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红楼之风景旧曾谙 >

第146章

红楼之风景旧曾谙-第146章

小说: 红楼之风景旧曾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边甘氏赶紧走上来,笑道:“大妹妹来了。”携了手到桌边。众姊妹也纷纷围上来问好。甘氏告诉舒眉:“是你两个兄弟,想我这新收拾的屋子只暖不香,回兄弟又不让搁水仙,刚才特意到后面大花园里采了这么一大枝来。”

    舒眉笑道:“水仙味儿浓,要搁屋子里闷着熏上一夜,人闻着就不舒爽了。腊梅倒是不妨。”再看一回,又忍不住笑道:“这么大一枝,花朵又密,还有许多半开未开的,可是能香许久了。”

    甘氏笑道:“我也这么说呢。这一枝花,怕是能香过年去了。所以我才刚正问他两兄弟,是不是为的偷懒省力,才特意挑这么大这么密的一枝,竟是挪了小半棵树到屋里来了呢。”

    这时章回、章僚也走过来见礼。章僚闻言笑道:“嫂子和姐姐明鉴,哪里偷懒省力?弄这一枝,可比弄其他小巧零星的费劲多了。偏咱们小七爷说,既然是为的熏屋子,不比平时造景入画,要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定要选那又直、又正、又密的梅枝斫了来。结果真如嫂子的话,弄的不是一枝,根本是半树呢。又指使我一路扛过来。幸而嫂子和姐妹们都喜欢,林妹妹也喜欢。”

    众人听到最后一句,忍不住都笑。章回、林黛玉更是脸上微红,再对望一眼,各自都觉得脸皮发烫。章回忙推章僚的肩一把,笑道:“你倒推脱得滑溜。我费心挑选,难道不是为了你也想林妹妹喜欢?”

    这句话顿时提醒了众人。在场的哪有不知道章回言下缘故,纷纷注视章僚,见他连脖颈、耳尖都红到滴出血来,又是好一通大笑起来。

    章僚吃看不住,转身就走。章回赶紧捉住,笑道:“你臊什么?嫂子、姐妹们都在替你用劲,你跑了算哪桩?”拖了章僚回来,押到窗底下,命令侧背向众人坐好了。转过来又向甘氏、众姊妹及黛玉说道:“咱们只管说咱们的。这里并没有坐着一个什么人。”

    众人一发笑得厉害。但见章僚虽然满脸通红、头顶冒烟,却果然老老实实坐着不动了,都猜到心思,一边肚里好笑,一边果然也都情愿帮忙。便依着章回所言,把林黛玉围坐在当中,又赏花,又让茶,说话间慢慢带出贾家的种种来。

    黛玉早从林如海口中得知章魁尹氏探问迎春之意,想到既是多年相处、一起长大的表姐妹,今后多半又成亲近妯娌,如何不满心欢喜?也情愿帮迎春在这边家里出力。舒颐、舒慧、舒颖又是才跟着祖母长辈拜访过贾家,见识过迎春为人,自然都乐意帮着兄弟一把。于是众姊妹说说笑笑,又有章回时不时凑进去几句,不大一会儿,就给章僚画出一个斯文敦厚、淑婉温和的形象来。章僚听得高兴,不知不觉就从侧背着身转作了正对着众人,更不知道自己嘴角早扯起老高。还是甘氏借着给姑娘们倒茶,故意从他跟前走过去,踢一下脚尖,章僚这才猛然惊醒,重新装样儿坐好,只是低着头,一个劲儿痴痴地笑。

    甘氏见状,好笑摇头,因挨着章舒眉,低声笑道:“看他这两个,平时都是再聪明不过,遇到自家的大事,一个比一个犯傻。老七昨儿犯了糊涂,今儿这劲头,恨不得头都割给林妹妹。这会子老八又这样。”

    舒眉笑道:“嫂子别忙着笑话兄弟。也就是五哥哥年长两岁,凡事老成,才没让揪到把柄话头呢。”

    甘氏一听,慌得讨饶,假意恨恨道:“知道你最护着你回兄弟,不过一句话,你就来吓唬我了!”又握了舒眉的手,向旁稍稍走两步,这才低声说:“你别笑话我,我也是各种坐不宁。这会子但凡能多听一句贾家姑娘的好,心底下都更安稳一分。”

    舒眉听到这个话,心下略疑,然而便笑着挽了甘氏,道:“我先前在屋子里的时辰久了,嫂子陪我外头走两步。”出了屋子,也不真个儿走远,就站在廊檐子底下,恰能看到小花园里披着薄薄一层雪的矮坡,坡上疏疏朗朗好似戴了白软帽的花树。舒眉吩咐丫鬟们站远了,方笑道:“嫂子也帮兄弟们着急,到底不愧是我们的好嫂子。”

    甘氏挨着舒眉站了,手捏她的手心,努嘴道:“我说真个的。虽然是嫂子,跟你也就是同一年,平时心里还拿你当姐姐呢。我慌不慌,你还不知道?这可是一下子两门亲呢。”

    舒眉就笑道:“一下子两门亲,先前由大哥哥和回兄弟不也是这样?你有什么慌的?”

    甘氏道:“由大哥哥那是大嫂子,又到底隔了一房。回兄弟这里,林妹妹还小呢,我只当是亲妹子。可如今六弟、八弟,虽说是四奶奶养的,论起来都在同一房。我原本在家就是最小,过来这边也是最小,太太、奶奶们都宠惯了,纵得连规矩都快忘个精光。这会儿要来两个比我小的,又都是世家大户出身,指定什么都比我强的,你叫我怎么不慌?”

    舒眉见她说着说着,还真的愁眉苦脸起来,忍不住噗嗤一声:“我的好嫂子诶,你还真想着一辈子都做最小的?底下那许多兄弟呢,一个个都要娶媳妇。得了这两年松快就是有福的了,你还想更多?”

    甘氏就瞪舒眉两眼,道:“我跟你掏心窝子说真心话,你还笑我!”

    舒眉忙笑道:“嫂子莫要发急。我实在跟你说,前面嫂子那句话已经点破了。五哥哥到底是七婶养的。嫂子在七婶跟前奉承就是了。将来六嫂子、八弟妹进了门,也都是在四婶跟前。”

    甘氏咬一咬唇,道:“但是二太太跟前……这一年多来二太太对我虽半点不差,我们家奶奶和四奶奶也都给足了脸面,但我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顶天了‘过得去’三个字。如今比评起来,我既不是娘家晚辈,又不是故交的孙女,更比不上由大嫂子,进门两个月就有喜信儿……”

    话未说完,就被舒眉瞪过去一眼,道:“这话你可说的小心些——家里太太奶奶哪一个怪你说你了?连催一句的都没听说过。”说到这里,她到底也是待嫁的女孩儿家,再怎么从容大方,也忍不住脸上羞红。眼神左右晃一晃,又啐了甘氏一口,说道:“你一个做嫂子的,成天家都胡思乱想什么?七婶、五哥对你还要怎样?你倒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有这工夫瞎琢磨的,还不到七婶、四婶跟前多说说话、卖卖乖,二太太那里多溜达溜达、勤快撒娇,才是正经呢。你都说了,是家里最小的,不趁着眼下这个空档,等新媳妇一个两个进门,你还跟人家比怕羞害臊不成?”

    甘氏被她说得脸红,嗫声道:“太太奶奶们一打趣,我脸上就烧得不行,这可怎么办?”

    舒眉无奈:“你这一句,可真是‘问道于盲’了。我哪里会知道这个。”到底拍一拍甘氏的手,宽慰说:“你定定心。才刚也听林妹妹说了,贾家二姑娘是个极温柔斯文的,素来不与人争强。陈家那边,虽说是嫡出大小姐,性子又活泼爽利,到底是靖昌侯府的千金,明面规矩错不到哪里去的。她年纪小,排序也小,又是在四婶那边,你不冒尖儿跟她别苗头较劲,她还能跑来对你失礼?——可见都是白操心的事体,连想都没必要多想一想的。”

    甘氏听了,长出一口气,道:“有你这一番话,我心上是真松快了不少。”挨着舒眉,两人慢慢走了几步,甘氏忽而又叹道:“我可算明白了。为的你是这样的性子见识,老太太、老爷才定给了蔡家,换一个人也是不行的。你到那边,必定样样都好的。”

    舒眉就捏捏她的手,低声道:“我跟你一样的,也是但凡多听一句,心里就安稳松快一分呢。各处都得了几分,再加你这一分,眼看就快十成了。”

    甘氏会意,笑起来。两人随即回到屋里。就听舒颐笑着问:“五嫂子、大姐姐,你们又单独跑出去说什么悄悄儿的私房话呢?就不带上我。”

    舒眉就扬眉笑道:“我们在说如今家里六哥、七弟、八弟大事都有数了,就是二小姐的良人,不知道七叔七婶作什么主张呢。”

    一句话说得舒颐跳起来,冲上来就掩她的嘴,一边还分神嚷嚷:“林妹妹你再说说二姑娘怎么学的围棋!”

    屋中众人无不哈哈大笑。连章僚都顾不上装样儿,转过来笑舒颐:“二妹妹如今也大了。祖母料理完我和六哥,下一个就要操心你了。”

    舒颐瞪他一眼,道:“我和贾家二姑娘已经约为棋友了。你还有什么话说?”

    章僚忙道:“没有没有——有的有的!还请二妹妹替我多多美言。小八这里先给您行礼。”说着真的整整衣服,到舒颐跟前正式一礼。

    舒颐躲之不及,只能跺一跺脚,笑骂:“你们订了亲的人,都好厚的脸皮。”

    旁边章回就不乐意,忙插来一句:“二妹妹你骂老八,捎带别的人做什么?这个我不服!”

    舒颐转头瞪他,忽然噗嗤一声笑道:“我又没提一个林字,你跳得倒是快。膝盖不疼了是吧?”

    章回不及答话,林黛玉已经笑盈盈接口,道:“二姐姐,如今我也是不服的。你先问五嫂子大姐姐说什么私房话。这私房话原本就是要避着脸皮薄的人。既当面说出来,可见便没了这番顾忌。二姐姐一向聪明,怎么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呢?”

    一番话说得众人哄然大笑,齐赞黛玉说得在理。舒颐哪想到这些人团结一气、群起围攻,再聪明爽快、口齿敏捷也抵挡不过。眼看着就要发急,幸而外面丫鬟传话,说二太太陈氏送了靖昌侯府的客人,召众人过去一起说话并吃晚饭。众人这才相对一笑,各自收兵,一齐往陈氏那边去了。

第131章 第五十四回下() 
却说林海受表弟章魁委托; 当天就遣人往荣府贾赦处送了信; 第二日一早; 便穿戴整齐了往贾府来。贾赦这边也毫不怠慢; 使贾琏接出荣宁街; 又亲在门上相迎。两个见过; 往贾母院里问了安; 便径直往贾赦书房里说话。如海就将章魁所托之事言出。贾赦当即应承,请如海转为致意; 又再三道谢。

    彼此说妥,相携着重新来见贾母。贾母听闻,自是大喜; 向贾赦道:“到底是做人老子的样子了。”

    贾赦道:“都五十岁的人,再没样子,还成什么话?我别的上头不计,这一件自认不会输人的。”因向贾母道:“我这便回去安排处置; 母亲且看着,只管教没的话说。”贾母笑着看他去了。

    于是转过头来跟林如海说话。贾母叹道:“他就是这个样子,多少年不变,也不管外面的人见了笑话。但看着肯在孩子的事情上用心的份儿; 舅老太太跟前总要借重你替他遮掩。”

    林如海笑道:“母亲放心。舅母和元之表弟既托了我来,便是替两家牵线张罗的; 理当效力。”

    贾母点头,道:“有你在,我自然没有不放心的。”忽而触起贾敏; 不由又伤心起来,闪出两滴眼泪,道:“要是玉儿娘亲尚在,家里这般喜事,不知该怎么高兴,又该怎样的热心出力,张罗周到。”

    林如海忙劝说宽慰:“有老太太看顾着孙儿女,万事无不周到的。”岔开话头,道:“说亲的大媒,舅母那边想请齐国公府太夫人出面。说起来,也是当年的知交做了孙辈的姻亲。强太夫人的外甥孙女,九月嫁到我大舅舅家,算来正是玉儿嫡亲的大嫂子。在南边时我也见过两次,别的还在其次,第一件是和玉儿她们姊妹最好。”

    贾母闻言,也振作起来,笑道:“我竟不知道还有这一重亲!可见注定的姻缘,前后左右不拘往哪一个方向看,都关着世交要好的人家呢。”遂跟林如海细细地盘算贾府、齐国公陈府、缮国公石府几家往来,也记得齐国公府强太夫人因无亲生女儿,常接了娘家外甥女带在身边,便是嫁了范承佺的强氏。

    贾母因评论强氏:“我当年就看着她好,也动过心思,奈何叫人抢了先。到再下一辈,年龄又不般配。想不到最后,倒是玉儿跟她到一个家门里去了。”又向林如海赞陈氏:“真亏她提出这么一个人——我们三个当年的情分不必说了。强太夫人自己外甥孙女就嫁到你大舅舅家,如今再替我把孙女说给你二舅舅家,再又有一个玉儿牵着两头,这几件缘分凑到一处,实在我也想不出更好的大媒来。”

    林如海笑道:“母亲既觉着不错,我回去便告诉舅母,好请强太夫人往这边家里来。”

    贾母听了一发高兴,又拉着林如海说了许多话。林如海一一应和。说了好一阵,贾母才自己醒过神,笑道:“可是真个儿老了,尽说些陈芝麻烂谷子不知道几十年前的话,倒叫姑爷陪老婆子家长里短絮叨,也不提醒我。”恰贾赦那边又急匆匆打发人来请如海有事相问,贾母忙说“快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