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回北魏 >

第32章

重回北魏-第32章

小说: 重回北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的手问道:“快说,是哪家的郎君有这好福气。”

    郑娘子听了长孙沁的话,笑道:“二叔母说笑的,哪有此事,我只是闲书看得多了,才看看这些书罢了,阿姊莫要猜了。”

    口中说着这些话,心中却叹了口气。

    连长孙阿姊都看出来了吗?

    自从前几日起她被祖父叫去吩咐她最近要多收收心,平时无事少出家门,在家学些女子学问。几日来阿母和二叔母亲自教导她作女工,闲书也看得少了,要她多看些女子之书。她也是个聪明的,哪里不知道祖父可能已经为她许了人家。

    嫁人的事她不是没有想过,只是没想到来的这般快。好几日了,双亲也不告诉她,对方是哪家的郎君,想着无缘无故,没有隐瞒她的道理,想着想着,心里面浮出一种惧怕,害怕像外面认识的许多姐姐一般,嫁给大上十几岁,几十岁做人做继室,这种事对她们这些大家的娘子来说实在太常见了,她就有两个本家姑母嫁了大她们二十岁的夫婿。

    这两日她心中一直牵挂着这事,饮食安寢,读书绣工时总是想着这些事,几次想要开口问阿母,话到嘴边却迟迟不敢开口。一向疼爱她的阿母这次都不告诉她,一定是得了祖父和父亲的话的。

    正中的妇人,也就是郑娘子的姑母,郑道昭的妻子李长妃看着侄女强颜欢笑的娇艳,也明白这聪慧的侄女猜到些什么,只是她受了家中老家尊的话,不敢多说,那件事并没有明定下来。拉着侄女的手,笑着说道:“我这侄女论才不输曹大家,论貌不输班婕妤。自然是大好人家才能取得。”

    夸完侄女,不想长孙沁再说婚嫁的事,便笑着对长孙沁笑道:“长孙娘子方才说那郎君声音听着熟悉,方才他那奴仆说是与你同姓,怎么会不识得?”

    “姓长孙的多了,只我这一宗五服之中就有二十几家,都不能全识得,何况别家的!”

    郑娘子得了二叔母宽慰,暂时收了下心情,听了长孙沁的话,想想方才听到的声音是有些熟悉,只是当时心思放在书中,没有注意,听得不很真切。

第53章 瑶光寺前() 
拓跋慎坐在车里面,靠着车壁,闭着眼,摇摇晃晃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听着车轴处传来的摩擦声,迷迷糊糊间直到才听到陆光说到了瑶光寺的话才整理了一下衣服,摸了摸发辫,正了正高帽和帽裙,才在陆光的帮助下下了车。

    “陆卿,你先”转头悠然间看见前面停下的牛车走下一个娇俏女子,披着一身红色的狐裘外袍,腰间系着红色束带,相貌也属中上之姿。

    这女子下了车后感觉到后面有人正看着她,也很自然看了过去。

    原来是个小郎君,难怪在车厢里听着声音感觉不像个弱冠郎君。

    拓跋慎看见李长妃的视线看过来,赶紧行了礼,郑夫人李长妃也笑着还了礼。

    拓跋慎行完礼,不敢再看着人家,转而吩咐陆光把十匹绢拿到车厢边,好礼不能藏着,这些尼姑别看去了头发,其实还是身在红尘,红尘中有的好的坏的,她们一点都不少,先让她们看清楚了“诚意”才好说话。

    这十匹绢体积可不小,想一个人抱着是不可能,只能放在车上,待会儿会有瑶光寺里的寺奴,也就是浮屠户来帮忙拿。

    准备好了之后,拓跋慎并没有先让陆光去和守门的尼姑交通,出于礼貌也要先等着这不知是何家望的妇人一行人先进去,说不定这些尼姑看了她们的面上会更好说话些,小孩子和男性年轻人在这尼庙到底不如她们这些看着就是常客的女性斋客面子大。

    郑夫人在车外等了一会儿,长孙沁和郑娘子才穿戴好衣服。她们的牛车不同于一般的车子,下面做了改装,用砖石铺垫,生了炭火,是以车厢里面有些闷热,她们两人刚刚在里面去了外衣,现在又要费点时间穿束,因为平素都是由奴婢帮着穿这些衣服,现在自己动手,又怕穿得不好,两个人又互相检视了一下,费了不少时间,所以比郑夫人晚出来不少时间。

    长孙沁拉着郑夫人伸过来的手,下了车,揉揉双手,抱怨道:“这外面好冷,真不想下来呢!”说着就要转身准备和郑夫人一起把郑娘子扶下来,不经意眼角余光看见了站在后面牛车边上的拓跋慎,呆住了。

    拓跋慎看着前面牛车的动静,没想到这长孙娘子竟然也在牛车里面,因着长孙娘子今日穿的比上次还多些,一时间拓跋慎没认出来,等认清了人,心中想到自己现在打着“长孙氏”的名号在外面招摇呢?可是现在躲已经来不及了。

    郑夫人看着长孙沁惊异的样子,疑惑道:“沁娘儿识得这位郎君吗?”

    她方才不是说不认得吗?又想起两人都姓长孙,或许是认得,只是不熟悉吧,是以在车上长孙沁才说不认得。

    长孙沁没有回答郑夫人的话,对着还站在车上看着她的郑娘子小声道:“四娘儿”伸手要拉她下来。郑娘子很自然的伸过手去,一边的郑夫人也过来帮着长孙沁伏着侄女下来。

    拓跋慎没想到郑娘子竟然也在,当下也顾不得其他了,只好上前行礼道:“两位娘子安好!未想在这里得遇两位娘子。多谢三位引导之德。”又对着郑夫人行了礼。

    郑娘子没想到方才遇到的同路人竟然会是二皇子,本想着依礼拜见,却被拓跋慎抢了先,听了拓跋慎的话,又看见拓跋慎今天没有卫兵出行,只带了那日的一个亲随,知道他这是不想在外面被人泄露身份,于是拉着长孙沁还礼道:“郎君安好!”,然后侧过身看着郑夫人道:“二叔母,这位郎君是我家的一位旧识,只是来往的少,故而二叔母不识得。”

    长孙沁本来因为时间长了,记不清拓跋慎的面容,只是隐约觉得拓跋慎像是上次在永宁寺所见的二皇子,是以才急急拉着郑娘子下来看看,现在听了郑娘子的话,才确信下来,不觉心下惴惴。

    郑夫人听了侄女的话,想起长孙沁刚刚的表现,心中觉得没那么简单,只是侄女这么说了,她也就先放下心中疑虑,看着拓跋慎轻笑道:“原来是我家的通家旧识,却是见外了。未知君家是何家望?妾(存疑,或许只是女子对丈夫,皇帝时才用的自称。)回去也好禀于家尊。”

    拓跋慎才知道这位夫人原来是郑娘子的长辈,既然是称她二叔母,想来是郑道昭的妻子,李冲的女儿。

    只是郑夫人的问话,拓跋慎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总不好再当着郑娘子的面继续扯谎吧!

    正为难的时候,看见郑娘子对着郑夫人说道:“是祖父大人的旧识,二叔母回去就知晓了。”

    她可不敢再让郑夫人问下去了,摆动着郑夫人的衣袖道:“二叔母,还是赶快进去吧,日没前还要回去呢?”

    郑夫人看着侄女,心中越发奇怪,四侄女现在的举动与平日全然不同,平日长辈说话,这侄女是从不多言的,现在好像不希望她与这小郎君说话一般。难道有什么隐情?

    一时间脑洞全开,胡思乱想,各种“疑点”纷至沓来。

    难道

    郑夫人不敢再想下去,收拾一下心思,笑道:“好吧!”对着拓跋慎道:“我这侄女急着去礼佛归家,不便再奉陪郎君了。郎君勿怪!”

    “不敢!夫人请便。只是晚辈是背着家中长辈出来游玩,还请夫人代为保密,则不胜感激。”

    本来以为这次办事隐秘,没想到人能算不如天算,还是遇上了熟人。还是先请她们代为保密吧。

    瞒着家人,到这平时不接男客的瑶光寺吗?郑夫人又看了一眼侄女,心中叹了口气。

    本来是来拜佛求子的,只是看着侄女几日都没有出家门,所以才带着她出来散散心的。

    看来待会儿还要紧紧看好侄女,绝不能让她离开眼前分毫。

    郑夫人微微一礼,没有答话,转身带着侄女和还在呆楞的长孙沁转身向瑶光寺正门走去。

    拓跋慎见郑夫人什么话都没说就走了,好像刚才的话把她得罪了一般,不觉头脑发蒙。

第54章 追忆与劝说() 
站在牛车边,直到看见郑夫人一行诸人进去之后,拓跋慎吩咐陆光去和几个值守的比丘尼交通。估计刚刚与郑夫人一行交谈的情况被寺中比丘注意到了,这几个比丘尼大概是以为拓跋慎跟她们是相熟的,所以没用多少时间陆光就带着两个寺奴走了过来。

    “郎君,小奴已经与寺中说好,这牛车交给他们就好了。”

    “嗯,进去吧!”这瑶光寺经常接待外客,自然也有安置车马的地方和看守。

    进了寺门之后,已经看不见郑夫人等人的影子,只看见几个打扫的寺奴,还有两个结伴而行女斋客,看起来正要出寺的样子,看穿着是官家的女子,只是其中一个年长的妇人满脸戚容,被身边的少女扶着,一路上流着眼泪轻声说着什么,等走近了,拓跋慎听了几句,猜测到可能是这个妇人的女儿经常来这里拜佛习经,受到了“感化”,不顾家中父母挽留,执意到这里落发出家,母亲不愿意,追到瑶光寺来劝说,结果自然显而易见。故此才哭着出来。

    拓跋慎和妇人,少女擦身而过,听着她们的交谈,不禁感叹现在佛教在南北两国的盛行程度。她也不知道那个妇人出家的女儿为何出家,只是看这妇人也就三十余,那女儿也不会大,这么小就抛弃家人出家真的好吗?

    想起原本历史上,经过宣武帝元恪和灵太后胡氏当政时期的疯狂崇佛之后,北魏佛教达到极盛。即便被唐人写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南朝也远不如北魏佛教的盛行程度。要知道,北魏佛教僧尼人数最高达到了全国十分之一总人口的程度,两千万人口中,有两百万僧尼,堪称恐怖数量级。虽然其中绝大部分是为了逃避税役而伪诈出家,不过国家由此失去大量户口和兵源,兼之出现在历史中的“寺院经济”,其危害可见一斑。

    其时洛阳城中,不知多少女儿受到意识形态的蛊惑,争相落发入寺为尼,为泥胎木雕枯守时日。这些少女又有多少阅历,只因心智不成熟,兼且被盛行的佛教意识形态所诱,抛弃父母家人,抛弃诗书礼教,带着对佛陀的崇拜之心走进寺庙。其中有多少父母像方才这位妇人一样追到寺庙劝导呢?

    想及此,拓跋慎停下脚步,抓着一根垂下的枯树枝,侧身看着瑶光寺正门,好像看见门外走进来不少欢快的少女纷纷退去华服,穿上僧衣,去了秀发,突然,一对身穿胡衣的士兵冲进寺门,口中发着狂笑声,向着这些少女扑了过来,在少女们的躲避与哭泣声中,好像一个伟大的时代也就此终结。

    回想起前世读书之时,自己空有一腔对故往历史的惋惜与叹恨。再看看此刻瑶光寺中的光鲜,顿觉此地如此让人痛恨。

    “哎!”拓跋慎转身朝着冯昭仪的独院踱步而去。

    我又能做些什么呢?为这个让人扼腕的时代和国家,民众

    “殿下,怎么了?”陆光看着拓跋慎停下脚步看了一会儿正门,又转身叹气,感觉有些奇怪,不明白殿下在想些什么。

    “没什么,想一些事罢了。等会儿到了地方,你守在外面等着吧!”

    。。。。。。。

    这瑶光寺,郑夫人常常来,所以带着侄女和长孙沁进了寺之后就朝着经常参拜的佛殿走去,瑶光寺广大,佛殿众多,所供奉的佛陀,菩萨,罗汉也数不胜数,不常来的人都不知道自己该去什么地方参拜。

    郑夫人今日来此,是为了求子而来。她嫁到郑家已经有五年了,今岁也才二十一岁,已经得了两个女儿,却没有儿子,丈夫郑道昭倒还没说什么,只是家公郑羲有些不虞言辞,可能是顾虑到她的父亲李冲,虽然没说什么不好听的话,但是她出于子妇的“自觉”,今日还是打算来拜拜观世音菩萨。

    到了观世音殿门外,郑夫人看了看殿内,没什么人,回头对着长孙沁笑问道:“沁娘可愿一同去礼拜菩萨?”

    长孙沁当然知道郑娘子今日是来做什么的,听了郑夫人的话,想起自己明年要出嫁的事,顿时羞红了脸,连连摆手说不去。

    郑夫人也不以为意,接着说道:“你也不常来这瑶光寺,既是不愿进去,不如趁这个机会去四处看看,我先与四娘儿进去礼佛,你待尽兴了再来寻我们可好?”

    长孙沁看了看郑娘子,见她没说什么,答道:“好,我很快就回来,免得四娘儿等的久了。”说完转身离去。

    郑夫人看长孙沁走的远了,拉着侄女的手进了殿,吩咐郑娘子想等一会儿,自去菩萨像前点燃了香,跪下祝祷了一会儿,才将供香插好,又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