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王爷有疾,非厮不娶 >

第124章

王爷有疾,非厮不娶-第124章

小说: 王爷有疾,非厮不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彩霞,陪我过去看看。”

    吴桑招呼着彩霞,起了身。

    彩霞忙扶着她,说道“夫人,一个下人住的地方有什么好看的。”

    “我听着“兰香苑”这三字就觉得舒畅,想必那院落也是雅致的不成。况且这荷花看了这些会,我也有些腻了,倒不如去瞧瞧兰花。”

    吴桑说着已经迈开了步子。

    彩霞听吴桑提起“兰香苑”,心里说不上来的懊恼。不知道自己今天是怎么了,老说错话。

    虽然怕一错再错,彩霞为了阻止吴桑去“兰香苑”也只能开口建议道“夫人若看兰花,咱这后花园里还真有一处兰圃。彩霞这就带你过去。”

    吴桑听了彩霞的话,定身,皱着眉头望着她道“彩霞,那兰香苑里可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她的眼睛闪着光,里面是掺不得半点沙子的透亮。

    彩霞被她瞧的心慌,仍强自镇定的问道“夫人怎么会这么想?”

    “若不是里面有什么怕我知道的东西,你为什么费了这么大的劲,就为了阻止我去那边?”

    问话时,吴桑的眼睛终于不再是平日的温和无害,里面的锐利之色令彩霞心尖一抖“夫人,真的没有什么,不过是一处寻常的院子。夫人若是实在想去,彩霞这就陪着夫人过去。”

    彩霞原以为自己以退为守的消了夫人的疑惑,夫人便会失了去那里的兴致。没想到吴桑点了点头,道“走吧。”

    话即然都说到这份上了,彩霞心里再忐忑也只得强自平静的,硬着头皮领着吴桑向着那竹林后的院子走。

    在亭子里看起来那片竹林屋顶同亭子只隔了一座湖塘,并不算远。

    可这湖塘上并没有连接两地的石桥,若要过去只能走湖边的小径。

    湖塘是个并不规则的椭圆形,沿着小径自亭子过去是相当远的距离。

    两人走到一半的时候,吴桑便因为今儿在外面的时间过长体力消耗的有些大而微微气喘。

    彩霞瞧见了寻个块干净平稳的大石头,扶着她坐好,然后取出随身带着的水葫芦,拔开塞子递给吴桑。

    俩人出来有些时候了,现在已快晌午,明晃晃的太阳挂在空中。

    吴桑觉得太阳有些晃眼便用手搭在额头遮了下。

    彩霞瞧了忙道“夫人,咱们出来时间不短了。看天色,已快到午时了。照惯例厨房应已经备好饭了,咱们还是直接回“望云轩”吧。”

    吴桑喝过水,将水葫芦递给她道“你这一说,我还真觉得有些饿了。看完“兰香苑”咱就回去。

    夫人即然坚持彩,霞便不好太明显的拦着,只能祈祷着那岳子林与兰儿姑娘都窝在内屋不要出来。

    绕过青碧如屏的一片竹林,吴桑便看到了一座独立的院落。

    院落瞧起来有些年头了,在院门的门楣上雕着许多的兰的纹样,正中一块石匾上书着“兰香苑”几个字,字体看起来并不飘逸甚至有些圆钝。

    “这“兰香苑”三个字可是秦王亲手所书?”

    见吴桑问起这匾上的字,彩霞忙捉住机会同她解释起这“兰香苑”的由来。

    “不是,这三个字在这里变成秦王府邸前就有了。”

    吴桑听了一愣“这秦王府不是皇上替秦王造的吗?”

    彩霞解释道“这里原本是大皇子的太子府,他因言获罪之后这里便空了下来。后来,皇帝将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分别封了王,赐府宅时这里便分给了秦王。”

    吴桑听了很是诧异“这里原来住的是那个死掉的太子?”

    彩霞不知道自家夫人为什么会很不可思意的表情,她道“是啊,因为是太子府,所以这里的规模比寻常的王府都要大上一些,府里像“兰香苑”这种院子就有十几处的。”

    “十几处,那光起名字不就够愁人的啊?”

    彩霞瞧着夫人愁的直拧眉头的样,笑道“其实也不费事,除了“望云轩”这种王爷喜欢的院子他亲自改了名,其余的像“兰香苑”这种都保留了原名。”

    听着彩霞将自己的疑惑解开了,吴桑也有些好笑自己的疑神疑鬼。

    她望了眼那明显不止挂了三五年的牌匾道“这时确实没有什么好看的,咱们走吧。”

    彩霞见夫人并没有提出进院子参观,心里一松,赶忙扶着吴桑转身。

    “夫人,你慢点。”

    两向前走出竹林时,便瞧着小丫鬟手提着一铜角的食盒迎着两人走了过来。

    这小丫鬟也就十一二岁的年纪,穿着水绿的衣衫,身量弱小,生的细眉细眼,看着很是素净。

    吴桑并不认识的小丫鬟。

    小丫鬟虽说没有见过夫人的真容,却是认得彩霞的。

    瞧着两人过来忙站定了身子,恭立在路边同吴桑打了招呼“夫人。”

    略带羞怯的声音脆嫩而纯净。

    吴桑打量着她手里的食盒道“你这是要去哪里?”

    小丫鬟年龄还小,听到夫人问起自己的去向,便如实说道“奴婢正要把这食盒送到“兰香苑”兰儿姑娘那里”

    兰儿姑娘!

    吴桑下意的看了眼身侧的彩霞。

    彩霞咬着唇,正冲小丫鬟使眼色,瞧着吴桑递过目光慌忙垂了头。

    小丫环才进秦王府一年,并不了解夫人,怡王与兰儿姑娘的纠葛。所以,她不仅没有明白彩霞目光中的含义,反而有些怔住了,不知道自己刚刚哪里不对了。

    “你叫什么名字?”

    听到夫人问起,小丫鬟忙道“奴婢细柳。”

    还真是人如其名,不过吴桑现在的心思不在那里。

    她打量着细柳手里的食盒道“细柳,我记得兰儿姑娘食量并不大,你怎么用了这么大个食盒啊?”

    细柳进府时君墨安已经晕迷了,除了管事的婆子她并没有同主人打交道的经验,心里难勉紧张。所以,吴桑这么一问,她便以为自家夫人是在怪自己不会办事。

    她还想在这秦王府里好好做事呢。可不想给主人留下那样的坏印像,于是道“王爷说岳公子还在长身体的时候要多吃,所以便让奴婢用了这样大的食盒好多装些。”

    她口里的王爷是君墨安与君墨逸,可是吴桑却不知道,她本能的将王爷默认成了自己心里那个,君墨尘。

    听着他竟然那样关心岳公子,她强忍胸口的闷气,问道“岳公子多大了,怎么还在长身体啊?”

    细柳本能的觉得夫人似乎一点也不了解住在“兰香苑”的客人,她觉得有些奇怪,便求助的看向了彩霞。

    彩霞因知现在自己已经回天无力而垂了头,所以并没有看到她的目光。

    得不到回应,细柳只能如实道“岳公子看起来也就十五六的年纪,生的高高瘦瘦的。”

    吴桑听了便将他同暗影描绘的公子给对应了起来。

    没想到君墨尘竟将人给藏到了这里。

    她本想过去看看这岳子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可以把君墨尘迷成这样。

    转念想这样背着君墨尘去做这样的事挺没意思的,便做罢了。冲着细柳道“时辰也不早了,想是兰儿姑娘与岳公子现正等着你的食盒呢。你快去吧。”

    细柳见夫人发话了忙带着食盒走了。

    彩霞见夫人只是问了问,并没有要去的意思心情没有松懈反而有了不好的预感。

    可是,她抬眸,偷眸吴桑的面上。却并没有看到伤心愤怒的表情。

    夫人的面色平静而空茫。

    知道彩霞在望着自己,吴桑突然嘘了口气道“走吧,再呆下去就耽了饭点了。”

    “夫人?”

    瞧着彩霞小心翼翼的神情,吴桑突然抿了抿唇,然后沉声开口道“其实那天跑到望云轩外的小喜子便是这位岳公子吧?”

    事到如今,彩霞想瞒也瞒不了,点了点头。

    “夫人……”

    她还想解释一下,可是吴桑直接打断了。

    “我理解,这种事怪不得你。想必是王爷不让你说的吧?”

    “不是。是奴婢怕岳公子的出现会让王爷与夫人之间出现隔阖所以自做主张了。”

    听着彩霞将话一气说完,吴桑有些意外。

    她一直以为彩霞是依着君墨尘的令命行事,没有想到却是因为这个。

    虽说被欺骗了,吴桑心里竟然生起了暧流,望着彩霞道“为什么,你会这么想?”

    “因为彩霞希望王爷可以跟夫人白头到老,不想因为不相干的人而让夫人误会。”

    白头到老。

    很美好的祝愿!

    如果,自己可以活到老的话,一定会去打跑兰儿还有那个岳公子把君墨尘抢回。

    ………题外话………

    真不是有意更这晚的,明见

第202章 二百零二 吴桑突然觉得,君墨尘心里住着别人也不算是坏事() 
如果,自己可以活到老的话,一定会去打跑兰儿还有那个岳公子把君墨尘抢回。

    不过,世间哪有那么多的如果啊!

    伤感自心间一如烟弥散,又很快散去。

    吴桑突然觉得,君墨尘心里住着别人也不算是坏事。

    若他不必在意自己,自然不会因为自己的逝去而悲伤醢。

    她不想令他悲伤。

    吴桑不想任何人因为自己而悲伤。她于是理好心情,扬着带着淡的脸冲着彩霞道“走啦,我现在饿的前心帖后背了。”

    说话时,她的眼眸亮亮的,里面光华流动,整个人看起来都容光焕发缇。

    彩霞因为吴桑被自己的话解开了心结而高兴,扶着她便回了“望云轩”。

    回到轩内,吴桑很开心的尝着张妈的手艺,暂时的将君墨尘压到了心底。

    大典完成后,身为大昭新帝的君墨尘便欲册封烟霞为霞妃。

    “皇上,烟霞姑娘入宫册封一事,还望陛下三思。”

    出列的是向来以敢言而闻名的左谏议大夫刘正。

    君墨尘垂下龙眸,睨向他,沉声道“刘爱卿,何出此言?烟霞已怀朕的骨血,若不册封孩子要如何入得玉蝶?”

    他的面色虽然依就平和,但语气并不善,眼神里也有着明显的不喜。

    堂下的百官便替刘正捏了把汗。

    不知道,他如此冒然进谏会不会惹恼龙颜,成为新帝手下第一个掉头的官员。

    刘正听着君墨尘威严的声音,两手执笏,垂头恭立之下,背依然挺直如松,态度依然不卑不亢。

    “回皇上,臣正是因为知道烟霞姑娘已然怀了陛下血脉才觉得现在册封不妥。”

    “哦?到是有何不妥,倒请刘爱御说来听听。”

    “臣斗胆以为,正是烟霞姑娘怀有龙胎,所以她的身世清白,关系的不仅仅是她自身,更关陶系着整个大昭。”

    殿下的官员听着刘正将烟霞同大昭扯了起来,大有将她打成红颜祸人的趋势,各怀心事的,偷瞄了龙案后的新帝一眼。

    新帝面沉似水却并没有出言打断。

    “往轻了说,大昭百姓为以为烟霞姑娘以色媚主,胁子入宫,居心非正。往重了说,天下子民以为皇上因色智晕,不分事非,所宠非人。将来龙子生下后,百姓更加的怀疑皇帝血统的纯净。

    长此以往只怕民心浮动,大昭根基为之松动。”

    刘正还真敢说!

    连皇上因色智晕这种话都出冒了出来。

    文武百官中的大部份不曾同君墨尘有过直接的接触,听刘正说完,敬佩之余亦替他捏了把法。

    君墨尘听完眸内现了深思之色,道“刘爱卿所言极是,是朕轻燥了。”

    新帝的态度显然出了超出的文武百官的意料之外。

    他们想过新帝或是震怒杀了刘正以儆效犹。

    或是听进意见,缓了封妃这事。

    但绝没有想到,新帝竟然就这样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有不曾站队,只忠大昭的臣子见新帝如此的谦和心下慰籍,摩拳擦掌的要在新帝手下施展拳脚。

    有曾站在十一皇子那边的,瞧着新帝大度,英明。心里懊悔听了姚家的挑拔,庆幸自己并没有醇出大错。

    而原想着阻止君墨尘登位的诸臣瞧着周遭的官员太度变得发自内身心的恭敬,心里愤恨,忐忑却也只能忍着。

    有原本就已站在君墨尘这边的,偷扫了周遭同僚的神态,悄悄的舒了口气。

    就在文百官们各怀心事的时,又有一人文臣一行出列,立在了刘正的身侧。

    “皇上,臣以为刘大人的做法并不妥当。”

    话音一出,落地有声。

    百官纷纷注眸,原来是右谏大夫耿玉。竟是从皇后宫变之日起就明显站在三皇子这边的楚尚书。

    耿玉也素来正直平日里没少同刘正抬扛,现在两人就这事情有了相右的看法,这回到是有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