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权贵娇 >

第199章

权贵娇-第199章

小说: 权贵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了这个奏疏的俞恒敬,则连日休沐在家,似对朝政之事不甚理会。——他知道,皇上没有作好充分考虑之前,不会有什么关于这奏疏的消息。

    虽则朝官们努力平静,然而这奏疏所请之事,的确太大。在朝上他们不上什么奏疏,但退朝之后对此议论纷纷。三两个官员聚在一起,首先说的肯定就是这奏疏这事。

    这事,也传到了宫中,传到各位妃嫔的耳中。在这些朝政大事上,淑妃恒站在朱宣明这一边的,既然朱宣明不想插手这些事,她在崇德帝面前,便只字不提了,只专心让他舒适为上。

    这个事情,谢姿早就知道了。监察六部代表着什么,她并不知道,暂时也没兴趣知道。只不过,朱宣明在这一事上的态度,倒令她十分意外。

    当黑袍殿下来坤宁宫的时候,她便巧笑着说道:“没想到,三殿下聪明了一回,没有着急着插手,只是一味地作死了。”

    说到朱宣明的时候,谢姿总是这样一副嘲讽的态度。对待一个想将自己置于死地的人,谢姿认为只是嘲讽,就已经很对得起他了。

    “三皇子府的能人,还是很多的。或许他也想明白了,少折腾便是好了。”黑袍殿下点点头,回道。

    他赞同谢姿的意见,三皇子府这下终于不再作死了,实在难得!

    谢姿看了他一眼,嘴角勾了起来,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尾甲护指,笑道:“三殿下折腾,你的日子不好过;三殿下不折腾,似乎你的日子也不容易过。殿下,本宫真是为你担心。”

    这些话语,与其说是提醒,不如说是警告,警告黑袍殿下要早些改变现状,就像上次说的那样。

    这一番话,非但没有令黑袍殿下有任何恼怒,还令他笑了起来,然后说道:“母后说的是,儿臣心中也忧虑。所以这一次来找母后,就是有一事相求。”

    谢姿一双晶眸上下打量着黑袍殿下,过了半响,才淡淡回道:“殿下说说看,是什么事?”

    这一次,是为了何事?

    “母后所在的陈留一地,离太原府并不远。对郑时雍这个人,母后有什么把握?”黑袍殿下说话了,却不是说监察六部之事,而是问起了郑时雍。

    那些个蠢人,才会将目光放在监察六部上。他志在皇位、志在天下,有了整个天下,还用担心什么监察六部?

    听了他这个请求,谢姿目光流转,巧笑道:“郑时雍这个人啊……”

    (三更!)(未完待续。。)

    ps:  三更!感谢周采薇、susantsh090、妗瑜熙的月票,谢谢大家!

318章 无定

    (一更!周日求票!感谢糖糖盟主,今日我会十更,敬请大家期待!请大家支持!)

    郑时雍啊……怎么样呢?谢姿和黑袍殿下最终说了什么,并没有人知道。

    大家暂时也不会关注郑时雍,现在人人都在讨论的,是以中书舍人监察六部事。就连宫中的小孩儿朱宣知,都对此事无比关注。

    这事,他是从宫中师傅那里听到的。那会儿正好去了书库,便听到了师傅们的议论。

    “以中书舍人监察六部,荒谬!中书舍人本来就是天子近臣,再有这个监察之权,那还得了?”赵师傅气鼓鼓地说道,胡须都抖动起来。

    “就是就是,皇上还没有决定。如果真的允了这奏疏,那六部就不安稳了,唉,唉,唉……”钱师傅抚了抚胡子,留下几声无奈叹息。

    听到“中书舍人”这几个字,朱宣知的耳朵动了动。老师,就是中书舍人。师傅们说的事,对会老师有什么影响吗?

    果然,接下来他就听到孙师傅狠狠咒骂道:“都是中书舍人沈度上了那个奏疏,说什么撤尚书令,尚书省无主事之人,才会有六部今日的局面,可恨!”

    孙师傅是方集馨的远亲,又曾在尚书省任过职,对撤尚书令这一事充满了怨气,此时正好发泄出来。

    李师傅则是摇摇头,一副“国朝有难”的样子,只露出苦笑。什么都没有说。

    朱宣知听了这些话,暗自心惊,不由得开始担心沈度,连书也没心思找了,匆匆去皇宫东北角等着沈度,想问问是怎么回事。

    可是,这一日沈度并没有进宫。直到第二天午后,他才见着了沈度。

    他都没有开口说话,沈度就被他憔悴的样子吓了一跳,急急问道:“殿下这是怎么了?可是皇子所发生了什么事?若是有急事。可令六艺去沈家找我!”

    朱宣知双眼通红。眼底有深深的乌青,整个人没精没神的,似遭受了什么重大打击一样。

    听到沈度这么说,朱宣知心里反而一松。长叹了一口气才说道:“学生没事。只是担心老师会不会有事。昨天晚上都没有睡。”

    朱宣知不让六艺送消息,是担心沈度正在忙,自己送消息去反而增加麻烦。但他也想着。若是今日再见不到沈度,就让六艺送消息去沈家了。

    他将自己在书库听到的话说了出来,最后还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口。老师现在这个样子,应该是没事吧?监察六部之事,并没有对老师有害吧?

    他这一番憨直的话语,满是担忧和关心,让沈度心中震动不已。这个小人儿啊!

    沈度本想笑他一番,此刻却怎么都笑不出来,只得为他正了正衣冠,简单地回道:“为师没事,放心吧。”

    他对这个小孩儿的照顾,收获了这个小孩儿的担忧与敬慕。欲有所得,必先所出,天下事理应如此,却不见得全会如此,他多么幸运!

    这个小孩儿心诚,我以后所遇到的事,定不会像父亲现在所遇到的一样。——沈度如此想着,再一次坚定先前的想法。如蚁附膻,只是人心中的欲/望,而不是权力本身!

    这一点,眼前这个小孩儿也一定会懂得的!

    “老师,以中书舍人监察六部,到底是怎么回事?”朱宣知一双黝黑眼睛看着沈度,眼中流露出不解。

    以中书舍人监察六部,为何会引起那么大的动荡呢?听说就连父皇也迟迟没有主意,那么这事是好还是坏?

    沈度席而坐,伸手招呼朱宣知也坐下,缓缓开口道:“殿下,所谓易必在前,难必在后。就是说做什么事情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容易的,不会有什么问题;越到后面,就会越来越难,出现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尚书六部存在已经快八十年,也应该鼎新了……”

    他说得很慢,每说一两句,便稍有停顿,见到朱宣知有疑惑,便为其解释清楚;直到朱宣知点头表示理解,他才会继续说下去。

    师徒两人一问一应,时而话语不断,时而沉默凝思。时间静静流淌,午后的阳光照在皇宫东北角,抚过这一大一小的身形,将这幅画面定格,名之为:国朝的将来。

    不过,这幅画面,还没有多少人看到。

    紫宸殿之中,崇德帝仍在想着这封奏疏,犹豫不决;俞家书房里,俞恒敬感受着心中熊熊烈火,欢喜不已;三皇子府内,朱宣明听着属下的汇报,翘手观望……

    数日后,吏部尚书顾霑率先上疏,赞同俞恒敬的说法,认为监察六部,对六部有利,且国朝有如此先例,他认为此举对国朝有利,认为可行。

    与此同时,他还将一份文书送到了紫宸殿。这份文书纸张泛黄,字迹有些模糊,看着有些年头了。

    这份文书,就是顾霑和傅通提到的那份,上面记录着以中书舍人监察六部的敕令,却只有中书、门下之印,少了尚书省的印戳。

    顾霑的奏疏和这份文书呈进紫宸殿之后,就像石沉大海一样,并没有什么反响。

    紧接着,刑部尚书陆清、工部尚书何逑,都上了奏疏。他们和顾霑一样,都认为监察六部应该,请崇德帝尽早下旨意,以平朝中争议。

    可是,这两个尚书的奏疏,也和顾霑的一样,送进了紫宸殿就没什么回音。

    没有回音,就是说明皇上心中尚未有决断。这么多天了,皇上仍是没有想好,看来这事还真是难以决定。

    朝官再一次议论纷纷,也有官员同情地看着顾霑、陆清和何逑,举得他们白上了这些奏疏,还是一场无用功!

    便是在这样的情形中,尚书左仆射郑时雍来到了京兆。他的到来,会对京兆格局有何影响?以中书舍人监察六部的奏疏,是否能最后有决?

    谁也不知道,且待且看!

    (章外:一更!最后宣传一下读者群,里面有很多大剧场、小剧场,欢迎大家进来玩。群号是:1、5、9、5、7、8、0、8、9!)(未完待续。。)

    ps:  一更!感谢yulichu的月票,感谢floodjiang的打赏!

319章 决断之人

    (二更!)

    此时,太平道和重华坊一带的花灯已经拆除了,中秋的团圆欢乐已渐远,取而代之的,是重阳节的登高望远。

    京兆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弥漫着菊花的香气,权贵之家还有飘散不去的河蟹鲜味。

    便是在这样的香气、香味中,郑时雍来到了京兆,住进了玄明大街的左仆射府邸,引来了京兆官员的关注。

    郑时雍的资历政绩,也呈现在京兆官员眼前。能将太原府治理好,郑时雍此人,绝不简单!

    四年前,太原府官吏庸碌,以致吏治混乱、盗匪猖獗,百姓亦多有苦难。因此,崇德帝才擢升时任礼部侍郎的郑时雍为太原府尹。有他坐镇太原府,果然政清吏廉,百姓也渐渐和乐,解了朝堂的忧患。(bgm:看来,以礼部侍郎为太原府尹,也是崇德年间的传统了。)

    从以往的事情来看,郑时雍这个人,就是标准的能干之官,很多别的官员解决不了的难题,到了他手上,都能迎刃而解。

    这一次监察六部事,是不是也会如此?——从郑时雍来到京兆开始,官员们就在猜测着,观望着事态的发展。

    郑时雍是大定第一个尚书左仆射,刚刚就任就遇到了这样的事,还是与尚书省有关的一件大事。某种意义上来,就代表着他管理尚书省的倾向,他会如何处理呢?

    就连崇德帝,都很想知道郑时雍的意见。待他刚刚安置好。便将他召来了紫宸殿,询问这事。

    的确,此事拖了大半个月,已经够久了,崇德帝也没有多少耐心了。

    郑时雍身形略胖,长相敦厚,乍一看似田舍翁,不似执掌一方的三品大员。但他没有敛住眼中精光的时候,整个人就会变得凌厉,浑身威压相当吓人。

    敦厚。即是可信;凌厉。则为得用,这样的人,正是帝王最需要的。或许,就是这样的敦厚和凌厉。让崇德帝对他信任有加。并且委以重任。

    郑时雍应召来到紫宸殿。刚行完礼,崇德帝就说道:“爱卿不必多礼,快赐座!”

    殿中随伺的内侍立刻搬出了矮墩。请郑时雍坐下,态度十分恭敬。

    郑时雍自是口称多谢皇上,甫坐下,又听见崇德帝问道:“爱卿这一路舟车劳顿,宣明大街的府邸可满意?若是不舒适,朕令人重新安排府邸。”

    郑时雍只得站了起来,惴惴道:“玄明大街的府邸已经太好了,臣入住其中,心中甚是不安。此乃皇恩浩荡,臣感激不已,铭感五内!定必竭尽所能为皇上分忧解劳!”

    郑时雍说这一番话的时候,微胖的脸看着甚是敦厚,这番话语听着就是这么一回事。

    ……

    ……

    如此一番君臣相对之后,崇德帝便直入主题,说道:“爱卿听说了俞恒敬的奏疏吧?以中书舍人监察六部,朕一直思虑良久,都难以决断。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

    郑时雍在京兆官场,也有不少晚辈、学生,消息自然也灵通。在路上的时候,他就听说了这件事。他也能预料得到,这事就是他上任所做的第一件事,皇上悬而不决,一定会有所询问。

    是以他一路上都在想这事,心中已有取舍应对。现在崇德帝问起此事,他便将自己的态度说了出来。

    只见他站了起来,朝崇德帝弯腰道:“皇上,臣以为,以中书舍人监察六部,此乃大好事。如此一来,六部的情况便能清楚;清楚,便不能隐匿,不能使人有专权,就对朝廷有利!皇上理政,便能顺畅,国朝也能久安!”

    原来,郑时雍认为俞恒敬的奏疏,可以执行,这令崇德帝眼神微微一缩,随后才继续说道:“如此,朕恐防中书舍人地位太高、权重过甚。”

    “中书舍人本来就是天子近臣。中书舍人监察,六部的情况才能最快速、最准确地呈送给皇上。若皇上担心中书舍人专权,可择品行端方之官员,任中书舍人一职,并且缩短中书舍人任职期限,可每两年或三年一任……” 郑时雍回道,将心中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