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佳肴记 >

第410章

佳肴记-第410章

小说: 佳肴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吗?可是周小米能那么直白的说出来吗?

    “祖母,我娘听说您用自己的体己给我做嫁妆,已经很不安了,更何况还动了姑姑的东西,占了表姐们的嫁妆,心里就更过意不去了。”

    宋氏满意的笑了笑,“早上你爹娘过来请安时,跟我说了这事儿。”想起儿媳妇双眼微红,一副感动不已的样子,心里也是十分感慨的。

    儿子要是自小就在自己身边长大的,林氏是无论如何也配不上他的。可是这二人是患难夫妻,自己就算不喜欢林氏,看在几个孩子的份上,也不能计较什么。毕竟这件事从头到尾都不是林氏的错。

    宋氏想着,孙子们都能干,这与儿媳妇的教导也是分不开的!林氏虽然与一个宗妇的标准相去甚远,以后慢慢教就是了。况且大郎用不了多久就得娶亲了,将来给大郎娶一个能干的媳妇,再把家一分,也就没有什么不完美的了。

    到了宋氏这个岁数,基本上没有什么看不开的事情了,她是经历过生死离别的人,就算心里有什么小疙瘩,也能自己排解开,知道惜福。

    所以早上林氏来的时候,十分忐忑不安,但是宋氏却没给她任何难堪,反而还安抚了她几句。

    林氏走的时候,心里是揣着感激走的。

    “我跟你娘说,我这一辈子,儿女缘分薄,就生了这么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还不是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只要一想到这么多年,你爹受的罪,想到他管别人叫爹叫娘,我这心里,就像让人拿刀子剜了一样的疼!”宋氏红着眼眶的模样,就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让人看着也跟着心疼起来。

    周小米能体会到她的痛苦和无奈,连忙过去安慰她。

    “祖母,事情都过去了,咱们以后会越来越好的。七情六欲皆伤人,若是因为这个伤了身子,可就是孙女的不事了。”

    到了宋氏这个年纪,是忌讳的就是大悲大喜,郁郁寡欢。

    王嬷嬷也跟着劝,“老夫人,可别让小姐跟着您着急,您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宋氏点了点头,连忙调整情绪,与周小米道:“祖母确实是有补偿你们的意思,可是即便是这样,我也觉得不够,午夜梦回,总是梦到那个被烧成焦土的厢房。”

    周小米心酸酸的,连忙道:“您的心思我们都懂,您放心,您给的那些东西,我一定好好收着,将来传给我的儿孙们,让他们都记着您的好。”

    宋氏听了这话,不由得失笑起来,叹道:“你这丫头,也不知道羞。”

    周小米故意瞪大眼睛,“若是不知羞就能让祖母开怀,那又有什么关系!”

    气氛瞬间松快起来。

    王嬷嬷这才让小丫头重新上了热茶,将人都赶到外面去,好让祖孙两个好好说说话。

    经过这么一番倾诉,祖孙两人的感情似乎又拉近了一些。

    “祖母,爹爹可曾说了他的想法,他有什么打算没有?”

    宋氏微微的叹了一口气,眼里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随后才道:“你爹这个岁数,想要读书入仕,却是成不了。”

    周小米不由得点了点头,爹只是跟他的师傅粗粗认了些字,一些启蒙的书也是林父在世的时候看的。时隔多年,只怕他早就把当初学的东西都忘光了,他这个年纪再想从头学起,怕是不能了。

    宋氏就又道:“我跟你爹说,大郎和三郎,将来都是支应门庭的人!咱们家虽不是勋贵清流,但也算得上是天子近臣,做人做事,自然得留三分余地。”她轻叹了一声,接着道:“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小米,你知道祖母的意思吗?”

    周小米有些明白。

    那些世族大家,哪个不是战战兢兢的生活在皇威之下?

    圣心难测!

    皇帝想要忌惮谁,猜忌谁,提防谁,难道还会事先跟你打招呼不成?自古帝王,就没有不忌讳结党营私这件事情的。朝臣与宦官,朝臣与后宫,朝臣与勋贵,一个处理不好,那就是下大狱的事。

    太多人想着锦上添花,想着位高权重。

    宋氏的那两个庶子,都是有功名在身的人,听说都在衙门担着可有可无的虚职,拿着俸禄,并无什么实事可做。

    周家在周瑾这一辈,颇有些碌碌无为的意思。

    不过,宋氏也说了,周家支应门庭的人,要靠周翼虎和周翼文,对于他们的前途,宋氏并不担忧,反而觉得周瑾这里弱一下也没有关系。

    周小米点了点头,犹豫着道:“要不,让爹爹学着做生意?”

    宋氏惊中闪过一抹惊喜,随后问她,“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周小米有些窘,轻声道:“就是觉得,家里庶务总要有人打理啊!将来大哥,三哥入朝为官,少不得要跟各方面打交道。同年,同科且不说,光是老师、座师、同学、同僚就一大堆!”周小米数着指头道:“这人情关系,就像一张大网,你连着我,我顾着你,用钱的地方肯定多。再者,爹爹这样,也算得上示弱,将来,将来再说将来的呗!”

    她故意把话说得很笼统,就是不想让宋氏觉得她是一个很复杂的人。朝堂上的水有多深?她一个足不出户的小姑娘,又是那么个出身,怎么好随意的指手画脚?

    宋氏点头,对周小米能想到这些,表示欣慰!

    “我也是这么想的,你爹这个人,太简单,就是做生意,怕是也难有什么大进展。我的意思,是让他慢慢把家里的生意接管起来,至于二郎……好男儿志在天下,去外面长长见识也是好的。”

    周小米微愣,‘去外面长长见识’这话,可不像是一时兴起提出来的。只怕祖母心里,已经有什么想法了吧?

    “祖母……”她有些紧张,突然想起漕帮,盐运等事情来,这种事情,上接着朝廷,下接着绿林,中间还牵扯着一个偌大的江湖,他们家还是不要插手的好。

    宋氏不明白周小米的不安是从哪里来的。

    “怎么,舍不得你二哥远走!”

    远走,走多远,又去干什么?

    这些话像一团乱麻一样,堵在了周小米的嗓子眼儿。

    “你这孩子,有话就直说。”

    周小米微微低了头,半天才道:“我是想着,嗯,想着太危险了。”他们的根基浅,一不小心,就容易卷入恶斗之中去,到时候,只怕得不偿失。

    宋氏轻笑,“傻丫头,你当这世上的钱那么好挣呢?做什么没有危险啊!我让你二哥去胶东,泉州,明州那边学学,找找门路。我是让他去做大掌柜的,不是让他去跑船的!”颇有些哭笑不得的意思。

    跑船?

    周小米先是一愣,紧接着便反应过来。

    宋朝的航海业是十分发达的,造船技术也是举世无双的。北宋时期,海外贸易已经成宋朝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这个时候,指南针已经发明出来了,海外贸易的推动和航海技术的发展,把宋朝的经济文明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宋朝,可是说是当时的最大海上贸易国,泉州,明州,胶东,广州都设有市舶司。到了明、清时期,会出现商帮,其中粤商,徽商,晋商,皆是其中的佼佼者。

    市舶司负责抽税、博买一些进口商品、维护港口、发放贸易许可证,也叫公凭,还有一部分人,则是专门负责禁止走私,夹带违例物品等事务,跟后世的海关部门差不多。

    周小米压下心中的滚滚波涛,小心翼翼的道:“我倒是听人说过这些事,听说咱们这边的茶叶、瓷器、丝绸都是特别紧俏的东西。”别的,却是一句也不敢再说了。

    宋氏点了点头,以为她是做生意的时候,听别人说的,道:“这里头的道道多着呢!让你二哥去闯闯去,没有坏处。”

    周小米暗想,宋氏手中怕是有些人脉,要不然也不会主动提及此事。

    “都听祖母的。”

    宋氏就满意的点了点头。

    大概是昨天晚上没有休息好,又或是话说得有些多,宋氏脸上露出了几分疲倦之色。

    周小米立即有眼色的起身告辞了。

    她走后,王嬷嬷服侍宋氏歇下。

    周小米带着桃儿回了自己的东跨院,整个人却惶恐不安起来。

    宋氏想让周翼兴去沾染市舶之利!

    这到底是谁的主意?

    周小米失声对桃儿道:“二少爷呢?人在何处?”(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四章 感动

    周小米失声对桃儿道:“二少爷呢?人在何处?”

    桃儿从没见过自家小姐这样失态过,在她的印象中,自家小姐一向是个沉稳大气,端庄持重的人。即使偶尔表露出有孩子气的一面,但也绝不会像现在这样,带着几分惊慌失措,带着几分无助和害怕的样子。

    桃儿意识到,出大事了,能让小姐失声变色的,绝非是什么普通的事。

    “奴婢现在就让人去找!”

    桃儿连忙往外赶,半路上撞到了进来禀事的红衣。

    “干什么去?怎么慌慌张张的?”这人要是杏儿,红衣倒是觉得正常,那丫头天生好动,比旁人多了好几条筋,当差的时候总是上窜下跳的。可是换成了稳重的桃儿,红衣觉得事情不太寻常。

    桃儿把红衣拉到一旁,低声道:“小姐要找二少爷,很急的样子,我瞧着,像是要出事。”

    红衣不是外人,桃儿知道,小姐最信任的人,就是红衣。

    红衣连忙道:“那你快去吧,小姐的事情要紧。”

    桃儿点了点头,急急的转身离开了。

    红衣目送桃儿离开,这才返身去了东跨院。

    红衣进来的时候,周小米的情绪已经平定了下来。

    无论如何,祖母也不可能去害自己的亲孙子。祖母那个人,做事还是比较有成算的,或许她就是打发周翼兴去南边涨涨见识!

    她这会儿已经后悔了,急吼吼的派人去叫周翼兴,人来了她又能说什么?说舶市利厚,风险却大,让他别跟着瞎掺和?

    祖母要是知道了,会怎么想,不但会猜测她,只怕还觉得她沉不住气,听风就是雨的。

    周小米见了红衣,连忙道:“你来得正好,快去把桃儿给我追回来。”

    红衣当下愣住了,不过马上反应了过来,转身去追桃儿。

    周小米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一会儿,红衣回来了。

    “小姐,桃儿回来了,刚出府门品,并没有走远。”

    周小米点头,想起那会儿红衣似乎是有事要跟自己说,便问道:“你有什么事?”

    红衣连忙正色上前,“前一阵子,奴婢发现府门外有些鬼鬼祟祟的人,行迹十分可疑,便按着小姐的吩咐布置了人手,将他们看控了起来。谁知这两天这些人居然打听起了咱们府里的事儿,还派人跟着老爷,二少爷!”

    事情这么严重?

    周小米错愕,忙问,“怎么处理的,打听清那些人的底细了吗?”

    红衣连忙道:“小姐放心,奴婢一直都派人跟着呢,二少爷和老爷的安全绝对没有问题。因为怕打草惊蛇,奴婢没有冒然抓人,不过,昨天刚收到消息,这些人应该是汴京来的。”

    从汴京来的?

    周小米不安起来。

    “我记着,你最先发现这些人的时候,就是我祖母来咱们家不久以后的事!”

    红衣想了想,肯定的点了点头。

    “难不成,他们是跟着祖母来的?”周小米想到这儿,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来。

    从汴京跟着祖母来的人,还频频打探府中之事!

    除了马家人,周小米想不到谁还会那么关注他们!

    或许是马家人早就不甘心宋氏起死回生,又活了一回!明明都要咽气的人,出去了一趟,就又生龙活虎了,只怕不找出其中的原由来,马家人死都闭不上眼睛。所以宋氏这次来,肯定会惊动马家的人!派几个人路跟着,自然就摸到家里来了。

    周小米倒吸了一口凉气,无法想象在这个时候把事情闹开,后果会是怎样的。

    周家羽翼未丰,马家人若是有心使坏,就算是宋氏想拦,只怕也拦不住。

    等等!

    祖母带了那么多人来,其中不乏一些身手矫健,心思敏捷之人。那些人堂而皇之的跟了过来,祖母的人难道就一点蛛丝马迹也没发现?

    怎么可能呢!

    以祖母的性格,是无论如何不会连累他们的,她若不是做了万全的准备,确定自己不会把危险带到周家来,又怎么可能五年没再回来呢!平时他们之间通个信,都是小心翼翼的,找了渠道,拐了四五个弯才能接到信!到辽东府这边来,动静这么大,她又怎么会不留一手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