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是慈禧 >

第820章

重生之我是慈禧-第820章

小说: 重生之我是慈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狠狠的被宰了一笔吧?不过也不碍事,”慈禧太后微笑的看着闵妃,“贵国不差钱。”

    闵妃不知道这个“不差钱”是什么意思,但是隐约可以猜到是太后赞赏朝鲜富裕,她诚惶诚恐的说道,“朝鲜乃是贫弱之国,实在不敢当太后称赞。”

    慈禧太后点点头,放过了闵妃,转过身子对着打坐在祭坛边上的长青子说道,“教主,你若是不说,那我可就是走了,让你一个人在此地继续装神弄鬼罢了!”

    长青子一脸苦笑,站了起来,朝着慈禧太后竖起手掌行礼,“真佛面前不烧假香,白莲教欲在京畿直隶山东等地开设医院,但地方上颇多异议,故此厚颜前来奏请皇太后,请太后降下甘霖,庇佑我白莲教众,普度众生。”

    “建医院?这可是好事啊,”太后说道,“你们白莲教昔日随军出征西域,招收信众,在西域办的好生兴旺,靠的就是贵教这一等一的岐黄之术,医院和学校不怕多,只嫌少,这是我一向都如此认为的,你若是缺银子,内务府我还是使唤的动的,到时候拨一笔银子给你建也就是了。怎么,才没几年,地方上的官员就这样的昏庸无能了?”

    “却也不是,”长青子笑道,“只是这一次建的医院事关重大,宁撞金钟一下,不敲烂鼓三千,故此贫道就厚颜朝着太后请旨了。”

    “恩?”慈禧太后微微沉思,“你建的是什么医院?莫非是西医吗?”

    长青子暗道一声厉害,太后就算是撤帘归政,这眼光还是老辣无比,一下子就看出来为什么地方官员不愿意白莲教设立这个医院的症结所在,“圣明无过太后,的确和西医类似之医院。”

    闵妃听着不明所以,设西医院算的了什么?要知道在汉城也有一家西医院的,难不成清国如此排斥西医吗?太后继续问道,“你这个类似西医的医院,难不成,是要开膛破肚的那种吧?”

    闵妃大吃一惊,长青子点头说道,“正是如此,白莲教昔日无意之间得到华佗之医书残本,将麻沸散之处方又重新研究,去芜存菁,加上这些年研究西医的技术,结合出一套新的开刀法子,法子虽然好,可外头的人到底是太保守了一些,把这个事儿视作洪水猛兽,地方上的官员绝无昏庸之举,只是的确是要顾及民意,所以不敢予以批准。”

    什么华佗的医书残本,慈禧太后是坚决不信的,就算是华佗再厉害,可那也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了,那已经是一千多年前的人物,医学这种东西,只会继续发展,而不会停滞不前,白莲教惯会扯虎皮大旗,拿出什么医圣华佗的名声出来,叫人免得怀疑,不过白莲教的医术,的确是不错的,昔日想要造反潜伏的时候,就是靠着一点医术和装神弄鬼的本事来发展信众,他既然这么说,太后也不会和他较真什么,她也不发表意见,背对着皇后发问了,“皇后,你瞧着,这事儿能不能办啊?”

    皇后斟酌了一下,对着皇太后的背影屈膝行礼,“臣妾以为这事儿,可办。”

    “哦?”太后挑眉,“怎么个可办之法啊。”

    “悬壶济世,这是最积功德的事儿了,”皇后喜滋滋的说道,“教主有此慈悲之心,皇额娘自然要成全他的,至于这开膛破肚之事,既然西洋人也有此法,想必也不会有什么妨碍,西洋人若是有,咱们没有,岂不是弱了洋人一头?故此臣妾以为,自然是要办的。”

    太后微微一笑,淡然开口,“这话,倒是可以去和皇帝说说。”

    “是,”皇后不以为意,继续说道,“只是皇额娘教导臣妾,做任何事儿,都要先见成效,教主若是大张旗鼓四面开花,”她转过脸看着长青子,“只怕是彼此难以顾及,且不能立竿见影,按照臣妾的意思,这医院自然要办,只无需如此全部办起来,择一两家先建,把贵教最好的大夫都放在这里头,若是能用开刀之法治好几个病人,那么潜移默化之下,自然就少了许多纷争了。”

    皇太后点点头,对着长青子说道,“听见没有?今个幸好是皇后也在,给你出了一个这么好的主意。还不快着谢谢皇后?”

    皇后的主意四平八稳,办是要办,而且要谨慎的办,不能够遍地开花,遍地开花的话,接下去就难以控制了,不如先选一两个重点击中突破,长青子连忙弯腰鞠躬行礼致谢,“多谢皇后娘娘。”

    皇后微微一笑,“我可不敢揽功,这事儿能不能办,还是要请示皇额娘的。”

    “皇后都说了,是大慈大悲的好事儿,我那里还会不同意呢?”皇太后笑道,几个人就在钦安殿内谈起了这似乎是血淋淋的事儿,“西洋的外科手术的确有独到之处,小安子办的内务府医院,这些年也学着西医做那个破腹产的手术,倒是不赖,你白莲教的确是最懂老百姓要什么的,这建医院我自然是没有不准的道理,开膛破肚虽然是看上去恐怖极了,可这个的确是能治病救人的,地方上的官员怕惹事,我倒是不怕,这样,你就在京师里头办一家起来,我给你那家医院题字,”太后狡黠的一笑,“我可是不能下旨号令外朝的,不过这事儿,也无需下旨,我题个字儿,你先放在京师里头的那家医院,如何?”

六、惠庆公主(一)() 
“若是开的好,你白莲教外地的医院也许用这个字儿,若是开不好,那外地的也不必办了,更加不能用我的字儿咯。”太后说道,“这新开张的医院叫什么名儿啊?”

    “还未定名,恰好,请太后赐名。”

    “取名字的事儿,我是最喜欢的,”太后袖着手笑道,“胡雪岩的招商银行,若不是我给他取了这么好的一个名字,那里能够如此的招财进宝呢?那教主你就等着好吧!”

    “多谢太后娘娘,”长青子一念佛号,行礼致谢。

    “先不忙着谢什么,”太后说道,“你也别想着白拿我的字儿,这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我且问你,在印度传教的事儿,你们白莲教办的怎么样了?”

    闵妃站在边上默不作声的听着,长青子原本从容不迫的脸上露出了一抹尴尬为难之色,“已经派遣人进入了缅甸,只是孟加拉国,乃是石达开等人盘踞,他们信奉拜上帝教,是十分排斥蔽教的,故此想要去印度容易,传教,却是难了些。”

    慈禧太后摇摇头,“你少给我在这里打什么马虎眼,拜上帝教是洪秀全搞出来的,可这教义如今已经改了又改,就算是拜上帝教,也要忠君爱国,庇佑中国,怎么可能离经叛道,行阻拦之事呢?给他洪天贵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如此,”太后抚了抚袖子,“怕是你们看着印度此地贫瘠,老百姓困苦,存了养尊处优之心,不敢去卧薪尝胆,争一争印度的正统吧?”

    “贫道不敢。”

    “这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世之常理,我也没什么可以怪罪的,”太后笑道,“你们白莲教自从归顺朝廷,立了很大的功勋,可这再大的功勋也不能一直躺在功劳薄上混吃混喝的嘛,印度之地,土地广袤,人丁极多,中土佛教我已经让他派人各自西行重走西游之路,若是能够再度传教入印度,这可是远远比在中原之内互相撕逼来的更好了,可别说我没给你机会,错过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贫道尊太后法旨,”长青子稽首行礼,“诸教西进,乃是顺应天道之事,蔽教上下必然会遵太后法旨!”

    “这么说就对了,”太后满意的点点头,“这事儿我就不问了,教主安排好人手就是,回头我写好了字儿,叫人拿出宫给你就是。今个白莲教做的平安醮,极好,合宫今年必然是平平安安的。”

    她对着皇后说道,“讲了这么一番话,倒是有些累了,烦劳王妃在这里等了这么久,真是罪过,”太监将三人引到了边上的香亭,这里头亭子前半间敞开,后半间四面安有隔扇门而成为小室,这里就有桌椅,太后坐下,又让皇后和闵妃坐下,太监们奉上了茶,“今个真是有缘,”太后喝了一口茶,“旧年在圆明园就见过王妃,今个又见到了,却是不知道这次王妃进京,朝鲜家里头,可都平安?”

    “托太后娘娘的洪福,一切平安。”闵妃说道。

    “国王这么多年都未曾入京,倒是还不知道贵国国主是如何的一个人啊。”

    “请太后恕罪,敝国国主身子一直不好,早年就想入京朝贺太后,但无法成行,故此派遣了世子进京,陪皇伴驾。”

    “这么说也就罢了,不过朝鲜国主,必然是一位很好说话的人,”不然不会让你这样一个娘们整日出来放肆。

    太后笑眯眯的点点头,“刚才白莲教正在打醮,我倒是不得空问你,这会子没有别人了,我要问问王妃,”她淡然的打开盖碗撇了撇茶沫,“我听说朝鲜国里头,当然了,这是谣言,虽然传到我的耳朵里,却也还不知道真伪,今个既然见到了王妃,却是要问一问,”她喝了一口茶,“朝鲜国内听说许多人,对着我大清国很是不满啊,恩?这是怎么一个回事啊?”

    殿内原本十分和缓的气氛,顿时变得肃杀,皇后也端正了坐姿,眼观鼻鼻观心,绝不多说什么,闵妃连忙站了起来,“臣妾不敢,臣妾从未听说朝鲜国内有人敢对天朝不敬,若是有,”她咬牙忍住颤栗说道,“也定然是那些心怀不轨,对着日本人极为友好的开化党人,臣妾已经在京中诛杀了一大批人,想必偶有漏网之鱼,但请皇太后娘娘放心,臣妾归国之后,必然会将此等逆种全部再仔仔细细查找出来,尽数诛灭。”

    闵妃说的极为斩钉截铁,皇后听得耳廓不由得微微一动,太后微笑的点点头,把盖碗放在了一边的茶几上,“罢了,原本是听到一些无稽之言,心里头是不舒服,可王妃这么说,我就没什么意见了。哎呀,真是怪我,怎么好端端的就又说起外头的事儿了,”太后哑然失笑,“实在是不该,罢了,皇后在这里,我就不多事儿了,原本说请王妃吃一顿饭的,今个我就偷偷懒,让皇后陪着你罢了。”

    皇太后起身,皇后连忙说道,“是,臣妾恭送皇额娘。”

    “对了去圆明园的事儿,你预备的怎么样了?”慈禧太后在皇后闵妃的簇拥下出了香亭,皇后回道,“已经安排好珍嫔和珞嫔两位,伺候着皇额娘去园子里,预备好车架,选一个好日子就可以出发了。”

    “日子一定要快着些,”太后说道,“这么多年了,可一直没见到圆明园春天的玉兰花满枝雪花的盛景,如今退下来了,时间有的很,人又难得的有闲情逸致,自然不可以错过如此美景。”

    “是,皇上不能伺候着皇额娘一起去园子里,十分的不安,已经命臣妾一定要预备好各式各样的事儿,不能让皇额娘在园子里有任何不便的地方。”皇后扶着太后的手,下了台阶。

    太后笑道,“皇帝是最有孝心的,还派了两个心尖上的美人跟着伺候我,只是我一个老太婆要这么多人伺候着做什么。”

六、惠庆公主(二)() 
“孝顺皇额娘是皇上和臣妾的本分,凭他什么时候都不敢忘的。”皇后温顺的说道,“皇太后为国操劳多年,如今得了空,臣妾自然要多孝顺着您,臣妾在宫中打点好端午的节礼,及其亲蚕礼,就即可前来圆明园。”

    太后笑眯眯的点点头,她上了轿辇,对着边上站立的闵妃吩咐道,“王妃难得入京,就在京师里头多呆些日子,那里想去玩一玩,想吃些什么,尽管都告诉皇后,皇后办事儿利落的很,不会让人失望的。”

    太后的仪仗迤逦而去,闵妃原本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想要和皇太后恳求,恳求让世子归国,没想到在这里皇太后几句话就把自己搞的晕头转向,还没来得及说出自己的想法,太后就一骑绝尘离去了。

    闵妃有些摸不着头脑,原本在景仁宫里面休息,突然之间因为皇太后的突发奇想,被拎了出来到钦安殿内转了一圈,这个时候已经不早了,重华宫就在左近,皇后也不再回宫,带着闵妃一同去了重华宫,这里头又可以赐宴,又可以听戏,是后宫女子玩乐聚餐的好地方,外藩来朝,赐宴一般都放在西苑的紫光阁,但闵妃是女眷,放在那里就不合适了,还不若就在宫中,所以今个来了重华宫,殿内已经准备妥当,皇后高踞上座,左右侧的位置空着,皇后请闵妃坐在左侧的位置上,中国人以左为尊,闵妃执意不肯,无论如何,惠庆公主,作为前朝同治皇帝的遗孤女身份,远远在自己之上,正在一请一让之间,太监进来禀告说是惠庆公主到了。

    人未到,闵妃就听到了一阵清脆的笑声,只见明黄色的帷幔被掀开,里面一个穿着鹅黄色宁绸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