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红楼之风景旧曾谙 >

第76章

红楼之风景旧曾谙-第76章

小说: 红楼之风景旧曾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边黛玉早起身相迎,又叫紫鹃倒好茶。章回忙笑说不必忙,就从袖里抽出一封纸来,乃是誊抄的林如海写于章望、黄幸两人的书信,递与林黛玉。说:“林伯父第三遍上书致仕,前日已经发出了。如无大意外,再五天就能有明确旨意回来。林伯父有意将扬州那边分作两拨,一拨由老管事的带着往苏州,一拨跟着他直接往南京来。我后日一早去扬州,妹妹若有书信,我带人一起过去便是。再有,妹妹在家里有特别心爱,先前匆忙未带来的,不妨也列个单子,这次过去,让人也一并取回来就好。”

    黛玉道:“只劳烦表哥了。我明日就叫人过到你那边去。”

    章回笑道:“自家表兄妹,何来劳烦的话。”

    旁边洪氏也笑:“林丫头太多礼。”又屈着指头算了算时日,道:“这一来,倒刚好赶上忠献伯府的喜日。老伯爷那边只有高兴的。”

    章回说:“林伯父数日前就让着手预备,也是想着不错过这件喜事。黄先生、程先生、黎先生他们也都说,南京这边同年、同学、旧友最多,此番林伯父从容退身,少不得要约了聚会相贺。能早几日过来,也能宽心安排,不必都赶在一处,反而增了劳累。”

    章回这边说着,林黛玉早用心记忆,并一路计算父亲到南京时日,又是其后行动安排。忽听外面人说:“大太太来请这边叔太太。”

    洪氏问:“是谁?让进来说话。”

    于是就见王夫人身边的丹青走进来,向三人行了礼,方道:“太太突然想起一件要紧的事情,请叔太太过去说。”

    洪氏笑道:“甚么要紧事,这早晚巴巴来请。”就站起身来,对章回、黛玉两个道:“你们兄妹自己说话,我去你们大伯母那边看一看就来。”

    这边章回、黛玉到底送了洪氏出门,方才重新回屋就座。章回看到那边桌上笔砚齐整,新墨犹香,砚角压着小半篇字纸,便问:“妹妹恰在用功?可是我扰了你?”

    黛玉笑道:“胡写画罢了。表哥见笑。”因讲出下午斗鱼有趣,章太夫人命作诗文以记的事。只说:“我并未认真作过诗,实在不知如何落笔,在姨祖母跟前只好献拙。倒是写信与父亲知道,父亲想见情形,或者就有绝妙文字,也算完了姨祖母的差事。”

    章回道:“妹妹这话太谦。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凑。妹妹四书五经通读熟了,诗词小道,音和字顺,自然水到渠成。”想一想,又笑道:“也不是这么说,诗文一道首重天赋,灵光一现,妙手天然。果真被古诗经典束缚住,寻句摘章,反而又不得自己立意了。妹妹如今只管放手写去,就再不济,让姑祖母指点入门也是好的——只是话虽这般说,我却不信妹妹尚未得人领路。”

    听到他最末白白加上的这一句,林黛玉忍不住微微笑起来,道:“我一向听父亲说,姨祖母才是真正诗文大家。”

    章回点头道:“所以我们小辈儿文字,在她眼中不过就是游戏罢了。既然游戏,原意就为博个有趣开怀,又哪来多少真正佳拙优劣?倒是姨祖母那套《诗集钞》,平素罕与人观,等这次妹妹赢了彩头,我却要腆着脸借来一抄了。”

    黛玉见他说得一本正经,语气又笃定,忍不住说:“这边一众表姊妹,幼读经典,早通诗文,又是一向在姨祖母跟前。表哥怎么倒说要来问我借?”

    章回笑道:“方才我默占了一卦,大约多是准的。”林黛玉脸上就一红。却听章回续道:“那日在林伯父处看到妹妹来扬州路上所作,‘几遍瘦楫催旅客,一声孤雁逝寒云’,‘千里煎心岂得寐,乱雨敲窗潮纷纷’,用字已谙其趣。又有赏花会后保扬湖‘鱼戏白沙浅,鸟啭翠山横’,夺换曾子固‘鱼戏一篙新浪满,鸟啼千步绿阴成’风致。只是‘翠’字虽青春可爱,难免轻俏浮跳,不如‘黛’字玩味沉稳幽深,又可合乎盛夏浓厚之景。妹妹以为如何?”

    他这边兴冲冲问说,不想黛玉只管红脸低头,不作一词。章回猛然醒悟,暗悔自己一时宽心纵性,脱口而出,却是委实造次了,口中嘟囔几句,也不知道究竟说了什么,便寻话头告辞出去。

    黛玉略送一送,不过门口即便回转,才在里间坐定,隐约听章回在外头阶上低声吩咐丫鬟将堂上冰盆撤换成深井水,又问青禾、紫鹃自己几日睡得如何,日常九兰香可足供使用,好一阵方才去了。黛玉不免就想起在外祖母家时,宝玉也是这般嘘寒问暖、体贴小意儿,如今一朝分散南北,虽有父亲这边表兄弟姊妹众多,到底经年情分的不同,一时思绪就不住浮泛。在书桌前拈着笔出了好一会儿神,方落笔,才写了两三个字,外头又一阵响动,乃是紫鹃接了白微送来的两匣子香来,进来告诉说:“都是九兰香,一品配的是雪莲,一品配的是苦竹叶,晚上点了,周围再撒上些薄荷露,就不用冰,也一样有凉意。”一边说,一边就与青禾两个焚香的焚香,洒水的洒水。

    黛玉看一会儿那匣子,又看一会儿烛光,待鼻息间猛觉着馨香幽淡,清凉沁脾,方定了定神,慢慢地把自己做的《归家》、《车行保扬湖》两首整篇默写出来。这边紫鹃见她写完又自顾自发呆起来,不免问:“姑娘,天晚了。若写好了,今儿就到这儿罢。明日还有戏酒呢。”

    黛玉这才回神,只是尚未答话,外头洪氏已从王夫人处回来。见黛玉这边灯火通明,书案笔墨纸砚兀自摊放着未曾收起,脸上就显出不悦来,问:“怎么弄到这会子?说了晚上写字伤眼,又不是男儿家读书考进士,小人儿家熬坏了身子骨可怎么弄?还不快伺候姑娘歇息?”

    黛玉忙告了罪,只说自己写字出神,忘了时辰。洪氏摩着她的背,道:“知道你好脾气,凡事都替她们揽着。时候不早,快收拾了歇下,存足了精神,明儿才好跟着你姨祖母闹。”又一定看着黛玉安稳睡了,方才回到自己屋里,就招了白微来问先前情景。白微就把章回、黛玉两个怎么说话、怎样神情说了一遍,末了笑道:“奶奶是没见着,英哥儿出去时那狼狈懊恼劲儿,跟平时简直两个人呢。”

    洪氏忍不住也笑起来,道:“他姊妹们虽多,到底当年离家求学的时候都还小。这边是他两三年来最亲近的一个表姊妹,又能在诗文上说得着,怎么不分外上心些?我只盼着他们两个要好,就再没有不顺心的了。”

    白微道:“奶奶的心愿,是准定成的。”于是服侍洪氏更衣洗漱,又问:“这大早晚的,府里大太太请奶奶去,连一夜都等不得,究竟是什么急事?”

    洪氏笑道:“倒也算不是急事。不过是她的脾气,但凡想起了什么,就忙着要跟我说。只是你提醒我了,明日英哥儿接了大爷家来,若已经醒了酒,请先过来我这里说话。”

    白微应了。众人自去歇息不提。一夜无话。

    作者有话要说:  那啥,林妹妹的诗文是眉毛胡诌的,因为颇爱曾巩,于是就从曾诗里化用了……但才力不足就是才力不足,才诌两句就已经不行了,内牛满面

第81章 第三十四回中() 
次日起来,洪氏梳洗过,便命人取前一晚备下的衣服,去到翕湛园。这翕湛园在黄府东南角,原是前朝老相黄无溪著书之用,因接蕲州老家从祖弟一家至南京,安置于此,故而从“兄弟既翕,和乐且湛”取“翕湛”二字为名;后虽开枝散叶,扩张门户,黄氏子孙仍以此为园为兄弟客居之所。因此章望等凡到南京探视姑母等,向来在此园中起居。只是此番章太夫人先开口留了洪氏与黛玉,那边黄象又黏住了表兄章回一处歇息,倒叫偌大的院落只与章望一人受用。然而一应起居用度,都是全的。这洪氏到了园中,先粗粗检视一回,见无甚妨碍,才坐到屋中,就听外头传报说章回已经奉着章望、黄肃到了门口。

    却说章望昨日往明阳书院探访同学老友,众人吃酒作乐,到三更天方罢。章望因记着下一日是姑母家宴,饮酒虽多,仍有余量,又定心甜睡了两三个时辰,此刻倒也精神抖擞。黄肃却是酒逢知己,敞开心怀大吃大醉了一回,兀自犹在梦乡。章望就让章回并从人搭着,送他往园中惯常住的那几间偏房里继续睡去,自己则往正屋走。抬头早见洪氏迎上来,章望便笑道:“怎的一大早来?姑妈那里不伺候?”

    洪氏道:“还不是为的大爷昨夜宿在外头?今日姑妈摆宴请戏酒,怕你匆忙赶紧的,倒换不过来,手绊脚乱,先给上一出笑话看。”

    章望道:“能叫姑妈一笑,我就真忙乱些也无妨。”又说:“其实不急。回儿一早就过去书院,都服侍妥当了。我与你看,半点儿都没落下什么。”话虽这样,到底由洪氏看着重新换过里外衣衫,又整饬了头发脸面。章望笑道:“如此,真个焕然一新了。身上又觉松快不少。就是弄这一番,弄得我又饿了。可有垫饥的东西没?我吃两口。”

    洪氏笑道:“哪能没有这个?”就让摆出早饭——就大提篮里挪出七八样精巧碗碟,也有入了梅子的粥,也有盐渍的橄榄——奉与章望,嘴里说:“你还要什么,说来,好叫人去做。再晚,就妨碍后头正事了。”

    章望看她一眼,道:“也没什么特别想吃。就是这粥有些没味儿。最好再配些姜丝蟹茸。”

    洪氏一听就笑起来,道:“一大早的就想吃这个,也不怕油腻。也罢,难得开口,怎么都得叨烦了大嫂子。”就打发跟的人去告诉厨房,又叫过一旁站的白微,说:“你也去,告诉大爷平日的口味,顺便让只按一个人的份额弄就成。”白微会意去了。

    章望就笑道:“一两个鸡蛋的事情,也值得你特地打发一个人过去。”

    洪氏道:“总是客呢。再说替主人家俭省,也是正理不是?这个弄起来快,你若真饿,这边先吃着。”

    章望笑笑点头,就着桌边吃了两小口粥,方问:“这会子也没旁人,什么事快说。我听了,你也好早些回去,省得一会儿又叫姑妈笑。”

    洪氏一怔,脸皮就通红了,抬手打章望一下,嗔道:“我可有正经事的!”随即正色道:“是昨晚大嫂子跟我讲了一户人家,邀我后日陪她一块儿往她娘家里去,顺道儿相看。”

    章望就停了匙,凝在碗沿上,问:“由哥儿?”

    洪氏道:“正是。大嫂子说的就是她娘家三嫂的族外甥女儿,那姑娘的父亲现在永昌府保山县任上。生的月份小,今年虚二十,其实只十八岁,人品模样文才都好。大嫂子问我可有意。”

    章望笑道:“诸暨寿氏,这也是会稽郡望了,人才繁盛,家业昌顺。永昌府更握云南茶马重利。他家的姑娘,怎么耽搁到这会子?可有什么说道没有?”

    洪氏横他一眼,笑道:“你就是心急。大嫂子自然有交代的,难道还能亏了我们不成?大嫂子说,人她是见过的,再没什么不好。只一样,身量较寻常女子高出许多。故而早两年相看时意外就吃了亏。她爹娘又满心疼爱,不肯含糊,这才一路拖到了今日。”

    章望闻言就点点头,又想了一回,方道:“我知道了。既这样,你便同大嫂子去看一看。若好,回来与我说。”

    洪氏满心欢喜,伺候章望早饭。正一时白微等提了提篮来,洪氏忙上去亲自接了过来,移开篮盖,将里头那一小碟子姜丝蟹茸取出来安到章望跟前——虽名蟹茸,却是以鸡蛋为主料,加姜丝、葱末、蒜泥、鳑蜞膏几样,再用脂油快炒出来的,关键由陈醋入味,导出稻花香时满仓螃蟹的鲜香味儿来——使得纵非当节令,犹能以假充真,度口腹奢欲。

    果然章望举箸略一尝,就笑道:“不坏。”就着连吃了两小碗粥。突然就听外面有人嚷:“好香!”抬头一看,正是黄肃闯进来:睡眼惺忪,不妨鼻翼翕动;脚步迤逦,兀自闻香循踪。章望再一看,后头跟着儿子章回,却是一脸无可奈何。由是不禁大笑,又连声吩咐:“回儿扶住你老师。叫丫鬟拿净面漱口的东西来。再多取一副碗箸。”洪氏也忙催促左右,又跟章望道:“我去看着,另外再多制备些醒酒汤来。”说着便带人都出去了。这边只剩章望、章回父子,将黄肃安顿好,又醒酒、更衣、洗漱、早饭不提。

    待坐定,黄肃因问:“什么要紧的事,值当一老早跑来找你说?”

    章望不答,反问:“我记得早几年你曾过青溪书院访管博扬,可遇着过寿芩寿广兰?”

    黄肃道:“寿广兰?这倒不曾。他家的惯例,子弟都进自家墅学,就开坛设讲也只在诸暨寿家的族学里头,再不会跑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