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全美食狂潮料理时代 >

第471章

全美食狂潮料理时代-第471章

小说: 全美食狂潮料理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没有任何的反馈,所以这个过程变得格外枯燥和无聊,司空瑶就是在不停地画圆,漫无目的地搅拌着。

    好在这个令人乏味的过程很快就迎来了转变,随着司空瑶的打发,盆里的淡奶油开始有了变化,从一开始的白色液体上逐渐生成了一些小小的泡沫,这是空气被打入奶油中的体现,说明已经成功第一步了。

    由于有了气体加入,因此奶油原液的质感也有了变化。现在开始搅拌起来,多少不会觉得无聊,能够感受到一点点的张力,而且随着司空瑶进一步地搅拌,这种作用力开始变得更加明显,而奶油的表面上也开始浮现更多的泡沫。

    随着时间的推移,司空瑶的手臂开始感受酸麻,而奶油原液上也覆盖了满满的一层泡沫,按照以往的经验,只要继续打下去。这些泡沫就会开始消失,而且奶油也会变成凝状。

    果不其然,又过了大概一分钟左右,碗里面的泡沫全部消失。奶油膨胀到原来体积的三倍之大,占据了大半个搅拌盆,司空瑶轻轻勾起搅拌器,奶油的面和搅拌器之间挂着一对角,这是湿性打发的状态,再打下去就会变成干性。干性打发下去就会油脂分离。

    司空瑶看了一下时间,竟然用了十一分钟,这不仅令她感到为难,按照这个速度,一个小时的极限只有三斤不到而已,加上必要的休息时间,恐怕连最基本的及格量都无法完成。

    感受着微微发麻的手臂,司空瑶进一步意识到这个训练的难度有多大,同时她也明白了,自己的弱点就是体力的缺乏。

    紧接着司空瑶又取出第二瓶淡奶油,趁着手感还在,感慨加紧练习,这一次速度压缩到了十分钟多一些,算是有点进步,但是还远远不够。

    紧接着司空瑶又开始进行尝试,接下来的两次也只能勉强将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但是速度却再也提不上去了,甚至到了第七次的时候,竟然花了十三分钟,司空瑶开始意识到了,手臂的肌肉的持久力问题,她无法一直维持这种高速的搅拌,这对肌肉的负担太大了。

    感受手臂开始发麻,司空瑶也不敢多做勉强,以免伤了肌肉,于是司空瑶停下来手头上的工作,又将注意力放在另一个盆上。

    盆面上浮现一些淡淡的绿色壳,而沉浸在地步的,则是司空瑶早在一个半小时前就开始泡水的绿豆。

    煮之前将绿豆泡过水,能够让一些已经发芽的或者空壳的绿豆浮起来,提出之后剩下的就是实心的绿豆,这样的绿豆煮出来口感会更加一致。

    司空瑶将绿豆洗干净之后,准备开始大展手脚,她所要做的,是一道绿豆凉糕。

    绿豆凉糕是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以糯米粉、糖和蜜绿豆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美味糕点,汉族的传统小吃。历史悠久,美味爽口,做法简单,种类多种多样,满足人们对于味道的各种需求。并且拥有美丽的历史传说,更增添了绿豆糕的历史价值。

    绿豆糕相传为中国古代,人民在端午节时,为寻求身体平安健康,除了吃粽子外,还要喝雄黄酒、吃绿豆糕和咸鸭蛋这三种凉性食物,可以避免因为夏至到来所带来的褥夏的疾病,是著名的京式四季糕点之一。

    作坊出品的绿豆糕一般都有特制的模具,因此在市面上能够买到的绿豆糕都具有规范整齐的形状,而且色泽浅黄,组织细润紧密,口味清香绵软不粘牙的特色。

    绿豆糕也味分玫瑰、枣泥、豆沙和清水之分,其特点有小巧油润,内嵌馅料,印纹清晰,麻香可口。其中又以角直所出绿豆糕为佳,清乾隆《吴郡甫里志》称为“里中佳制”。

    而司空瑶要做的这道绿豆凉糕,则和她所打发的这些奶油有关,做起来也不复杂,只是将绿豆制成豆沙,然后倒入鲜奶油和糖一起煮沸,加入适量的琼脂用以定型,灌入模具之中即可以完成。

    因为害怕卖不出好价钱,司空瑶倒也不敢做太多,将做好的一份绿豆凉糕拿到内院专门收购学生料理的地方,准备试试水。

    内院收购学生料理的地方,谓之味坊,一般只有三名工作人员试吃,如果这三个人无法判定价格,则会有更高一级的人出名来确定价格,而司空瑶的绿豆凉糕,显然还做不到令那些大人物出面。

    那名工作人员品尝过后,给出的价格是一斤五十料理积分。

    司空瑶算了一下,半斤绿豆是十积分,另外一般则是两片奶油三十积分,不算调味料的话,还转了十个积分,但是如果算上调味料的话,恐怕也没挣多少。

    尴尬地笑了笑,司空瑶收下五十积分,不禁感慨,这内院收购东西的低廉果然不是盖的,难怪大家要加入料理团,如果靠自给自足来维持生计的话,估计努力工作一天还没办法吃上一顿好的。

    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就在司空瑶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间闻到了一股惊奇的味道,转身又闻到了一股令人无法抗拒的香味,司空瑶抬头一看,是一名风度翩翩的俊俏少年,他提着一篮子的东西,显然也是来味坊还钱的。

    司空瑶被那股香气吸引,别不自觉地将注意力放在此人身上,待他走进了些许之时,司空瑶又发现他虽然长得很俊俏,但是嘴唇却很薄,从面相上来看,这样的人薄情,鲜有亲友。

    男子将手中的篮子提起,摆在台前,开口也很单薄,只一个字道:“换。”

    司空瑶定睛一看,那篮子里面装着的,竟然是一条鱼,而且还在……跳动?

    那条鱼明明已经被烹煮过了,肉质发白,两眼也失去了活性,但是却依旧在不停地扭动着,这是怎么一回事?司空瑶不禁看的痴了,这世上哪里有鱼死了还能动的道理。

    见到男子的出现,三名工作人员微微抬起头来,看了一眼那条鱼之后,其中一人开口:“一千二百。”

    一听这个高价,司空瑶顿时就愣住了,这个人做出来的料理竟然能够卖出这样的价钱,顶的上一个月说领取的低保了。

    然而那名男子却微微皱了皱眉,显然对这个价格并不满意,事实上他确实是不满意,因为这条鱼的本身就要三百积分,加上各种配料和食材,成本已经达到了七百,仅仅只是卖出这个价钱,是在有些寒酸。

    不过他却不知道,在一旁看的直流口水的司空瑶,心里头有多么艳羡这条鱼说能够换到的料理积分。

    男子也注意到了司空瑶,但也只是随意看了一眼,而后转身又走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九十九章 广式早茶() 
待那个人走了之后,司空瑶又好奇地看向那个篮子,向几个工作人员询问道:“大哥,那条鱼是什么来历啊,为什么会动?”

    一名工作人员闲来无事,倒也不在乎和司空瑶闲聊,便告诉她:“这个啊,叫做糖醋活鱼。”

    司空瑶尴尬地笑了笑,就从那个色泽和香气,她也能猜得出来那是糖醋鱼,但是她想要知道的,是鱼为什么还活着。

    “这鱼,是死了还是活着?”司空瑶又问。

    工作人员笑了笑,又道:“当然是死了,活鱼你吃啊?又不是生鱼片,这糖醋活鱼是由传统菜品糖醋鲤鱼演变而来,其鱼肉极嫩鲜美,口味甜酸适口。独到之处在于上桌后食客分享鱼身,而鱼头依旧能鳃动嘴张。清代时个别厨师为了迎合达官显贵奢侈腐靡、在饮食中猎奇斗富的心理,先后研制了一些烹制手段残忍的菜肴,以炫耀其厨艺、哗众取宠,而糖醋活鱼的出现,则是给了这种奢靡风气的一大痛击呢。”

    司空瑶点点头,又问:“那鱼死了为什么还能动?”

    工作人员解释道:“这道菜的独到之处,也是能诱惑人的食欲正是,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鱼没有去掉腮,你明白了吧?”

    鱼是用腮呼吸的,这一点司空瑶倒是明白,但还是没有弄明白。

    见到司空瑶一脸困惑,工作人员便江街道:“腮用湿毛巾包上,保持湿润,这样就算鱼煮熟了之后,腮在短期内还是可以进行正常呼吸工作的。”

    “原来如此。”司空瑶恍然大悟,没想到这做菜也有这么多的学问。

    “糖醋鲤鱼”是鲁菜的经典名菜、山东济南传统名菜。济南北临黄河。黄河鲤鱼不仅肥嫩鲜美,肉质细嫩。而且金鳞赤尾,形态可爱,是宴会上的佳肴。《济南府志》上早有“黄河之鲤,南阳之蟹,且入食谱”的记载。据说“糖醋鲤鱼”最早始于黄河重镇——洛口镇。

    黄河鲤鱼的肉味纯正,鲜嫩肥美。人们多喜食。早在几千年前,《诗经》里面就有记载:岂食其鱼,必河之鲤。

    这说明早在三千多年以前。黄河鲤鱼就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名食了。而山西濒临黄河,自有得天独厚的食鲤条件,因此山西又被誊为醋乡,盛产各种名醋。也就产生了糖醋鲤鱼这一佳美的地方风味,被誉为三晋名菜。

    此道糖醋活鱼的要点。就在于是“三快一精”。

    一是加工快,无论去鳞、开膛、去五脏,鱼身上两侧切花刀,都要迅速干净利索。

    二是烹调快。挂糊、油炸、烹汁必须敏捷而协调。

    三是上菜快,即出菜端上桌快,要求刀工娴熟。烹技精湛。活吃鱼是用糖醋的方法烹制的,活鱼沾匀糊。快速用热油速炸至熟;与此同时调好糖醋汁,制成后浇在鱼身上或上桌浇糖醋汁即可。

    鲤鱼的肉本身极嫩鲜美,而且口味甜酸适口。视之活生活现,鳃动嘴张,用餐者无不惊喜称奇,如有人向鱼敬酒,当把酒倒入鱼嘴时,其鳃动的更快,鱼嘴张的更大、这就叫“活吃鱼”,真是妙趣横生,令人拍手称绝。

    而这道糖醋活鱼最考验厨师刀工的地方,就在于鲤鱼是没有去鳃,如果处理不当的话,就会存留十分浓厚的土味,因此需要特殊的处理方式。

    因此注意的是,在鲤鱼鱼腹两侧各有一条同细线一样的白筋,去掉可以除腥味,但是要找到这条白劲却不容易。

    先要在靠鲤鱼鳃部的地方切一个小口,白筋就显露出来了,用镊子夹住,轻轻用力,即可抽掉,但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将鱼鳃刺破,皆是不仅美观全无,腥味更是无法劈除,因此对厨师的刀工也就十分考究。

    没想到内院之中竟然还有这样的能人异士,司空瑶不禁暗暗钦佩,看着那名男子远去的背影,心里头有着说不上来的激动,不知道这样的水平,又能够在料理上派上什么名次?

    在味坊兜转了一圈之后,司空瑶便又回了宿舍休息,准备明天一早的料理训练。

    起床之后,青色天马为所有新生统一配置了早饭,以便他们能够节省时间进行训练,而为了让这些新团员能够有精力应对重训,戴藏青也是痛下血本,为他们准备了广式早茶。

    广东人喜欢饮茶,尤其喜欢去茶馆饮早茶。早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就有“二厘馆”卖早茶。广东的茶馆有早茶、午茶和夜茶三市,以饮早茶的最多。茶楼的早市清晨四点左右开门。茶客坐定,服务员前来请茶客点茶和糕点,廉价的谓“一盅二件”,一盅指茶,二件指点心。配茶的点心除广东人爱吃的干蒸马蹄糕、糯米鸡等外,近几年还增加了西式糕点。

    广州著名的茶楼有很多,如:陶陶居、成珠楼、莲香楼、惠如楼、祥珍楼、太如楼等,均为广州百年老字号茶楼。曾被称为“二厘馆”的茶寮、茶座、茶室则更早遍布于羊城的大街小巷。其中陶陶居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广州最古老的茶楼之一,清末时维新变法的领军人物康有为,在广州讲学时,就常光临陶陶居,并题写了“陶陶居”三个字。

    布局别致,以经营中式饼食和茶面酒菜驰名,在东南亚一带华侨中享有盛誉。茶楼泡茶十分讲究,用红泥做成的小火炉,烧乌榄核做炭,瓦茶煲内是沸腾的九龙泉水,盅内装着客人自选的茶叶,还有专人侍候。

    当然了,戴藏青可不会安排人手去伺候这些新团员,不过好吃的早餐,确是一个也少不了,叉烧包、肠粉、薄皮虾饺、干蒸烧卖、蒸排骨、鲜虾蔬菜饺、奶黄包、玛拉糕、姜撞奶、萝卜糕等,各种茶饮豆浆和果汁也是不胜枚举。

    叉烧包是广东具代表性的点心之一,是粤式早茶的四大天王之一,这种以切成小块的叉烧,加入蚝油等调味成为馅料,外面以面粉包裹,放在蒸笼内蒸熟而成的美味包子,自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一个叉烧包一般大小约为直径五公分左右,一笼通常为三或四个。好的叉烧包采用肥瘦适中的叉烧作馅,包皮蒸熟後软滑刚好,稍微裂开露出叉烧馅料,渗发出阵阵叉烧的香味。

    皮色雪白,包面含笑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