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红楼之风景旧曾谙 >

第42章

红楼之风景旧曾谙-第42章

小说: 红楼之风景旧曾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过去不迟。”

    一时就回到桐花院。候着的众人又要上来行礼请安,黛玉便请伍嬷嬷传下话去,只说:“大家的诚心,我都晓得了。大家都是家里服侍的老人儿,母亲去后,父亲全仗着你们守住家宅平安。我虽年纪小,几年间又在外头,也知道你们的忠厚孝敬、恪守本分。只是今日我才家来,时辰匆忙,如此受礼,倒显得我不够郑重,也辜负了你们的恭敬。只等过两日父亲大好,再从从容容见面,并给你们道谢。”众人见说,这才罢了,但到底都在门外磕一个头才各自离去。这边黛玉换过一身淡粉色纱裙,重新梳了髻,用一支米粒衔珠凤头钗簪住。对镜子看过,见再无瑕疵,便催着伍嬷嬷等急忙忙往林如海此刻养病的小院既泊月堂赶去。

    待到了泊月堂,果然如之前伍嬷嬷所说,林如海正留贾琏说话,章回、关梦柯在旁相陪。先头贾琏到松风苑,稍作歇息,便换过衣服,转回到林如海处。此时林如海也看过贾赦、贾政等书信,就同贾琏略说一遍自己此番病症,都经历了哪些曲折、如何请到关梦柯,之后又如何用药等。贾琏也深知关梦柯医名,原想着要寻机结交,此刻又有林如海一番推崇,忙得向关梦柯行礼致谢,口中说:“先生大恩,这边自有一番谢意。”

    不想那关梦柯性子本就狂傲狷介,大喇喇受了礼不说,只道:“空口白牙,礼单子先拿来我看。”贾琏不提防,顿时噎住。还好章回在旁笑说:“尚未见全功,就讨亲戚家的礼,你老人家也真能张口。殊不知这一张口,谢礼就变作诊金,您倒是收也不收?”关梦柯一想自己誓言规矩,也便不再多说。

    贾琏这才算见识到关梦柯脾气,想着太医院的医官受邀过到侯门公府里时也未得如此。但关梦柯编《本草》,集医方惠百姓,朝廷征召也谢辞不就,自在遨游,果然真正有大本事、大才能之人固有其性情古怪,不是那寻常所谓名医可比的。于是又对章回高看了一眼,心下里盘算他必有寻常人不知道的要紧关联,医者有救命回生之能,倒要越发设法亲近了才好。

    他这里想着,章回早又说了几句,林如海顺着他话头,轻巧巧就将话题彻底带了开去。然后又问贾琏京城里情形,贾母史太君身子康健,贾赦、贾政、贾珍诸人职司差营等等。贾琏虽只捐了个同知虚衔在身,日常里到底帮衬贾政家务,外头往来也勤,平时跟贾珍等混玩得又好,于是不论家里族外、京畿朝野、市说俗谈,诸般百种知道的甚多且全。林如海东问一嘴、西提一句,他竟是桩桩件件,对答如流,只是心中少不得也嘀咕怎问得这样细碎。但转念一想,林如海毕竟是亲姑父,又有嫡亲表妹在自己家住了这许多年,就再多问也是亲戚关怀守望之正理,于是答得越发仔细精心了。

    正说间,外头就传报说林黛玉过来了;一边又有人来报说午饭都治备齐整了,问摆在哪里。林如海吩咐就设在泊月堂,他自己是单独的一席,关梦柯一席,黛玉一席,又请章回代自己款待贾琏。黛玉就过来服侍林如海用饭。林如海由得她布菜奉汤,心中越发欢喜疼爱,连连劝说:“乖女莫只管伺候我,也顾着你自己吃些。可怜远道儿家来,快尝尝看家里的菜饭可还合胃口。”只是黛玉执意服侍他将午饭用完,又将饭后的汤药服下,这才自己吃过。好在旁边的钱姨娘眼紧又乖觉,早命人及时换上新热的饭菜羹汤,又是五月里的天气,吃起来倒也温腾腾十分适口。

    一时用毕,漱口。这厢贾琏、章回等也都吃好。众人重又坐到一处,喝过茶,又说了一会子话,关梦柯就催林如海歇昼。黛玉、贾琏、章回各自起身告辞。林如海也不虚留,就令都去休息。一时泊月堂众人散尽,只留林家管事老仆的伍生并两个小厮在堂下伺候。林如海也不说话,只将身倚在榻上,合了眼默默寻思。

    不一会儿,伍生眼见着院门外头路上,管事媳妇正领着黛玉的乳娘王嬷嬷过来,就上前向林如海低声禀报过,又说:“大小姐已经到家,有什么事情,如今都就在眼前。老爷只记得千万保养好自己个儿,才好继续替大小姐悬心呢。”

    林如海骂道:“老货,嘴里怎就不说些好话来?那是先太太的娘家。”听到脚步声响,睁开眼坐起来,就见王嬷嬷在身前跪下来磕头。林如海便道:“当初送大小姐到外祖母家暂住,为的两边风俗规矩都不同,不便令更多人跟去。你是家里的老仆,哺乳之亲不比旁人,又难得识文断字、写算都通,方才选了你陪大小姐上京。这几年大小姐在那边,衣食行动、人面打点都只赖你一个人。平日书信里玉儿也提到你许多次,说亏得你照应,总算舒心。今日粗粗一看,果然也都还好。可见你在玉儿身上用心,确不枉主仆这一场的情分。”

    王嬷嬷听了忙连磕几个头,只说都是本分,更遑论林家与大小姐待自己的恩情。林如海点点头,命她站起来回话。王嬷嬷忙束手低头站到一边,就听林如海自上京那一年问起,几年来黛玉在荣府何处起居、随侍几人,日常做哪些消遣、有哪些亲友往来。待问到荣府中怎生上学读书,王嬷嬷回道:“那府里男子读书都在家塾,由一个族里的太爷老学究讲经史。小姐们说是也上学,其实只学些《女则》、《女戒》、《列女传》文字,还有《四书》里挑选的几篇读过就罢了。倒是政老爷最喜欢大小姐的好学,知道大小姐在家的时候就已经将《四书》通读过,就亲自与大小姐细讲其中文章,又教大小姐看经史和古诗。书房里有了什么诗集本子,不拘旧的、新的,政老爷都会让先给大小姐看一看,若喜欢就随意留下。满府里的公子小爷,再没一个能在这上头说得了话。”

    林如海想到这几年黛玉并贾政与自己书信上的话,就笑笑点头。又问:“除去大小姐,政老爷闲时还教旁的什么人么?”

    王嬷嬷摇头道:“不曾怎么听说。那府里老爷们都不太管哥儿们读书的事。政老爷平日也多只跟几个清客相公在书房里谈诗论文,只每旬问一两次宝二爷的功课。倒是先珠大爷留下的兰哥儿,政老爷常叫抱到书房去。”

    林如海便低头思量计算,道:“这兰哥儿也好有十岁了罢?却不知才学如何。”见王嬷嬷现出尴尬为难颜色,遂便笑道:“罢了,不是问你——这个想也不是你能知道的。只是那府里,都说公子小爷中谁书念得最好些?”

    王嬷嬷忙答说:“自然是宝二爷。但府里人都传说,政老爷几次查宝二爷的功课,转头到房里就跟二太太发恨,说论到学问,就十个宝二爷加起来也不如咱家大小姐,偏还被老太太护着不肯下死力气用功。”

    林如海顿时就失笑,脚直颠了几颠,说:“这话混闹。老爷太太房里的事情,怎么就传得满府?”又想了一想,向王嬷嬷道:“而今家来,你照旧管着大小姐屋里。有什么不晓得的,直管问伍嬷嬷;再有拿不准的,直接来回我。再有,这次从京城那府里来的,不拘男女,把名字、出身、在那府里都做什么、每月多少例钱、先前有没有跟出过门,统列一张单子出来。跟大小姐的不许落一个,跟贾家琏大爷的,你知道一个就算一个。写好了拿给伍嬷嬷。就止这桩事情,去吧。”

    王嬷嬷听了,就应一个“是”,又给林如海磕一个头便出去了。林如海又吩咐伍生:“这件事情,你跟你家的都要上心。好了,也不用你多说,我这便去睡。你帮我看着钟点儿,等两刻钟就叫我起来。另外也记得叫人去看表少爷午休起来没;若起了就请他过来,我有话要跟他说。”

    这边伍生就一一应了,林如海方歇去不提。若问林如海要请章回说什么话,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作者有话要说:  翻了一下《红楼梦》原著,关于黛玉对家人祖先的祭祀,只在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里面提到一笔。只在林如海、贾敏的忌日,贾母让人准备好东西给黛玉进行私祭。贾母再伤心女儿早逝,贾敏既然出嫁,就不好再受贾家的香火;而黛玉虽然是亲生女儿,但在贾府毕竟是客居,她年纪小,这些事情又总是忌讳的、不方便的。所以这里特别写一段,只为怜惜黛玉寄人篱下的心酸无奈。

    黛玉会不会待人接物的问题,也看到过讨论。我是认为她必然很擅长于这一点的。只是,能不能和愿不愿的问题而已。

    贾政教黛玉经史诗文,这个完全是个人的猜想。只为原著里头两句话,一是林黛玉跟宝玉斗气时会“找舅舅去”,可见舅甥关系非常好,贾政是偏疼黛玉的;再一是大观园里的匾额拟名,贾政很喜欢黛玉拟的,大部分都用了她的。另外还有一个就是,林如海推荐贾雨村的时候,也是跟贾政提,并且强调贾政喜好学问。于是这里就特别写一段,黛玉在贾府里还是很有长辈疼爱的。

    贾琏,其实贾家子孙,比较起来,贾琏是其中相当不错的。除了好色一项,本身没有什么大奸大恶(请暂时忽略“万恶淫为首”这种话),而且事实上他还算是能辨是非、有良心的了(贾雨村帮贾赦强买石呆子的扇子逼得家破人亡,贾琏就因为表达不满而被贾赦痛打)。他可能不算有大本事,也没有什么大志气,也有这样那样的不干净,但肯定也算不上什么坏人。

    至于絮絮叨叨的林如海,风景里他绝对是个好爸爸。贾敏死得早,他也只好父代母职,什么都管一管了。

第50章 第廿二回上() 
接上一回文字,且说林如海午睡起来,便命人请章回过到泊月堂。就见章回换了一领云白色夏布长衫,腰间束一条藏青绦带,通身只阔袖上一转儿君子兰雪青回字花纹,林如海点头道:“这件衣服配你,倒比仰之当年更精神。”见章回不解,笑道:“你父亲年轻的时候也爱穿这样的。其实不独他,我们那时表兄弟四五个在一起,没谁不弄几身白衣,也都是你身上这种大差不差的样式。只是仰之身形最是健硕,便总显得比旁人格外宽厚些。”

    章回听到这里,忍不住也笑了,说:“父亲现在穿的,纹色都以深重为主。”

    林如海哈哈一笑,不再多说,只叫章回到近前坐,拿出贾琏自京城荣国府的书信礼单等与他一起看,并商议拟写回文。章回这些日来因林如海病中委他日常会客、文牍礼仪诸般事情甚多,也未深想,就帮着一件件处置发落。不一时,主簿孙纲从前头带了未决的公务来,林如海叫也坐近身前,三人一起从旁参议。章回却几句话避过,借口催茶点,一转身便出去了。不一会儿,果然底下人奉了茶果点心并闲时吃的药羹药丸进来请林如海用,一边禀告说章回的舅表兄洪大临时有急事来请,章回让告诉一声,他人已经先同着来请的人过到那边去。孙主簿于是笑道:“小章相公有心,果然行事妥帖,一点不差。”

    林如海摇头,道:“哪里妥帖?小子不知变通,一味拘泥规矩礼仪。我身上既还没好,也不能往前头理事,这会子都在自己家里,一旁坐着又何妨?只听,不多话,到时便说得过去。这般走开,也不领会他父亲打发大老远过来的一片心意。”

    孙主簿看林如海话虽抱怨,神色却都还好,顿时笑起来,道:“小章相公是稳当人,心里向来有主意的。我看他倒未必是拘泥,多半也对这些个枯燥事体没耐心。总还是大人心急求全了。”

    林如海听了也笑,说一句“罢了”就继续正事。一会儿事情理毕,又有府中管事的申凭来回话,说扬州府的几家听说大小姐回扬州,知道是今日到家,都遣人过来请安致礼,其中打头儿的就是现扬州丁知府家。一边说着,双手将单子递过来,请林如海的示下。

    林如海想着女儿初到家,委实不欲令她劳累,但又不能不理,就吩咐:“领来请安的女人们去见大小姐一面,磕个头就罢了。叫钱姨娘到大小姐身前伺候。另外伍垣家的可家去了?也先教回到大小姐那里。以后有外头各府的请见,她都要在一边提点照应。”申凭就答一个是。林如海想想又道:“一会儿你也到桐花院,听到什么话,都报来我知。”这才打发他速速去了。

    转来说黛玉。林黛玉在泊月堂吃过午饭,回到桐花院,就有丫鬟媳妇们等服侍在东厢房里歇昼。概因王嬷嬷、雪雁都是自己打小儿就带到荣国府,五六年在京,不曾见着家人面,黛玉回转到上院后,头一件事就是特许她两个的假,令先各自回家,与亲人团圆一日,等明天下午再回到桐花院来不急。果然雪雁喜孜孜地就跟着伍嬷嬷走了。这乳母王嬷嬷也是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