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灵性蒙古高原 >

第130章

灵性蒙古高原-第130章

小说: 灵性蒙古高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好,您知道咱们这条巷子是翻新或者修改过的吗?”顾海平礼貌地问询一个看上去有六十岁的老者。

    “哦,前几年翻新过一些,只是石板路没有动过,巷子两边的房子都重新盖过了。你是来找亲戚的吗?你说说看,我可能认识,叫什么名字?原来住在哪里?我在这条老街已经住了大半辈子了。”老者耐心地说。

    “哦,没有,不找人。谢谢您!”顾海平点点头退出来。

    “这条巷子重新翻修过的,石板路没有动过,所以你记得路不记得房子。”顾海平习惯地拉起山丹的手说道。

    “啊?我真的有前世的记忆?”山丹觉得有点恐怖的感觉。

    “那有什么啊?很正常,不是还有双生人吗?就是把前世记忆完完全全保留下来的人。那还有转世活佛不也是带着往世记忆而来?说明你不是一般的人啊!”顾海平说。

    “那我就是二班的了?呵呵呵,是福是祸且不理它吧。我累了,我们回去吧?”山丹的内心突然涌上一种莫名的伤感。如果像顾海平所言,那她的今生便是为情所生,而前世她是如何为情所困?才不喝下孟婆的**汤固执地要找到前世的情郎?而他们的前世是有怎样放不下的情殇?

    这样的故事绝不是一个完美的爱情故事,它常常预示着无数曲折迷离的情感伤害。否则也不会执着到此,而她对顾海平的情意和心意让她也有些担忧的感觉,她甚至私心里觉得为了他可以不要自己的生命。这是怎样的情执啊?

    山丹意味索然,默默地往回走,小玉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神秘的氛围,轻轻拉着爸爸的手指静静跟着回来。

    “这个没有什么的,即使有一些残存的前世记忆也没有什么关系,你不是已经找到我了吗?我们今生要好好珍惜每一天,让我们执手白头,我们不能辜负了自己也不辜负对方,好好相亲相爱过好这一生。好不好?”顾海平看着山丹有些落寞的情绪说道。

    “真的,我们前世一定是有过放不下的爱情,我第一次见到你一样是从心底里放不下了你,觉得这一辈子再也离不开你了。你看就凭我的条件大学五年愣是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女朋友,而你的出现一下子就把我所有的挑剔和条件都抹杀了,我就认定了你,其他什么具体的原来用来挑选女朋友的条件到你这里统统不存在,我就是在等你的出现,你说是不是?”顾海平越说越激动了起来。

    “嗯,或许是的。”山丹的情绪仍然处在一种莫名的不安中。

    前世是怎样的结局?是用什么换来今世的相逢?她要付出怎样的代价才换来今天的幸福?而这个幸福又将能保留多久?难道此生她便是为了赴一场前世今生的约定?会不会……她不敢再往下想。

二〇四、无来由的担忧

    二〇四、无来由的担忧

    “起点网正版首发,敬请阅读正版图书”

    顾海平心中也隐隐察觉了山丹的不安。赶了一天的路,小玉早已上下眼皮开始打架,山丹忙忙地给小玉洗澡,安顿好睡觉,连故事都没有讲,小玉就进入了梦乡。

    顾海平和山丹先后洗澡,躺下来,两人都没有睡意。山丹的心中充满担忧和不安,前世一定是一场殇情的缘分,上一世未能如意的感情难道此生可以圆满?但她不敢和顾海平说,她不想让他也一样忧心忡忡。

    她早就觉得自己不是一般的人,从她一次次莫名其妙梦到天上金光闪闪的龙开始,她就觉得不一样。很久以来的不安和恐慌也令她惶惶不可终日。如今再一次印证她的与众不同,而这种不同带给她的是更多的恐慌。

    她担心自己不能陪着顾海平一起到老,也不能把孩子养大成人,她用自己的寿命换来昙花一现的爱情?这让她很是担忧。她甚至常常想在她离去之后,拜托顾海平来帮她在父母那里敬一份孝心,好好把孩子养大等等事宜。但她说不出口,她不能给他任何压力和负担,尤其如此沉重的话题和严重的后果予他一定是蚀心的痛,她只有默默祈祷,她希望她的诚心可以打动上苍,多少怜惜她,不要重复前世的不幸。

    虽然她没有明确的记忆对于前世的事情,但她冥冥中知道前世的情缘一定是不幸的。

    顾海平把山丹紧紧揽在怀里,他觉出她的不安,轻声问道:“想什么呢?”

    “没想什么,你说我们会这样一直过下去吗?”她靠在他的胸前。

    “小傻瓜,又乱想了吧?当然会啦!我们会一直幸福地生活下去的!我保证!”顾海平甚至举起手要发誓的样子。

    “你想想,我们这么相爱,有这么好的女儿,怎么会不一直过下去呢?不管我如何飞黄腾达,我都知道我是谁,我也知道这军功章有你的一半啊!你应该知道是我离不开你,我已经赖上你了,这辈子绝不放手。其实我一直在想:我们一定是很多世的夫妻,我们就是彼此的灵魂伴侣,每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无论是否因为我,我都很恐慌,很心疼。我担心你离我而去,我担心你的身体,为了你心情好起来我愿意做任何事,我从来没为自己想,只要你好好在我身边,让我每天踏踏实实看到你,呵护你,这就是我此生的意义。”顾海平动情地说。

    “嗯,我知道。我们都好好的,我们要一直幸福地相守,一直这样恩恩爱爱地过下去,直到我们七老八十我们还是彼此最珍惜的人。你也应该知道你是我这一生最重要的人,我放不下你也离不开你,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要一起面对,同心协力,好吗?”山丹流着眼泪哽咽道。

    “那是一定的啊,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的灵魂早已相融,我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啊!此生我们是彼此的唯一!”顾海平抓起山丹的手,十指相交,紧紧相握。

    之后,两人安静地躺在一起,顾海平轻微的鼾声响起,山丹流着眼泪,她为了这份幸福,为了身边这个深情而优秀的男人,她没有任何理由来逃避,就是天塌下来她也要尽自己的力量把它撑起来,她要坚强,为了他,为了女儿。

    第二天,一家人租用了店家的私家轿车,包租一天120块钱,然后往苍山、洱海开去。

    去洱海的路上,店家男主人很是好客、健谈,他建议他们去白族民居去参观和游览。

    听从主人家的建议便去了一个白族的村庄,典型的白族房屋建筑,大多为二层楼房,三开间,筒板瓦盖顶,前伸重檐,呈前出廊格局。墙脚、门头、窗头、飞檐等部位用刻有几何线条和麻点花纹的石块,墙壁用天然鹅卵石砌筑。墙面石灰粉刷,白墙青瓦,耀人眼目。山墙屋角均用水墨图案装饰,典雅大方。木雕艺术也广泛用于格子门、横披、吊柱、走廊栏杆等,尤以格子门木雕最为显眼。

    一些民居还有泥塑,造塑多为龙凤、古瓶、花卉。照壁即瓦顶飞檐的粉墙,是建筑中艺术装点最集中的地方,用凸花青砖组合成丰富多彩的立体图案,各组中心再作粉画,或镶嵌自然山水图案的大理石。有的在两边塑鱼,以达到稳固。照壁脚下常砌花坛,花香四溢,怡静幽雅。照壁与正房和两侧楼房构成三坊一照壁的格局。此外,更高级的还有四合五天井、**同春等套院建筑,其木雕、石刻、粉画就更为集中突出。

    白族崇尚白色,白族的服饰以白色为主色调。其建筑外墙也是以白色为主调。就从院落布局、建筑结构和内外装修等基本风格来看,白族民居与中原的民居有着传统上的承袭。

    由于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上的差异,白族民居又有自己明显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现在以白族四合院与北京四合院为例作大致的比较,首先从主房的方位来看,北京四合院的主房以坐北朝南为贵;而白族民居的主房一般是坐西向东,这与大理地处由北向南的横断山脉帚形山系形成的山谷坝子的特点有关,中国人一向崇尚依山傍水,这样必然是坐西向东。其次,北京四合院的住房大多是一层的平房,而白族民居基本上都是两层。

    白族民居的平面布局和组合形式一般有“一正两耳“、“两房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同春“和“走马转角楼“等。采用什么形式,由房主人的经济条件和家族的大小、人口的多寡来决定。白族民居的大门大都开在东北角上,门不能直通院子,必须用墙壁遮挡,这面遮挡墙上一般写上“福“字。

    “粉墙画壁“也是白族建筑装饰的一大特色。墙体的砖柱和贴砖都刷灰勾缝,墙心粉白,檐口彩画宽窄不同,饰有色彩相间的装饰带。以各种几何图形布置“花空“作花鸟、山水、书法等文人字画,表现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情趣。

    无论是整个院子房屋的结构之科学严谨,还是雕梁画柱只传统的传承,无不显示着白族特有的文化内涵。

    &;lt;ahref=&;gt;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lt;/a&;gt;&;lt;a&;gt;&;lt;/a&;gt;

二〇五、风花雪月

    二〇五、风花雪月

    一家人通过宏伟的精雕细琢的门楼,看到的是一堵墙壁横在眼前,便是照壁,上面书写一个大大的草书“福”,院子里的情形是看不见的。走进去,看到一个方正的院子,正面是二层小楼,很精致的木雕门窗,有东厢房、南房各几间。

    还有很多其他旅游参观者,大家缓步走入南房,看上去是一间布置好的新房,也是大红的主色调,有外间的客厅和里间的夫妻卧房。

    里外间中间是雕花的门窗相隔,门上挂着白族特有的蜡染门帘,古朴、拙实而不失温馨。

    走出来到东厢房,看到一个穿着白族服饰的漂亮姑娘坐在一个原木的茶桌后面,面前是一整套功夫茶茶具,青花的茶具加上美丽的姑娘和自然的茶桌,形成一幅自然、美妙的人物画。

    白族崇尚白色,白族妇女被称作金花,她们的服饰也是以白色为主色调,上衣和裤子都是白色的绸缎上面手工绣上精美的图案,所有的讲究都在头饰上:“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大理的风、花、雪、月全在金花姑娘的头上顶戴着,在人们的眼底流动着,这一切是多么地富有诗情画意啊。

    大理的白族同胞世代流传着一首谜语诗:

    虫入凤窝不见鸟(风),七人头上长青草(花);

    细雨下在横山上(雪),半个朋友不见了(月)。

    姑娘在演示白族著名的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

    第一道茶,选取较粗、较苦的茶叶装进小砂罐用文火烘烤,再冲滚烫的开水。此茶虽香,却也很苦,称之为“清苦之茶”。

    第二道茶,加进红糖、乳扇、核桃仁、芝麻,香甜可口,叫做“甜茶”。

    第三道茶用蜂蜜和4至6粒花椒调拌,甜中有苦,苦中有甜,还夹带一丝麻辣味道,便是“回味茶”。

    山丹和顾海平坐下来,品尝了三道茶,清香扑鼻,口中先是有略略的苦味,然后是泛起来的甘甜之味,这就是所谓的“回甘”。

    小玉跑到东厢房另外一间观赏云南少数民族有名的“蜡染”作品,院子里挂着锈红色和湛蓝的蜡染布块,不同的图案不同的形状,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图案也没有相同的两块布。小玉对千变万化的蜡染图案十分感兴趣。一个人在挂着的布块前面细细钻研,被上面变幻无穷的图案吸引,小手摸摸这块又摸摸那块,爱不释手。

    正好一位导游带领一队旅游团到来,导游开始讲蜡染的工艺:“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用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小玉安静专注地听导游姐姐讲解,然后跑到妈妈身边,拉着妈妈去看,小嘴把刚刚听来的蜡染知识马上现学现卖:“妈妈,这些图案就是把图案先用蜡在布上面画出来,再用染料染出来就得了呢。”

    “哦?是吗?那你知道为什么画上去蜡的图案不会染上颜色吗?”山丹问小玉。

    “嗯,就是染料不会染到蜡上面了啦,妈妈你不知道?”小玉一副奇怪的模样,在她的小脑袋里,妈妈是无所不知的,这么简单的事情还问?

    “呵呵,不是很懂哎,想听听你是怎么想的。”山丹看着小玉认真的样子说。

    “妈妈!你又骗人!”小玉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