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锦上年华 >

第42章

锦上年华-第42章

小说: 锦上年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却已然回到正常的轨道,把呆滞的姑娘半强迫地带着向前,微笑里透着毫不犹豫,“走吧,夫人。”

    踉跄的人还没回神,为防止自己不雅地跌倒,身体全然自觉地亦步亦趋地跟上。“慢点,慢点,我跟不上。”好像自己在潜移默化里,被调教地能够主动对他说出自己的诉求。得到他举止上的反馈,她果然好走了许多,只是依旧只有盯着他的背影发呆。

第59章 员外侍郎() 
坐在马匹上,不戴帷帽地出城还是叫人意外,不过周宁彧还是直接带着她同骑而去。速度太快得时候,她很害怕,身后坚硬的像盾牌一样的胸膛让她安心,于是出了城,她反而能有心有力地欣赏沿途的风景,仿佛忘却今日的目的。

    这不是前次出来游湖时的路,这个方向她应该不认识。马不停蹄,终于在荒无人烟但景致很好的郊外瞧见了一户人家——那是一个不大的院子,瞅这外观,大约是三四进的院落,砖瓦看起来也略有些陈旧,大门上的漆明显的斑驳、脱落。

    似乎被遗弃了许久。

    尚楚之依着往日的经验判断,或许要再一次地翻墙而入,下马时落落大方地看着高墙以及褪色的红瓦。

    他却只是牵着她,径直走向正门,右手叩在门上,拉环在破旧的门上敲响声音。他一下、一下,是素来秉持的一贯沉稳。

    咿呀的门后传来了年迈苍凉的老嬷嬷的声音:“谁来了?”

    “晚辈是李致远侍郎的侄儿李远博,叔父命我来的。”他声如洪钟,撒谎像是常有的事一样信手拈来,演技也是一派的浑然天成,“王嬷嬷请行个方便。”

    她听见了屋子慢慢吞吞,却正是要开门的样子,不由得慌张了起来,她、她在这里会不会露出什么不妥,反而拖了彧郎的后腿呢?手心的汗湿一点都不能由她控制,流得起劲。

    周宁彧向着她微微一笑,左手安慰似的用力地握了握,眨眨眼,使她躁动的心一下子也静了下来。

    开门的王嬷嬷只留了一个门缝儿让他们一一侧身进入,她果然是个年迈的老妪,耳朵大抵也不灵敏了,腿脚更是不利索了。颤颤巍巍地抖着步子在前头带路,只不过带到廊下,她坐在美人靠上,老眼昏花,却依旧眯着眼打量尚楚之和周宁彧,“公子跟幼时大不一样了。”明明是个不足为奇的人,眼神轻飘飘地扫到她身上时,还是叫她惊了一下。

    尚楚之调整好自己的形态,福了福身子,柔柔弱弱地开口,是最没有攻击的语气:“王嬷嬷好。”脸上还有不自然的红晕,那是她问安的手可劲儿地掐了自己的手腕才有的结果。

    王嬷嬷瞬间点了点头,不再注意着她,转而向周宁彧问话:“小公子怎么亲自来了,还带着外人?”

    “嬷嬷说笑了,柔儿不是外人,她是博儿的妻,是您嫡姐遗落在外的小女儿,叔父历尽千辛万苦才找了回来。”他惯会哄人,声线又低沉好听,语气更是不余遗力地讨好长辈的样儿,“叔父特特叫我带来给嬷嬷看看呢。”

    老妇人忽然就热泪盈眶,眼里闪着光,一瞬不瞬地盯着阿楚,手上不敢有大力的动作,但看得出来原本是想摸上她的脸颊,“好孩子,终于回来了。”

    她一知半解地瞧着激动的老妪,有些担心地后退,偏着头躲到周宁彧身后,内心不由自主地埋怨他,为什么不告诉她要做些什么,现在她该怎么反应才是对的呢?既然她现下扮演的是跟前妇人嫡姐的小女儿,那她岂不是要唤一声姨?可是,可是这个年岁完全不对头啊。

    老妇的声音、容貌和头发显示出来的,当她的祖母都绰绰有余了,她这一句“姨”根本无从下口,于是躲着的人,生气地点着他的后背,不敢露出自己的脑袋,生怕她上来给她一个热情的拥抱。

    老妇人起身,扯出了一个难看的微笑,周宁彧恭恭敬敬地回了一个有礼的笑容。然后她带着他们走向了内院的主屋。

    屋内的装潢也不是很奢华,尚楚之联想不到这个同贪渎有何关系,还有这个莫名的身份借用更是无厘头,只要对方细细一问,她一准就回露出马脚。

    老妇人进了屋子把门关上,坐在桌前,神情很是严肃,声音也不似之前的老迈:“柔儿,你跪下。”

    尚楚之绷着身子,不知道该怎么做,咽了咽口水,拿眼去瞄周宁彧,企图得到他一星半点的提示,奈何一向警觉的人像是睡着了一般,完全没有顾及她紧张的视线,却依旧保持着优雅的姿态和笑容。

    她觉得碍眼极了,凭着本性,躲得更后面了,还摇着头不说话。

    “唉!”那妇人叹了一口气,很是哀怨的样子,右手在自己的脸颊摸了摸,下定了决心,撕下了人皮面具,显露出一张年轻好看的脸,与那一身老气的衣服和银发一点儿也不相符。她给自己倒了茶水,犹如主人家一般的气度彰显出来,手指叩在桌面,缓缓地说:“柔儿,我是你的生母。”

    哈,这是一出比戏折子还精彩的场面。尚楚之的脑袋飞快地运转,把自己听到的信息整合了一下,李远博是员外侍郎的侄子,柔儿面上是跟前夫人的女儿,实际上却是这位夫人的女儿,那么这位夫人同李员外是什么关系呢?

    她面色一白,该不会是李员外的夫人闻人悦的妹妹,闻人嘉吧?她两年前曾在嫡姐宴请京城各个淑人的时候见过闻人夫人一面,说起来确实同眼前的夫人有些相似,不过大了她七八岁的样子。只是听说闻人夫人只有一女,在五岁时被人拐走,唯一的亲妹妹小她三岁,为了找她的嫡女被强人所掳,不堪受辱自尽身亡。

    于是闻人夫人伤心不已,病后更是常年抑郁,所以看起来比较老态。

    现在看起来,其中新闻不是常人所知的那样。这眼前的人居然是李嘉柔的生母,那么岂不是说李员外爱重夫人,从不纳妾的传闻有误?他其实勾搭的对象是闻人夫人的亲妹子,还无媒苟合,生了一个女儿。如今还把她当成自己的“乳母”养在京郊!

    尚楚之魔怔了,她是不是想得太过复杂沉重了,真若是事实,简直不可思议!发呆的姑娘,直白地看向那个所谓的假“王嬷嬷”。

    又是一声叹息。

    周宁彧作揖,轻声道:“岳母,不必叹息,柔儿被养在将军府中,对过往一无所知。”

    假“王嬷嬷”犀利的眼神扫在周宁彧身上,声音十分冷硬:“你同李致远一般,倒是会卖乖。说吧,他让你来作什么?”

    散发着邪魅之气的他,终究不如先前那般恭顺有礼了,站姿也变得吊儿郎当,推着阿楚坐在了凳子上,无所谓地倒了一盅茶给她,自己就着杯子喝了半口,似笑非笑地睨着假“王嬷嬷”,“岳母说笑了,叔父——我是说岳父大人让我把柔儿带来自然是为的让你们母女相认,他日夜盼着岳母同他再续前缘。”

    “哼,怎么,我的嫡姐已经快不行了吗?”或许是他轻佻的语气让她生气,假“王嬷嬷”的脾气上来了,不过言辞之间可见她同嫡姐之间似乎也有一段深仇大恨。

    周宁彧表现的是一个恰如其分的纨绔子弟,不感兴趣插手叔父的风流往事的模样,手上却有意无意地偷偷抚摸着阿楚纤细嫩白的小手,眼里是平日里没有的浪荡样儿。

    尚楚之抖了抖,虽然知道他一定不会让他们陷入危险之中,可是他这副模样怎么更叫她害怕呢。她不自然地垂下头,咬着唇看那一盅微热的茶水,一言不发。

    假“王嬷嬷”明明瞥见了周宁彧轻佻的动作,却没有制止,司空见惯一般,目光只见投向他,语气冷漠疏离:“看你的样儿,闻人悦并没有死,那么谈什么母女相认呢?柔儿不是她名义上的女儿吗?李致远玩得有什么把戏?”

    他攥着阿楚的手,在桌布下轻轻柔柔地摩挲着,无视她想抽回去的动作,眼睛一直盯着阿楚的泛红的脸颊,犹如真正的好色轻狂之辈,讲话也没个正形:“唔,叔父说,婶母有喜了,他可能会有一个儿子呢,他想好好待你们姐妹二人,希望您不要叫他为难呢。”

    “不可能!闻人悦的身子骨,我还不清楚么,当年我在她的饮食里撒了三年的药,她的体弱多病注定生不了孩子。”果然是阿楚揣测的闻人嘉指尖掐进肉里,眼里的狠戾丝毫没有掩藏,恨恨道:“她身边的人果然不是等闲,只因为是嫡女,所以闻人甫就一直没放弃她这个没用的棋子吗?”

    尚楚之更加糊涂了,这其中的隐情貌似有很多啊,闻人甫是朝中的那位二品大员吗?那么闻人悦的身份贵重怎么会嫁予平平无奇的李致远呢?她心中疑惑不已,面上却假装害怕地瑟缩了一下。

    这一下果然没躲过闻人嘉的眼睛,“柔儿,你也太不堪大才了,就这样也值得畏惧吗?”她眼里满是失望,她的女儿一点儿也没有她的杀伐决断,都要怪闻人悦当年故意弄丢柔儿,否则留给她调教,又怎么会这样一个无用的闺中姑娘。她恨得掐断了指甲,手上的虚假的一层皮肤也开出了缝隙,瞧着露出的皮肤,应该是保护地很好。

    周宁彧捧了一杯新茶给阿楚,左手给她轻轻拍了拍背,眸子里一点情绪也没有,说的话却不容人忽视:“您还是慎言,柔儿这个样子就很好,我不需要她像婶母姐妹一般满心腌臜。呵,我不掺和长辈之间的风流韵事,岳母大人也别干涉我的人。”

第60章 闻人嘉() 
闻人嘉终于重视了跟前的“李远博”,原来李致远的侄儿确如他所说的,是个有腕段的人。李远博比她强多了,同为庶子女,他已然是李家半个掌权人,而她同嫡姐斗了半辈子,除了勾到了自己姐夫对自己念念不忘外,至今没能弄死她的嫡姐,反而自己的女儿被嫡姐故意遗弃,自己也被迫成为众人记忆中的“死人”。

    想到这里她愈发不甘心,对着自己小白兔一样的女儿也没有什么怜悯的情绪,压抑了自己的怒火,向周宁彧询问道:“难道李致远只是让你带着柔儿和相认吗?”

    周宁彧噙着笑未及眸中,典型的嘲讽,也没有掩饰:“叔父,不想柔儿继续留在靳风云那个粗人手底下当个不靠谱的妹妹,希望您劝她脱出身来。”他的手指在阿楚的虎口处掐了一下,面上没有更多的表情。

    阿楚有些欲哭无泪,这是何意?靳风云?将军?然后,她需要作什么?她僵着身子,脸色有些发白,该不会被她搞砸吧。她用力地掐了一把大腿上的肉,痛得顺利挤出了眼泪,柔柔弱弱地却没有任何威力说:“你胡说,哥哥、哥哥是好人。”她赶紧低下头不去瞧他们,心里虚得厉害。

    “哭什么哭。”心肠颇为冷硬的闻人嘉不明白自己的女儿怎么这般不成气候,掉个金豆子,日子就能好过了?她有些不耐烦,不过也承认柔儿还是留在李致远身边好些,毕竟靳风云虽然是将军,不过为官清廉,家中没什么油水,又同李致远的意见一向相左,若是他日斗起来了,还是自己的孩子吃亏。

    她揉了揉太阳穴,也没有安抚十多年没见过的女儿,像是自己陷入了前尘往事的回顾,说出来当年的事情。

    原来,当年李致远高中状元后,闻人甫也看不上李致远,觉得他前途有限得紧,所以就预备将自己的庶女闻人嘉嫁给他。那料得上元节,闻人悦赏花灯时遇见了李致远,一见倾心,还告诉了闻人甫。

    闻人甫瞧不上李致远,自己舍不得自己唯一的嫡女下嫁给李致远。好劝歹劝,终于让她安安心心看着自己的妹子嫁过去。没人知道,为什么素来端庄的大小姐,怎么会做出迷晕庶妹的行径,安然地上了花轿替妹妹出嫁了。

    待闻人甫发现时,已是闻人悦与李致远洞房后。他气得甩了闻人嘉一巴掌,又心疼自己的嫡女,赶忙着吩咐夫人派了得力的嬷嬷服侍自己的女儿。因着当初婚礼仓促,大多数人只知道闻人甫嫁女儿,只有几家世交晓得嫁得是庶女,是以事情闹得不算大。

    这么多年过去了,没人知道,众人还只是夸赞他大义,竟连嫡女也舍得,看来是真真欣赏李致远的清廉与才干。

    闻人嘉在闻人府中本就地位不高,此番更是落了脸面,心中常恨嫡姐,却没露出一毫一分。

    直到闻人悦新婚的第三个月,李府传出了她有孕的消息,闻人甫自然高兴,又因为李致远官品太低,他担心委屈了嫡女,于是替他筹谋,拿到了有实权的五品官职。职位虽然不高,可是只要稳扎稳打,上位只是迟早的问题。

    闻人嘉自是心中不甘,趁着嫡母去看望嫡姐,她凭着素日在府邸里很是乖巧听话,又敬重嫡姐的行为央着母亲带她一起看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