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超级科学家 >

第252章

超级科学家-第252章

小说: 超级科学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介绍完后,叶晨把葛老他们请到会议室,亲自给葛老六位院士倒上茶水。其他人的茶水,就由钟立俊来完成了。

    “都说要想得到小叶亲手斟茶很难得,是莫大的荣耀,我今天得到这份荣耀了。”葛老笑道。

    叶晨只给身份崇高,地位高的人倒茶,这事已经在圈子里传开了。也就让圈子里产生了一种说法,想要知道你在叶晨心目中的份量有多重,只需要看叶晨会不会给你倒茶就知道了。

    “葛老说笑了。”叶晨笑道。

    正说着,干总师雷总师莫总师他们闻讯赶了来。他虽然也在公司,离办公大楼这边有点距离,要想赶过来,需要一点时间。

    他们三人虽然独立即航母之外,但又和航相关。

    干总师和莫总师两人,一个是做航发的,一个是做飞机的,这虽然和航母没有直接关系,但有间接关系。航母造出来了,就需要相应的武器系统。武器系统就包括了飞机,两人就和航母有必要的关系。

    至于雷总师,更不用说了,他是燃气轮机的负责人,没有他的燃气轮机,航母也跑不起来啊。

    所以,葛总师他们来了,干总师雷总师和莫总师三人必须要来。

    而且,还要参与到航母的研发中来。虽然他们不会做出决定,但会提供很多意见。

    叶晨又给三人倒上茶,众人这才坐在一起说话。

    干总师雷总师莫总师和葛老他们虽然早就认识,但想要见面就很难了。他们平时工作很忙,想要聚在一起,那是很难得的事情。今天,终于聚在一起了,机会难得,他们是有说有笑,气氛融洽。

    直到他们谈兴稍减,叶晨这才有机会说话,有些不解的问道:“葛老,你们要来的事情早就决定了,怎么现在才来?”

    叶晨把舰船材料传过去时,军方就决定了要派航母团队到丰州来,和叶晨一起研究航母。这时间已经过去不短了,按理说我们国家对航母要得很急,葛老他们早就该来了,竟然现在才来,叶晨还真有点想不明白。

    “的确是这样。”葛老点点头,道:“我们之所以现在才来,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们在做准备工作。小叶,我们知道你很厉害,对你寄予了厚望,我们的准备工作一定要细致,把相关的数据都带来了。”

    叶晨就没有让人失望过,凡是叶晨参与的东西都有很惊人的成果,葛老他们重视,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也能理解。

    对于这点,干总师他们是深表赞同。要不是有叶晨的参与,新型航发、新型燃气轮机和空天战机现在想也别想。

    “第二个原因就是院士的第一轮评选,我们要参与,要担搁一些时间。”葛老解释道。

    按照我们国家院士的评选,有两轮评选,第一轮评选是由各部委自行安排时间,第二轮评选一般在十一月举行,这是固定时间。

    “院士?”叶晨眉头一挑,道:“说到这里,我就想不明白了,怎么就没人推荐我?”

    叶晨和院士打交道的时间不知道有多少,可以说天天和院士打交道,但是,他就是想不明白,竟然没人推荐他。

    以叶晨取得的成就,当选院士那是必然的,没人推荐他,还真是奇怪。

    “小叶,你是没资格当院士。”葛老看了看叶晨,叹息一声,摇了摇头。

    “什么?我没资格?那谁有资格?”叶晨很不服气。

    院士这头衔,对于叶晨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也没有那么大。当不上就当不上吧,怎么说连资格也没有?

    这也太打击人了,叶晨还真不服气了。

    叶晨到现在取得的成就,那是举世瞩目,他完成的那些成果,随便一样拿出来,也足以当选院士了,他要是没有资格,那谁有资格?

    干总师雷总师莫总师他们看着叶晨,摇头叹息,没有说话。

    “小叶,老葛没有说假话,你还真没有资格。”庄老也是叹息一声,道:“要是你有资格的话,我们早就推荐你了。

    “不会吧?庄老,你这话什么意思?我怎么不明白?”叶晨对庄老是绝对信任的,连庄老都说他没有资格,叶晨有点懵圈了。

    “小叶,我知道你取得的成就很多很了不起,无论是哪一样拿出来,都足以当选为院士。问题是,我们都没有资格推荐你。”庄老解释,道:“小叶,我们国家院士评选不接受本人申请,只能被推荐。这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65周岁以上的候选人,这需要至少有6名院士推荐,其中至少要有4人是和候选人在相同学部。另一种情况就是65周岁以下,这至少需要3名院士推荐,而且至少要有两人和候选人在相同学部。”

    “你的成果是足够当选了,但是,我们都和你不在相同的学部,没有资格推荐你。就算我们推荐了你,也是无效的。所以,你没有资格当选院士。”(未完待续。。)

第三四五章 航母现状(上)

    庄老的话让叶晨目瞪口呆,他万万没有想到,他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竟然连获得推荐的资格都没有。

    庄老他们对叶晨的成就很清楚,倒是想要推荐叶晨,但是,他们的推荐是无效的,这有什么用呢?

    “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我们国家一位非常着名的药物学家,她研究的药物是全世界最好的治疗虐疾药物,为世界公认。她也因此而获得了诺奖,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但是,她到现在还没有被选为院士。”叶晨颇有点愤愤不平,道:“她不是没有资格,就是选不上,科学院应该好好反思了。”

    庄老他们相互对视,不住摇头苦笑。

    “小叶,你说的我们都知道,但是,我们也无权改变。”葛老叹息一声道:“这位科学家多次评不上院士,都对院士失去了希望,不再评选了。”

    她取得的成就那么大,全世界公认,还获得了诺奖,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就是不能当选为院士,这太具有讽刺意味了。

    而且,她是多次评选,全部落选。

    不管是谁,经这么多次的失败,也会对院士兴趣缺缺。不是她的成就不够,只是因为一些奇怪的,让人无法理解的原因导致,这实在是太伤人心了。

    “院长已经公开说过,确实值得反思。”干总师又道。

    “算了,这和我没有关系,说这做什么?”叶晨对院士还是有一定的兴趣,但并非很大,能当上就当,不能当上就算了,没有院士他照样活,照样干科研。

    “小叶,你也不要放在心上。以你取得的成就,院士对你是可有可无。我敢断定,后世的史教科书上一定有你的名字,你会和我们国家古代伟大的科学家,比如祖冲之、张衡他们齐名,你会和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一样,会被后人赞扬。”庄老安慰叶晨。

    “是啊是啊。”干总师深表赞成,道:“小叶,你这么年轻,就取得了这么巨大的成就,将来的成就一定会更大。成为院士,不一定能被人记住,不一定能够写进教科书。你呢,注定会被后人记住,注定要写进教科书。”

    院士很多,但被后人记住,被写进教科书的人又有多少呢?

    被史记住才是真正的牛!

    “谢谢。”叶晨知道他们是一番好意,笑道:“我们还是来说说航母吧。葛老,我们国家的航母究竟走到哪一步了?”

    国人现在最关心的几件事情里面,航母肯定是其中之一。我们现在是天天盼着我们的航母下水,天天盼着我们的航母纵横在大洋之上。

    作为军迷,叶晨对航母的期盼就更不用说了,那是年年盼,月月盼,日日盼,时时盼。现在,终于见到葛总师这个航母总师,可以当面问他有关航母的事情,这肯定是第一手资料,叶晨的耳朵不由自主的竖起来了,想要听个明白。

    萧令月的耳朵也竖起来了。尽管她出身在军人世家,了解很多秘密,但是,她对航母的具体情况也是不了解。

    “说母,这话就长了。”葛老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回答,而是仰起头,久久没有说话,眼里含着泪水。

    过了好一阵,这才道:“我们国家的航母之路漫长啊!漫漫征程,我们国家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不容易啊!很不容易!”

    听出来了,他有着太多的辛酸想要诉说,叶晨虽然还不明白究竟有多少辛酸,但他的鼻子发酸了。

    作为军迷,当然知道我们国家的航母路很不顺利,可以说一路坎坷,一路风雨,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们国家的首艘国产航母就要下水了,是何等的难得。

    “小叶,你也知道,我们国家有着名的‘两弹一星’,可你听过有关海军方面的着名工程吗?没有!”葛老自问自答,道:“这是有原因的。航母,在二战中展现了巨大的威力,是海战利器,我们国家并非不知道航母的重要性,但我们国家当时玩不起。没错,就是玩不起。”

    玩不起,这三个字太打击人了,很多国人肯定不服气,会说我们泱泱大国,有什么玩不起的?还玩不母?

    然而,在我们国家当时的情况下,还就真的玩不母。

    “为什么玩不起呢?”葛老开始剖析,道:“第一个原因,地球人都知道,航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领域进行配合才能制造航母。而我们国家在建国之初,我们的工业基础很薄弱,薄弱到哪种程度呢?我们国家做卫星,没有充气设备,不得不使用给自行车加气的充气筒来充气,这已经很好的说明我们国家当时的工业基础有多么的薄弱了。”

    说到工业基础,熟悉史的人都知道,我们国家真正的工业化进程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也就是这三十几年。

    这才多少年时间?

    西方国家工业化多少年了?那是几百年了。

    追溯到“工业革命”,这不是几百年吗?

    建国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这段时间,也就是三十来年的时间,我们国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完成了“两弹一星”这些可以保护我们国家安全的重要国防工程,也在工业化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国家建立起了完善的工业体系。

    在改革开放之前,当时世界上有三个国家具有完善的工业体系,一个是美国,一个是红色帝国,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国家。

    我们国家在建国之初,工业上不说一片空白,那也相差无几了。仅有的一点工业基础,要么是满清末年置办的一些家底子,要么就是捡别人不要了的“洋落”,那基础有多薄弱,翻翻史就知道了。

    就是凭借这么差的底子,在短短三十年里就建立起了完善的工业体系,这成就非常惊人。

    但是,问题也来了,我们国家当时的工业体系是完善了,挤身于三大拥有完善工业体系国家之列,但我们国家的工业水平那是很差的,和发达国家比起来差得太远了。

    那么差的工业水平,想要玩航母,玩得起吗?

    不说别的,就说燃气轮机。虽然我们国家挤出一些经费,也在研究燃气轮机,但是成效并不大,和国外比起来,差距很大。

    好吧,就算这些都不是问题,我们国家把航母造出来了。

    造出来了又能怎样?

    因为航母是一个系统工程,光有航母就想玩转航母?那是不可能的!

    航母还需要武器系统,这武器系统就多了,主要是舰载机。以我们国家当时的工业水平,能够造出舰载机吗?

    飞机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难度并不比航母小。

    一个航发,我们国家到现在才攻克,在几十年前去玩航母,有意义吗?

    强六飞机的设计在当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但是,超出了我们国家的工业制造水平,根本就造不出来,只能遗憾下马。

    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教训了。

    “第二个原因,地球人都知道,我们国家当时很穷,没有钱,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撑航母。”葛老接着分析,道:“当时,我们国家经过再三论证,最后决定,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对我们国家安全有着重大影响的领域,这就是‘两弹一星’。”

    现在要是说我们国家建国之初很穷,很多人不信,会认为这是废话。好吧,去问问我们的父辈。要是我们的父辈不知道这事,问问我们的爷爷那一辈,他们很清楚我们国家当时有多穷了。

    不说别的,就说一件事,在建国之初,一百个人里面有几个人识字?

    在当时,不要说受过完整的教育,就是上过几天私塾,认得几个字,国家都当成了宝,把这些人请来,办学校,让他们教书。

    这可不是瞎吹的,问问我们爷爷那一辈就知道了。

    这很好的说明了我们国家当时是什么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