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全才大明星 >

第79章

全才大明星-第79章

小说: 全才大明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学,第一次接触电脑并见识到电脑病毒她就迷上了那个小小的电脑盒子里的奇特世界,之后发现了一群被称为黑客的人,赵文雅就立志她一定要做一个世界顶级黑客。

    喜欢电脑,并且痴迷,这是她身边所有孩子的家长都不理解的

    “别跟赵文雅玩,不务正业不知道好好学习,她以后能有什么出息,就是个家里蹲!”

    “那个赵文雅什么东西,真不知道她父母怎么教育的,她爸还是政府上班的呢,孩子这么沉迷电脑。”

    “玩电脑能当饭吃啊?宝宝,离赵文雅远远的,她以后也就是嫁个农民的命,咱们可要好好学习,以后好找个好工作!”

    “赵文雅,你看看你这张卷子,才考了98分,你要是考满分,这次的年级第一就是你了,你就那么甘心做个万年老二吗?电脑以后能帮你考大学吗?咱们国家只认学校出身,不认你电脑能力的!”

    无数的回忆不停地涌现出来,赵文雅咬着牙,她就是这样孤独的长大的,所以一当她在网上发现许绍言,看到许绍言这个特殊的娱乐圈异类时,赵文雅本能的把许绍言当成了同类。

    可是看着许绍言越来越红,今天在教育系统又是这个表现,赵文雅突然觉得许绍言跟自己完全不一样。

    尤其是伴随着一种特殊的恐惧——许绍言认同着共和国的教育制度,而这,是她根本背离的东西。

    恐惧让赵文雅全身发抖,她自己都不想承认她现在已经完全的喜欢上了许绍言这个偶像,已经不是因为一种寻找同类的感情了,可是她有恐惧,许绍言也是不认同她的存在。

    不知不觉,赵文雅还挂着电话,却突然啜泣了。

    许绍言在电话那头听的真切,当赵文雅说出“同类”那两个字的时候,许绍言心里其实就明白了赵文雅的想法。

    赵文雅是异类?许绍言呵呵的摇头,他自己又何尝不是个异类呢?

    一个没颜值没背景的人,在娱乐圈里,就是一个异类。

    许绍言没回答赵文雅,赵文雅那天哭泣的声音越来越明显。

    许绍言召出系统,点开包裹掏出了琉璃书架。

    想着,许绍言直接从琉璃书架上兑换了一本书。

    赵文雅还等待着许绍言的回复,可手机震动,提示许绍言的微博有了更新。

    “许绍言:《三重门》,新书开载,送给我最重要的一位朋友。”(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二章 《三重门》的连载

    《三重门》?赵文雅看着这书名微愣,这什么意思?

    门?还三重?

    最重要的朋友?说的是她吗?

    她刚刚问许绍言对于共和国教育的态度,许绍言这么快就写出一本书?

    这不大可能,许绍言就是再有文才,也不可能这么快就编出一本书来。

    赵文雅心里很失落,最重要的朋友?

    她何德何能能让许绍言如此看重?

    这显然不是说她!

    还在跟她打电话的这个时候开书,其实许绍言已经表达了他的态度了吧,她赵文雅,根本就是个无关紧要的人。

    赵文雅心里只感觉像是什么东西死了一样,疼,撕心裂肺的疼,疼得她喘不过来气,而且死寂,前所未有的四级,只觉得心里绝迹般的空落,急需什么东西去填补那被硬生生击碎的将要吞噬她的空洞。

    闭上眼睛,赵文雅颤抖的拿掉了手机。

    果然,一直都是她自作多情了。

    可手机刚刚离开耳边,手机里就突然传来了许绍言的声音。

    “文雅,这书我是为你写得,我不知道为什么你会觉得我是你的同类,以为大家并不当你是异类,而且你是我许绍言最重要的朋友之一。”

    许绍言的声音十分清晰,也很温和,温和的赵文雅刚才那死死筑起的泪水堤坝瞬间崩溃了。

    她只是问了许绍言一个问题,许绍言却真的为她写了一本书?!

    “我……许……我……”眼泪刷的一声从眼角淌落,赵文雅整个人都颤抖了,这本书居然是为她写的,而且她居然被许绍言当成了最重要的朋友?她……

    赵文雅不知道说什么好。

    “许哥……呜呜……”赵文雅捂着脸,她不知道自己现在该是兴奋还是该落寞。

    但是她现在只想哭,许绍言是她的偶像,可这个偶像居然为了一个质疑他的粉丝写了一本书?

    许绍言听着赵文雅的哭声,安慰说:“文雅,时候不早了,早点睡,有什么不开心的睡一觉就过去了,不管你怎么想,许哥永远都是最爱你的那个许哥,晚安。”

    “晚安。”赵文雅说,“许哥,谢谢你,我去睡觉了。”

    赵文雅说着,却不肯挂电话,最后还是许绍言先挂了机。

    家里没有扫描仪,许绍言只能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手打。

    《三重门》是地球世界的当代作家韩寒所著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书通过少年林雨翔的视角,向读者揭示了一个真实的高中生的生活,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展现开来,体现了学生式的思考、困惑、梦想。

    虽然和本书的描写有些灰色甚至是黑色,但绝对是对应试教育一个板砖式的迎头质问。

    许绍言写三重门,只是挂出一个书名,就引来了无数人的注意,饭后,正是无数人刷微博上网的时间。

    “《三重门》?许绍言老师这《心术》和《搜索》刚完结,这就要写新书?哈哈,好期待啊,不知道这回又是什么故事,看样子又是长篇呢。”

    “估计是,还是送给自己最好的朋友之一,好想知道是谁这么幸福,居然能让许绍言老师写书。”

    “我也想要啊,不过这《三重门》什么题材的,看名字,看不出来是什么东西啊!”

    “我也想知道,求问谁知道啊?”

    “问绍言粉丝团的那些人,他们估计会知道。”一个人说道,之后迅速独孤忘情剑家丁9527和腐女18岁,但是他们不知道这正是给腐女18岁所写的小说。

    独孤忘情剑现在正在俱乐部里训练,手机关机,家丁9527正在宿舍打游戏,被人后也是一愣。

    “唉?许绍言老师又写书了,还送给一个朋友?靠!许哥你不仗义啊!我都不知道是什么题材。”

    楚文逸也是意外,这小许白天作诗,晚上就写起小说来了,脑子里灵感很多啊!羡慕嫉妒恨,他最近灵感很空,怎么也写不出好歌来。

    许多人注视着许绍言的微博动态,各路媒体也是聚集在这,许绍言的新闻都没什么预谋,他虽然是个公众人物却不玩媒体,做许绍言的新闻是很轻松的一件事。

    晚上九点半,许绍言终于发了第一章。

    看了许绍言的第一章,几乎所有人都愣住了,不同于《心术》与《搜索》。

    许绍言这本书的主角居然是一个初中生。

    林雨翔,擅长文学,为人吊儿郎当,他不聪明,却“精于古文”,读书成绩不好,但是有一点体育特长,严重偏科。

    这就好像是许绍言所写的那天生我才必有用一样,但是许绍言的这本书情节上居然完全是学生的日常。完全是没有任何的曲折情节。

    看着这本书,读者都是一脸的懵逼,许绍言这怎么会写这么一本书?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却想要读下一章,明明故事平淡,但说不出为什么就想继续读下去。

    “靠!许绍言老师你搞什么啊,怎么这文章跟清水白菜一样!情节呢?故事性呢?”

    “就是,跟白水一样,但是不知为什么我很想看下一章!许绍言老师快更新!”

    “哈哈,许绍言老师可是文字皇帝,不过或许是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强的**读下去,这本书一开始就是源于生活,但是却没有超越生活,真实,或许就是最大的有人指出,不说了,许绍言老师你快更新!”

    “对啊,快更新快更新!”

    一群人催更。

    第二天,许绍言送完小妹妹,回家继续写文。

    一个小时三千字的打字速度,许绍言一天写八个小时,一连写了五天,一连写了十二万。

    《三重门》的连载从第一天起就十分的火热,每发一章,就会在半小时之内得到五十万以上的回复。

    一开始是因为作者是许绍言大家才来看,看个热闹,可是看了五天,当三重门的面目慢慢的展现在读者们面前,所有人都为许绍言捏了一把汗。

    《三重门》确实是写一个学生生活的,但许绍言却在用这本书,质问着共和国式的教育!

    也就是说,许绍言在被教育界热捧了之后,扬手揪起教育界,给了他一个耳光!

    靠!哥们,你太敢干了吧!(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三章 教育部炸了

    《三重门》的内容是以一个中学生的视角反映当前有关学校教育的若干侧面,如班级、学校、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家长与子女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等等。

    写的只是平常的让人忽视的一个生活侧面,但也仅仅是生活侧面,全文平淡如水,仿佛一段生活流水账。

    但就是这流水账一般的故事主线却表达了作者对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和批判,对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机制、教学观念、教育教学方式、考试形式与制度以及与此有关的社会现象的种种挖苦与嘲讽。

    许绍言一直很佩服韩寒,很多作家总是打着揭露现实的幌子在那“隔靴搔痒”打擦边球,也只有韩寒的文字这么直接的去撕开那层卑鄙的遮羞布,当然了,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感觉,有人对韩寒的文章也不感冒,但许绍言真的非常崇拜韩寒。

    这本书颇有钱锺书老先生的风骨,尖锐幽默又讽刺。

    许绍言每手打完一章就会上传,看着许绍言的《三重门》,几乎是人人心惊胆颤,却又上瘾。

    每天,许绍言微博的评论区都是高挂微博讨论帮榜首。

    上百万人每天都追读着许绍言的作品,每天读,又同时担心许绍言这书把教育部的人得最惨了!

    其实已经能够得最惨了,楼素芸这边刚给许绍言在教育局推介,那头就闹出个《三重门》,别人都是惊艳了一脸鼻血,楼素芸现在是“无语凝噎”。

    但楼素芸现在陷入了一个痛苦又幸福的境地。

    作为教育体系中极少数支持教改的人,她其实很清楚教改是一个“有生之年”的愿望,千百年来科举制度造就的那血脉中就被看作为天经地义的“人才培养”,她从没想过有人敢这么直白的去讽刺共和国的制式教育。

    虽然这不能改变什么,但至少能让一些人看到制式教育的缺点。

    而让许绍言意外的,这本书居然改变了很多人对他的态度。

    评论区,几个评论点赞已经打到了十几万之多。

    “从前喜欢许绍言,是因为他的歌好听,节目有趣,他前两本书也看了,虽然意义不错但还没到上瘾的地步,可这本《三重门》我是真的爱上了,虽然文风有些灰色,但我很佩服许绍言,小说主人公初一去考文学社,临时忘了《父与子》是谁写的,惨遭淘汰。第二次交了两篇文章,走错一条路,揭露了大学生出国不归的现象,忘了唱颂歌,又被刷下。第三次学乖了,大唱颂歌,满以为入选在望,不料他平时颂歌唱得太少,关键时刻唱不过人家,没唱出新意,没唱出感情,再次落选。这不就是当今社会赤果果的制式教育吗,我们,还有我们的孩子,都被统一培养成了量产品,千人一面,早已不再鲜活。”

    “是啊,现在越来越喜欢许绍言了,过去多多少少的会觉得许绍言有些哗众取宠,但我现在发现他不仅仅是为了做偶像而成长着,许绍言就是许绍言,他谁都不是,很喜欢《三重门》,我们都有过那样一个放荡不羁的青春,有过自己极具天赋的骄傲,但是制式教育磨平了我们的棱角,在那青春中,遗憾如杂草一般,丛生。”

    “不知道许绍言这本书是为谁写的,但是我现在觉得这个朋友很幸福,或许,这是一个迷失在了共和国制式教育中的人,但是现在许绍言愿意陪他一起疯,讽刺,辛辣,许绍言的这本书几乎是一改风骨,我孩子都要念小学了,原谅我一个大男人会有落泪的冲动,想起过去的学生时代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好想哭,楼上说的对,我们的青春,遗憾如杂草丛生,我不想我的孩子也跟我一样,但是共和国的教育,我们只能是看着孩子们重复我们一样的遗憾。”

    “我已经哭了很久了,青春本该肆意生长,可是我们被规划成了千篇一律的面孔,除了读书,我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