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王爷有疾,非厮不娶 >

第104章

王爷有疾,非厮不娶-第104章

小说: 王爷有疾,非厮不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后扫量了这武将一眼。

    方脸,虬髯,环眼方口,身的猿臂蜂腰竟是平国公。

    皇后目光扫过平过国,落到楚尚书身上,微微一笑道“楚尚书误会了,哀家无意参政,只是事出突然,哀家担心太子因心中牵挂皇上,心力不续,方才随了出来。”

    皇后话落,史修明便道“太子心地仁孝,实乃我大昭之福啊。”

    他的话落便有三五个官员也应道“太子心地仁孝,是我大昭之福。”

    皇后听了满意的点了点头,却听得楚尚书道“娘娘,身为大昭皇帝要日理万机,需要绝对的清醒,冷静,您真的确定现在的太子适合?”

    这话说的……

    堂下的百官无不倒吸一口冷气。

    太子听了直接,望着殿下傲然挺立的楚尚书,问诘道“楚尚书这是什么意思?本宫是父皇亲自册封的太子,怎么就不适合掌政了?”

    太子眼光冷冷的瞧着楚尚书,声音同样传到了在场人的心里。

    有人连连点头,投向楚尚书的目光便带上了鄙夷。

    皇后听了眉头却皱了起来。

    果然殿下有人出列道“太子殿下,楚尚书并没有否认您是太子,登基毕竟是关大昭的大统,还是得有皇上的谕旨才算明正言顺,才可令四帮顺服。”

    “是啊……”

    这下的那些投机的人又开始动摇起来。

    皇后瞧了,知道再这样下去,自己只会更加的被动。

    她突然望着楚尚书微微敛眸,道“楚尚书,太子参政并非言不正明不顺。皇帝来不及批旨,但他亲自将宫中的禁卫军交给了太子。来人哪宣禁军统领韩章入殿。”

    百官一听皇后宣韩章便知今的事简单不了。

    查然不刻功夫,韩章便带着宫中的禁卫军来到了保和殿。

    韩章走上前冲着皇后行了一礼道“禁卫军统领韩章见过娘娘。”

    皇后瞧了他就如同吃了个稳心丸,面上挂着笑道“韩统领免礼,楚尚书质疑太子参正是否明正言顺,哀家只得把你宣来了。还得麻烦韩统领带着楚大人去养心殿亲自跟皇帝确一下。”

    “是,下官这就带楚大人去养心殿。”

    恭敬的冲着皇后行了礼,韩章便走到了楚尚书的面前,做了个请的手势道“楚大人,请。”

    明眼人都瞧出,这韩章请无好请。心里无不替楚尚书捏了把汗。

    楚尚书倒是一付什么也不担心的样,神情坦然的冲着韩章略一颔首“韩统领,请。”

    而后便步子稳健的随着韩章一起离了保和殿。

    瞧着他们二人走了,皇后再次环视了一上殿下百官,问道“众位爱卿,可还有谁想去养心殿,跟皇上亲自确认?”

    大伙瞧着韩章留在保和殿外的禁卫军一个个刀剑出鞘,咽了咽口水没有出声。

    “娘娘,赵达也想去养心殿瞧瞧皇上。”

    皇后对于安国公的出现她丝毫没有感道意外“韩统领即然走了,这里便只有哀家一个闲人了,就由哀家陪着安国公去见见皇上。”

    ………题外话………

    海风最后悔的就是把桑哥给弄得不会动了,害得小君得掺进朝堂之事,这种大格局的东西累死脑细胞,结果写的还是不成样,

    明儿见,明非得让桑哥爬起来

第175章 一百七十五 秦王代政() 
皇后对于安国公的出现;她丝毫没有感到意外“韩统领即然走了,这里便只有哀家一个闲人了,就由哀家陪着安国公去见见皇上。”

    皇后说的一派宽柔。话语落到百官耳中却如同惊雷炸响,惊得他们纷纷变了面色,哗然出声。

    在大昭,男女授受不亲是自古传下的规矩。

    皇后竟然当着百官的面直言要一人陪着安国公赵达去后宫瞧皇上。这不仅仅是有伤风化。

    正如楚尚书所言,大昭有规,后宫不得参政醢。

    安国公赵达不仅仅是个男人,更是个位高权重的外臣。皇后身为后宫之主这么明目张胆的说出陪他一起入宫的话,便不由不让人多想了。

    想着,就有人后背惊出了冷汗。

    大昭史上就曾出过后宫干政之事缇。

    成宣年间,皇后崔氏趁仁帝病危之时,悄然矫旨夺了镇国公的兵权。

    后,仁帝一夜暴亡,崔氏靠手中的兵权与娘家的势力强扶不满3岁的幼主登位,自己帘屏听政。

    有忠贞之臣不愿服侍二主,请辞还乡,被崔氏直接赐了毒酒。

    有忠正之臣指崔氏一门狼子野心,被崔氏直接诛了九族,连襁褓中的幼儿都没有放过。

    后,仁帝之兄安平王醉酒之时提起江山不应有外人指点,被崔氏寻个理由鸩所杀。

    不久之后,崔氏又以各种理由赐死了江王,秦王十数人。大昭皇族几乎被她荼毒殆尽。

    再后来,她突然听闻民间有传,她是妖狐转世。

    恼怒间她传旨天下,见提“狐”字者,杀无赦!

    一时间大昭如同进了漫无边际的暗夜,朝廷内外无不人人自危。

    所幸天不灭大昭。

    侥幸活下来的三皇子,韬光养晦暗中联合前朝旧臣慢慢的离间了崔一门与拥立者之间的联系。终于在崔氏干政三十年后将崔氏一党一举剿灭。

    当了三十年傀儡的影帝,自觉愧对在大昭君氏的列祖列宗,留旨传位三皇子,一把大火将自己烧死在了崔氏的寝宫。

    自那以后三皇子登基,改国号为兴。他即为后来的景帝。

    景帝力精图治穷其一生才新振兴了大昭的朝纲。

    景帝年老之时为免崔氏之祸重演,赐毒酒鸩了太子的生母。并留遗昭“后宫不得干政。”

    有前辄在前,现在瞧着皇后这样明目张胆的出现在朝堂之上,百官很自然的想起了史书这段崔氏干政的历史。

    只是,当时是崔氏直接毒死了仁帝,垂帘于朝堂之后。

    现在皇帝的生死,大伙却并不知道。至于兵权是否落在了皇后一族的手里,大伙心里更是没底。

    心思流转间,百官在哗然之后突然噤了声。

    那安国公赵达武将出身,虽说也算是熟读兵书的文武全材,性子却完全是武将的豪放不羁,对于周遭的群臣变化他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挺身立腰,目光如炬望着皇后,朗声道“娘娘,先请。”

    皇后对于安国公的豁然,镇定,眸露赞赏之意,略一颔首道“安国公,请!”

    安国公赵达便不再客气先行一步,向着殿外走。皇后抬眸望眼太子,扫过群臣也随了出去。

    目送着皇后与安国公两人一前一后的离了保和殿,百官的目光便不由得落到了堂上的太子身上。

    太子瞧着皇后总算离开了,心上就如同少了座墙一样的松快,转身坐到了案后的龙座之上。

    百官们瞧着太子竟然如此嚣张的坐上了向征着皇权的龙座,倒吸了口冷气,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

    史修明眉心紧紧的蹙着,眼神荫翳的望着龙坐上意气风发的太子,不可查的甩了甩袖子,轻恼间已有了悔意。

    太子终于坐上梦寐以求的龙座,心如腾云般舒畅,哪里会去在意这些?

    他抬眸环视着保和殿内的众位官员,轻咳一声,道“父皇病势危沉,政事暂由本宫接管。众位卿家有什么奏折可直接呈于本宫。”

    百官中有忠正之臣的不愿背主的,有心底里瞧不上太子行事而不愿做声,亦有投机者因为情势不明而不敢急于表态的,还有就是史修名之流虽说早以站队要扶他上位,却在瞧见他得意浮燥后心生悔意的。

    一时间,整个保和殿鸦雀无声,静可听音。

    太子瞧着这些官员竟无一个肯捧自己的场,冷了场面,心生不悦。

    但,他再怎么的志得意满也知道知道自己屁股底下的龙座还没稳呢,断不可过于急燥失了人心邃压下心底不悦,冲着殿下的史修明欠身,和悦的问道“史尚书。你,可有本上奏?”

    史修明垂眸,恭立,沉声道“回殿下,下官无事可禀”

    太子听了他的回答,眸内的笑意便冻住了。他万没有想到,原本同自己母后表过忠心的史修明竟然在这种时候不给自己脸面。

    心下气恼,眉眼便厉了起来。但转念间他又和悦了神色,道“即然无事,史尚书便退下吧。”

    瞧着史修明退回官列之中,太子袖间的手关节攥的发白。但,面上还算和悦的环视着百官道“众卿家,可还有本?”

    吏部尚书史修明这个最早站了队的人都无折可奏。那些个原本想投机的便再也不敢出声当出头鸟了,而那些原本就对太子执政不满的更加不愿把自己的本子交到这样一个明不正言不顺的手里。

    诺大的殿内,百十号官员整整齐齐的立了两排。一个个低着头,态度恭顺,就是没有人肯上前递折子,出声。

    “即然众卿家无本可奏,本宫到是有一事想听听大伙的意见。”

    太子说完,瞧着殿下百官全神倾听不敢稍有轻视,心里多少有了些满足。道“青龙将军史飞龙带着亲信回城已经月余。昨儿他递了折子,言自己年岁大了,想要回都城养老,推了自己的小儿子史展翼接替青龙府守卫一职。不知众位卿家以为如何?”

    那青龙将军史飞龙是皇后的娘娘家哥哥,带一的手好兵。

    百官自太子口中得知青龙将军史飞龙竟然带着亲信回到都城,心里便是一惊,更加的肯定这次皇上暴病来的不简单,这兵权的归属随着史飞龙的出现也渐渐明了起来。

    有个把想要赌把富贵的便道“史将军镇守青龙十数载,于大昭有安邦之功,现在年岁大理应回城安享晚年。至于这青龙守卫一职,即需文滔又需武略再也没有比史展翼史公子适合的!”

    刚正的官员听着这明显溜须拍马的献媚之语不觉皱了眉。

    而投机的瞧着龙座上的太子为这话而眉眼舒展便应和道“虎父无犬子……”

    “史公子文武全材定能胜任……”

    ……

    下面的应和声渐多,太子满意的轻眯了眼睛。耳际突然听到殿外有兵士前进奔袭的声音。

    看来母后的人开始行动了!

    太子勾起唇角扫过那些神色肃整,一声不吱的官员。眸内现了阴沉之色,便欲开口。

    “把太子拿下!”

    皇上威厉的声音突然在保和殿内炸响,他还没有反应过来,便瞧着一身明黄龙袍的皇帝在郑公公,怡王的搀扶下走向自己。

    他慌了神,看向守在殿门口的禁卫军。

    没等他下令,便听到得耿卫那带着膛音的声音响起“耿卫在此,禁卫军的兄弟们把手里的武器都收了。我耿卫以人头,保你们平安无事。”

    耿卫对手下兄弟是出了名的义气,因此虽说稍有犹豫,这些被韩章带来的禁卫军们还是把手里的武器都丢到了地上。

    太子瞧了,心知大事已去,无力的由着兵士缚住了自己的肩背离了龙座。

    皇帝走到他气得原本发苍的面色更加的苍白,抬手指着他,抖的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闭眼冲着身后的禁卫军道“打入天牢。”

    眼瞧着刚刚还意气风发的太子成了阶下囚,史修明认命的闭上了眼,而刚刚还在献媚求富贵的几名官员吓得脸煞白,更有胆小的直接瘫到了地上。

    皇帝坐到龙座之上,抬龙眸缓缓的扫过殿下百官,最后定到史修明的身上。

    这是父皇留给自己的老臣,皇帝想不通他为什么会同皇后搅到了一起。

    “史尚书可有话讲?”

    “事已至此,老臣无话可说!”

    一句话堵死了皇帝接下来的问话,皇帝摆了摆手“带下去。”

    面对前来捉拿自己的人,史修明昴了昴并没有几根须的下巴,瞧也不瞧兵士“我自己走。”便昴着挺背的出了殿。

    没了史修明,皇帝直接让人把那几个献媚的也捉了,然后望着殿下的百官道“太子无道逆反,朕伤心力竭,这朝中事暂由秦王代管。”

    说完他招过秦王道“墨安这朝堂之事交给你了”然后便在郑公公的搀扶下走了。

    走了!

    皇帝就这样丢下话,直接走了!

    殿中百官直到皇帝走出太和殿,才反过味来。

    这等于变相的承认秦王将来是继承大昭皇位的人选啊!

    君墨安立于龙案边侧,抬眸扫视着殿下的百官道“诸位可有本上奏?”

    这次君墨安是名正言顺的掌了政务,那些原本带着本子的便让掌事太监呈了,那些没有本子的,心里开始后悔错过一个令秦王印像深刻的机会。

    大昭的朝堂转瞬变了天,秦王府的“望去轩”依然还是老样子。

    暗影,与夜影躲在暗处机警的观察着“望云轩”周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