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盛世姝荣 >

第137章

盛世姝荣-第137章

小说: 盛世姝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知撄宁乃是公主之后,她趁机剥夺了尔朱皇后的凤印,将其软禁于凤藻宫,倒是让她消了大半的郁气,可每每见到太子,她心里头还是觉得膈应。但她终归是想着,当年那个预言,也是她一手策划,沉渣浮起,她也难逃天下人诟病,倒不如就这样将错就错下去。

    孰料今时今日,这件事又被有心之人掀起,并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不仅是言官,竟连葛郡侯这样军功显赫的重臣,也参合进来了,她不得不做出决断。

    “今日之事,隔日再议。”她没有立即为太子力排众议,而是丢下话,起身离开了朝堂。

    天子李宪也起身,急急跟了出去。

    “退朝——”

    李为止将葛郡侯从地上扶了起来,相顾看了一眼,讳莫如深,什么也没说。

    有人上前,压低声音问:“两位侯爷,太子是假一事,你们也信了么?”

    “是真是假,太后自会给大家一个交代。”葛郡侯谦逊道,“我不过是说出心里话罢了!”

    那人连连点头,“的确如此!若是假的,还有什么资格做这储君,成为我们下一任要侍奉的新主?”

    “都别说了!”太子突然怒喝一声,指了朝堂上窃窃议论的文臣武将道,“本太子是真是假,还由不得你们来说!”

    “太子殿下如此激动做甚?”站上前的,倒是一向内敛不挑事的葛郡侯。他一本正经道:“恐怕您身上究竟流着何人的血,您自己也不自知,倒不如让太后和天子查查清楚,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也给殿下您明证身份啊!”

    “葛郡侯!”太子更是将所有的戾气都针对到他头上,“平素里你还对本太子恭顺有加,怎么打了胜仗回来,就目中无人了吗?”

    葛郡侯高昂着头,没有做声。

    太子眼睑也气得跳了跳,不禁走至他身边,兀地压低声音问:“你想趁此机会,公报私仇是不是?”

    葛郡侯听言,后退一步,微微垂首,面容诚挚道:“微臣实在不知,殿下所谓公报私仇,是指哪一桩私仇?”

    他话语不低,满朝文武都听得见。太子自是一惊,气得脸上青筋暴跳。

    “还请太子殿下莫慌,跟臣等一样,耐心地等待天子与太后圣裁吧。”葛郡侯说罢向太子施了一礼,随即便往殿外走了去。

    李为止、刘玄绛等人,自也跟了出去。留下来的,不过是平素里唯太子马首是瞻的一些文臣墨客。

    便是这些人,心中也暗生疑虑了。

    适才太后问葛郡侯,还有何人能继承李氏江山,足可说明,太后她老人家也动摇了……太子之位,恐怕不保。

    慈安宫内。

    太后坐于凤榻之上,神情严肃。天子李宪立于殿内,嘴皮子已经说破了,终没能说动太后再次遮掩此事。

    “母后,皇后已为此事付出代价了,您难道还要毁了孤王吗?”李宪说出这句话时,眼底饱含绝望,几欲氤氲出泪光。

    “你?”刘姬的嘴角兀地勾出一个讥诮又可悲的弧度,嘟哝一句,“毁不毁的又有何分别……”

    她话语虽轻,李宪还是听了个清楚。他立时红了眼,突然上前两步,高声道:“还不是因为母后?母后您,一边挟制孤王,一边又抱怨孤王软弱无能!这是何道理!?”

    刘姬不由得大吃一惊。

    从小到大,李宪何曾敢用这样的口气与她说话?

    “皇后已被你软禁,不得侍奉孤王,孤王便是想去看看她,也要得您准允!现在,您又要废太子另立储君!这……这对孤王公平吗?”李宪几近咆哮般怒吼着,猩红的眼目泪光闪闪,终于夺眶而出。

    尔朱皇后与他说过,太子,是她唯一的希望,太子若是没了,那她,就永远只能在凤藻宫呆着了,甚至可能,连皇后的虚名也会被夺去……如今眼见着保不住太子,他心烦意乱,早已失了方寸。

    “公平?”刘姬起身从凤榻上走了下来,走至李宪身边,步步逼近道:“属于哀家的公平,是与先皇共赴沙场浴血奋战拼来的!属于哀家的公平,是哀家励精图治,呕心沥血,为大周江山社稷殚精竭虑三十余年,熬过来的。你的公平又是什么?是为了你那点儿女情长不思进取?还是为了从哀家这里把大权夺回去的心思阴暗?”

第281章:挣扎() 
李宪本能地畏于刘姬咄咄逼人之势,一步一步地后退。

    刘姬则是停了脚步,话语不再有先前的犀利,淡淡道:“想夺权本是好事,可陛下你,光是心下这么想着,光是怨恨哀家,实则什么也没有做啊。”

    李宪瑟缩着肩膀,哪里还有一个天子该有的仪态?

    刘姬瞥了他一眼,转过身去,走出几步却又道:“若你有哪怕一半先皇那样的气概,哪里轮得到哀家每日朝堂听政?哀家,终归是个女人,却偏偏要活得,比你们男人还累。”

    “说太子是假,是要讲证据的!”李宪突然挺直了胸膛,鼓起了勇气。

    “滴血认清,还不足以取信?”刘姬回头,睨视他一眼。

    “《圣医》一书有记载,滴血认清,并不能绝对判断是否为亲子关系。”李宪突然笑了一下,接着道:“该死的人都死了,剩下的那一个,孤王也会毫不心慈手软地除掉!只要孤王和皇后不承认,太子便是真龙之后!”

    “御林军统领突然暴毙,原是陛下所为。”刘姬也笑了一下,这下对这个天子,倒是刮目相看了。“皇后亲妹突然不见人影,想必也是命丧黄泉了。剩下的那一个……你当真要杀?”

    李宪不由得哈哈大笑两声,笑出些许泪光来,绝然道:“孤王悔不当初!早知有今日,她一出生,孤王就该掐死她!”

    刘姬神色肃然,觉得既可悲又可叹。

    “陛下从未变过。”她长吐一口浊气,“为了尔朱氏那个女人,你可以六亲不认。世人皆言哀家心狠手辣,依哀家看,心狠手辣的倒是陛下。只不过哀家用在刃上,陛下却用在这等龌龊事上。陛下,哀家说的对吗?”

    “母后不也想过要取她性命?谈何龌蹉!”李宪是要彻底与刘姬撕破脸了,眼下当真是什么话都说得出口。

    刘姬只是发笑,倒没有与之辩驳。

    她缓步回到凤榻上坐下,睥睨了李宪一眼,随即道:“哀家心意已决,就看你杀人的刀快,还是我接人的轿子快了。”

    “母后……”刘姬一言,无疑是宣示了最后的结局。李宪发现自己再示弱已是无用,遂转了念,咬牙切齿道:“当年‘御出双生,李代无男’的天降预言,难道不是母后让人伪造吗?母后就不怕此事追究起来,您也要遭到天下人唾弃!?”

    “由哀家伪造?陛下又有什么证据?”刘姬本是忌惮此事的,但李宪突然拿此事来要挟她,她反而不那么顾忌了。“何况,出现在京城里的那些告示,并没有指明说这预言是假,更没有指明说,是哀家伪造啊。”

    李宪听言,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楚大监,”刘姬突然下令,“传武信侯。”

    “是。”

    李宪失魂落魄地离开了……确切地说,是刘姬叫人把他请出去的。

    才走出大殿,李令月便疾步赶了来。

    “父皇……”见李宪如此神态,她不禁感到大事不妙。

    李宪双目无神地看着她,道:“太后要废太子,接她入宫。”

    李令月张了张嘴,不由得一惊,“事态如何发展如此之快?太后做下这个决定,未免有些草率。”

    李宪没有答话,心想,或许是自己激怒太后,才让这件事,没有了转圜的可能。

    “我先进去。”李令月也不管他了,径直就要进殿。

    进殿见了刘姬,她的态度,要比天子好多了。

    “月儿听闻,皇祖母有废黜太子之心?”她话语柔软,不比平常。

    刘姬轻点下颔,无精打采地“嗯”了一声。

    李令月不禁握了握拳,随即拜倒在地,求道:“还望皇祖母三思!贸然废黜太子,恐有失国本。”

    “那你有何高见?”见她态度好,刘姬倒愿听听她的意思。

    “皇祖母,东海淮阴王为人若何,能否担得起肩负天下的重任尚未可知,冒然立其为储君,实在草率。”李令月言之凿凿,有条有理,“您何不暂且按下此事,等到淮阴王进了京,再作打算?”

    她此言,也是不无道理的。葛郡侯说那淮阴王年少有为,年少有为是一回事,人之品性如何,还要见了才知晓。万一是个连现在的太子还不如的……可一想到现下的事态,她又觉得头痛不已。

    她想了想,情绪不流于色道:“天下人皆已相信,太子并非真龙。即便是哀家有意按下此事,也恐怕来不及了。”

    “一切讲究的是证据。”李令月忙道,“皇祖母和父皇皆言太子是真,若还有人敢说他是假,就请那些人拿出证据来。”

    此话,倒是跟天子李宪如出一辙。

    刘姬微眯了眼目,不禁深看了李令月一阵。这对父母安了什么心思,她是彻头彻尾地清楚了。

    “哀家累了,你且退下吧!”她不打算现在就给李令月一个明确的答复。

    有些事,她也需要再想想。

    而李令月离开没多久,李为止便应召入宫了。

    “太后,您看这武信侯,还要见么?”楚大监上前,小心翼翼问。

    刘姬伸手揉了揉太阳穴,道:“既然来了,就让他进来吧!”

    李为止很快进殿,请了安。

    “李卿,你知道她现在何处吧?”刘姬开门见山。

    李为止心中暗惊,唯有装糊涂,“微臣愚昧,不知太后所指……她,是为何人?”

    “少要与哀家装糊涂。”刘姬言语里颇有几分不耐烦,“你若当真不知,哀家倒是可以告诉你。庹子山上,一间庵堂。”

    李为止低垂着头,不敢轻易言语。

    “哀家派你,即刻出城,去把她接进宫来。”刘姬也不多说了,直接下令,还道:“哀家亲自护她周全。”

    李为止不知她的话可信还是不可信,犹豫半天,却不知如何应对。

    他想了想,只得先且应承下来。

    回到侯府,他紧急请了葛郡侯前来商议此事。

    “今日朝堂之上,太后废黜太子之心昭昭可见。”葛郡侯将信将疑,“或许,她是真心想护她?”

    “恐怕有诈。”李为止却道,“为以防万一,我们大意不得。”

    “你既已受命,去一趟庹子山是在所难免的。”葛郡侯道,“去了那里,再问问她自己的意思吧!想必,她自有主张。”

    李为止点头,深以为然。

第282章:促进() 
却在二人商议妥当之后,詹庸突然闯了进来。

    “侯爷不可贸然上庹子山。”他郑重地告诉李为止,“庹子山上的雾气,有我用绮丽烧过的烟霾,有毒。公主也说过,雾气不散,她便会日日焚烧,绮丽的烟霾,只增不减,毒性会愈加变强,直到去接她的仪仗队,在山下鸣乐至雾气消散。”

    李为止听言,陷入了凝思。

    “那我们该如何与她取得联系?”葛郡侯则是感到着急。

    詹庸没有做声。

    李为止则在沉思了片刻之后,不无豁然道:“阿宁其实在信中说过,待到太子被废,就让我带着大队人马,光明正大地将其接回……或许,所有的答案都在这里了。”

    说罢,他猛地抬眸看向葛郡侯,别有深意。

    “你的意思……”葛郡侯一知半解,还有些糊涂。

    “我连夜去一趟庹子山,看到那里的浓雾便回来。”李为止道,“太后那里,我如实交代便是。太子未被废黜之前,阿宁在那里,该是最安全的。”

    葛郡侯豁然开朗,点头以表赞同。他还道:“当务之急,还要多给太后那边一些压力才是。”

    李为止“嗯”了一声,随即拱手拜托葛郡侯道:“侯爷,明日朝堂,若太后没有做下圣裁,还有赖你再加把火候。”

    葛郡侯忙扶起他的手,笑道:“同为李氏基业,我自当不遗余力。”

    李为止为的,却唯有撄宁而已,无关李氏基业,无关大周社稷。他只是庆幸,通往那个彼岸,正巧与葛郡侯同一段路程,这才可以相携而行。

    他想了想,终于下定决心,“那么,明日朝堂之上,说出阿宁的存在吧!我今夜去庹子山,也不白跑一趟,必要抓两个要取她性命的刺客回来。”

    “好!如此甚好。”葛郡侯高兴地笑了两声,“如此一来,我也可就此借题发挥了。”

    翌日朝堂,众臣议论之事,仍是太子废立之事。天子没有临朝,太后刘姬对待此事,先是好一阵沉默,随后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