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新宋英烈 >

第243章

新宋英烈-第243章

小说: 新宋英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是个堂堂七尺男儿,怎么如此的婆妈。出了什么事就赶紧说出来,光在那里喊请罪有什么用?”

    邵志被唐cháo这么一斥责,虽然不再在那里喊请罪,却又因为害怕唐cháo治他的罪而不敢直接把自己请罪的原因说出来,只是哆哆嗦索的跪伏在那里。

    邵志的这种表现令唐cháo的火更大了,猛的一拍桌子,喝道:“来人,将这个没用的家伙拖出去砍了。”

    不知道是因为唐cháo怒极而用力过大,还是桌子本身就不太结实。唐cháo这一巴掌拍下去,只听“咔嚓”一声,面前的桌案便被他给拍塌了。桌子上摆放的纸笔、令箭、印信等物滚落了一地――除了纸笔外,其他东西都是原来那位邵千总用的,唐cháo占用桌案之后并没有在意,所以还一直放在那里。

    这一声断喝加上桌子被拍塌,固然吓得那个邵志邵千总魂飞魄散,除了一个劲的在那里磕头求饶外,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就连旁边的那位刘丰谷刘指挥也是满脸的惊惧之sè。他很清楚,那张桌案乃是榆木所做,虽说已经用了些年头,某些位置已经开始出现朽坏的现象,但即便如此,一般人莫说是用手拍,就算拿斧子砍也得砍一会儿才能将其砍为两半。而上面坐着的这位唐指挥使却一掌便将其给拍塌了,这得要多大的掌力才能做到呀。而且,看其拍完这一掌后的表现,似乎手掌根本没有受伤,实在是太令人吃惊了。原以为这支各方面都透着怪异的辽军全靠特殊的武器取胜,可现在看来其长于汉军的绝非武器这一方面。

    或许是没想到自己这一掌会使出这么大的力气,又或许是没想到面前的这张桌案如此不结实,唐cháo自己也被突然倒塌的桌案吓了一跳,下意识的纵身向后一跃,是以虽然桌案上的东西四散而落,却并没有一件碰到他的身上。

    此时,正有两名亲卫听到唐cháo的命令走进正堂中来,见到这种情形还以为是邵志和刘丰谷这两名俘虏yu对唐cháo不轨,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冲过来,将二人按倒在地,紧接着寒气逼人的横刀便已经搭在了二人的脖颈之上。如果邵、刘二人有任何动作,马上就是身首异处的下场。邵、刘二人显然也很清楚这一点,因此二人虽然嘴里都在喊着唐大人息怒,可身体却不敢有任何的动作,生怕身后的辽军亲卫误会自己有什么企图而给自己一刀。

    好在唐cháo在拍塌了桌案后火气散出来不少,此时见到邵、刘二人被自己亲卫刀架脖项一动也不敢动,便向亲卫挥了挥手,说道:“没事,没事。是爷不小心拍塌了桌案,你们两个再去给爷搬张桌子来。”

    两名亲卫这才放开邵、刘二人,收刀入鞘,向唐cháo行了个军礼后,便退出正堂去找桌子了。

    吩咐完了亲卫,唐cháo又用厌恶的眼神看了看已经吓得瘫软在地上的邵志,便不再理他,而是转向了刘丰谷,问道:“你且说说,到底出了什么事情,搞得你和你这个没用的上司要来向本指挥使请罪。”

第六十八章 “刘无敌”来了() 
刘丰谷虽然也被刚才的钢刀加颈吓得不轻,但好歹比邵志要强一些,至少还能回话道:“禀唐大人,刚才小人和邵千总陪同常指挥、刘指挥去堡子外面清理战场、清点伤亡人数,结果发现除了已经死掉的五百七十七名汉军外,还有一百零五名汉军受伤,再加上在战斗时跪地投降的四十八名汉军,总共是七百三十人。而据小人和邵千总计算,前两次出堡冲阵的汉军总数应该是七百三十五人。也就是说,至少有五名汉军失踪。”

    “有五人失踪?”唐cháo追问道,“数字可靠吗?你确定出堡参加战斗的汉军确实是七百三十五人吗?”

    “小人确定”刘丰谷非常自信的点点头,“小人自己营中的兵士数量自不会记错,而小人又与右营的赵指挥非常熟悉,他营中有多少兵士小人也一清二楚。而且,在清点完人数后,小人还和邵千总一起与堡内所有兵士的花名册进行了比对,出堡参加战斗的兵士确实是少了五个人。

    据小人猜测,这五名兵士很可能是在战斗中受了轻伤,或者干脆就是在冲阵的过程中假装受伤倒地不起。待小人等开堡投降,迎接贵军进堡时,这五个人便趁着所有人的心思都放在了堡砦大门口的机会,偷偷逃离了战场。”

    见刘丰谷说得异常肯定,唐cháo便不再怀疑。原本一场战斗下来,对方的兵士少了五个并不算什么大事。可问题是,“飞龙军”此番攻占大堡戍,其目的是想以这个坚固堡垒为最后一站后勤补给据点,为出击其他北汉堡垒或者城镇提供后勤支援――这也是唐cháo派游骑兵守住大堡戍南门,并打算在此后一段时间内扣留所有路经此地的商队或者行人的根本原因。

    如今,这一切计划都可能会随着五名汉军兵士的逃跑而流产――几乎可以百分之百肯定,这五名汉军必定会去向繁峙、瓶形砦乃至雁门县、雁门关的北汉守军报信。那么,恐怕用不了多久,北汉的大军就会开到堡外。到那时,“飞龙军”如果不想被汉军困在这里,就只有掉头北上,攻破瓶形砦,杀回辽国去才行,而那也就意味着这次经过充分准备、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财力的“砥砺二号行动”不得不半途而废了。

    想到这里,唐cháo连忙问刘丰谷道:“本指挥使问你,此去瓶形砦及繁峙、雁门等县有几条道路,那几名兵士若是步行需要多长时间可以到这几个地方?”

    刘丰谷略微思索了一下,答道:“回唐大人,大堡戍距瓶形砦四十里,距繁峙县六十里,距雁门县一百一十里,距雁门关一百五十里。那几名兵士若是发足狂奔的话,往北在明ri天亮的时候就可以到瓶形砦了,往南在明ri中午以前便能够抵达繁峙县。至于雁门县和雁门关,只怕要走两天以上。

    不过,小人所说均是一路疾行,中途不做长时间休息。那五名汉军兵士只是在上午的时候吃过一餐饭,此时只怕早就饿得饥肠辘辘了,明ri午后至傍晚能跑到瓶形砦或者繁峙县就不错了。而且,由于大人是从瓶形砦方向来的,所以这五人为了躲避那个方向的其他辽军,往繁峙县跑的可能更大些。”

    “那以你所知,繁峙县有多少汉军,雁门县和雁门关又有多少汉军?”唐cháo继续问道。

    唐cháo的问题涉及汉军的军事机密,从刘丰谷的本心来说是不愿意讲的――在他心里,战败投降与泄露己方机密是两回事。因此,听到唐cháo的问题,刘丰谷略有些犹豫,并没有马上回答。可就在他考虑是不是要向唐cháo透露这些信息的时候,原本已经被唐cháo刚才那一掌吓得软倒在地上的邵志却突然来了jing神,挣扎着重新跪好,向上叩头道:“回唐大人,据小人所知,繁峙县有守军四千人,雁门县有守军六千人,雁门关则驻扎有代州境内最大的一股军兵,总数在万人左右。”

    尽管唐cháo打心眼里看不起邵志,但对其提供的汉军数量还是很感兴趣,因此也就没有斥责他抢话的错处。唐cháo将邵志所说的几个数字进行了简单相加,便得出了两万这个数字。虽然之前对代州一带汉军的驻扎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堡戍左近城池有两万汉军,还是令唐cháo略有些意外。

    不过,意外归意外,唐cháo却并没有任何惧怕的想法。一方面,对方要留部分军队驻守城池,不可能把所有军队都派过来,能派一万出头的人马过来已经是极限了。另一方面,以“飞龙军”现在所拥有的装备优势,再加上是据城而守,就算是主力来不及赶到,以自己现在手里的六百余人也是可以和汉军打一打的。

    当然,在对自己部下的战斗力充满信心的同时,唐cháo也看到了自己这方面的不足――后勤补给问题。虽说占据大堡戍,“飞龙军”得了不少的粮食,即便汉军围困几个月,兵士们吃饱肚子也不成任何问题。但作为一支严重依赖火器取胜的军队,一旦失去了弹药的补充,那“飞龙军”可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了。因为敌军援兵赶到之后,围城肯定是第一步要做的,这样就会使“飞龙军”的弹药补给中断。而自己手中的这支先头部队为了赶时间,身上携带的弹药数量并不太多,平均每支步枪只有五十发子弹,每门火炮只有二十发左右的炮弹。刚才堡外一战,步枪子弹又消耗了近十分之一,炮弹则消耗了五分之一。剩下的弹药再打几场小规模战斗或许还够,可面对上万敌军,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现在对于唐cháo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储备足够多的弹药,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自己这边的主力,特别是负责运送弹药的后勤营一定要在汉军增援部队围城之前赶到。因此,在从刘丰谷和邵志那里得到相关信息后,唐cháo一面命人将邵、刘二人带下去好生看管,一面开始进行布置。

    唐cháo首先命令随先头部队行动的游骑兵派出两拔人马,一拔向瓶形砦方向搜索,一拔向繁峙县方向搜索,争取能够利用骑兵的速度优势,将那五名逃跑的汉军拦住,从而尽可能拖延他处汉军得知大堡戍被占消息的时间。

    其次,唐cháo又派出一拔骑兵前往那处距离瓶形砦不远的秘密营地,命令那里的后勤部队立即将营地中的所有作战物资送到大堡戍,以增加先头部队的弹药储备。

    此外,唐cháo还以最快的速度架起电台,将大堡戍这边的相关情况向良乡那边做了汇报,一方面请示下一步是据堡而守,还是继续按照既定计划出击其他汉军据点,亦或是就此撤军。另一方面,也希望委员会和军事部那边如果确定要继续打下去,那么就尽量催促后续部队加速前进,争取在汉军增援部队围城前赶到大堡戍――后续部队赶到后,拥有两千人的“飞龙军”将会把作战主动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几道命令下达下去,最先反馈回来的却是距离最远的良乡城。在唐cháo的电报发出两个小时后,委员会的复电就到了。委员会在电报中除了命令唐cháo修改原定作战计划,将出击改为据堡而守外――撤军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还通知他,后续部队已经全速前进,最近的一支已经离瓶形砦不远,第二天就应该能够到达。其他几支部队也在加紧赶路,估计在三ri内就会全部抵达大堡戍。

    接到委员会的复电,唐cháo心里的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根据刘丰谷的介绍,那几名逃跑的汉军最快也要明ri午后才能跑到繁峙县。而繁峙县在得到大堡戍被攻占的消息后,最大的可能不是派兵来夺回,而是派人前往雁门县及雁门关救援――毕竟这两处及在汉军看来很可能已经陷落的瓶形砦才是代州兵马jing锐所在。这样一来,路途上花费的时间加上军队为出征所做各项准备的时间,只怕汉军增援部队赶到大堡戍最快也要到五、六天之后了。到那时,“飞龙军”主力已到,各种弹药也储备充足,即便周边的两万汉军全员到达也没什么可怕的了。

    第二个给唐cháo带来反馈的是派去秘密营地的那拔人,他们中的一部分在第二天,也就是yin历四月十六一早返回了大堡戍,给唐cháo带来了秘密营地中的物资都已装车出发,预计当天下午就能抵达大堡戍的消息。

    而最后反馈的则是最先离开大堡戍的那两拔游骑兵,他们是在四月十六的傍晚才返回大堡戍的。与前两条反馈信息相比,他们给唐cháo带来的消息就不太好了。

    最先被派出去的这两拔游骑兵经过一番仔细搜索,其中一拔只在离繁峙县城不太远的地方发现并解决了三名逃跑的汉军士兵。另外两名逃跑的汉军士兵却一直没有发现,估计其并没有走大路,而是逃进了官道两边的山岭之中――至于这二人是跑到山里躲起来了,还是前往繁峙县去报信就不得而知了。

    虽然没能拦住所有逃跑的大堡戍守军,但考虑到这两名汉军士兵这么一路翻山越岭的,就算他们跑去报信,也要两三天之后才能到繁峙县城。而那时“飞龙军”已经全部就位,完全有能力打一场大仗了。所以,唐cháo对这个结果还算比较满意。

    情况也正如唐cháo所预料的那样,此后的七天时间里,大堡戍左近都相当平静。不但“飞龙军”的后续部队在钱远山、杨新、曾志林、穆特尔和辛飞宇的率领下陆续到达,而且他们还有时间将大堡戍的堡墙加固了一番,以便在汉军攻城时更好的进行防守。

    大堡戍的宁静一直持续到了应历七年yin历四月二十三,这天一早,钱远山等前方指挥部成员刚刚在营地正堂中坐定,常生俊便将两份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