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朱锦生香 >

第27章

朱锦生香-第27章

小说: 朱锦生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说不清宗恪是怎么收拾回神智的,似乎就是发现林展鸿夫妇踪迹的密报送进宫来的那天,一个全新的宗恪就又蹦了出来。

    身为太监,泉子很讨厌“为情所困”之类的说法,泉子知道自己是个天生无情的人,而且那几年里,他也看不见帝后之间有什么“情”存在,就算是太子宗这个仇恨的结晶,多年来也未能缓解夫妻俩的关系。

    宗恪和萦玉,在泉子看来就是把婚姻变为互相找茬的一对典范难道宗恪是为了能继续找茬而高兴么?

    他听见了宗恪的声音:“那么你呢?还有你那些师兄弟们呢?我不在宫里这段时间,你们得撒欢了吧?”

    收回思绪,泉子走回到温和的烛光里,他笑道:“有奴婢的师父在,还谈什么撒欢?奴婢是一如既往每日在清明殿、紫宸殿伺候着,莲子一如既往埋头捣鼓他那些玩意儿,阿莼一如既往周旋于太后以及诸位娘娘身边,阿茶则是一如既往的成日装哑巴,惹师父烦……”

    泉子师兄弟四个,他是最大的,下面是莲子,阿莼和阿茶。他们都是凌铁的徒弟,平日凌铁事无巨细地教导着这几个孩子,泉子性格平稳缜密,像泉水般妥帖温和,莲子是闷骚宅男,也是机械高手,阿莼则人如其名,莼菜般滑溜,性格八面玲珑,在**女眷之间打太平拳,谁都喜欢,阿茶是最小的,脑子聪明却不爱说话。

    这四个孩子的名字是凌铁给取的,泉、莲、莼、茶,借的都是江南风物。

    凌铁是江南青州人。

第二十六章

    第二天,一直睡到日上三竿,阮沅才迷迷糊糊爬起来。

    没有闹钟,手机也因为宗恪的劝阻,留在了家里,她不知自己究竟睡到了什么时候,看看窗户外头的太阳,阮沅觉得应该是**点的样子。

    她坐在被子里发了好一会儿呆,才渐渐清醒过来,记起自己身在何处。

    “啊啊啊!……”阮沅使劲抓自己的头发,她以为自己做了个稀奇古怪的梦,却没想到这不是梦,这就是现实。

    再坐在床上发呆也毫无用处,阮沅慢慢起身穿好衣服,下床来找清水梳洗。

    衣服还是昨天那一套,幸好头发不长,她用这儿的木梳梳好头发,又用带来的玳瑁有机发夹把头发夹好,这才打起了精神。

    她虽然不是挑剔化妆品的那种人,但如果手头没有熟悉的那几款牌子,心里也会觉得不自在,这次走得太匆忙,只带了一盒妮维雅的面霜原先阮沅设想她去的地方,至少有个超市。“宫里难道没有雪花膏么?就算是友谊牌的也行啊!”阮沅郁闷地想,她没有带洗面奶,润肤乳、保湿露什么的就更别提,自己手头这点面霜,根本支撑不了几个月。

    倒不知这宫廷御用化妆品又是个什么样。

    不多时,早饭送来,是馒头和小碟咸菜,送饭来的是昨天帮她拎箱子的那个小太监,昨夜没仔细打量,现在再看举止态度,恐怕地位远远低于泉子。

    “宗恪呢?”阮沅抓起馒头,顺嘴问。

    小太监的手一抖,大概从没听见过谁直呼皇帝的名字。

    “陛下在练功。”他说,“呆会儿就得上朝了。”

    “哦……”阮沅也发觉自己用词错误,她想了想,“陛下没说他什么时候过来?”

    “过来哪儿?”

    “这儿来呀?”

    小太监怔了怔,摇头:“陛下不过来。”

    “……难道他要我去找他?”

    “姑娘的事儿,肯定有人在管呢。”那小太监低声说,“姑娘放心呆在这儿就是。”

    听出对方的意思是不要让她乱问也不让她乱跑。阮沅没敢再多话,低头风卷残云般吃了早餐。

    屋里再度剩下她一个人,阮沅把门打开,让院子里的新鲜空气进屋来,外头小院洒满阳光。

    她换下脚上的匡威,穿上了送来的绣花鞋,掀开深蓝色的棉布门帘,溜达着到院子里,四处看了看。

    院子很安静,除了风声和轻柔鸟鸣。阮沅能感到溽暑已褪去,秋日渐近,温煦的日光依旧明亮,却被秋风染上一层淡淡香槟色。院子里有株上了年龄的核桃树,深青的叶子垂落如茵,苍绿的树干正在光晕里积蓄力量,打算再熬一个寒冬。阮沅走到树下,弯腰捡起一个核桃疙瘩,她闻到别处散来的煅烧香木时的馨芬。

    院门口,有一条逶迤的小径通向别处,两旁铺着柔润蜷曲的肥绿夏草,就像在护道,但阮沅哪儿也不敢去。

    这到底是哪朝哪代呢?阮沅想不明白,之前她也问过那个小太监,太监答是“延朝”。这个朝代,阮沅在历史里没有找到过,更不记得有叫“宗恪”的皇帝。

    这么说来,是个架空王朝了……

    当然她不能随便就这么定义人家的世界,不然让宗恪听见,一定会狠狠反驳说:“你们那个有麦当劳的诡异地方,才是架空的!”

    那一天,阮沅哪儿也没敢去,这世界对她而言是如此陌生,不明情况,而且她不是没有常识的人,这里是宫殿,宗恪再怎么开明民主,宫殿却不是寻常人能够撒欢的地方,她不敢到处乱逛,只好强烈盼望着使者前来,替她说明这一切。

    期间,人也来了两三拨,一是给她送茶送餐的,二是给她送换洗衣服,三是给她做清洁洒扫的。

    宫里的茶十分好,香味强烈,有丝丝烟熏的气息,是一种近似正山小种茶的佳茗,连送来喝茶的杯子都极漂亮,碧绿细薄,带着浅浅自然白痕,放在窗前,光线能够透过杯壁流转,拿在手里像精致艺术品。只可惜送的饭菜依然淡得出奇,阮沅强忍住才没找他们要咸菜。

    送来的衣物,阮沅也不知道怎么穿,她在屋里抓耳挠腮,几层衣服不知谁在里头谁在外头,感觉不对劲却不好意思问那太监问太监“女人衣服怎么穿”这种问题,阮沅觉得简直就是性骚扰人家。

    最后,阮沅自己琢磨出了衣服的穿法,她为此十分得意,看来服饰方面,她也算是无师自通。

    宗恪果然没有来。

    他当然不会来找她,他是皇帝,哪有那闲工夫专门来看望她这样的小卒?领导也只有春节才下乡慰问呢。

    但那也不能把她扔这儿当闷葫芦呀!

    等了几天,没有预期中的使者前来,阮沅没辙了,干脆逼着一个太监告诉宗恪,叫他来解释这一切,或者允许她四处走动,探察状况,他不能让她成天这么躺在屋子里发呆,否则她就自己跑去找宗恪。

    那太监面色铁青地退了下去,当晚,泉子就来了。

    他一进屋,就问:“阮姑娘这几日歇得可好?”

    他还年轻,身形依然窈窕,不像那些上了年纪、臃肿变形的太监,说话的声音虽然尖细柔滑,阮沅这几天也听习惯了,总的来说,阮沅对此人还是抱有一定好感的。

    “都快歇出病来了。”阮沅没好气地说,“你们陛下就打算把我扔这儿不管了?”

    泉子笑起来,年轻男人的脸颊在烛光下有着优美剪影,浓密长睫毛形成小小的光翼。

    “怎么会。陛下这两天正考虑,该怎么安排姑娘呢。其实陛下想问问姑娘,是想去他那边,还是想去各位娘娘那边。”

    “什么意思?”

    泉子耐心解释:“就是说,姑娘不是自己也说‘要做点事情’么?不能成日这么闲着吃饭睡觉,对吧。现在呢,陛下就问姑娘您:是想去御前伺候呢,还是去**伺候各位娘娘。”

    阮沅呆住了。

    是去给皇帝打工,还是去给娘娘们打工是这个意思么?

    看阮沅一副懵懂的表情,泉子就笑了,说:“姑娘一时弄不清这里头的区别,那,要不要听在下一点建议?”

    “哦哦!你说说看!”

    “如果姑娘去陛下那边,每日大致的事儿,也就是和笔墨茶盏打打交道,有时候咱家兄弟几个忙不过来,姑娘你就搭把手;可是如果姑娘想去**,到哪位娘娘身边去,那恐怕就要麻烦得多了……”

    “……”

    “各位娘娘都有自己的规矩,跟前的宫女也多,事儿也杂也琐碎,有的时候,还得被派着来往于各宫,要记的事情多,而且都得特别清楚才行,麻烦,就不止麻烦一点了。”

    他说得很含混,但是阮沅立即明白了!

    如果是去给宗恪打工,那也不过是围着宗恪一个人转,顶多累一点;如果选择去给嫔妃们打工,那她就会被卷入无数**争斗中……

    依照宗恪的这种放浪程度,他的**,一定人满为患了,把自己置身于那种复杂的状况里,对阮沅而言等于自投死路。

    而且,她怎么可能离开宗恪,去别人身边呢?

    “我去陛下那儿!”阮沅赶紧举手道。

    泉子满意地笑了,这正是他所要的结果。

    然后,他就从怀里掏出一个厚厚的本子,交给阮沅。

    “对了,这是陛下吩咐要交给姑娘的。”他说到这儿,想了想,“陛下说,这东西叫……对了,说明书。”

    阮沅了。

    “说明书?说明什么的?”

    “说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的。”泉子好心地说,“就是姑娘一直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这就是解释。”

    泉子学她抓狂的声音学得挺像,阮沅脸红了,她赶紧接过那本“说明书”,打开来看了看,里面是毛笔字,但却是简体字,而且是以现代人从左到右横排的方式写的。

    “这是陛下亲笔写的。”泉子说,“陛下说,就只给姑娘一个人看。别人都看不懂的。”

    阮沅谢过泉子,又将他送走,这才回到灯下,开始细细看那本“说明书”。

    阅读说明书,花了一整个通宵,等到全部看完,阮沅只觉得两个太阳穴嗡嗡的跳,她已经风中凌乱了!

    相对于有麦当劳的那个世界,这的确是个架空帝国,如阮沅之前所料,在她过去二十多年所习得的知识里面,没有丝毫关于这片土地的记载。

    对此宗恪用了个准确的解释:平行宇宙。

    将近二十年前,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曾经屹立着一个帝国:齐。

    齐帝国已经延绵五百多年,寿命之长,让周围的藩国都不耐烦起来。但是没有人能把这不耐烦表现出来,因为他们没这个实力,只除了北方狄人的一个藩国:延。

    大齐的西部和北部,一直有边患:狄族,银赫族,以及鹄邪族。后两者的发展速度远不能与第一个相比,因为地处贫瘠的西部,后两者人口稀少,力量也弱得多。狄族的人口数量和势力在北方是最大的,所以近两百年来,大齐,一直把狄人当成警惕的对象,他们蔑称狄族人为“狄虏”。

    关于这个中原帝国,宗恪在说明书里是这么描绘的,他说中原人(齐人)擅长商业、手工业以及各种艺术活动,中原的文化非常接近阮沅熟知的汉文化,历史也同样悠远,只是这边的经典典籍不像汉文化那样,统治哲学的意味那么浓,这儿有类似儒学的学说,但它并不占据主导地位,只是百家之一。这里的文化更偏重艺术、文学、宗教以及玄学,看起来似乎,先秦以及魏晋之风在这边的比重,大大增强了。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这个中原帝国一直是软弱无力的。

    在说明书中,宗恪很快提到了一百多年前的小雍山之战。

    小雍山位于齐帝国北方的定州之北,是重要的军事要塞,那是大齐皇朝的巅峰时期,当时齐朝的靖宗皇帝延续了他父亲的强国尚武政策,朝中武将个顶个的勇猛,最出色的就是靖海公林慕臻也就是林展鸿的曾祖父。

    看见这三个字,阮沅惊得把手中的说明书掉在了地上!

    原来林展鸿,果然和这一切有着密切的关系!

    她没有猜错:楼上那两口子,真是穿越来的!

    阮沅的脑子乱成一团,之前看玄幻小说的轻松心态,至此一扫而空!她现在才明白,宗恪写给她这本“说明书”的意义所在!

    本来,对齐朝人而言,狄人的骚扰是一直都存在的,那种忧患就如慢性阑尾炎,并不强烈,也不会当即致命,但是每每一发作,却叫人格外头疼。

    靖宗皇帝据说是个雷厉风行的人,性格刚硬,登基伊始,就对狄人采取打压政策,在他看来,兵良马壮、国富民强的大齐,已经是时候去彻底解决边境困扰了。于是,这场持续了十年的战争,最终结束在小雍山一战。

    那一战,狄人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二十万兵力彻底覆灭,林慕臻做主帅的齐朝王师,最后一直打进了狄人的核心,舜天。

    这一路,齐朝军队所到之处,采取了报复性的屠城措施,男性狄族人全部杀死,女性则只挑选合适的留下来做奴隶,不合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