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唐侯-第8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个书生看起来并不富裕,但吃饭却也不算吝啬,几个人也是叫了一桌子的菜。
“陈兄,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今天可要吃好喝好才行。”一名身材略显肥胖的男子一边吃,一边跟旁边的少年说道。
那少年笑了笑:“你们也真是的,书院的饭菜其实也还不错,而且不要钱,真不知道你们为何还要出来吃这个。”
“陈兄,你说这话就不对了,书院的饭菜是不要钱,可也太寡淡了些,我们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不祭祭五脏庙怎么能行?”
“就是,就是,陈兄,你就别推辞了,来喝一杯……”
“不了,明天一早,我要代表书院参加一年一度的诗词赛,若是醉了,岂不误事?”
“陈兄,就是因为你要参赛,我们哥几个才出钱请你出来吃一顿好的,你咋就不领情呢……”
几个书生嘀嘀咕咕的说着,那个被称为陈兄的男子虽然几番推辞,但最后还是没能躲过去,被几个同伴灌了不少的酒。
李治和唐舟等人在这边听到他们谈话,却是惊讶不已,李治看了一眼唐舟,道:“书院吃饭不要钱?这事倒是头一次听说,你去问问怎么回事,他们是那个书院的。”
唐舟也是奇怪,他长这么大,学生在书院学习,吃饭不要钱这事,他也是头一次听说,所以略一思虑后,便来到了那几个人跟前。
“几位,可否共饮一杯?”
那几个学生好奇的望着唐舟,对于这个突然要跟他们喝酒的陌生人有些抵触。
唐舟见此,笑道:“在下也是个读书人,最近正想找家书院去进修,听闻几位说起书院的事情,所以想来询问一二,看看那家书院好。”
唐舟说着,那几个士子仍旧一脸的戒备,毕竟,唐舟虽然长的很帅,比自己的实际年龄看起来也要年轻一点,但他到底是上了三十岁的人了。
这样的人去书院进修,他们还真有点怀疑。
见一群士子没有一个肯请自己坐下喝一杯的,唐舟苦笑,接着道:“诸位今天所有的消费,都算在我的身上了,怎么样?”
这话出口,一群人顿时拉住了唐舟往椅子上坐。
“兄台怎么称唿?”
“几时来的扬州?”(未完待续。。)
第1695章 要脸乎
钱永远是个好东西。
唐舟一说他们今天的消费都算在他头上,那些扬州士子立马跟见了亲爹似的跟唐舟套起近乎来。
李治在旁边看着,不由得撇了撇嘴,心中更是生出一丝暗叹,丢人,丢人啊,太没有节操了,这样的士子要是当了官,不贪污才怪。
心中这样想着,李治顿时又忍不住哼了一声。
却说唐舟这边,与一众士子你来我往的喝了几杯酒,又要了几样客栈的好菜之后,便把自己想要打听的一应事情全部给打听了出来。
这样打听完后,帮那些士子结了账,唐舟随即来到李治跟前。
“怎么样,都问出来了?”
唐舟颔首,道:“都问清楚了,原来他们都是风行书院的学生,因为明天扬州几大书院和一些民间文人要进行扬州诗词赛,所以特放他们一天假,那被劝酒的,叫陈宫,是风行书院品学兼优的学生,明天要代表风行书院参赛。”
李治哦了一声,问道:“那他们吃饭不要钱是怎么回事?”
“是这样的,家境贫困的学生,去书院上学不用交学费,而在学校里,如果这些贫困学生通过一些考试的考核的话,吃饭也是不用花钱的,当然,不用花钱的饭菜,肯定好不到那去,最多也就是能吃饱。”
唐舟说的随意,李治却是一声轻叹,一路走来,他见多了不能吃饱饭的人,能吃饱,对于很多百姓来说,已经是个很好的生活水准了。
不过,李治并没有纠结这个,因为他最关心的问题仍旧没有得到解决。
“书院每日开销很大,这风行书院竟然不收贫困士子的学费?”
唐舟道:“不仅风行书院不收,就是其他书院,也都是不收的,听他们说,整个扬州城的几大书院都是如此。”
“哦?”李治震惊不已,越发觉得不可思议,道:“贫困学生不收学费,就是你的长安书院,怕也达不到这个吧?”
唐舟苦笑,他的长安书院的确也有免学费的情况,但并不针对所有贫困学生,只针对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
可是扬州城却不一样,只要你没钱,但又想上学的,都可以不用交学费,这种情况,就是后世,怕也很难达到。
“圣上说的极是。”
李治撇了撇嘴,问道:“扬州的书院为何如此?”
唐舟道:“臣问了,听说是扬州刺史比较优待读书人,他觉得让读书人因为贫穷而上不起学是一件不要脸的事情,所以才有此规定。”
听得是江隐所为,李治倒是满意的笑了笑:“一路走来,也就扬州的江隐让朕最是满意了,对了,书院不收学费,还免费让这些人吃饱饭,那书院如何经营下去?”
唐舟道:“府衙补贴一些,再有就是每年扬州城会举办诗词会,想要入场,都得交门票费,如此赚了钱分发给各书院,以做院资。”
“这府衙倒是挺有钱啊。”
“主要是扬州富饶,对商人收税比较多。”
李治听完,心下有些狂喜,一路走来,他已然见识到了钱财的重要性,如果大唐也能很有钱的话,何愁百姓不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何愁打仗钱财不足?
扬州的这种情况,他竟然有一种想要借鉴的冲动。
不过这个时候,李治并没有说出来,他如果说出来的话,唐舟只怕会很兴奋,因为大唐真的能够效仿宋朝的一些宽松政策的话,大唐肯定是能够国富民强的。
“原来如此,好啊,好啊,唐爱卿,明天扬州有诗词赛,你我几人也去凑个热闹怎么样?”
唐舟道:“自然没有什么问题。”
这样说完,又吃了一些饭食,李治和唐舟就又在扬州城闲逛了起来,只等明天的扬州诗词赛。
…
刺史府。
自从派人暗中跟着李治和唐舟后,江隐就放心了许多。
得知这几天李治和唐舟对扬州的评价不错,他就更加的放心了。
因为放心,所以接下来他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明天的扬州诗词赛上。
当然,他所谓的主要精力,其实还是要靠田不周。
“田大人,诗词赛的一应事情,可都安排妥当?”
田不周道:“大人放心便是,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就等明天开始。”
江隐颔首,道:“听闻最近扬州城的几大书院都有不少才子崭露头角,今年的诗词赛只怕会更加的热闹吧。”
田不周颔首,道:“没错,风行书院的陈宫,天天书院的许杰,玄字书院的黄单这几人尤其突出。”
江隐点头:“是啊,扬州士学之风大盛,有一些才子脱颖而出,再正常不过了。”说到这里,江隐神色微微一凝,随即一声轻叹:“扬州这样的盛会,圣上怕是肯定要去的,如此,不知是好是坏。”
听到这话,田不周也是神色微动,但紧接着道:“大人放心便是,诗词赛其实也算是一段佳话,就算圣上去了,也只会觉得大人治理扬州有功,而不会有任何怪罪。”
江隐笑了笑:“希望如此吧。”
两人这样说完,田不周便离开了刺史府,然后去了落雨斋。
在落雨斋见到杨甘之后,田不周道:“杨老,李治若去,只怕会发现一些端倪,要不要取消今年的诗词大赛,等李治离开后,再行恢复?”
虽然诗词赛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但只要他们愿意,要取消还是很容易的,随便找个借口就能够取消。
杨甘沉眉,细思片刻后,道:“诗词赛仍旧继续进行,那李治若是已经知道了这事,却突然取消,他只怕会更加的疑心,既然如此,倒不如继续进行,只不过小心谨慎一点就行了。”
杨甘思虑事情是最为周到的,他这么说完,田不周并没有任何质疑,甚至连疑虑都没有,连忙便应了下来,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按照杨老说的去办了。”
杨甘点点头,接着说道:“李治在扬州的时间也不短了,想办法让他赶紧离开吧,时间长了,他肯定会发现扬州城与其他地方不一样,那样的话,只怕会牵扯出来很多问题。”
田不周连连应下。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唐舟在来到扬州两天之后,已是发现了扬州城的不同之处。(未完待续。。)
第1696章 诗词赛
次日一早,天气略显阴沉,欲雨未雨。
唐舟和李治等人吃过早饭,便直接去了扬州诗词赛的举办地。
诗词赛的举办地在扬州城最大的书院天天书院。
但是想进书院看诗词大赛,必须花钱买门票才行,而且这门票还不便宜,每人一贯钱。
一贯钱不算少,只是来看别人比试诗词,对于其他地方的人来说,显然觉得会很不值得。
但扬州城对于文化是比较追捧的,所以爱好诗词者众,如此一来,肯花钱来看诗词赛的人一点都不算少。
唐舟和李治他们来的时候,天天书院外面满是等着购买门票的人,那种场景,真可谓是火爆。
就是长安城有时举办的花魁大赛,都不一定有这火爆。
李治看到这些,笑了笑:“唐爱卿,朕也算是见过许多爱读书的人了,可像扬州这般,却还是第一次见啊。”
唐舟笑了笑:“说明扬州的学习氛围好啊。”
说着,几人上前,花了几贯钱买了门票,然后便走了进去。
进去之后,入得会场,只见整个场地很大,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位置。
书生有书生的位置,士子有士子的位置,一些商人有商人的位置,而那些扬州名士有扬州名士的位置。
所有位置,并不分什么高低,就连商人也是如此。
李治进来之后,看到商人竟然也坐高位,眉头顿时就凝了一下,他不反对鼓励经商,但给商人更高的地位,他却是看不惯的。
这事,他觉得自己需要找个机会跟江隐聊聊才行,你把扬州城治理的繁华,这是好事,但该有的规矩,还是得有的。
商人已经那么有钱了,还给他们高位,这怎么能行?
既然得到了一些东西,就肯定得让他们失去一些才行,不然那些贫苦农民只怕心里不平衡,农民心里不平衡,这大唐怕不会稳。
李治的想法,颇有点后世平衡财富差距的意思,他这个大唐天子,肯定也是知道的,一旦财富差距太大,一些人就会有想法,如此也就不利于稳定了。
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真正能做到的,却不多。
自古以来,钱字开头。
所有人围着一个很大的舞台坐定,舞台上有桌椅,有笔墨纸砚,也有一张很大的木板,木板是用来张贴好的诗词的,只要有人的诗词好,被贴了上去,在整个诗词赛结束后,都能够得到一定的报酬。
对于很多士子书生来说,这是他们赚钱的好机会。
时间慢慢的过着,很快,门票卖完,这诗词赛也是时候开始了。
诗词赛开始,首先是江隐带着田不周等一些官员上台来说一下情况,比如说今年的诗词赛怎么比等等。
诗词赛的比法,其实也很简单,首先就是由江隐出一个主题,让所有参赛的人都围绕这个主题写首诗,之后由几名评委点评,最终选出晋级的十二个人。
然后,再由这十二个人随机组成六对,然后抽选田不周早准备好的一些主题,让两人两人的作,然后选出两人中的优胜者晋级。
这个时候,就只剩下六个人了。
这六个人,再分三组,再行比拼,最终剩下三人晋级。
剩下的三人,共写一首诗,一首词,然后评出冠军。
但这个时候,比试还没有结束,冠军出现后,其他在场的任何人都可以站出来挑战,如同挑战获胜,冠军的所有奖励都是挑战者的。
而如果挑战者失败,那么挑战者必须输掉十贯钱的彩头才行。
如此一直比下去,直到没有人再上台挑战。
整个比试规则,可以说是惊险刺激且有趣的,对于主办方来说,还能够大肆敛财。
唐舟和李治两人在下面听完江隐的这些规则后,都有点佩服江隐的这些办法,就只整个比试的有趣度,便足以吸引很多人花一贯钱来现场观看了。
比试规则说完,比试随即开始,江隐并不做评委,只是在一旁观看,只是他在观看的时候,神色却显得十分凝重,因为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