了个时间,两人便告辞了。



这时候,天色已经黑透。青云赶紧和曹玦明一起回到同伴们身边,就在云来客栈要了几间客房。不过林家兄弟与林大婶嫌这里房钱太贵,自行驾着车去了附近相熟的王氏大车店。



一宿无话。第二日清早起来,青云与曹玦明到了大堂里吃早饭,钟六已经坐在那里了,神色颇为轻松,还很高兴地跟他们打了个招呼。青云心想钟县丞那边定是有了进展,忙问他昨儿夜里如何。钟六果然笑着说:“虽不曾见到钦差大人,但他底下办事的人倒是很客气,知道我们带了有力的证据来,便答应了会告诉钦差大人,眼下我们只要等消息就好了。”



青云忽然想起一件事:“你把东西都交给他了吗?”



“怎么可能?”钟六倒很是精明,“要紧的证据,自然是要见到正主儿才上交的。”



果然才过了晌午,府衙那边就有了下文,命钟六带着证据过去了,下午回来,已经有了准信,道钦差大人查看过证据了,钟淮果然是误判,只是还有些旁的瓜葛,需得他留下问话,要到明日才能放出来。



青云知道钟六交上去的证据是什么,不外乎一叠“王府工匠画的首饰图纸”,一些用剩下的珠宝首饰——当然,是完全民间风格的,还有一份年月“久远”的陪嫁单子,用来证明钟淮用来送礼的珠宝全是来自亡母的嫁妆,剩下的就是几个箱子、妆盒之类的东西,都是几个月前被发卖的犯官物品。说真的,青云自己都没想到他家当日原来买下了那么多东西,有好些都是她没见过的呢,难道是县衙发卖之前,钟县丞就把自己看中的部分好东西先截了胡吗?



还有,那一点所谓的证据,能占多少空间?钟六昨晚抬进府衙的可有好几个箱子呢!今日抬去的倒是只有一箱,消失的那几箱是怎么回事?



不过青云也能理解钟家的做法,自己还不是一样吗?只是没他家出手大方罢了。她叹了口气,也就装作不知道了。



傍晚时曹玦明带着她又去了一次司狱家。司狱已经有了准信。新知府身边的两位师爷收了银子,都表示愿意网开一面,在知府面前替刘谢多多美言。他们还道,刘谢的事其实完全没有证据,连府衙的人都听说过传言,知道他是个老实人,不过是传闻中为周康所赏识倚重,受了后者连累,才被钦差一并丢进牢里去的。若是刘谢能知机一点,主动招出周康的黑历史,最好是有明确证据的,那就一切好说,不但能顺利出狱,还能官复原职呢,日后前程说不定能更加光明!



这种事青云不必问刘谢,也知道他是绝不会答应的。他那脾气虽有些软弱怕事,但执拗起来也是固执得可怕。他一向感激周康的知遇之恩,明知道对方有麻烦了,态度也不曾冷淡半分,顶多是不主动搅和进那些麻烦里头罢了,叫他去陷害指证周康?只怕比让他打一顿兄弟还难!



当然,青云不会把这话说出口,只是苦笑着向司狱道谢,顿了一顿,道:“不瞒大人,我干爹的为人素来老实,他认定了周大人对他有知遇之恩,就不会轻易改口说周大人的坏话。我又没法见到他,连劝一句都做不到,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曹玦明有些惊讶地看了她一眼,没有吭声。



司狱也是个明白人,想了想,便道:“我请师爷们向知府大人探探口风,看能不能让你进去见刘主簿一面,若能劝得他答应,自然一切好说。不过你也别担心,两位师爷收了银子,就不会不尽力。我看刘主簿还是很有可能平安出来的。”



青云的目的就在于此,见他说出了口,心里也暗暗松了口气。咬咬牙,她又掏出了三张银票放在手边的茶桌上,都是二十两的面额,这差不多已经是她能掏出来的所有现金了:“一切就拜托大人了,这是一点小小心意。三张银票,是分别孝敬您和两位先生的。”



司狱忙道:“这如何使得?给两位师爷的也就罢了,我深受小曹大夫大恩,怎能收他表妹的银子?”便只拿了其中两张银票。



青云忙道:“您念的是表哥的情面,但我知道衙门里一向是有规矩的,您帮了我大忙,我已经很感激了,怎能让您白忙一场呢?”



曹玦明叹息一声,劝司狱道:“你就收下吧,我这妹子心实,一心盼着能将刘主簿救出来呢。”



司狱想了想:“也罢,银票我就收下了,回头换成两张三十两的送与师爷们。他二位都是见惯世面的,银子少了,怕会不够尽心。至于我,你们就当我已经收了吧,若再与我计较这个,就是瞧不起我了。”



青云与曹玦明方不敢再劝。



银子送了进去,果然很快就有了好消息。新知府表示经过府衙的仔细调查,刘谢的案子存在很大的疑点,需要重审。钦差对此没有发表看法,若是一切顺利,等到淮城府衙的“调查”工作结束,刘谢就能平安出来了。与此同时,司狱司那边也有消息传来,允许刘谢的家眷去探监。



青云松一口气之余,也依然有些担心,她手上已经没有多少银子了,万一府衙“调查”结束后,仍不肯放人怎么办?曹玦明便安慰她:“依我看,刘谢家境清贫,那司狱也递了话给知府了,他们都知道从刘家榨不出多少银子,只要钦差那边不反对,放人就是迟早的事。你不如先打点些衣物吃食,去狱中探望一回,看刘大人情形如何再说。若实在不得已,我手里还有些钱,救人要紧,你就别跟我客气了。”



青云很是感动:“多谢你,曹大哥,如果没有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曹玦明微微一笑:“又说这些话了,若你果然感激我,晚上我叫你喝的药,你给我一滴不漏全喝下去如何?不许嫌苦!”



青云忙道:“本来就是为了我好才开的方子,我怎会嫌苦?只要你叫我喝,我一定全喝光光!”



钟家那边也有了好消息,府衙即将释放钟淮出来,但他暂时还不能回家去,要留在淮城一段时间。钟六打算明日就去司狱司接人。如今就只剩下周康没有着落,也不知周家那边是如何操作的,青云一直没听到消息,也不见周楠来找自己。此时她也顾不上别人,专心将带来的衣物打好包裹,预备明日一早就去牢里探监。曹玦明会陪着她一道去。



就在这时,周楠忽然找上门来了。她穿着厚厚的斗篷,头戴观音兜,坐着外头雇来的马车,驾车的是丘大,还有丫头打着伞遮掩,瞧着似乎有避人耳目的意思。青云听伙计来禀报的时候,还以为客栈弄错了,到了大堂看到她,才发现是真的,吓了一跳:“你还真来了?”



周楠低头走近她,快速而小声地道:“你明日要去探监是不是?带上我吧。”



青云怔了怔:“什么意思?你家里人让你去的吗?”



这时来了几个客人,为首的一名中年男子衣着富贵,走到柜台前,见两个小姑娘在旁边,便转头过来看了两眼。



周楠连忙避过头去。青云见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拉了她一把:“跟我到房间去,我们坐下细说。”周楠便随她上了楼,丘大与丫头也赶紧跟上。



那中年男子将注意力收回来,正要与掌柜说话,忽然听得掌柜向他身后打招呼:“小曹大夫,你回来了?”中年男子吃了一惊,猛地转回身来:“曹玦明?!”



曹玦明的表情瞬间僵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冲那中年男子扯出一个干巴巴的笑容:“真巧啊,姜七爷,您怎会到这里来?”



(为雅安祈福!愿生者坚强,逝者安息!)



第56章照面



姜七爷进了曹玦明的房间,往四周打量一眼,心中有几分嫌这间客房太过简陋了,虽然床铺桌椅一应俱全,但东西都是寻常货色,只胜在还算干净而已。他忍不住道:“小曹大夫医术高明,美名远扬,在京中不知有多少王公贵族愿意重金请你去诊病,没想到小曹大夫会窝在这么一间小小的三等客房里,过着清苦的日子。”



曹玦明面无表情地给他倒了杯茶,没有回应他的话。他住三等客房,不过是为了迁就青云,但这种事没必要跟姜七爷说,事实上,若不是对方执意要求,他绝不会把人带到房间里来。青云的房间就在他隔壁,万一让姜七爷见到青云,但凡有个疏忽,他的计划就有可能会失败,他不愿意冒这个险。可惜他将麦冬派出去办事了,否则可以想法子将青云先引到别处去,避免两人打照面。



姜七爷见曹玦明没有回应,也不计较,他正有事要找曹玦明呢,便主动开口:“春天的时候,小曹大夫曾经河阳我们姜家的四房写过一封信,告知我堂弟姜锋夫妻的死讯,可有此事?”



曹玦明怔了怔,沉默片刻后才道:“确有此事,姜七爷是从十九爷处听说的么?”青云之父姜锋,字凌范,在族中行九,他那个继母所出的弟弟,则是排行第十九,人称姜十九爷。



姜七爷却不屑地道:“他们母子只盼着锋弟兄弟俩早死,得了信还不赶紧四处宣扬么?族人问起锋弟葬在何处,他们只说是路途遥远,多有不便,已托了人办过后事了,无论如何问,都不肯说出其中详情。族人虽厌恶他们母子为人,奈何四房两位堂兄弟皆已亡故,按规矩当由老十九母子二人继承四房财产,也就由得他们去了。”说到这里,他又看向曹玦明,神色间多了几分郑重:“锋弟毕竟是我姜家子弟,他虽年轻时行事鲁莽,弃官出走,让家族亲人失望了,但我们族人也不能看着他客死异乡,因此便打算去寻他埋骨之处。我们从四房下人处打听到,来信是小曹大夫送来的,想必你知道锋弟葬在何处。”



曹玦明的面色有些古怪,他原以为姜锋的继母与兄弟会瞒下其死讯,装作若无其事,也不会将其遗骨接回,更别说过问是否还有遗属留存了,却没想到,姜锋的继母与兄弟为了光明正大地独占四房财产,会立刻向族人公布这个“好消息”。



原计划出了差错,但曹玦明很快就想到了应对之法,坦然道:“不瞒姜七爷,姜九爷夫妻的后事并非我经手的,我是在此地行医时,无意中听闻此事,又找了知情人打听,再三确认是他,方才写信将消息告知河阳姜家。若你想要打听其遗骸下落,我可以帮你去问一问那些埋葬他的人。不过我听说,他应该葬在北边一点的地方。”



姜七爷的神色放松下来:“只要有法子打听就好,我原也没指望能马上找到。”他脸上开始浮现笑容:“小曹大夫,虽然先前你在河阳时,曾与我们姜氏一族有过些不愉快的口角,但你千里迢迢将锋弟的死讯告知族中,又助我们找寻他的遗骸,便是对我们姜氏一族有恩。过往种种就不必再提了,以后小曹大夫若有需要我们帮忙的地方,请尽管开口。”



曹玦明勉强笑了笑,低头喝了口茶,道:“目前我有事要在淮城办,等过几天办完了,我就陪姜七爷走一趟吧。在那之前,我会先派家人去找有可能知道消息的人,等得了准信,正好出发。”



姜七爷原本还想说先去找坟墓的,但听他此言,忙笑道:“如此大善!”又有些好奇地问:“小曹大夫要在淮城办什么事?不妨说出来听听。不瞒你说,我如今在这淮城府也算是有些体面,若涉及官面上的事,我都能帮得上忙。”



这回倒轮到曹玦明好奇了:“姜七爷可是认得府衙中的哪位大人?”



“不是认得哪位大人。”姜七爷笑道,“小曹大夫你也知道,定国公府的孙小姐如今被指给了我们楚王府的世子爷,明年就得完婚了,定国公府就成了我们王妃的亲家。如今他家二爷奉旨做了钦差大臣,前来淮城府审一个地方官私吞淮王别院藏宝的案子,好象还涉及到王府与几家勋贵,颇为棘手。定国公不放心,给儿子寻了几个帮手,当中就有我。我如今在这位钦差乔大人手底下,也不用做什么,就是打发打发时间。乔大人倒是客气,一点小事,只要我开口,他是不会推辞的,至于本地府衙的官儿,那自然不在话下。”



曹玦明心中震惊,好不容易才掩饰住神色间的异样,干巴巴地道:“原来如此,真没想到姜七爷也会与人为幕?”



姜七爷笑着解释:“只是凑巧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