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全美食狂潮料理时代 >

第293章

全美食狂潮料理时代-第293章

小说: 全美食狂潮料理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诚然,以象牙蚌做出来的料理,且不论味道如何,光是档次上就超越了薄壳不止一个档次。

    苏从霜摇摇头,道:“不行,既然海神大人给出的题目是薄壳的话,就不应该违背她的意思。”

    洪顾尼耸了耸肩,苏从霜的倔强他可是清楚的,小时候也不是一次两次接触过了,自然知道多说无益的他。也只是浅笑道:“罢了,你执意如此,我也拗不过你,那么你有什么对策吗?要做什么样子的料理?”

    被洪顾尼问及这个问题的时候,苏从霜露出了一个无奈的表情,苦笑道:“这个……我也还没有想好,连食材都没有拿到。我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洪顾尼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道:“唉,你这样子是不行的,一个料理师。就应该对自己的料理有所规划,就好比你要建一栋楼,那么首先你肯定要有一个规划谋局的蓝图对吧?总不能一边打地基一边想着该如何往上建,会塌方啊!”

    洪顾尼的比喻十分精妙。料理本就不是一件随心所欲的事情,料理师必须对自己的料理有所规划。才能在处理的步骤过程中得心应手。

    白夏表示肯定地点点头,道:“这位洪兄说的没错,从霜,你确实应该好好想想。你要做什么样的料理?虽然我是甜点师,但是料理上的,大抵是相同的。你首先要明白。你的料理是要带给食客什么样的感受,味道是以什么口味作为基调的。要以什么样的作料辅味,想要创造出什么样的口感变化来,这些可都是要精心设计的。”

    苏从霜叹了一口,对于这些问题,显然她并不擅长,有些为难地道:“可我现在……确实是没有什么想法。”

    洪顾尼耸耸肩,道:“这样吧,时间也差不多,干脆你们随我到家里去,我给你们露一手,从霜你看看能不能找到灵感?”

    水英眼前一亮,大喜道:“好啊好啊,我们去吃!”

    洪顾尼笑道:“哈哈,那你可以小心了,我的料理会好吃到你连舌头都给吞下去的!”

    水英不屑道:“哼,我才不信呢,你做的料理,能有白小哥的好吃?”

    白夏无奈道:“水英,我和洪兄专攻的料理项目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洪顾尼道:“还是这位兄台有见识,呃?你这脚……”

    白夏一愣,连忙道:“哈,不要紧,前些日子染了毒,今日里头还在调养,不便走动。”

    洪顾尼方才发现白夏是坐在轮椅上的,不由地有些尴尬,直言不讳地他,并没有考虑到说话的后果,笑道:“哈,吓我一跳,我还以为你是瘸子呢。”

    白夏浅浅一笑,道:“哈哈,如果是瘸子的话,那我倒不如从这海里跳下去喂鱼算了。”

    洪顾尼咂咂嘴,道:“那也是,好端端变成瘸子的话,是个人都会受不了的。”

    白夏又道:“时候也不早了,这正午的太阳毒,我们还是不要在外头晒太阳吧,对女孩子的皮肤而言也不好啊。”

    尽量避免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下去,白夏提出了入屋去的建议。

    洪顾尼方觉失礼,点点头,道:“嗯……你说得对,我们进去吧。”

    白夏笑着点点头,旋即双手抵在轮子上,熟练地带动着轮椅前进,这几天来,他似乎对这张椅子的操控已经非常得心应手了。

    水英笑道:“我说白小哥,你这操作不赖啊,车轮子转起来比跑还快,干脆你以后就以这个代步算了。”

    “我倒是想,不过这椅子是人家叶兄的,等病好了之后,还得还给他去。”

    白夏旋即转过头去,跟着洪顾尼往屋子里去,然而司空瑶却在不经意间发现,白夏的眼神之中,似乎有着说不出来的忧愁,尽管他掩饰得很好,但眼睛始终是不会骗人的。

    “他这是怎么了……”司空瑶在心中喃喃着,而后又思索道:“不过这已经好多天了吧……怎么好像还没有好转的迹象?”

    望着白夏的背影,司空瑶心里头有着解不开的疑惑,“难道……”

    司空瑶紧紧闭上双眼,艰难地把这个念头甩出脑外,坚决地告诉自己:“不会的。”

    水英忽觉司空瑶落了单,转过头来挥着手喊道:“喂,小瑶,再不跟上来的话,我们就把顾尼做的菜都吃光光了!”

    抛开自己的胡思乱想,司空瑶大步跟了上去。

    “不会有事的,他可是白夏啊。”如此告诉自己,司空瑶便觉得自己先前的想法是幼稚的,她深信不疑。

    洪顾尼笑道:“虽然这个头小了点,但怎么说也得炒一盘薄壳给你们试试看吧?大老远来一趟的。”

    洪顾尼一边张罗着灶台,一边想着周围的人解释着,被众人视线围观的料理,对于他来说算不得什么尴尬的事情,加上他的性格开朗,更是丝毫不会觉得紧张。

    “薄壳一般是青色的,壳上有褐色和青色相间的半环形花纹,就像这样。然后呢里头的肉有黄色的有白色的,有肥有瘦而且变化极快,今天还很肥呢,明天就不行了。肥的时候,肉饱满,壳就呈现红色。因此我们说薄壳肥美不说肥,而是说红,薄壳红的时候很好吃!”

    洪顾尼一边挑选着个头肥美,壳色呈红的薄壳来,一边向着司空瑶等人继续说笑道:“说起来我老爸的外号,就是红薄壳呢。也不知谁给起的,起的他吹鼻子瞪眼的,哈哈。”

    说完之后,洪顾尼已经挑选了大半斤的红薄壳,旋即锅炉往灶台上一架,俨然一副大厨大厨风范。

    金不换炒薄壳是广东潮汕传统的汉族名菜,属于粤菜系。炒薄壳时油量一定要足够,不然无法去除薄壳的腥味,但又不能太多,让薄壳见“光”即可。炒好以后尽快食用,因为薄壳炒好以后,久放会因为失水太多而掉肉,显得不够鲜甜多汁。

    上好的红薄壳半斤,加上几片金不换,就足以烹调出味道极佳的炒薄壳。适量油烧热锅,下姜、蒜、葱、辣椒爆香,下金不换翻炒爆出香味来时,倒入薄壳大火爆炒片刻。

    飞速撒入2汤匙生抽、1汤匙鱼露和1茶匙糖,四次勾勺的动作极为完美,洪顾尼对这道菜可谓了如指掌。

    翻炒至薄壳全部开口,只听见“噼里啪啦”的声音响起之时,立刻关火上碟。炒薄壳是一道菜快手菜,速度要快,火要大,不可滞停,整个过程只需三分钟,薄壳全部开口即可,否则会流失薄壳身上的鲜甜美味。

    自关火之时,已有澎湃的香气如同潮水一般涌了过来,向海兽一样粗狂地望人的鼻子里钻进去,那香气令人体内馋虫暴躁不安!

    洪顾尼自信地道:“来吧,试试这道金不换炒薄壳,虽然个头比不上巅峰时期的,但也是能够挑选出来的为数不多的大个子了,试试吧!”

    虽然薄壳肉并不多,但是味道却是极佳,鲜甜的蛤肉本身极为甜味,混入了金不换的极佳香气,还有辣椒勾引出来的美妙味道,让人忍不住一个接着一个地吃起来,忘乎所以。

    虽然一个薄壳给人无法带来绝对的满足,但却有着一股神奇的魔力不断引诱着人们去进食,一个接着一个,不知不觉身边已经是堆了起了一摞壳来,而手臂都是觉得有些发麻,然而却令人忘乎所以。

    白夏轻轻放下筷子,称赞道:“洪兄的手艺着实不错,不过仅以这一道家常菜,恐怕不足以在神前料理前胜出。”

    洪顾尼点点头,道:“那是自然,这道快手菜只是给你们试试鲜的,怕你们等得心急,弄给你们消磨时间的,真正的好戏,在后头呢!”(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二章 薄壳鸡() 
水英馋得口水几乎是要留下来来了,笑道:“哦哦?还有什么好吃的,快点快点。”

    洪顾尼嘴角扬起得意的笑容,道:“等等,等等,很快就好,我接下来要做的,可是潮菜的经典之经典,食米鸡。”

    苏从霜不解道:“食米鸡……是什么?”

    洪顾尼否决地笑道:“哈哈,就是薄壳米鸡。”

    白夏喃喃道:“广东这边的名小吃,有一道唤作糯米鸡的,是不是和洪兄要做的薄壳米鸡一个道理?”

    别的不说,仅从“偷鸡不着蚀把米”这句常用成语就可看出,鸡食米,就像牛食草一样,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什么可稀罕的,与薄壳更是毫无关系。然而洪顾尼所说的米却不是日常所说的大米,而是与他所从事的职业打薄壳米有关,正所谓此米非那米是也。

    潮汕地区素有将脱皮的薄壳当做米用的吃法,因而以薄壳米当做糯米来用,倒也不是没可能。

    糯米鸡是中国广东汉族特色点心的一种,属于粤菜菜系,制法是在糯米里面放入鸡肉、叉烧肉、咸蛋黄、冬菇等馅料,然后以荷叶包实放到蒸具蒸熟。糯米鸡入口充满着荷叶的清香,咀嚼时黏牙并带有着鸡肉的肉香。古代糯米鸡以糯米、瑶柱、虾干粒,或去骨的鸡翅等作馅料精制而成。

    洪顾尼大笑道:“哈哈,这个可不一样,糯米鸡里头就那一点点鸡肉,根本不够吃嘛,薄壳米鸡可是一整只鸡,味道那叫一个好。吃起来恶性满足。”

    苏从霜浅笑道:“顾尼,不要和外来的朋友说方法啦……他们听不懂。”

    洪顾尼笑道:“哈哈,不说不说,反正这薄壳米鸡好吃就是了,你们等着吧。”

    脱好毛洗净了的肥鸡被洪顾尼拎了出来,笑道:“这薄壳米鸡,可是从小吃薄壳米长大的。因为打薄壳总归剩下一些漏网的。结果堆在一边的壳里头的掺杂,就全给他们吃了。当然产生薄壳米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的薄壳贝壳,而贝壳里通常都会残留着不少薄壳米。聪明的人便会饲养一些家鸡。让它们专门啄食里面的薄壳米。这样鸡长大了,鸡肉里便有着薄壳米鲜美的味道,就算你在烹饪时不放任何调料,鲜味依然浓郁。是美味佳肴令人目不暇接。久而久着,人们为了纪念这种专门啄食薄壳米的鸡。而又不想太难记住,便直截了当地叫薄壳米鸡。”

    白夏顿悟道:“嗯……那大抵上是和清远的走地鸡差不多的了。”

    司空瑶也笑道:“啊,那个我也知道,走地鸡就是指自然放养的鸡。在草地或者树林等空地上生长,食用的一般是谷、饭、各种菜叶,或者是农家吃剩的饭菜。还有大自然的一些小虫子,且鸡常走动。空气质量也比较高,因此肌肉质地结实,口感较好。就是不知道这用薄壳米喂食的薄壳米鸡又是如何?”

    薄壳是最具代表性的潮菜之一。薄壳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具有调节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平咳喘等功能。要是赶上薄壳肥美的季节,那肉还带点红色,可以算是薄壳米的膏了。大约二百年前,清嘉庆《澄海县志》就这样记载着:“薄壳,聚房生海泥中,百十相黏,形似凤眼,壳青色而薄,一名凤眼蚬,夏月出佳,至秋味渐瘠。邑亦有薄壳场,其业与蚶场类。”从而证明这种生产和消费薄壳的习俗源远而流长。

    薄壳个体细小,除了鲜食,主要就是打薄壳米,也就是通过水煮法将薄壳的肉和壳分离。过程产生的大量废弃薄壳贝壳中,通常都会残留着不少薄壳米。于是洪家历代都饲养了一大群鸡,让它们专门啄食里面的薄壳米,之后才将薄壳贝壳运去烧制贝灰。因此洪顾尼所说的“食米鸡”,实际是指这种专食薄壳米的鸡。

    洪顾尼笑道:“我从茯苓花雕猪得到了启发,加以改料。比起我们祖上传下来的烹饪方式,认为与其称之为食米鸡,倒不如称为薄壳米鸡更贴切些。不但如此,在讲述完薄壳鸡的故事并将它们宰杀煮熟之后,还可以堂而皇之地将它们白切后摆放在薄壳宴上,而不用绞尽脑汁去弄出诸如薄壳炒鸡球一类无中生有的菜肴。”

    大刀几番上下飞速斩落,一只将近4斤重的白切鸡已然装盘,底下铺着一层薄壳米,旁边作以几缕芫茜加色。

    “试试吧,我的薄壳米鸡。”洪顾尼笑着道。

    白夏眉头微蹙,心里头大抵有些失望,水英则直言不讳,道:“这分明就是白切鸡嘛……”

    白切鸡是粤菜鸡肴中最普通的一种,属于浸鸡类。以其制作简易,刚熟不烂,不加配料且保持原味为特点。白切鸡皮爽肉滑,清淡鲜美。白斩鸡是冷盘,始于清代的民间酒店,因烹鸡时不加调味白煮而成,食用时随吃随斩,故称“白斩鸡”又叫“白切鸡”。

    又因其用料是上海浦东三黄鸡,脚黄、皮黄、嘴黄,故又称三黄油鸡。后来上海各饭店和熟食店都经营“白斩鸡”。

    洪顾尼不为所动,笑道:“非也,虽然看似白切鸡,实则不然,不信的话,你们倒是吃吃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