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无量帝尊 >

第62章

无量帝尊-第62章

小说: 无量帝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寻斓剑鹚凳亲恕N铱炊矣肽橇轿怀に镄〗憬磺榉饲常羰悄芡ü庖徊愎叵担氲揭晃怀跫兑┦Γㄏ碌ひ┑幕踉础

    林珝看了看那张纸,上面列出了药铺现有的大致药材数目和价值、平日需要支出的款项条目、药材、药品销售的预计、总体收支估算等等,心中惊讶,不由多看了邓月婵几眼。

    上次邓氏说女儿粗通术算,如今看起来,这个说法太谦虚了,光是那个销售预计一项,就明显有市场调查和分析的能力在里面,而且都是用具体的数据说话,令人信服,这次算是捡到宝了。

    邓月婵见林珝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脸上一红,低下头去,这一幕看在邓氏眼里,心中不由一动。

    林珝立刻反应了过来,歉然道:“刚才想事情有些发愣,失礼之处还请见谅,月蝉小姐……额,小姐大我半岁,就叫月婵姐吧。月婵姐方才说,要请一位初级药师?”

    邓月婵点点头,低声道:“哪怕只是一品的养血丹,也能在开张的时候打开局面,获得数倍于以往的利润。”

    “明白了。”林珝微微一笑,从箱子里拿出一个大盒子来,“这些够不够?”

    邓月婵打开盒子一看,顿时惊呆了,只见里面堆满了红色的丹药,约莫有两三百颗,脱口而出:“养血丹!”

    “完美的只有七颗了,极品的有五十几颗吧,其余的都是普通品质的。”完美品质的原本有二十几颗,但林珝在炼制暴血丹时用去了三分之二。

    “这么多!”顾氏和两个孩子倒还罢了,邓氏是经营过药铺的,一时也惊呆了。

    “太好了,”邓月婵心中大定,说道:“原来东家早有准备,倒是我多虑了。”

    “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不止是养血丹,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丹药,不过需要准备大量的基础药材给我炼制,货源方面没问题吧?”

    “没问题,母亲这些天已经联系好了之前的供货……”邓月婵刚说了一句,忽然愣了,“东家,刚才你说……给‘你’炼制?难道这些丹药,都是你炼出来的?”

    “恩。”这宅子算是林珝在紫凰城的“秘密基地”,以后肯定会在这里炼制丹药,所以没打算瞒着众人,“这件事大家不要外传,外人问起,就说聘请了一位药师。”

    院子里的人的目光顿时变得不同了,这位东家小陈先生,居然是一位药师!

    既然老板自己是药师,那么就不存在药师离开等问题造成的损失,邓记药铺的丹药来源更不用担心了,以后生意肯定会越来越红火。

    “邓大婶,有件事要请你辛苦一下,这里是两百两金子和一张清单,你明天去订制一个初品丹炉,清单上的药材如果店里不够,就去批量进货。”

    现在基本万事俱备了,有自己的药铺,自己的药材来源,林珝也能安心炼制丹药了,邓记将成为未来的后勤基地。

    说着,林珝看了看一脸崇拜的小男孩,说道:“小宾,你帮我把药材整理好,我这几天会再炼制一批丹药,到时候你也来打个下手,多学点东西。”

    药师学徒?小宾忽然有种被幸福砸晕的感觉,连连点头,两眼直放光。其余人的目光也亮灿灿的,都是希望的光芒。

    ps:感谢书友书友140831140853932打赏。

第八十二章 韩大小姐的真相

    第二天一早,林珝离开了邓家老宅,前往老师韩铣的府邸。

    白则送给他的那本《丹道秘要》上,有许多古篆字不认识,而丹药的配方和丹图来不得半点差池,所以必须设法解读。

    林珝之所以有一定的古篆字知识,是因为小南山的家里有一本林卫珍藏的古篆字《诗经》,记忆中老爹曾教过以前的少年一些,但就算是林卫自己,在这方面的涉猎毕竟有限。记得上次在老师韩铣家中的书房中,好像看到过类似的注解书籍,当时的注意力全在那《太清蕴神篇》上,自然不会去留意。

    这次来紫凰城,除了邓记药铺开张的事情外,最重要的就是去韩府借书。

    韩连打开门,一见林珝,笑呵呵地说道:“是林小哥儿啊,先生正好在家,快请进。”

    这段时间已经接近盛夏,温度开始升高,林珝走入韩府,就看到韩铣正在院子的竹椅上看书。

    “老师。”林珝上前行了一礼。

    “林珝,你来了。”韩铣点点头,放下了书,“坐。”

    一旁有下人端上茶水,林珝开口道:“今日恰好来城里,特来拜见老师。”

    “我听连叔说了,上回你来了一次,不过我正好去青索城探亲,让你白走了一趟,”韩铣看着他两手空空,点头道:“上次连叔还说你买了礼物过来,以后来我这里,切记不要带任何与学业无关的东西,否则莫怪我将你赶出去。”

    “其实不值什么钱,只是一些心意而已……”林珝看到韩铣一瞪眼,苦笑道:“我记住了,老师。”

    “恩,”韩铣满意地点点头,“最近的学业如何,可有什么不解之处?”

    林珝问了几个以前读书时有些不太明白的问题,将话题转到古篆字上来,说道:“我上回在杂货铺碰巧买到了一本古籍,可惜里面都是古篆字,大部分都不认识,不知道先生可否有古篆字一类的注解资料?”

    “古篆字?”韩铣想了想,“你随我来。”

    两人走进书房,韩铣在书架上找到了一本厚厚的《篆字注释》交给了他:“这本的注解颇为详尽,你拿回去慢慢看吧,篆字较为生僻,除非是研究古籍,否则实用性并不是太高,你记得要分清主次,切勿钻了牛角尖,耽搁了学业。”

    林珝知道韩铣对他期待很高,暗忖要是这位老师知道他拿这本注释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炼丹,说不定会拿把西瓜刀从街这头追砍到另一头,口中应道:“多谢老师,我知道了。”

    韩铣没有继续说教,他知道这个弟子天资和悟性都很高,响鼓不用重锤,只须点拨几句,其余的不用自己操心。(林珝:老师,西瓜刀我藏起来了)

    “来看看这两篇文章。”韩铣拉着林珝来到书桌前,那里有两张玉版纸,上面是清雄雅正的小楷字体,墨迹未干,似是韩铣才写不久。

    不过,那内容让林珝刹那间凌乱了。

    两篇文章的题目是《劝学》、《愚公移山》。

    这两篇不是他替“长孙湘”当枪手做的文章吗?

    为什么会出现在老师韩铣这里?

    一时间,林珝的心砰砰的跳了起来。

    “你觉得如何?”韩铣的声音打断了林珝的思绪。

    从韩铣的表现来看,应该不知道这文章是他写的,林珝压下纷乱的思绪,故意问了一句:“这两篇文章可是老师所著?”

    “我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来。”韩铣摇摇头:“应该是一位隐士所著,被我偶然所得。”

    隐士?林珝心思飞快转了起来,随口答道:“确实不错。”

    “如此好文章,只是‘不错’而已?”韩铣皱了皱眉,“你的悟性和天资虽是一时之选,但需谨记谦虚谨慎才是为学之道,切勿染上那等文人相轻的毛病。”

    居然还被老师误认为是妒才了,林珝一阵无语,不过没弄清楚情况之前,还是先装傻吧。

    “老师误会了,《愚公移山》寓意深远,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有人定胜天的气魄,堪称绝佳佳作。《劝学》中的几段文字更是精辟绝伦,只不过后面上下承接的段落似乎有些不足。”林珝说的“承接”其实是他当时摘抄荀子原文的时候,根据这个世界的背景,自行添加的部分,和原本一比,自是有些生涩。

    韩铣听他说的在理,面色稍霁,颔首道:“虽是如此,却也瑕不掩瑜,这两篇文章,你一起拿回去,好好读一读。若是你真能做出这等文章来,也差不多可以出师了。”

    出师?林珝口张了张,想说什么,终于还是没有说出来。

    怎么说也只是照抄了另一个世界的东西而已,始终不是真正的原创,林珝只好一副受教的样子,恭敬地接过了两篇文章。

    “中午就留在这里吃个饭,见一见你师母,还有我女儿小仙。”

    韩铣说到最后一句时,林珝一怔,小仙?

    好像很耳熟?

    想到《劝学》和《愚公移山》,林珝的心跳忽然有些快了起来,问道:“老师,敢问师母贵姓?”

    “你师母出身长孙世家,单名一个娴字,所以我取了一个谐音的‘仙’字,作为女儿的名字,就叫韩小仙。”

    果然是长孙世家!林珝听出这个小仙这个名字不仅与师母的“娴”字谐音,也和老师的“铣”字谐音。

    韩小仙?他脑海中隐隐浮现出一个身背长剑的青衣身影。

    是她吗?

    不对,上次在虎牙堂的时候,那个百里涓分明是叫她“长孙妹妹”!

    而且,那时候青衣女子也郑重地说过一句话,我姓长孙。

    这时正听韩铣接着说道:“小仙和你一般大小,可惜生性好动,不喜学文,整天只知道舞刀弄枪,一直让我头疼,今天又去拉着你师母去她舅舅家习武了。”

    一听这句,林珝脑中的青衣女子开始模糊起来,变成了另一个更加清晰的形象。

    那位大姐头,“长孙湘”!

    记得第一次看到这位大姐头的时候,是在徐记药铺,当时双髻少女好像说的是,“老头子”已经回来了,让徐小胖快点把那篇《劝学》搞定,结果林珝用《劝学》换到了林菱需要的引络丹和护脉丹。

    算起来,那个时候,正好是韩铣刚从各村监考回到紫凰城的时候。

    记得徐小胖当时还对双髻少女说了一句:你爹在文院发了狠话,价钱再高也没人敢代笔。

    韩铣正是文院三大文师之一。

    脑补到现在,真相已经水落石出了,原来大姐头的名字不是长孙湘,甚至也不是长孙小仙,而是韩小仙!

    醒悟到这一点,林珝顿时冷汗直冒,原来他这枪手,居然做到自己老师家里来了!

    若是今天留在这里吃饭,与这位韩大小姐一照面,铁定会穿帮。以老师对待学习和文章的态度……林珝不由打了个寒颤,只觉如坐针毡,连忙找了个借口,婉谢了韩铣的好意,匆匆逃出了韩府。

    才走到街口不远,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容貌甜美,头挽双髻,正亲热地挽着一个中年美妇走来,后面还跟着一个年轻丫鬟。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林珝吃了一惊,正要回避,哪知那双髻少女眼尖,一眼就看到了他,高兴地叫了起来:“小陈先生!”

    说着,居然松开挽着中年美妇的手,径直朝这边走了过来。

    感受到那中年美妇好奇的目光,林珝硬着头皮走了上去,行礼道:“长孙小姐。”

    双髻少女笑嘻嘻地一拍他的肩膀,说道:“小陈先生!真是你上次说的,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咱们山水有相逢了。”

    这个亲昵的动作让中年美妇皱了皱眉,走过来问道:“小仙,这位是……”

    “那个那个……娘,我不是叫小湘吗?”双髻少女对中年美妇使劲眨了眨眼,还不知道其实自己的身份已经穿帮了。

    林珝已经确定这位中年美妇就是自己的师母长孙娴,当即深施了一礼,说道:“在下……”

    “娘,这是我朋友小陈先生。”

    既然韩大小姐已经说出了“小陈先生”四个字,原本心头就再犹豫的林珝只好将错就错地说道:“陈叙见过夫人。”

    长孙娴并不知道林珝就是夫君韩铣新收的小弟子,只觉少年相貌俊秀,气质不凡,微微颔首道:“小陈先生?原来是一位读书人。”

    韩大小姐得意地介绍道:“是的,小陈先生的文章写得很好的,就连表姐都除之后快呢。”

    除之后快?林珝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我倒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

    长孙娴自是清楚女儿的“文采”,不过,女儿一向喜武厌文,怎么忽然和这个读书人交上了朋友,而且关系似乎还不一般?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女儿的性格太过粗枝大叶,容易受骗,该不是这少年耍了什么心机吧?

    一念及此,长孙娴看向林珝的目光中顿时多了几分审视,不知不觉代入了某种护犊的角色,问道:“这位小陈先生可是文院的文生?”

    林珝敏锐地感觉到了师母大人的敌意,答道:“我并非城里人,住在城外的乡村,要等到年底才能参加乡试……”

    还没说完,就听韩大小姐眉飞色舞地说道:“小陈先生很厉害的!上次还传了姑父制冰秘术,帮了醉意居的大忙,姑父拿出好多钱来酬谢,都被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