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一步偷天 >

第173章

一步偷天-第173章

小说: 一步偷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像这样的复古分餐制,多少令他有些不自在,甚至理解为什么宋世畋起先不愿来了。

    不久,旁边一间屋传来笑声,听上去似乎是某位大人物来了——步安猜测可能是江淮道布政使钱文昭。

    终于有侍女出来倒酒上菜,也有曲阜书院的人,坐到这间屋里正对众人的三张上位席——其中赫然便有宋蔓秋。

    接着又是一套流程,主人致谢,客人答谢,举杯,然后各人都用袍袖掩着半张脸饮酒。

    步安虽然一一照做,暗地里却期待着这顿宴席赶紧结束,心说自己果然不适合儒门。

    这么想着,他便又琢磨,不知道天姥书院这回派了谁来逐月大会。

    到江宁已经好几天了,他却始终没有遇见过天姥同门——事实上,除了屠瑶宋青他们几个,他也不认得别的同门了。

    客套了几个来回,屋里气氛自然了些,有人提到逐月大会,于是也像步安前几次参加过的儒生聚会一样,众人各抒己见,滔滔不绝,似乎个个都有一番了不得的见解。

    然而说来说去,全是陈年旧货,无非是儒家的老一套,仿佛一旦世人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邪月之患,便不复存在了似的。

    步安见过宋国公这样的儒们老家伙,也见过孔浩言这样的官场老油子,自然明白,儒门不全是这样的货色。

    说到底,眼前这些小字辈,成天就是读圣贤书,修行或许还凑合,社会经验形同空白,除了掉掉书袋之外,实在也说不出个子丑演卯来。

    以步安所见,聚集江宁的青年才俊,对于如何逐月,大致分成了两种思路,一种务虚,一种务实。

    务虚的,是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找出邪月临世的缘故,譬如世道颠沛,譬如人心不古,总之一旦消弭了这个内因,邪月便会重归正位,变回那个只负责阴晴圆缺,再无血色邪气的大圆盘子。

    务实的,则认为天地运行有序,邪月自有其规律,与其空想如何让它归位,倒不如把精力放在实处,在邪月临世的情况下,寻找一条治世之路。

    眼下这屋子里的后生们,显然也分做了这两派,只是话都说不到点子上,让人听得耳朵长茧,恨不得出去透透气。

    步安正暗自摇头,忽然听到有人朝着他说道:“这位便是天姥步执道吧?怎么不见余家千金?”

    

第321章 却比和尚还不如() 
说话那位,是坐在宋蔓秋一旁的曲阜儒生,看着二十出头,长得倒颇为俊俏,只是那张俊脸上,正挂着一丝颇值得玩味的笑意。

    步安心说,这人大约是跟江氏兄弟很熟,所以跑来给那两位出气来了。

    “余家千金?”他笑得轻蔑,头也不抬地轻哼道:“你很惦记她吗?”

    那儒生一时哑然,没想到他会答得如此不讲理,暗道:“明明是你步执道入赘了余家,我又为何要惦记?”可瞥见众人都面露讥笑之色,便觉得自己的目的已经达成,再纠缠下去,反而显得与这赘婿一般无理了。

    于是淡淡一笑道:“不知步公子于逐月大计,有何高见?”

    步安抬头看了那人一眼,也正好看到了宋蔓秋。只见宋姑娘冷冷看着她的同门师兄,面上真如冰霜一般,心中便愈发觉得,她在曲阜书院,说不定还真的是个冷面美人。

    “逐月大计?”步安微微一笑,端起酒杯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原来你们是在谈论逐月大计吗?”

    “步公子莫非神游物外,没有听见我们在说什么吗?”曲阜书院的女弟子笑着问道。

    步安又放下酒杯,笑笑道:“我以为你们是在比试背诵经典呢。背得不赖,一字不差。”

    话音刚落,宋世畋便扭过头去,故意不去看众人的眼神——步安得罪人的能耐,他已经领教过好几回了,便连他都拍马难及。

    那女弟子脸上闪过一丝不愠之色,却是努力维持着笑意。

    而宋蔓秋一旁的那位曲阜儒生,却有些耐不住了,浅笑道:“先圣著书立说,我辈引以为用,有何不可?”

    “夫子见过邪月吗?”步安抬眉看他一眼。

    “敢问夫子在世之时,为何没有邪月临世?”乐乎女弟子接过话茬。显然她是属于务虚的那一派,认为邪月临世,是世间出了问题。

    步安微微摇头,心说这位姑娘偷换概念的本事倒是不小,只是一不小心,就给她自己挖了个大坑。

    当下冷笑道:“暴秦当道时,也没有邪月;李唐末年,天下大乱,百姓易子而食,天上也没有邪月莫非姑娘是觉得,当今大梁天下,还不如那会儿吗?”

    那乐乎女弟子一时哑口无言,她身边同门便又问道:“这么说来,步公子是有独到见解咯?”

    “兴许你会对牛弹琴,”步安看见那人身边摆着一柄胡琴,摇摇头道:“但我不会。”

    话说到这个份上,他觉得今天怼人的成效已经差不多了,接下来该让他们习惯习惯自己一言不合,就会拂袖而去的作风了。

    于是当着众人怒气冲冲的目光,起身施施然朝外走去。

    等走到了山庄外,恰好瞧见了广念。

    这小和尚坐在一张石凳上,仍旧是一付小厮打扮,却没有了往日的跳脱,一脸落寞,心事重重。

    步安用脚后跟想,都能猜到他遭遇了什么。

    以一个小厮身份,跟在孔灵后头,必然会被她的曲阜同门,冷眼赶出来了。可怜广念的真实身份,比一个小厮还要尴尬。

    他走到广念跟前,站了一会儿,想要跟以往一样,讥讽他几句,却又实在有些不忍心,叹了口气,指着自己脑袋上的头发道:“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这叫三千烦恼丝了吧?”

    广念瞥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回开元寺去吧,你跟那小丫头一点都不般配,我当时随口说说而已,逗你玩的。”步安劝道。

    广念又瞥了他一眼,接着忽然问道:“你有办法让我做官吗?”

    “你着了魔了,现在回去,兴许还有救。”步安叹道:“要不然就白白辜负了你的缘法神通。”

    广念犹豫了一下,低着头轻声说道:“我不想知道别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只想知道她在想些什么。”

    “放心吧,执念再深,也耗不过时间,现在回去,再过几年,说不定你连她是什么样子都忘了。”步安觉得自己在普慈方丈身上,已经坑了开元寺一回,实在不想再造孽,害了眼前这个小和尚。

    “你知不知道,为什么我老跟着你?”广念忽然问道。

    步安自然答不上来。

    “是掌门方丈说的,他说我与你有缘,迟早会跟着你下山。”广念笑了笑道:“起先我还觉得掌门方丈准又看错,现在却信了。”

    步安听得有些震惊,沉吟片刻道:“她姓孔,你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广念摇头。

    “你要做到很大的官才行。”步安沉声道:“而你现在才十三四岁,等到了那一天,她或许早就嫁人了。”

    “你不也才十六七吗?”广念疑道。

    “所以我不是什么大官。”步安道。

    “可宋姑娘老跟着你。”

    步安觉得这小和尚想得有些简单了,可又觉得,兴许他才是对的,有些事情,本来就没那么复杂。

    “行吧,我试试看。”步安心说就当是还普慈方丈的人情吧,百无聊赖地,也在广念身旁找了张石凳坐下,一边跟他闲扯,一边等宋世畋出来。

    不久,果然有人从山庄里出来,却是先前在宋蔓秋身边的那个儒生。

    那人直朝着步安走来,一直走到跟前,才冷冷道:“步执道,即便是为了蔓秋师妹的名节,你也应当离她远一些。”

    步安笑笑,暗道这次看走眼了,原来这人不是替江氏兄弟出气来的,是把自己当成情敌了。

    “你是她什么人?”他冷笑着问,心里又补了一句:你有什么资格说这些?

    “我是她我是她师兄。”那人站姿很挺拔,看着一表人才,大概在曲阜书院,也是年轻辈中的一号人物吧。

    “你是学儒的?”步安问。

    那儒生神情有些不耐烦,似乎是想说,你又何必明知故问。

    “我和宋蔓秋姑娘,君子之交,光明磊落,路人尚且不觉得什么,你身为她的同门,居然先往歪处想了,不觉得羞耻吗?”步安起身,拍了拍衣服下摆的尘土:“你脑子里装的,假如都是这么龌龊的想法,还怎么学得好儒呢?”

    “你”

    “我什么?”步安看着他,摊手道:“为什么宋姑娘兄长爹爹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师长也不觉得,偏偏只有你想歪了呢?这说明你根本不适合学儒,听我一句,早些改换门庭吧!别蹉跎了岁月,辜负了时光。”

    那儒生哪里说得过步安,憋红了脸,冷哼一声,终于甩袖而去

    步安看着他的背影,暗道一声白痴。

    小和尚广念一脸疑惑地盯着他:“那人为什么让你跟宋姑娘远一些?你又不是和尚。”

    “我不是和尚,却比和尚还不如呢。”步安翻翻白眼,心说你不想当和尚了,还可以还俗,我跟谁说理去?

    “你这人,其实也没那么讨人厌的。”广念忽然无来由的说了这么一句。

    

第322章 三十年前坐化了() 
不久宋世畋便出来了,跟他一起出来的,还有另外一人,是方才乐乎书院三人中,始终不曾开口说话的一位。

    这人与宋世畋说笑着走来,到了步安跟前,笑着道:“步公子久仰了,在下乐乎仰修。”

    步安也皮笑肉不笑地抱了抱拳,说一声“久仰”。虽然仰修这个名字他不曾听说过,可这人的姓,却是如雷贯耳。

    随后仰修又说,他明日与几位好友,约在秦淮画舫,步公子若是得闲,不妨过去坐坐。

    步安自然答应。回去的路上,他问那宋世畋,今天遇见的这些人,都有些谁。

    宋世畋便冷着脸说,他一直在杭州,哪里认得这么多人,接着沉默了好一会儿,见步安没再开口,居然又补充道:“想让你下不来台的那个,姓孔名笙,是孔灵的二哥。仰修是乐乎仰纵的小儿子,其余的我也不认得。”

    看来这家伙认得的都是权贵后人,不愧是国公长孙。

    这天夜里,步安一行,回到秦淮河畔的宋府时——宋家好像在哪儿都有产业,且这些清一色叫做宋府的大宅子里,总是从管家到下人全都一应俱全——惠圆已经等了他两个多时辰了。

    和尚一到江宁,便回了栖霞寺,步安还以为得到逐月大会之后,才能再见到他,眼下他忽然找上门来,料想必是有要紧事。

    一问之下,竟有些哭笑不得。

    惠圆说,方丈师兄不认他这个佛弟子,不许他踏入山门。他在栖霞山脚下民居借住了好几日,左右想不出主意,才来找步安帮忙。

    这和尚说话也不避人,宋世畋与广念听他提及“方丈师兄”,几乎同时脱口而出道:“栖霞寺圆启方丈是你师兄?”

    步安心说,这两人真是大惊小怪,算上假死的三十二年,惠圆真实年纪起码五十多了,师兄算什么,哪怕是他师弟当了栖霞寺方丈,也很正常。

    事实上,他也一直纳闷,栖霞寺曾是大唐时天下四大丛林之一,即便三论宗不如那时辉煌了,这寺庙也仍算得上赫赫有名,为何无论是越州江湖,还是宋家上下,亦或是开元寺的和尚们,听到惠圆的法号,都全无反应。

    要知道,宋世畋头一回见广念时,见他年纪如此之小,竟是开元寺广字辈的“高僧”,也很是惊讶呢。

    可步安哪里知道,三论宗的法号辈分,是按着“深演妙明耀乾坤,湛寂虚怀海印容,清静觉圆悬智镜,慧鉴精真道德融”排的,其中压根没有惠字辈。

    而直到这时,听了“圆启方丈”这四个字,才隐隐猜到了原因。

    惠圆和尚也仿佛刚想起某件无关紧要的事情似的,合十道:“贫僧法号圆惠,惠圆乃是法名”

    “大和尚说笑呢,栖霞寺圆字辈的高僧,哪有你这么一号人物?”广念翻起白眼道。

    宋世畋也是一脸不信,上下打量惠圆,大约在想,果然是物以类聚,这野和尚说瞎话的本事,倒跟姓步的有一比。

    见他们如此反应,步安反而理解了惠圆,为何要将法号倒转过来,当做法名用——他一睡三十余载,醒后辈分虽在,年纪却看着太小,修为也寒酸,以栖霞寺圆惠之名行走江湖,只怕被人当做了骗子。

    当下他也不做解释,只让宋宅管家备马,要与惠圆一齐,去栖霞寺看看。

    宋世畋与广念也有心跟着去瞧热闹,于是不多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