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执手千年 >

第44章

执手千年-第44章

小说: 执手千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太遥远的事情我还是不要去想,反正我是早就习惯这样不想明天的日子了,对酒当歌还是开心到老吧。



看着小青拿着手上的套娃儿研究着,絮絮地说着,“这可真灵巧,怎么连这最里面的小人儿都做的这样精致呢。”



微微笑了笑,或者,什么都不想的人果真便是最幸福的。



“呀,”突然想起还等着去见红叶的凌云,我匆忙站起身来,“我得走了!”

第二卷·京城篇 第四十六章·出宫(下)(4)





“怎么这样着急?”小青问道。



“呵,还要去一个地方的。”



“还要去别处?”



我冲小青眨眨眼,故作神秘道,“这,可是秘密。”



“改天再来看你。”一边说着再见,一边跑到前厅去找两个可能已经等到不耐烦的大男生。

第二卷·京城篇 第四十七章·红叶(1)





今天不当值,天有一丝丝凉,本想若天气好些,就出去走走的,现在只能呆在自己屋里了。四周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檀香,看香炉里面的香已快燃尽,便又打开那精致的小盒取出一块重新添上。看着燃起的青烟,重新坐回到桌边,打开书,享受着空气中淡淡的檀香的味道。有人说檀香的香气宁静、圣洁内敛,给人以心悦诚服的王者之感,于我倒是无所谓什么王者之感,只觉得安静,舒服。



记得那日回来的时候,把首饰放在首饰匣子里时,才看到放在匣子里的那个精致的小盒子,白天走得匆忙,也未曾打开看,不知道他送的到底是什么,一时间好奇无比。轻轻地按下盒子的开处,一阵幽幽的香气,却是一小盒儿排列好的檀香块儿——不禁一笑,没想到他竟记住了。



满室馨香,满身慵懒,斜斜地靠在窗边,手捧着难得的《易安词》,仔细品读,不觉陶醉。这本李清照的《易安词》现在早经散佚,只是没想到在这里竟可读到,算是幸甚。轻轻念着“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可惜现下的心境全然不对。可惜这等绝世才女身世却多凌乱,不然这句句词句怎会都透着几多寂寞,几多无奈。



随手翻页,又看到那首熟悉的《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忽得想起那日在碧云居,在红叶那里也是看到过这首词的,只不过那词是题在画上的。想起红叶,不觉眯起眼睛,红叶,对我仿佛谜一样的人。她有着那样的身世,那样不一般的故事,身处红尘,却不带俗气,想起她倒觉得带着些许易安居士的意味。还记得那日跟着子轩和凌云一起去见她的时候,仔细算算日子,他们走了也将近十天了。



十天前,在子轩的府上,我正着急要跟他们去见红叶时,凌云却递给我一套男装。



“这是什么?”我纳闷地看着他。



“难道你竟是要我们带一个大姑娘去那里?怕是明日便会满城风雨了。”凌云斜着眼睛看着我,一丝戏谑。



“哦,”拿过衣服,我比量了一下,刚巧合适。暗自窃喜,没想到自己还能扮一回男装,我看着衣服,崭新的衣服却嗅到一阵淡淡的香,料想这一定是平素便用作男扮女装的,纳闷他们从哪里借来的这身衣服,“这是你们拿的谁的衣服啊,还不错,挺合身的。”



“是秀儿的。”子轩缓缓地回答。



“哦。”我点点头,没有继续问。秀儿是子轩的妹妹,当朝五公主,子轩最疼爱的就是这个妹妹。他曾告诉我,好些年未曾见到秀儿,没承想却连秀儿出嫁也未曾去送。我不知道他有多大的遗憾,只是我知道,每次说起时,他都会蹙起眉。



“去换上吧。”子轩指了指里屋的门。



我拿着衣服进屋换了下来,把手上的镯子仔细取下,并着余下的首饰都一并起好放在衣袖里,收拾停当,看着镜子里的人,不觉飘飘然,背过手去,对着镜子微微一笑,也算是个英俊小生了。转念又想,若我来到这里时是男儿身,此刻是否会仗剑走天涯呢?使劲摇摇头,挥去自己的奇思妙想,看来我依旧忘不了那个侠客的梦想。



“哈。”刚走出门去,就被凌云这一声哈吓了一跳。他站起身来,仔细端详着,“倒是别有一番风情的。”



“哼,”我斜瞟了他一眼,又笑看着子轩,“可以么?”



他眼睛闪过一丝惊异,点点头,“走吧。”



“嗯,那二位仁兄,咱们走吧。”我故意压低声音,装作男子的声音,不顾凌云的讪笑,大踏步地出门去。



跟随凌云,终于到了传说中的碧云居——跟我想的不一样,却又仿佛似曾相识,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心里想着,或许是电视看多了吧。碧云居是依水而建的阁楼,叫做碧云居倒不如叫做“碧水居”了,整座建筑看起来淡雅古朴,安静恬然。从外面看起来恰似闺阁绣楼,丝毫没有青楼乐苑的样子,却似一绝代佳人的隐居处。

第二卷·京城篇 第四十七章·红叶(2)





站在阁楼下,耳听得阵阵琵琶声。看了看子轩,他也听得入神。这曲子如此不俗,应该就是这位红叶姑娘所弹。仔细听来,歌词声声入耳。



独立残阳浴紫衿,西亳茧纸覆霜吟,冷风萧木伴如今。



敲碎玉簪宜梦叙,分开愁字与谁禁,清秋难和寂寥心。



歌声轻缓,如慕如诉,淡淡的愁绪,浅浅的寂寥,虽然现下正是暖春,可听了这曲子,竟觉恍惚入了秋。



“三位公子,我们家小姐今日不见客的。”沿着水面的浮桥,走到阁楼下,我们被守在阁楼门口的小丫头挡住了去路,这小丫头看上去只有十一二岁的模样,说话却是伶俐干脆。



看来得见红叶姑娘的面儿还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呢,瞬时间更勾起了我的兴趣。



“劳烦绿儿姑娘通禀你们家小姐,就说赵某此来是为小姐所托之事。”凌云客气地跟那小丫头说道。



“那三位公子麻烦稍候,我就去。”小丫头颇有眼色地引我们进了阁楼,在客厅坐下,又交代一旁的小丫头下去沏茶,自己快步走上楼去了。



子轩与凌云坐了下来,我却站着四处看着,说不清楚为什么,总觉得这里的一切都很有感觉,至于是怎样的一种感觉,我也说不好。



“三位公子请用茶。”丫头把茶水奉上,我也坐了下来,却看到对面墙壁上的一幅画,一潭碧水,一叶孤舟,只见舟,不见浆,只见景,却无人影。整幅画,所有东西都是单数,说不出的凄清。又见画上题字:“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碧云居红叶”看来这幅画就是红叶所画,取的是李清照《武陵春》的尾句。



又是这样淡淡浅浅的忧愁,虽未谋面,但对这位红叶姑娘已然多了几分了解。纵有才情满腹,可万般心事又有谁能知。当日若不是子轩,我怕是也该在此处了,只是却不知这红叶姑娘因何不幸才明珠暗投,委身于此的。



一边赏画,一边听着琵琶,不想琵琶音却戛然止住。接着便听得徐徐的脚步声,想来是这红叶姑娘移步下楼了。此刻倒让我想起白居易的《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放下手中的茶杯,心中竟有些紧张期待。



见到红叶的那一刻,脑海中瞬时一片空白,“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如面柳如眉。”不似坊间女子,却如楼中闺秀。



“让三位久候,红叶多有得罪。”她款款而至,轻轻俯身微微低头做了个福,又兀自起身,浅浅一笑,毫无媚态,并未有小女儿的羞涩之态,却是落落大方,顿觉满室生辉,眼前一亮。



“哪里,能在此等待佳人,听得佳音,还品得如此好茶,赏到妙手丹青,这算是我们的福分了。”我看着她,由衷赞叹道。



“赵公子,这二位是?”红叶姑娘稍稍转身问着凌云。



“这……”凌云刚要答话。



“我们是赵公子的朋友,在下木子轩,这位是莫言莫公子,今日多有叨扰,还望姑娘见谅。”子轩很快地接过话去。



我看了他一眼,心里不禁暗笑,又拿你的木子轩来骗人。到是难为他立时便给我取了个名字——莫言,莫言,嗯,听起来不错,我喜欢。



红叶姑娘点点头,眼角带笑道,“既然都是赵公子的朋友,那就是碧云居红叶的朋友了。”



“三位请坐。”红叶做了个“请”的姿势,我们才又坐下。



“赵公子此次来是?”红叶声音轻缓开口问道。



凌云开口道:“红叶姑娘,赵某此次前来是为姑娘所托之事。”



红叶的脸色忽地一变,带着些许焦急,“怎样?”却是满眼期待看着凌云。



“已然查遍了宫中的名册,但依旧没有结果。”凌云歉意道。



红叶的脸色突然黯然下来,只是怔怔地把目光聚焦在远处。



“红叶姑娘莫要担心,也许在各处其他的王府名册中或有存档也未可知。”凌云劝解道。



看着他们一问一答,我却听得一头雾水。

第二卷·京城篇 第四十七章·红叶(3)





“劳赵公子挂心,红叶本知道这件事情是看缘分的,或者……”说到这里,她轻叹一口气,眉头微蹙,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沉静半晌,她微微一笑,歉意道:“刚刚失态,请三位见谅。”接着又道:“三位公子既然来到碧云居,不如就留下用餐饭,红叶也可谢谢赵公子。”



“这……”凌云看了看子轩,犹豫着。



“好啊,难得见到姑娘这样的奇女子,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我抢先回答。



红叶见我如此,愣了一愣,仔细看着我,接着便莞尔一笑,随即起身,“那三位请稍候,红叶就去准备。”



“你呀!”看红叶出了屋,凌云敲了敲我的额头。



“怎么了?”我明知顾问道,“不就是回去的晚些了么?”



“万一宫里查问起来,你怎么办呢?”凌云无奈道。



“不会这么巧吧,没事的,天塌下来有自人顶着呢。”我对着子轩笑了笑,“是吧,木公子?”



“这位红叶姑娘,”我一边沉思,一边说道,“身上仿佛闪着光的。”看着墙上她的书画,口中喃喃自语道,“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女子,听她的曲子,看她的字画,仿佛无限忧愁暗恨生。可看到她本人却是另外一番境况,她,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红叶本出身江浙一带的医学世家,几世行医济世。”凌云缓缓道来,我倒是心头一惊,果然出身本就不凡。



“医学世家?”子轩诧异道,“难道是殷家?”



我愣了一愣,怎么好似大家都知道一般。



凌云点点头,语气沉沉道:“可惜十几年前,不幸族中有人获罪,所犯之罪,株连九族,她也不幸落入坊间,从此家人零落……”



“株连九族?”突然想起自己,也是因为亲人之罪,罪及自身,兀自有些黯然,“为什么一个人的错要牵扯到这么多人呢?这样灵气逼人的女子,就这样没入坊间,明珠何时才能得见光明呢?”



“筱言!”子轩握住我发颤的手。



我回过神来,无奈看着他,“或许皇帝都不能改变这些吧?”



“那她托你的事情,是寻她的家人么?”想着刚刚她说起那件事情的紧张表情,臆测着。



“是,”凌云点点头,“红叶托我是为寻她的妹妹,名叫璎珞的女孩,比她小三岁,当时还是个婴儿,据说是被抱进宫里,只不过后来也不知去向。”



“这怎么能查得到,说不定改了名字,又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叹了一口气,无端端地替红叶发愁起来。



“印记倒是有一个的,记得小时候妹妹的眉心有一点红痣的。”红叶忽然走了进来,此刻的她全然没有了刚才的失神,只是浅浅一笑,“不过我也没想太多,或者上天哪日想让我们见到,也就见到了。”



“酒菜已备好,三位水阁请。”接着红叶便引我们到了水阁。



简单精致的晚餐,美丽如诗的湖面,佳人如月,琴音似水,听着红叶的琵琶,仿佛入定,没来由地竟突然想起端木临风,不知他有没有兴趣见识这位传奇的坊间高手呢?



入夜已凉,一曲终了,大家皆沉醉其中,低头看着水面的月亮,虽然只有一个简单的月牙,但此情此景却是那么熟悉。心中一阵恍惚,突然间,仿佛回到了杭州,简单的月色,想起那个简单的我,简单的子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