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乡村霸主 >

第215章

重生乡村霸主-第215章

小说: 重生乡村霸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都是按农历计算,在农村这边,周围的人用的最多的也就是农历了。家里办酒宴,新房搬火看日子都是按照农历来计算。

    张涛把这些一说,大厅里面的几个人的眼睛全部亮了起来,这个好,这个好,真正的体现了湘南这边的风俗出来,而且还是在特色小吃中展现这边的一切!

    房间里面的几个人从张涛这里拿到一个好点子后就把他赶回另一边的书房去了,他们大人还要谈论一些大事。

    这是老李同志给的解释,张涛听后看着这些家伙的厚脸皮直接翻了个白眼。河过完了,自己这桥就不用了,踢的那么直接。

    不过张涛也感觉自己和这些人坐一起压力太大了,他也想离开。特别是面对那个老人,以前还能装装嫩获点可爱分,现在再装嫩估计没人搭理了。

    回到书房这边,蒋靖这家伙正用自己的电脑在玩游戏,旁边还有贺鸣那个家伙。这家伙一看蒋靖的等级不低,武器装备又好,立刻一口一个哥哥的叫了起来。

    一点不好意思的表情都没有,感情这家伙前面看到一个女角色装备好追着人家叫姐姐也不是没有缘由的啊,这完全是他一贯的作风!

    张涛进来后听到这家伙叫的那么亲热,脸都快黑了,贺鸣的表现真真恶心到他了。没想到贺鸣这家伙现在竟然还有这厚脸皮,为了个游戏,至于么?

    “我爸他们叫你过去聊些什么呢?”看到张涛进来了,蒋靖也不玩游戏了,好奇的问向张涛,他很好奇张涛怎么就入了那些大人的眼了。

    “没什么,就是市里准备拍一部纪录片而已。”张涛对这种事情并不怎么上心,跟他离的有点远,很随意的回道。

    他对这些事情也不怎么在行,拍摄的事情有专门的人搞这块,他只负责抄袭后世的某个版本而已,其他地方完全帮不上忙。

    “真的?在你们这边拍么?”蒋靖对这个东西有兴趣,虽然他现在的理想跟前世有点出入,但是对这方面的东西还是很有兴趣。

    “真的,如果他们确定好的话,大部分内容会在我们这边拍了,有些内容会去别的地方拍,全市有特色的地方都会走走。”

    张涛听后点了点头,估计那几个人点头了,这事情差不多就定版了。那房间里面差不多就是一个大组合了,能够代表市里的声音。

    “那我春节就在你们这边过了,到时跟着他们去看看,也算了断曾经的一个梦想而已。”蒋靖听后立刻决定了下来,反正他对春节走亲戚没多大兴趣。

    “呃,你要是喜欢这个东西,我周末随时都可以带你去看看影视城那边的拍摄啊,用的着大过年的跟着看这个么?”张涛对蒋靖的行为有点不解,不明白这家伙什么意思。

    蒋靖听后笑了笑,没有跟张涛解释什么。张涛看这家伙的反应就知道他不想说了,也没继续追问下去。

    一边的丘玲和李茜对张涛越发好奇起来,这家伙身上的东西太多了。上半年在市里掀起的风浪够大了,却什么事情都没,连市中学继续留他也不愿意。

    一心要回到镇中学来,还带走了那么多的人。没想到转到镇上来后就老实多了,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似乎完全变成了一个乖学生一般。

    而且听说成绩还上升了不少,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父辈他们对于张涛这个人的某些作风还特别欣赏,对于他这个人也比别人高看一眼。

    真不知道这家伙身上到底藏了多少东西,只是这家伙不说出来,他们只能从父辈的聊天中只字片言的了解一点而已,其他的只能靠猜测了。

    总之,从了解的这些内容来看,就是张涛这家伙很厉害,深藏不漏的角色。不仅打架读书厉害,其他方面也很厉害。

    张涛不知房间里面的几个人都在想自己的事情,而是和几个人随便的聊了一些学习上面的事情。然后等那边散了后,就把几个人送了出去。

    这个寒假张涛认为自己应该会很轻松,最多就是给家里写下对联而已。他现在的毛笔字已经练到一定的火候了,写个对联什么的完全不在话下。

    然而他很快发现自己想多了,自己给那些人提了个建议就是最大的傻事情,把自己整个有限的几天寒假时间全部浪费了。

    他不说美食广告这事情还好,这些东西都给他没有太多的关系。但是说了这个创意后他就发现自己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了,整个春节期间有得他忙了。

    从纪录片的大纲开始,到纪录片的拍摄,整个流程他都没漏过,全部被叫了过去提供意见去了。

    虽然他一再强调自己不专业,不懂这些。但是过来拍摄这些东西的人硬是说这是领导的意见,必需咨询下张涛的意见。

    老李同志甚至还打了个电话回来,告诉张涛这事情关系着市里的经济效益,让张涛一定要好好的配合。

    甚至为了让张涛真正能好好的配合那个拍摄团队,老李同志还给张涛妈打了电话,让她做做张涛的工作。

    所以张涛在这个团队呆在自己大队这边拍摄的时候,就不得不老老实实的在一边提供建议,对一些流程根据自己记忆的场面进行筛选下。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纪录片的导演是伍大导演,影视方面,市里也就她能拿的出手了。其他人没这方面的经验,拍这部纪录片怕搞砸。

    市里见自己这边的人手用不上,直接就把这部纪录片丢给伍大导演来拍了。资金和其他人员由市电视台提供,全程配合。

    伍大导演开始对这个东西并没什么兴趣,但是听说是张涛出的点子后就好奇起来,然后给了张涛一个电话聊了会就把这个纪录片接了下来,她显然对这些也很有兴趣。

    纪录片的名字叫《舌尖上的湘南》,市里提供的资金非常充足,搞完后张涛的电影公司还能小挣一笔。

    而公司的几个女明星听说这边过年好玩,还要拍这么一部纪录片,全部跑了过来观看了。她们到年底的事情不多,趁现在有空过来看看了,顺便尝下这边的年货。

    除了伍大导演,这个拍摄团队里面其他的人开始对张涛并不怎么看重。如果不是因为领导的意思,估计他们鸟都不想鸟张涛一下。

    一个十多岁的毛孩子而已,能懂什么拍摄技术和纪录片?做这些,他们才是真正专业的团队!(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七章 美食拍摄(四更万二字求订阅)

    伍大导演不一样,那是国际大导演。而让他们听从一个孩子的建议,太丢他们的身份了!

    然而拍了几段后,这些人发现张涛虽然不怎么懂拍摄技术,但是他对流程非常的了解,对其他方面的见识也不差,一些眼光比他们超前了好多,效果也比他们操作的好。

    这让这些人不得不收起自己把张涛当菩萨供着的想法,向张涛征求意见的时候态度也诚恳了不少。

    这个不算,而另一个家伙的表现更是让这些人郁闷无比。那家伙就是蒋靖,这家伙对拍摄这块显然不比这个团队的人差,讲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也不含糊。

    让这个团队里面其他的人看着这两家伙如同看到妖怪一般,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牛x了?以后他们的饭碗麻烦了。

    张涛这个时候才明白前世蒋靖这家伙为什么会去读艺校了,想来他一直对这方面有兴趣,还花心思研究过这些东西,要不然他也不能在这些专业人士面前表现的这么亮眼。

    没有去问蒋靖为什么会改变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种事情张涛也插不上手,蒋靖比起其他几个家伙,特别的有主见。

    大凡有主见的人他们一旦做好了某种决定,就不会轻易被别人的话语改动,能让他们改动的只有他们自己。

    所以张涛很安心的跟着拍摄团队去搞那个美食节目去了,每天在大队各个村里转一转,那家年货做的好,什么时候做年货他们就要过去看看,然后拍摄。

    湘南这边的年货要准备的很多,最重要的无疑就是做豆腐了。这个年三十的团圆饭要用上,蒸肉的时候里面要放点,煮粉丝汤的时候也要。

    其他的菜里面看情况也能放,而且炸好的豆腐能放很长一段时间。做豆腐张涛妈最拿手,不过她现在没什么时间做这些。

    这个不用担心,她的接班人早早的就选好了。赵琳和张燕两人现在也会做这个,做出来的东西在湾里也是让那些大婶阿姨们佩服的不得了,手艺顶呱呱。

    他们拍摄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做豆腐的故事。从故事开始,再到过年的准备,以及手工做豆腐的各种工序,然后到成品的豆腐类的菜肴。

    因为故事的需要,张涛的外婆也上镜了。她的手艺是最好的,张涛妈的手艺还是从她手里学了过来,不过现在这些事情都不让她做了。

    而因为要拍摄这个的原因,需要讲到传承,所以张涛的外婆就出现了。不需要她自己亲自动手,只要在一边指导赵琳怎么做豆腐,然后讲一些故事和琐事就好了,情节需要。做豆腐的黄豆是张涛他们这边自己种植出来的,颗颗饱满圆润,被水一浸后就更圆润了,看起来很有诱惑力。

    豆花,豆皮,豆腐,豆渣,豆腐乳,以及香干,这些都是做豆腐后出来的成品,而且都能吃,各有各的吃法,各有各的风味。

    而在拍摄过程中,赵琳只做了几种而已。经过赵琳的手后烹饪出来的豆花,油炸豆腐,水豆腐,红烧豆腐放出来后,不仅香味动人,卖相也特别的好看。

    特上镜头,让一群拍摄的人非常满意,拍玩以后立刻就大吃起来。这种手工制作做出来的豆腐,加上特有的黄豆,让这些人吃完之后一股意犹未尽的感觉油然而升。

    就差在镜头里面对着美食大肆称赞一番了,可惜这次拍摄的时候不会玩这种格调,他们就是真心想称赞也没用。

    手工做豆腐在张涛镇这边还完美的保持着,镇上的人日常买来吃的都是手工制作出来的成品。机制的那些在这边没什么市场,也没人引进。

    在一些有意无意的引导下,这边的人更相信那些纯手工和带天然味道的东西,而且镇上做豆腐卖的人都是经过严格审核过才有资格,定期还要抽查。

    所以这边卖豆腐的就那么几家,但是生意却非常火爆。天天都有人排着队过来买,甚至还有市里的特意坐车过来买些回去。

    其实这些年不仅这边的豆腐会吸引其他地方的人过来买,这边的其他食品成品以及蔬菜和家禽肉类一样在周围非常的火热。

    这边的东西口感好,而且没样食品出现在在市场都是经过严格检查过的食品,买的人放心,吃的也放心。

    如果不是镇上的种植和养殖公司对这些东西限量出售,那些人估计都要开着大车一车车的拉过去售卖了。

    镇上也不是不允许卖往周边,只是价钱卖的太便宜了。而且还把市场搞乱了,一些周围的家伙随便种点东西也扯着这边的旗号对外售卖。

    所以这边都是统一收购上去,然后包装好送往南方出口去了。对于周边只有少量出售,而且从不出镇。

    用张涛的话来说,就是时候未到。而且以后就算在国内出售,他们的销售模式也不会采取这种散卖的方式。

    现在国外那边的价钱比这边高的多,重要的是包装上面的那个湘南明珠的牌子。这个只要把名气打响了后,以后才是挣大钱的时候,张涛说的品牌至上的理论被忠实的执行着。

    乡下的人没多少见识,但是看到镇上的茶油等一些物品,只要冠上牌子然后让国外的机构检测下,那价钱就哗啦啦的涨,这里面的好处他们还是看得到。

    用做少的代价获取最高的利润,这一套不用人教他们也能自己学上手。所以对于在周围散卖,他们真心没多少兴趣。

    过年重要的年货除了豆腐还有一种年货就是糍粑,这也是张涛这边农村必需的东西,家家户户都要做些留着过年用。

    正月初二游船庙会的时候敬神就要用到,每逢船到了村子后,村里面的主妇都会把一个特意制作出来的最大的糍粑放到纸船上敬神,剩下的小糍粑就留给自家吃了。

    糍粑的成品有很多种,有用糯米制作的软糍粑,有用坚米制作的硬糍粑,还有高粱做的红糍粑以及一种树藤根榨出来的定粉做的青糍粑。

    这些在张涛家乡这边经常都能看到,人们或者用来招待客人,或者自家弄着给小孩拌白糖吃,切成条煮着吃也可以。

    无论那种糍粑,首先要做的就是用水泡软,然后磨成浆晾干水分。相对来说,大米做糍粑是最好的一种,也是最通用的一种。

    虽然做出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