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红楼之风景旧曾谙 >

第51章

红楼之风景旧曾谙-第51章

小说: 红楼之风景旧曾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嬷嬷的爹妈,正是先头章太夫人从常州陪嫁到林家的,晓得章家底细,更知道两家渊源。因章望夫妇就要到扬州来,盐政府里多好奇,又见识了章回仪容风度,一发传的什么话都有。谈嬷嬷听这些年纪小的转眼就说得没边,憋不住,出声多说几句。本来众人听得也入耳入神,只是当说到章太夫人才学,讲出几个同林老太爷比文斗诗的典故,小丫头们不信,这才热闹议论起来,却不想把里头的黛玉等人也给惊扰了。

    这林黛玉就忍不住问:“这些都是真的?先祖父当真十赌九输?”

    谈嬷嬷笑道:“奴婢哪里敢扯谎呢?还有那许多老人在。当年斗起诗文来,先老太爷就不是十赌九输,也是赢少输多的局面。所以才更爱比作画弹琴。先老太爷的琴是师承大家,画也画得好。故而每到最后,都是各自认输,然后在老太爷的画上题跋老太太的词句。后来老太爷陆陆续续拿去给装裱收藏起来,如今就搁在库房箱子里——姑娘有兴致,起出来看可好?”

    黛玉闻言意动,但随即笑道:“临时就取,这也麻烦了些。以后有空再看吧。青禾紫鹃,你们也帮我记着。”想了片刻,又叹:“祖父祖母这些事情,也真有趣。可叹我竟到今日方能得听。谈嬷嬷,这几日你也跟近些。章家叔叔婶婶从常州来,有什么风俗,还得你随时留意,告诉我们来说呢。”

    谈嬷嬷忙笑应了是,果然当日就留在跟前伺候。晚饭时泊月堂里林如海偶尔看见,也笑笑点头,称一个“可”字。又笑着告诉黛玉说:“你祖父与祖母当年,甚有明诚、易安夫妇之风。人说我与你母亲和谐,却也比不得他们。只是章家女子多善书画、工诗文,于他人却并无此要求。女儿家贞静淑娴,就无这方面长才,言语行事宽厚仁孝,也一样得人敬重。”

    黛玉听了教导,忙肃手而应。旁边关梦柯却笑起来,道:“只管说这些做什么?丫头别急,你只知道留神别挤兑你章家婶婶赌赛作诗就是了。或者就挤兑了又怎样?仰之和回小子哪个接不下来?快别管你老爹满脑子算盘,都是这几日给闹腾的,尽操些用不着的心。”

    林如海自己也发笑,招了黛玉在身边坐下,细细看她形容。见她比半月前初到家之时气色大有好转,心中喜悦;又想这几日关梦柯与她饮食调养,一日三餐用得虽还不多,却更香甜,其功效料也能渐渐地显现出来。林如海满心疼爱,虽然关梦柯就在旁,也少不得多吩咐叮嘱几句,这才打发她早去休息。一会儿听闻说章回又自外头淘换了新书来,往桐花院和泊月堂各送了一套,先点了点头,然后就忙打发人到黛玉屋里说:“书随时看得,必定不许熬夜,胡乱浪费精神。”如此种种,也不赘言。

    再一日,正是章望夫妇一行到了扬州。家人传报:“伍管事、表少爷已经码头上接了叔老爷和太太,眼看就到门外。”喜得林如海忙带着黛玉去接。开了大门,就在轿厅将章望、洪氏两口儿接了进来。林海、章望兄弟十几年未见,暮年重逢,也说不尽的悲喜交集,泣笑叙阔。这边洪氏却是第一次见着林家,厅侧厢房稍作梳整,仆妇丫鬟伺候着出来,抬眼就见到林黛玉侍立在跟前,豆蔻芳华,风流绝代,惊喜间就带出满满的笑容来,张口就要说话——

    作者有话要说:  嘎嘎,终于都来啦~~~见家长见家长~~~~

    ============有样学样的感谢和求包养分割线===============

    米粒妈妈扔了一颗地雷

    水雷扔了一颗地雷

    加菲扔了一颗地雷

    永远晒不黑扔了一颗地雷

第59章 第廿五回中() 
却说这洪氏下得轿,仆妇丫鬟们拥着出了轿厅门,才方看见林黛玉,那边林如海、章望、章回等也都瞥见她出来。因林家并无别个女眷亲长,林如海慌忙自己过来。两人见了礼,林如海就喊黛玉:“玉儿,快见过叔父、婶母。”黛玉急上前两步,朝章望夫妇两个蹲身万福。结果才稍一蹲身,已经被洪氏搭住手扶起来,耳里就听她满口笑道:“快快起来!好守礼孩子。怎么这么多礼呢?”

    黛玉方慢慢抬头,只见这洪氏喜笑盈盈,鹅蛋脸上霞生双靥,黛枕眉峰,身上着一领堇色夏衫,腰间压一串儿粉紫芙蓉玉佩,年当逾不惑,明媚却若三十许人。洪氏攥了黛玉手,又细看一回,笑道:“怪道林伯伯藏着闺女。原来打的就是经书上那国王一样的主意,十二年不给看,而今只一入眼,就出落成这般出挑模样儿呢。怎么不叫人见了爱煞?”

    林如海听了哈哈大笑,章望也笑。林如海因说:“果然你们上次见她还是在她襁褓中时。可见时光如飞,催得我兄弟见老,孩子们也都长大,却只有弟妹,还是当年一般明快爽利模样。”

    洪氏闻言笑弯了腰,道:“还是林伯伯最能夸人。但只别是我当年就看老,而今年纪上来,倒瞅着年岁面貌相当了吧?”

    林如海忍笑未答,旁边章望一拉她手,笑道:“瞧你这人来疯。孩子们还都在眼皮子底下站着呢,嘴里就跑开了马。”

    洪氏随手将他一拨,道:“我今天见到侄女儿高兴,多说笑两句,你又管我。”握着黛玉的手,就歪了头凑近她说:“他们大老爷们儿的要文绉绉装相,咱不理他。大毒日头底下,他们爱站多大会儿子就站多大会儿子,反正皮糙肉厚,也不怕热,也不怕黑。咱们姑娘家可经不起这个。丫头你快带我进去,有茶吃一碗,有湿帕子也绞两条来。”

    林黛玉听她说话,心里早吃了一大惊:她先头万万料不到洪氏竟是这样。要说在荣府,王熙凤也是能说善笑,但毕竟是孙儿辈、年纪小,且玩笑也只在贾母与平辈儿相熟的兄弟们面前。邢夫人、王夫人等长辈女眷,都是一味的恭谨端肃。再有薛姨妈虽会说笑,却是寡居之人,平日也不会到外头来。黛玉自己又不大出门,哪里见过这样的活泼随性、轻快俏皮?只是洪氏这般说话举止,满透着亲近热乎,叫人心头那点忐忑怕生一时尽消。于是这黛玉也忍不住露出笑来,那边林如海也给提醒了眼下情景,忙说:“是我的不是,竟叫都立在厅门口——快请进里面屋里头坐。”

    一众人就到盐政府的正屋明润堂中,分宾主坐下,丫鬟奉茶。又请出关梦柯来,章望、洪氏忙起身相见。关梦柯也不跟他多礼,先捉了两人的手把一遍脉,然后怪叫道:“我说你两个今日怎么转了性儿,这样殷勤?明明一没灾二没病的,健旺堪比年轻人,倒还跟我多礼?哦,我晓得了,今天有小辈儿在,所以定要做出些样子来。”

    章望笑笑,不与他多扯。洪氏却笑道:“你老爹也知道有孩子们在,就这么怪声怪调的。为老不尊,还不是打你起的头?”

    林如海、林黛玉这半月来与关梦柯相处,都知道关梦柯为人甚有几分怪癖。果然见他被洪氏呛声,不以为忤,反而笑将开来,说:“这不是见了你们高兴?丫头你从常州来,你爹在家可好?这大热天,叫你们跑动,他自己猫家里歇凉,可是好忍得下心。”

    洪氏笑道:“这话,你老可错怪我爹爹啦。是我跟大爷商量,炎天暑热的,爹上了年纪,实在不放心他到处跑,就请大哥代走一趟。正好我们两个也十来年没到扬州,趁便也一起来,也算是儿女两方的心意都有了。就这个道理,我们整劝了两三天才最终答应。现在你倒还说他。只怕就这天气,常州那头,他耳朵非得要立时着火烧起来不可!”

    众人听了,顿时一番大笑。然后又简单叙了几句,黛玉、洪氏就起身,相携往内院里去了。明润堂上留林如海、章望、关梦柯、章回四个。林如海就叫送上消暑的凉茶、冰湃果子等茶饮吃食。关梦柯一见大悦,拿起来就吃,又招呼章回:“小人儿家牙口肠胃好,吃这个再爽快过瘾也没有啦!”

    章回冲他笑笑,果然就着茶碗喝起来,却只尝了一口,便取过林如海并章望的茶碗,往里头都兑了些热水,方才捧给了两人,一面说道:“父亲在家时吃的,口味都清淡,伯父不如也试试?”

    这边林如海尚未及回答,章望已经笑骂起来:“你也忒多事了。白读随主便’四个字都不记得了?这里是你伯父家,倒轮着你来枪手夺脚地做主。还不快给你伯伯磕头道歉,说小子错了?”

    他这边说话,林如海一时却也想起来:原来章望自幼康健,向来少病,但偶然得病,就是大症状;故而从小时起,最怕吃药不说,平素也难闻药味儿。这凉茶虽甘甜,到底是用许多草药煎汤熬煮,当年章望就不爱吃,总是背着外祖父外祖母,偷偷分给自己与黄幸两个。只是不想几十年过去,章望脾气依然如此,就连章回也要替父亲圜转遮掩。林如海又是好笑,又是感慨,却不防就这一岔神的工夫,章回已经依着章望言语深深躬下腰来。林如海忙扶起,笑道:“仰之你就装相吧。回儿还不是为了你的口刁?亏你有脸说他。我只知道他是最知礼的。”一边说,一边就端过那兑了热水的茶碗喝一口,道:“果然是这样更好喝些。”

    章望见了,哈哈一笑,也拿了茶碗喝茶,又由章回伺候吃了两块冰镇的苹果、脆梨、西瓜,这才打发他自家安心吃去。林如海也笑嘻嘻陪他又吃了些,这才问道:“仰之这次来,洪蘼那边定是要过去的?”

    章望道:“这个自然。我想着最迟后日,必得要往那边先走一遭。再有范桃生那边,你也知道他是顾文凌夫人的四叔,跟程睿秋几个是同科,先前与祖父也多少有些学问上的瓜葛。近日新出了个集子,蒙他有心,特意写了帖子又送了我一套,请得空儿帮忙看一看。如今我人来了,自然那边也少不了要登一回门。”

    林如海笑道:“这个范老爷子,倒能来事。从京里下来也算不上两个月,居然书也出来了,名声也比以前更响些。看这行事举动,以后这扬州地界上,怕少不得张扬。”

    章望道:“他张扬怕什么?到底不在其位。且广陵书院跟明阳书院又不同,杂学旁收,讲什么的都有,就张扬也是有限的。”

    林如海点头,笑道:“学问上的事情,我原本不如你。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只一条,真有什么,你可得帮我,替我打这个擂台去。”说着顿一顿,见手里的茶已经吃完,遂让丫鬟重新沏一碗茶,依旧兑上些热水,接过来端在手里,也不忙喝,向章望继续笑道:“洪蘼孙女儿的大喜是六月初七,你们想来是要等过了三朝回门的?”

    不意章望却摇头,说:“这倒不必。说到底只是族亲,血缘毕竟远些。且南京还有一顿喜酒等着,那个才是非去喝不可。”

    林如海忙问是谁。章望笑道:“是南京大嫂子娘家的侄子,泉州王肥王德富的长子王葳,定的好日子就是六月二十二。我们临行前接到大阿哥书信,说王老将军的话,要我们一定过去吃酒——其实我们不去也罢,老人家惦记的实在就是我家那小子一个,有他到,也算我们心意啦。”

    林如海顿时笑起来,说道:“果然忠献老伯爷喜欢回儿,先前我在南京就看到了。”因说:“二月中我听幸大嫂子说起时,两家的日子还没定。总以为多半要到年底,最快也得九月。不想定的六月。”

    章望道:“大阿哥信上说原是想等秋闱之后。但那时海上风转,又是秋后冬来、海运漕运,正是船务事多的时候,就算朝廷准了王肥的假,他自己也不敢轻离职守。索性这一两个月南风稳定,赶回来将孩子的要紧事情办了,再赶回去也不担心。”

    林如海点头,又问:“只是如此一来,这次秋闱,他家怕是要错过了?”

    章望笑道:“这王葳也不过虚十九岁,就错过今年一场也还小呢。我听大阿哥说了,他家正想着等成婚后就打发小夫妻两个上京去,靠着他大伯王耒,安安心心地读书备考。”

    林如海听了,先看看章回,见他一旁端了茶碗坐着,身近一个关梦柯凑了脑袋来,嘴里叽叽咕咕不知说些什么,章回脸上表情一本正经,时不时点头地煞是认真。林如海不由得就笑起来,转向章望,道:“我却觉得不好。读书原是耗精神的事情,少年人又少有定性,多半就容易分心。虽说孩子年纪不大,但若果然有实力的,还是一门心思用足了劲头的好。所谓一鼓作气,道理也差不多。”

    章望闻言也点头,说道:“王葳乃是他那一房的长子,父母着急些也是寻常。若似那家里头还有个哥哥兄长,尚未得成婚的,就放个一两年也无碍。”

    林如海闻言,笑容越发深了,道:“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