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盛世姝荣 >

第19章

盛世姝荣-第19章

小说: 盛世姝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长信的李为止人虽年轻,为人处事却极其古板,不留情面。尽管有多位司教——其中论年纪某几个还算得他的长辈,皆同意留下撄宁,他也还是固执己见,使得两方争执,相持不下,耗费了不少时间。

    眼见着李为止与赵孟昭越争,言语越犀利,就要影响彼此间的和气,惯常爱做和事佬的第六分司初芒的杨司教杨宽忙跻身二人之间,摸着两撇小胡子,笑呵呵道:“赵司教、李司教,你们这样争吵下去,只怕外头天都要黑了。我这里倒有个折中的法子,二位不妨听听看。”

    赵孟昭一听这话,立时敛了满脸的不悦,向虚长自己几岁的杨宽揖了手问:“但不知杨司教有何高见?”

    “高见谈不上。”杨宽摆手而笑,方才不紧不慢道:“既然各位只是对此子的体力问题存疑,那何不先将其招进来,给他半年的时间来提升自己?半年之后,他若能有大的长进,就将他留下……”

    “杨司教,”李为止眉头微蹙,忍不住打断他,“仪鸾司自开设以来,招进来的司徒可从无退回的先例。”

    “的确如此。”就连赵孟昭也说,“仪鸾司出去的人,要么是大周最优秀的人,要么是死人,绝不曾有过因为瑕疵而被退回之人。”

    “所以,从一开始就不要将这有瑕疵之人带进仪鸾司。”李为止顺势毫不客气接了赵孟昭的话。

    赵孟昭听言,又要与之争论了,“你这样说就不对了……”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杨宽忙拦了二人,接着道:“仪鸾司出去的,的确除了大周国最优秀的人,就是死人。既然如此,我们何不与此子立下生死之约?能经得住六个月的磨练,被仪鸾司认可接纳,那就留下,若经不住,或是即便经得住却无任何进益,那就让他自己做个了断,别丢了仪鸾司三十几年来的赫赫声名。”

    “这……这样的生死之约,他能接受?”有人以为此方颇有些荒诞。

    杨宽则道:“不接受岂不正好免了我们为难?不接受说明他心志不坚,也不是仪鸾司想要之人。”

    听此一言,几位司教纷纷赞同,唯独李为止和赵孟昭绷着脸不置可否。

    “赵司教、李司教,你二人意下如何?”杨宽勾着头,试探而问。

    “也罢!”赵孟昭先开口了,但他强调道:“若他同意立下这生死之约,诸位可别与我抢!我要收他作我开宗之徒,亲自训导。”

    李为止却是冷着脸道:“这些新人归于哪一分司,还是遵守仪鸾司的传承,让他们自己抽签决定为好。”

    “李司教,你年纪轻轻,如何处事这般……”赵孟昭很有些气恼,但转念又觉得李为止这话的意思,其实是接受了杨宽的提议,已是他破天荒头一次“不守规矩”了,立时便没了脾气。他话锋一转,“罢了!依照传承就依照传承吧!想必这么好一苗子,到谁手上谁都会好好调教。是吧,李司教?”

    李为止扯了扯唇角,似是“嗯”了一声,又似是没有。这又一次让赵孟昭脸色变得难堪。

    杨宽见状,忙又上前打哈哈,催促赵孟昭快些将撄宁的名字添到名册上。

    赵孟昭睨了李为止一眼,也便不与之置气了。大笔一挥,在名册上添写了“卓撄宁”三个字,而后他便携同大家到外头,宣布了选才结果。

    包括撄宁在内,仅三人而已。

    撄宁喜出望外,高兴得一颗心直怦怦乱跳。

    “后日卯时,尔等三人再到此处报到,届时会有专人指引。卯时一过,我们就出发,回皇城!”赵孟昭宣过话,便对另两位入选的贵公子道:“高通、苏译,你二位可以先回去了。”

    二人瞧了撄宁一眼,有些不解,但还是施礼告辞,离开了去。

    撄宁一心怦然,终于在此时变为了忐忑。

    她不知为何要把自己单独留下,直至赵孟昭提出要她立下六个月的生死之约时,她才恍如受了一记霹雳。

    原来她并没有两只脚都踏进仪鸾司,而是只踏进了一只。六月之期,若另一只脚不能顺利地踏进去,就会被仪鸾司的大门砸死。

    “卓撄宁,你可愿接受?若不接受,后日你便不用来了。”赵孟昭说这话时,是提着一颗心的。

    “接受!我接受。”撄宁对此,其实是没有任何犹豫的。

    无论如何,她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她也相信,半年光阴,她至少能强壮到仪鸾司可接纳的程度。更何况,她手中已握有一张底牌——作为“公主的人”,必要之时,想必公主是不会置她于不顾的。

    听了她的回答,赵孟昭很高兴,看她的眼神,满是喜悦与赞赏。他甚至忍不住直言:“你小小年纪,不畏生死,本司教很欣赏你!但愿后日一早来这里抽签,你能抽到我开宗。”

    撄宁受宠若惊,随即咧嘴而笑,向赵孟昭深拜以礼,满目感激。

    赵孟昭看她一脸纯真,笑得开朗无邪,更是心生喜欢,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杨宽等人,也跟着笑了。唯有李为止,一脸不屑,第一个转身,回屋里去了。平素里与之关系要好的几个司教,也陆续跟了进去。

    赵孟昭忙着与撄宁说话并不知情,杨宽微微侧目,笑容里则是添了几分老谋深算过后的得意。

第038章:离家() 
撄宁回家途中,为自己接下来要走的路,感到有些兴奋,如同一个热血的将士,即将奔赴战场。

    然而,回到家中,她免不了又要因为此事与母亲争执一番。

    姜氏听闻撄宁一早被阴家长孙喊出去,本就半天焦虑。见她回来,得知她以男儿的身份成功地进入仪鸾司,她惊惧得几欲昏厥了去。

    “仪鸾司乃太后亲为掌权,你这么做,就不怕……万一身份败露,是要掉脑袋的呀阿宁!你究竟要做什么?!”

    “阿宁不是说过,要变强吗?”撄宁一脸沉静,“变强到,有一天我站在他们面前,告诉他们,我是他们十三年前抛弃的那个孩子,即便感到惶恐,感到可怕,感到忏悔,却也不敢不与我相认。”

    “有那么重要吗?”姜氏压低声音,却似咆哮,“那是天子和皇后!他们抛弃你,是为了李氏江山!”

    “为了李氏江山,那为何十三年过去了,李氏江山还掌控在刘氏手上?”撄宁反问道,“既然守护不好自己的江山,那为何当初,不选择守护好自己的孩子?既然没有选择守护自己的孩子,那就把自己的江山,夺回来啊。”

    姜氏满面惊恐之色,对于撄宁的控诉,竟是无言以对。她不太确定撄宁要做什么,但她总觉得,撄宁要做的事,危险之至,可怖之至。

    她好懊悔。这一切,都是她的错,是她让撄宁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阿母,”撄宁收敛了戾气,话语变得温和,“请您体谅阿宁的心情,放开阿宁。您放心,阿宁去了皇城,会小心行事的,不会置自己于死地,也不会给天子和皇后带去困扰,更不会做不利江山社稷之事。”

    “阿宁,阿母只是要你知道,你要恨的人不是天子和皇后,而是当朝太后!”姜氏道,“你不可以进仪鸾司,那是太后的仪鸾司,太危险了!”

    “虽是太后的仪鸾司,但也无可否认,是大周国最出才干的仪鸾司。”撄宁眼底,透着几许认可和向往。旋即,她最后对母亲道:“阿母,您别再劝阿宁了,阿宁心意已决。”

    该说的她都说了,如此最后道一句,她便离开了姜氏的屋子。

    姜氏追出几步,终只能唉声叹气,暗自垂泪。

    两日后,撄宁就要离家了。

    离家之时,天还黑压压的,冷得人直打哆嗦。

    姜氏到底是一夜未睡,为撄宁缝制了一件月白色斗篷。

    她亲将斗篷披在撄宁身上,语重心长,也别无其它言语,“阿宁……照顾好自己,多给家里写信。”

    只这一句话,撄宁鼻头就是一阵酸涩,眼里立时涌出了泪光,与母亲抱在了一起。

    吵吵闹闹这几日,多少不理解,多少争执不休,都化作了虚无。终须一别之时,几多不依不舍,几多愁肠百结,都昭示着母子情深。

    “阿母,您也照顾好自己。阿宁不孝,不能在您身边侍奉。”撄宁退身跪到地上,拜了拜母亲。

    姜氏早已泪湿双目,忙将她搀扶起来,哽咽道:“往后,我就说你出去寻父亲了……你无需担心家里……时候不早了,你快走吧!小心些,别被人看到。”

    “阿母,那阿宁走了。”撄宁紧握着母亲的手,终于松开了。

    她此番离家,不比别人离得光明正大,唯有母亲和凝香萩儿两个奴子偷偷送一送,十分清冷。

    姜氏等人见她单薄一人,少年身影,背着一个包袱,愈行愈远,最后消失在无边的夜色中,皆是涕然。

    撄宁是第一个抵达仪鸾司的场地的。

    仪鸾司早有几个负责指引的司徒候着。其中一人见有人来,便拿了一竹筒的签子上前,不失客气确认了撄宁的名字,而后便道:“抽签吧!抽到第几分司,我就带你去领取该分司的衣裳换上。”

    “是。”撄宁伸手,就要抽签。

    “听说开宗的赵司教对你赞许有加,祝你好运道。”指引司徒笑意盈盈,甚是友善。

    撄宁笑了一下,终于抽了自己的签。

    很不幸,并非第一分司开宗,而是第七分司长信!

    想到长信的李司教,撄宁不禁打了个寒颤。不过,她心里也就这么小小地排斥了一下,很快就释然了。她以为,李司教为人虽刻板些,未必就会针对她。成为长信之徒,到了皇城,她好好努力便是。

    “长信……”指引的司徒却是笑着摇了一下头,“长信之徒无弱者,是仪鸾司最强的,到了皇城,可有你苦头吃了。”

    听到“最强”二字,撄宁反而觉得好极了。毕竟,跟最强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变强啊!

    仪鸾司司徒,无论新人旧人,穿的皆是紧身窄袖束腰,易于行走的统一服装,各分司的区别,在于衣裳和抹额的主色调。长信之徒的衣裳,是以紫色为主,黑色滚边,抹额也是紫色。

    撄宁换好衣裳,立时精神百倍起来。紫色绣有鸾鸟图案的抹额戴上,更遮掩了她几分柔弱气,使得她更像个少年郎了。

    卯时末,其他贵公子陆续来了,前后也不过十来个人。

    撄宁从中,却是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陈知府的独子,陈将。

    连秀才都考不上的他,竟也进了仪鸾司?!她不禁暗自咋舌。

    陈将注意到她,是在换了衣裳出来之后。

    好巧不巧,他穿的,也是长信之徒的衣裳。新人之间,又是同一分司,自然是要打招呼的。而当他看到撄宁的样子时,他生生地吃了一惊。

    尽管撄宁此前在赏菊宴上是戴了面纱的,但刻意关注她的人,还是能透过面纱捕捉到她的相貌。为此,陈将看到她,一下就想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卓二娘子了。

    撄宁故作得不认识他,还主动介绍自己道:“我是桐华巷卓家,卓撄宁。”

    听到这个名字,陈将当即将其拉至一边,上下打量她一阵,而后压低声音,急急问:“卓二娘子,你如何在这儿?”

    撄宁故作得哭笑不得,道:“我虽与我那一母同胞的姊姊长得极像,但怎至于叫公子将我认成是她?”

第039章:路途() 
陈将听说眼前人是弟弟,一时竟糊涂了。

    短短数日,他虽一直想着撄宁,但对她的了解,却是知之甚少。不过,令他不解的是,为何弟弟的名字跟姊姊的听起来一样?

    “公子与我姊姊是熟识?”就在他心中疑惑之时,撄宁问了他这一句。

    “还算不得熟识,只是……”

    “这就难怪公子会有这样的误会了。”撄宁又笑了笑,“姊姊叫茵霓,我叫撄宁,打小就有许多人以为我俩的名字是一样的,弄混了,也是常事。”

    “你姊姊她叫茵霓?”陈将立时以为自己那天在赏菊宴上是听错了名字。

    “嗯。”撄宁点头,旋即转了话头问:“公子贵姓?与我姊姊是如何认识的?”

    “免贵姓陈,陈将。”陈将接着说到与撄宁“姊姊”的相识,不禁春心荡漾,回味无穷。

    “你喜欢我姊姊吧?”撄宁突然探了头问他。

    听言,陈将惊吓得一张白净的脸容立时红了。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撄宁说着勉力地勾上陈将肩头,义气道:“你我今后都是长信之徒,也算有缘。你若真对我姊姊有意,来日我跟她说说看。”

    “贤弟此言作数?”陈将一听这话,立时心花怒放,称呼都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