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铁路大时代 >

第273章

铁路大时代-第273章

小说: 铁路大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舒城,对于建设驻地,你有什么打算吗?”局指书记盛奇问道。

    如今一部的驻地已经确定下来了,就在离格尔木九十里外的一个中转站,那个地方还算有些人气,一项目部在那里租了一栋房子。

    至于属于的五个项目部,依旧没选好驻地,主要原因,除了刚来之外,真没有合适的地方。

    像舒城管辖的地段,大部分都是戈壁滩,要么就是沼泽和多年冻土等待,极少是草原。

    而施工地方离最近的中转站,也有八十多公里,如果将驻地建设在中转站,显然不太合适。

    “盛书记,对于驻地的建设,还得进一步考究,毕竟才来三天,施工范围内的情况还没摸透。不过通过既有的资料,我觉得在戈壁滩建设驻地的可能性比较大一点。”舒城想了想道。

    考虑到去工地路途的距离,舒城觉得,在戈壁滩上建设驻地,效果可能要好一些。

    “恩,戈壁滩虽然离工地近,可环境比较恶劣,而且用水、用电、保暖都比较困难。”盛书记道。

    “这个没事,驻地建设,首先就得考虑前往工地的路程,路程太远肯定不行,其次在考虑如何建设,对于盛书记刚才说的问题,也的确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不止三项目部,即便是二、四、五三个项目部,也遇到这种情况。”姚功军这时插话道。

    说到这,姚功军顿了顿,继续道:“而且,五项目部的线路完全被沼泽和冻土包围,他们如何建设、在哪建设驻地,也显得很重要!”

    “是啊,第一次上高原,以前从没想过,有一天干工程,会被在哪建设驻地而头疼。”总工孔之劲笑道。

    “老孔啊,这玩意习惯了就好,建设天路线二期工程,不管是对西藏地区的发展,还是对我们西部开发,都有重大意义,相比于这些,建设驻地这种事,不过小菜一碟而已。”姚功军解释道。

    的确如姚功军所说,连高原冻土都解决了,其他事情还是事吗?

    “姚指挥说的也对。”孔之劲点头道。

    “舒城,其实在这边施工,最主要还是高原反应,一旦高原反应不及时救治,那是会出人命的。建设指挥部对这方面已经做了充分的安排,每三十里,将建一个医疗服务站,每一个临近线路的城市,都将建立高压氧舱。对于超过一百五十里还没有城镇的,将按每一百五十里,建立一个高压氧舱。一旦工人出现身体不适,医生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姚功军对舒城道。

    对于这些事情,舒城是知道的,但占云天和林小勇,还是第一次听说。

    毕竟每三十里,建设一个医疗服务站,这花费可不是小数目。

    至于高压氧舱,更是连想也不敢想,因为代价太贵昂贵。工人一旦出现高原反应,进入高压氧舱之后,就像回到了海平面,高原反应便会消失。

    所以,一旦发现农民工高原反应厉害,可直接送到附近的高压氧舱内治疗,其中这三十公里一个的医疗服务站,在中间就起到接力的作用。

    在前世天路线二期施工中,没有一例,因为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死亡的案例,这在医学史上,绝对是一个奇迹。

    “这完全就是把医院建设在工地啊。”林小勇感叹道。

    一个标段就超过三十里,如此看来,几乎每一个标段,都有一个到两个医疗服务站,对救治农民工,完全可以达到及时救治的效果。

    “对,建指的意思,就是想把医院,建设到工地上,其实这也是国家的要求。”姚功军加了一句道。

    假如不把医院建设到工地,天路线又是在荒芜人烟的戈壁滩和沼泽地。很多地方离附近的城市,都超五百里,如此长的距离,当把高原反应的农民工送到的时候,可能已经出事了。

    高原反应,到那时候,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安全。

    众人聊着,酒菜便端了上来,在格尔木,川菜比较多,而今天舒城等人吃的,也是川菜。

    对于川菜,舒城是比较喜欢,对于南方到北方来施工的舒城,凉菜是舒城最讨厌吃。

    舒城今天来找姚功军的目的,其实就是熟悉一下,认识交流一番,怎么说舒城也是在姚功军手底下干活,来了之后,到局指跟姚功军报个道还是要的。

    吃完饭之后,舒城等人直接回了项目部。

    当舒城回到宿舍,徐晋将施工图给舒城拿来了一份。

    毕竟怎么说,舒城也是技术出生,虽然现在干项目经理了,依然喜欢看图纸。

    而且职位不同,舒城看图纸的深度,也有所区别。

    在技术员的时候,就看看尺寸,标高之类的东西。

    到了技术主管和副部长,就要考虑算混凝土和钢筋的量。

    到了部长和总工这个级别,便是根据图纸考虑施工方案问题。

    而到了舒城这个项目经理的级别,这些都不是舒城需要管的。

    舒城关注的,比如说一个桥,他有多少个墩台,从哪个位置到哪个位置,中间有没有连续梁,有没有河流,会不会影响施工,有没有便道可以进入施工场地。

    如何利用既有的资源,来修建进场便道等情况。

    所以说,每到一个职位,因为级别的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法,也就完全不同

    由于林小勇和舒城都是干技术出生,所以对于一些问题,两人还是聊的比较开。

    就在这时,舒城的电话响了起来,一看是李逸风打来的。

    “喂,李总,晚上好。”舒城笑道。

    来到格尔木的时候,舒城便和李逸风通过一次电话。

    “舒城啊,怎么样,这两天去看工地了吗?感觉怎么样?”李逸风笑道。

    “感觉很难干啊,李总!”舒城倒苦水道。

    “难干就对了,如果这么容易干,要你去干嘛!”李逸风笑骂道。

    舒城嘿嘿一笑,道:“李总,其实这活难不难干另说,不过这高原反应,的确让人头疼。昨天我们去了次现场,地方算是找到了,可天气说变就变,像个变脸大姑娘一样,太过无常了。”

    “像个大姑娘不要紧,你把他征服了就是了,任何事情,事在人为。”李逸风道。

    “对了,小勇哥在我身边,李总要不要和他说两句。”舒城道。

    毕竟林小勇比舒城跟随李逸风还早,那个时候,任长虹、蔡武和林小勇,都是李逸风的嫡系。

    后来因为自己执意跟随任长虹,任长虹才带自己去见了李逸风,也正是那个时候,舒城和李逸风牵上了关系。

    到如今,舒城和李逸风的关系,恐怕已经超过了李逸风与任长虹、蔡武及林小勇的关系。

    “行,那我先和小勇说两句,等下再和你说事。”李逸风道。

    “好的。”舒城一愣,答应道,心里却在猜测,李逸风找自己到底有什么事。

    “林哥,李总找你。=舒城将手机递给林小勇道。

    其实林小勇刚才也听到了舒城和李逸风的对话,此时已经在等待了。

    大约五分钟之后,林小勇又将手机递给了舒城。

    “李总。”舒城道。

    “我和你说个事,这边局指的常凯常总会计,你应该还记得吧。”李逸风问道。

    “当然记得。”舒城道。

    那个时候,舒城第一次去荒芜线,第一次和原荒芜线指挥长见面,还批了五十万,当舒城去找常凯的时候,对方还拖了一个星期才打到项目部账户里。

    因此,对于常凯,舒城还是比较熟悉的。

    “他在这边出事了,被公司贬职,职位和副经理差不多,我看你那边少副经理,要不就让他过去跟你干吧!”李逸风道。

    舒城一听,不由得一愣,让一个干了一辈子财务的人,来干现场副经理,这该有多操蛋的事啊。

    现场副经理,绝对需要施工经验,不然瞎指挥,没事也会整出事来,这副经理可不是这么好干的。

    舒城顿了顿,道:“李总,常总会之前也没干过施工,要不让他干安全总监吧,我让闫宇阳干副经理,这样的话,包括吴霸天和小勇哥,我这边正好满了三个副经理,却少一个安全总监。”

    安全总监虽然和副经理级别是一样的,却只管安全,不管生产,至于以后的发展,还是副经理广一些。

    不过安全总监转副经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李逸风沉默片刻,道:“也行,那就让常凯过来干安全总监吧,他也就过渡一下,等这边这件事过去之后,有可能被调走。”

    其实不用李逸风说的这么明白,舒城也大体猜测到了。

    像局指的总会计师,关系能不硬吗?弄不好这次出事,常凯还是给人背了黑锅也不一定,不然的话,也不可能只是降职,而是进监狱了。

    显然,常凯上面有人,为他说话,躲过了这一劫。(未完待续。)

第四零二章 生命禁区

    休整三天之后,舒城带着众人,凌晨五点,便从宾馆开始出发,前去自己管辖的施工区段,进行调查。

    虽然舒城将调查的事情已经安排给了两位副经理,可作为项目经理,前期到现场看一遍,还是有这个必要的。

    往后技术部出来的方案,舒城可以根据自己现场看到的大体情况,来审阅这份方案。

    更何况,现场调查,不可能只走一遍,开工之前,现场的两位副经理和技术部,还要经过一次次的调查,最终拿出最优施工方案。

    这次出去的人员有些变化,徐晋和程建灵留在家里,对到了的施工图纸进行工程量复核和图纸审阅,技术部由林小勇带队。

    同时,女生也没有再去,全部留在宾馆里面,上次之所以带商航和杨静,还是舒城不知道现场的具体情况。

    如今了解现场之后,舒城毅然不让女生前往。

    宾馆里,书记占云天留了下来做总负责,吴霸天、闫宇阳和林小勇,都跟着舒城前往。

    凌晨出发,天还没亮,舒城明显感觉到天气冷了许多,最多几度。

    众人都穿的很厚,许敏更是将羽绒服穿上了,这一次,携带的东西也比较齐全,除氧气罐之外,还带了一些氧气袋、打气筒。

    氧气袋在氧气供应站是可以补充氧气的,比氧气罐方便许多。

    出了格尔木,一路向南,四周漆黑一片,时不时能看见一些车辆迎面驶来。

    由于第一次去过的原因,这次车上都有导航,直接跟着导航走便可以,也方便许多。

    当众人到达风鸣山的时候,已经是早晨六点半了,这个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大家下车,准备吃早餐

    刚下车,舒城便感觉一阵大风吹来,怕打着舒城的脸,很冷。

    ”这里不能休息,风太大,我们到背风面去吧,没吃早餐的先把早餐吃了,等天亮了再跨越风鸣山,就到了昆仑山了,过了昆仑山,前面就是荒无人烟的冻土沼泽地。”舒城开口道。

    过了风鸣山,前段路都没走过,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情况,为了安全起见,舒城毅然选择天亮再走。

    在未知的情况下,安全是第一。

    其实不少人在车上已经吃过早餐了,就还四个轮流开车的司机,没有吃早餐。

    找了一个背风面,众人坐下来,一起抽烟聊天。

    如果不是修建天路线,这些人一辈子也不可能来到青海这边的戈壁滩,来到风鸣山。

    前方是巍巍昆仑山,雄伟壮观,山顶的白雪冰川,历历在目。

    通过这些天看施工图纸

    ,舒城了解了项目部大体的施工项目。

    其中隧道三座,分别是魔鬼窟隧道、风鸣山隧道以及昆仑山隧道。

    魔鬼窟隧道,处于地热层、地层褐红色,施工时,隧道内温度将急剧升高,氧气更加稀薄,对工人的人身安全威胁最大。

    风鸣山隧道,为常年冻土隧道,施工难度最大,同时也是最长的一座隧道。

    至于昆仑山隧道,地质情况比风鸣山隧道差不多,都是冻土地带。

    总体来说,这三座隧道,都面临不同的情况,唯一共同点便是,都是高原地带施工。

    除此之外,在三座隧道之间,是两座桥梁,穿过昆仑山之后,便是沼泽地,这个地方,由于常年冻土的情况不一样,不但有路基,还有桥梁。

    一共十二公里的路段,其中隧道占据了差不多三公里,桥梁五公里,路基四公里。

    十分钟左右,东边天气泛起了鱼肚白,天色逐渐放亮,众人再次起程。

    车近昆仑山,是一片石漠,越过一个又一个山谷,看到的都是干枯的河床。

    “那边居然还有河!”许敏坐在三菱车后排,突然惊呼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