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红楼之史有前例 >

第45章

红楼之史有前例-第45章

小说: 红楼之史有前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礼部的人抓破了头皮,翻烂了典籍,才勉强弄出个四不像来。整个礼仪流程拉得很长,前前后后折腾了一个月,能称得上历史性的就是登基大典了。以前的嗣皇帝都是灵前即位,这次,新帝有幸得父皇亲授了。

    太子已经在刚刚圣人退位仪式的时候,不应该是太上皇退位仪式的时候,就把龙袍换好了,龙袍样式万千,颜色各异,但在这样严肃庄重的场合,只能是正黄大礼服,九条飞龙,十二章纹,新帝就这样缓缓从台阶下走了上来。

    太上皇坐在龙椅上,看着儿子走向自己,这不是他最宠爱的儿子,也不是他最初选择的儿子,却是如今最适合的。待新帝走到放龙椅的平台上,礼官高唱华章,然后,太上皇从史仲竹托着的托盘里,拿出玉玺,交给新帝。新帝高举玉玺,众臣高呼万岁,登基大典这样已经算结束了。之后还有礼官宣布新帝的德政,不改年号,太上皇、新帝各自礼仪等等,都不重要了。

    史仲竹在这场万众瞩目的仪式中,唯一的露脸就是托着玉玺出场,以他的年龄资历称得上是超拔,委以重任。史仲竹作为一个旁观者,见证了注定要记入这个时空历史的大事件,心中却无悲无喜。所有的利益纠葛都在幕后,场面上的光鲜又有什么值得感动的呢?

    新帝登基的三把火也烧起来了,新帝主持的第一次大朝会,史鼎代表史家献上了良种,最为负责人史仲竹得到了一个忠嘉伯的伯爵称号,出乎预料,史仲竹当然没有奢望“正”“贞”之类的,这是他几十年后死前的期待,现在能有忠已经让他很不可思议的,圣人怎么对他这么好?“忠”在文臣排名第四,天上掉馅饼,史仲竹被砸晕了~

    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赵老原名赵大的一个普通老农民,也有幸参与。即使经过礼仪培训,还是略显生疏,有惊无险的完成了面圣。圣人给他赐了一个新名字——赵后稷,上古农神的化身,表彰他对农业的贡献。

    除此之外,圣人还给史家颁了许多上次,人人受益,史鼐被升官了,接任的是与太上皇和圣人都有亲戚关系的安宁公主的驸马,安宁公主是太上皇的第三位皇后的唯一女儿,如今被圣人尊为太上皇后,尊荣无限,绝不会牵扯什么。

    第一把火明面上轰轰烈烈,第二把火同样引人注目,在圣人正式登基的第二次大朝会上,有御史上书,参金陵甄家对上不敬截留税款、刺杀大臣、纵奴行凶等等罪名。圣人从善如流的表示,这样的罪臣不能留,点了个以臭脾气闻名的御史做主官,往金陵而去。

    钦差一行走的时候,圣人还亲自接见,表示不用顾念甄家老夫人。

    显赫一时的甄家,就这样大厦倾倒,如今人人的眼睛都盯着太上皇的宁寿宫和宫外的荣王府,太上皇对奶娘的感情,荣王爷对外家的感情,都不浅,现在圣人强硬,他们又作何反应?

    一干眼睛都盯着的宁寿宫,太上皇约太上皇后听戏,铜钱都赏了三大箩筐,直叹精彩。众人就明白了,合着甄家抄家这样大事,在太上皇眼里,还不如一出戏精彩,既如此,众位大臣不再理会,甄家,那是什么鬼?

    至于荣王爷……

    “啪!”荣王府内院的客厅里,一阵阵的瓷器响。

    “四爷,您消消气……”

    “欺人太盛,欺人太盛!”荣王爷在屋里如困兽一般走来走去,王妃劝不住,又不敢坐着,只能悄悄的往后移,免得波及到自己。

    荣王妃当初能嫁到皇家来,家世自然不凡,可惜几年前的诸子叛乱,太上皇大发雷霆,荣王妃的娘家也败落了。没有了娘家,底气自然不足,荣王爷就急需拉拢新的力量,拉拢有比联姻更好的办法吗?后院形式随之大变,荣王妃今天肯多嘴劝上一句,自觉仁至义尽。

    “老六!欺人太盛!真以为自己坐稳皇位了吗?”荣王爷暴走,“父皇,父皇也糊涂了吗?我才是最受父皇疼爱的啊!废太子当初都让我三分,这是怎么了,怎么了?”

    荣王妃退到一边,眼观鼻鼻观心,假装没有听到这些大逆不道的言论。圣人有没有坐稳皇位,从荣王爷连外书房都不敢呆,清客都不敢请,只能在荣王妃这个内院妇人面前发发牢骚,还不明白吗?至于太上皇,一个妄图弑父的皇子,太上皇没有当场格杀,已经是父爱拳拳了。

    这些道理荣王妃都明白,但她并没有上前劝说分辨,荣王爷现在留着一个郡王爵位,一家子虽不敢与以前相比,但衣食无忧,安分才是保命的根本。

    荣王爷在内院发完了牢骚,满腹心事的出去了,没留意王妃看自己的眼神。

    甄家被抄,甄家大房早有准备,这些年因为甄贵妃和荣王爷的原因,二房当家,大房早就不满,如今荣王爷连累甄家抄家,大房一味指责,虽有准备,但只把小儿子送走了。

    天下都是圣人的,送又能往哪儿送,只有送大京城荣王府,指望荣王爷看在甄家为他尽心这么多年的份上,保全这条血脉。

    一路随行的还有甄家的死忠。这些死忠,加上荣王爷以前的势力,借着荣王爷病了的机会,在荣王府秘密会面。

    荣王爷知道自己的府邸肯定有探子,因此安排了替身,又请王妃掩护,自己则乔装出府和这些人商议大计。

    “老六登基不满一月,龙椅都没坐热,十日后,礼部的酸儒又安排了一场祭天。本王在太仆寺有人,你们可混入随从中,伺机刺杀,杀了老六,皇位自然就空出来了,早晚落到本王手中!”

    “王爷太仆寺的人是否可靠?有没有被察觉?刺杀还是要找武艺高强的好手来,我们都是谋士,手无缚鸡之力,如何能行?”

    “是啊,找那些人,又如何保证他们甘冒抄家灭族的奉献行刺?”

    “不,不,最重要的是,即使现在的圣人死了,王爷又如何保证能顺利登基?”

    众位谋士七嘴八舌的说着这个计划的鲁莽,还有一大堆的后续问题。

    “够了!难道本王是傻子么?这几年暂时蛰伏,真当本王什么都没做吗!”

    “属下不敢。”众人异口同声道。

    荣王爷知道今时不同往日,还要靠他们配合,努力温和到:“如今我与众位休戚与共,若我登上皇位,定不负众位。”

    “多谢王爷。”

    再次申明了利益,众人都积极起来。最后决定,让军中死士执行刺杀任务,荣王爷联系安宁公主驸马,以向太上皇请安的名义,待一小队人马进宫,拿住了太上皇一切都好办。

    荣王爷自己说出来都觉得这样的计划太简单了,不放心。

    待众位谋士散去后,甄家护着大房小儿子进京的谋士捋着山羊胡子道:“大巧不工,一力降十会,王爷,计划嘛,好用就行,不是复杂的计划才是好计划。世人都以为改朝换代很难,这有什么难的,圣人死了不就改朝换代了。圣人死还是很容易的,就是我们不动手,圣人保不准哪天就喝水呛死,吃饭噎死了。难的是圣人死了以后,谁做圣人,这才是各方利益纠结,割据交战的关键。只要我们拿住了太上皇,有他的旨意,自然名正言顺。”

    “而且,我们也不需要带太多的人进宫,圣人已经老了,只要王爷出其不意,定能成功。所以,王爷,一定不要心慈手软!”

    荣王爷被谋士的一番话激起了信心,又悄悄回了内院,装生病。好在众人以为他因甄家的事躲羞,也不上门看望,太医也不拆穿他,只说要静养。

    如此,竟然没有人发现荣王爷准备谋反!

第58章 荣王爷之死() 
荣王爷的谋算暂且略过不提,圣人登基的第三把火却烧得隐秘,各大边关将领平级调动,朝中除了阁老,大部分文臣只当是正常轮防,武将懂行,但能站在朝堂上的武将,也不是傻子,看太上皇没有动静,稍微试探一下,就知天家父子的态度,自然也消停了。

    这样的效果,要几年后,众臣才恍然大悟。

    今天,正是圣人祭天的日子,这场祭天,不需要皇室成员全体参与,荣王爷自然没有去,他在书房里拿着一本书看,只是半响也没有翻动一页。最后实在坐不住,把书一扔,在书房里转来转去。

    内院,荣王妃一身大礼服,端庄耀眼,摸了摸嫡长子的头,道:“都清楚了,日后,多照顾你弟弟。”

    “母妃,不要……”二十多岁的荣王嫡长子,眼中血丝遍布。

    “收声!记得你的身份,还有王府嫡长子的样子没,你不为你自己想,也要为我的乖孙孙想!”荣王妃严厉喝到。

    “母妃,母妃……”

    “好了,时辰到了,回你的院子吧。”荣王妃说完,挺直了脊背往外走,吩咐心腹嬷嬷到:“把汤端上,跟我走。”

    荣王爷在书房焦躁不安,突然听到了推门声,快步走向门口,眼含期待,结果是荣王妃进来了:“是你啊~”

    荣王爷失望了,还以为是来报告好消息的心腹,不过看着荣王妃今天穿得耀眼,奇怪道:“怎么穿成这样?”

    荣王妃温婉一笑,道:“今日是爷的好日子,妾身什么忙也帮不上,一身正装,全当是提前给爷道喜了。”

    “哈哈,是极,是极,还是王妃心思细腻,日后,你就是朕的皇后了!”荣王爷志得意满到。

    “妾身不关心什么皇后不皇后,只愿爷身体康健,平安如意。”王妃轻声细语,道:“这是妾身昨晚就小火炖着的老参汤,爷忙着大事,也要注意身体啊。”

    荣王妃亲手把汤递给荣王爷,荣王爷大口饮下。

    荣王妃吩咐跟随着她的下人退下,又征求荣王爷的意见:“让这些闲杂人等退下,妾身陪王爷等,可好?”

    荣王爷以为王妃只是想在重要时刻陪着自己,不过后院女子争宠的手段,心情好,大手一挥,准了!吩咐侍卫、下人退出院子。

    私下寂静无人,荣王妃也不走到荣王爷坐着的书案前,只在靠墙的书架旁流连,荣王爷坐在椅子上,慢慢觉得肚子有点痛,喉咙也有点痛,刚要让王妃叫太医,抬头看着王妃似笑非笑的脸,突然明白过来——“毒妇!”

    荣王爷以为自己是威武大喝一声,其实只是声音沙哑的低吼,荣王妃漫不经心的说到:“王爷不必动怒,这药虽让人痛苦了些,但不会让人神智模糊,也不会让人大吼大叫,端的安静。”

    荣王爷想要拍桌而起,却发现手放在桌子上抬都抬不起来,怒目瞪着荣王妃,荣王妃道:“王爷,妾身既然敢一个人留下自然有完全的把握,自然有恃无恐。”

    “王爷是不是觉得全身没有力气,喉咙也痛得叫喊,苏侧妃不愧是千年传承的世家,这样的秘药,就是好用。”

    “王爷千万不要觉得妾身恶毒,想想烨儿,他是不是也这样手脚无力,呼喊不出,无助得沉到了荷塘底,您当时可就说了,自己不小心,怪不得别人。妾身如今把这句话还给您,自己不小心怪不得别人!”

    “就……为了……”荣王爷断断续续的说到。

    “就为了这个!你独宠苏侧妃,无妨,你不进主院,无妨,但你不该害死我的儿子!”荣王妃凑到耳边,低吼到:“你给我儿子偿命!给我一家百口人偿命!”

    “你要去争那个位置,我从不拦你;你拿我做筏子,去讨好苏侧妃,去讨好苏家,我也明白;可你怎么就忍心看着烨儿枉死,虎毒不食子啊!你简直畜生不如!”

    荣王爷眼中含恨,死死瞪着荣王妃,荣王妃发泄了两句,倒平静下来了,重新以温婉的口气说到:“爷,您放心,荣王府的一切我都安排好了,我们的嫡长子会继承爵位,想必您也是这样想的,就算您再偏宠庶子,也改不了嫡子天生就比庶子尊贵,看先太子是元后所出,今圣人是继后所出,不是吗?”

    荣王爷一生最恨什么,最恨的就是一个名分,让他失了皇位,他自认甄家不必元后、继后、现太上皇后的娘家差,为什么不是他的母妃做皇后!

    荣王妃不理那个愤恨的男人,接着说:“爷,您安心的去吧,您留下遗命让苏侧妃殉葬,妾身虽不舍这么个玲珑剔透的妹妹,但定不会违背您的意思,府中庶子妾身也不会亏待,不会把他们拘在府内,该他们得的都分给他们,不在您殉葬名单上的妃妾也都让他们跟着各自儿女过活。”

    “阿弥陀佛,嬷嬷把东西毁了,妾身放心了。”荣王妃从半开的窗户里,看到心腹嬷嬷安静的等在门外,高喊:“来人啊!来人啊!王爷这是怎么了,这是怎么了?”

    留在院们外的下人,脚步杂乱的跑过来,自有王爷的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