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灵性蒙古高原 >

第106章

灵性蒙古高原-第106章

小说: 灵性蒙古高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鹰的猎物。每家都指望几只鸡下蛋来换一些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总是被鹰祸祸大家都很头痛,但也没有办法。

    草原上本来也没几家人,鸡自然也不多,鸡群在被老鹰侵犯多次后,物竞天择,居然也学会了保护自己:到水草茂盛可以藏身的地方,或者干脆不出院门,等主人拿食来喂。渐渐地草原鹰从江岸草原的天空消失不见了。

    在和母亲涉过茂密的草地到自己家的地里看庄家时候,山丹惊喜地发现草原鹰在头顶的蓝天翱翔,遂问母亲:“又有老鹰了?”

    “有了,这几年好像多起来了,不过草原黄鼠也很多,鹰不到村子里抓鸡了。你不记得你们小时候老鹰抓鸡的事了?”母亲问道。

    “记得,还亲眼看到过了,好可怕的。后来不是没有了吗?现在又有了,说明草原的生态环境好起来了。”山丹有点欣慰地点头说。

    “嗯,现在每年的黄风也少了,雨水也多起来了,你看着庄家也长得好,草地也好很多了。羊都吃得饱,不用另外喂了。”母亲的心里装满了自己的生活。

    “呵呵,日子是越来越好过了。”山丹附和。

    “嗯,赶上好政策好日子了,可得保养好身体多活它几年,那就赚了。看到你们兄妹都过得好,妈心里再没有负担了,妈得好好活它几年。”母亲望着自己的麦田,心中充满希望。

    “呵呵,您才多大?就说这样的话。按我姥姥、姥爷还有老姥姥、老姥爷的寿数,您还有二三十年呢!说不定您更加高寿呢,看看您现在的生活条件要比他们好很多啦。我老姥姥96岁才不在的吧?我老姥爷也有88岁高寿吧?我姥爷87岁去世,我姥姥现在83岁?您想想,您还有多少年?我们好好孝顺您,让您鹤发童颜、安享晚年。”山丹拉起母亲满是老茧的手,在母亲的脸上“吧嗒”亲一口,母亲居然腼腆地红了脸。

    “你这孩子!越来越没正行了。”母亲陶醉地抬手轻轻摸摸自己的脸。

    第二天,铁蛋儿便把一只大腱羊留下来,宰了吃。

    山丹有些舍不得,一只这么好的羊值两三千块钱呢,吃了多可惜?去市场买羊肉也没有这么贵。

    铁蛋儿没有理会山丹的唠叨,只做着宰羊的准备:接羊血的盆,宰羊专用的屠刀。母亲已准备好一锅滚烫的滚水。

    铁蛋儿大也在旁边帮忙,他可是宰羊剥皮的能手,年轻时候几分钟就能收拾好一只羊,包括:宰、剥皮、收拾肠肚、头蹄褪毛、骨肉分离,甚至到吃到嘴羊肉都用不了一个小时。现在老了,这些活计都有铁蛋儿来完成,铁蛋儿虽然没有父亲的手艺,但收拾一只羊也还不在话下。

    生活在草原上,吃羊肉是很平常的事情,就是在贫困时期,农业社那会儿队里也是经常杀羊来给大伙儿改善生活的。包产到户后,家家的日子都富裕起来,各家养羊也都成了一定的气候,铁蛋儿家羊最多时候达到两百多只,经常时时节节的就会逮一只来宰了吃。

    山丹在上学住校,每半年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家里都会宰一只羊吃。那时候羊还不是很值钱,一只也就几百块,好的也就一千块,现在不同了,养羊的数量受到限制,要减少草原的畜牧承载量,每家的羊都限制了数量,铁蛋儿家按人口、土地数最多也就养得百来只,这样整个草原的畜牧量大大减少,几乎缩减一半数目,所以牛羊的价格便是水涨船高了起来。

    就这样,山丹每次回家,铁蛋儿都毫不犹豫地宰羊。有时候羊不够大,铁蛋儿会拉两只来宰。

    山丹有点过意不去,铁蛋儿会瞪着眼睛说:“你又不经常回来,几年回来一次,哥哥还舍不得给你杀只羊?再值钱它也就是只羊!咱们自个儿产的,吃着舒坦。再就是这是舅舅给小玉杀羊吃,你说对不对?小玉。”

    小玉虽然在南方出生长大,但对草原的羊肉却是情有独钟,每次姥姥做好的手把肉,小玉都能把自己的肚子给它添圆乎了。这次回家之前小玉又问妈妈:“妈妈,回姥姥家会有羊肉吃吗?”

    “你啊,就惦记着舅舅那几只羊了,你是灰太狼啊?再回去几次,你舅舅的羊就被你这只小狼给吃完了。”山丹爱恋地逗孩子。

    “我就是最喜欢姥姥家的羊肉啦,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羊肉。妈妈,你到底说舅舅会不会杀羊给我吃吗?”小玉撒娇。

    “我估计会,但你要问过舅妈,看看舅妈同意不同意?她要是同意呢,你可能就有羊肉吃了。”山丹继续逗小玉玩。

    “那我打电话给舅妈问问,要是没有羊肉吃,那我就不回去了。”小玉大模大样地说。

    “呵呵,你个小家伙!你这话要是给姥姥、舅舅听到该伤心了,你回去不是看望他们,而是吃羊肉去了?”

    “哎呦,不是啦,当然是看望姥姥和姥爷了,顺便吃羊肉嘛!”小玉有点不好意思,急着分辨。

    “那你自己看着办吧,我不参与了。”山丹失笑地看着小玉打电话。

    “嘘!电话通了。”小玉眨巴着眼睛冲着妈妈做了个手势。“妈妈你走开,我要和舅妈聊天,你不许听。”

    “呵呵,有什么秘密?还不许我听?”山丹起身走到书房,虚掩门偷听小玉的电话。

    “喂,是舅妈吗?我是小玉。舅妈好!”小玉一本正经打电话的样子好玩极了。

    “小玉啊?想舅妈了,给舅妈打电话?你啥时候回来呀?”舅妈在电话那头问。

    “嗯,我们准备回去了,哪一天回去还要听我爸爸妈妈的,我也不知道,我就是想你了,打电话给你。”小玉回答。

    “哦,那你问问你妈妈,看你们什么时候回来,舅妈好给你们准备羊肉啊,你舅舅早就给你们圈好大腱羊了,就等你们回来吃了,再晚羊就掉膘、变瘦了不好吃了。昨儿你舅舅还说要是你们太晚回来,就先杀了羊放起来等你们呢。”舅妈明显知道小玉的“企图”,没有绕弯子就告诉了她。

    “呵呵呵,舅妈真是好舅妈!”小玉高兴地不忘夸奖了舅妈一句,接着大声喊“妈妈,妈妈,你出来一下,舅妈问我们啥时候回去呢?”

    “呵呵,有羊肉吃了?”山丹调侃小玉。

    “你快说我们啥时候回去?舅妈等着呢。”小玉生怕妈妈把她的小心思给舅妈透露了,急忙转移妈妈的话题。

    “呵呵,嫂子。我们很快就回去了,大概十天左右到家。”山丹接过电话说道。

    “哦,你哥昨儿还说你们要是再不回来就先把羊杀了,怕秋天里会掉膘,那十天就等你们回来再杀,新鲜的好吃。”粉娥说。

    “你知道小玉打电话要说啥不?”山丹悄悄说。

    “妈妈,不许说!”小玉急忙把妈妈的嘴巴捂上。

    “知道!我还不知道?小玉是想姥姥和舅妈了呗。”粉娥故意大声说给小玉听,小玉一听,满脸乐开了花儿“就是,舅妈,我想你们呢!”

    “嗯,是啊,小玉可想你们了,尤其是舅舅家的羊,估计也想小玉了吧?”山丹笑道。

    “嗯,就是,我们都想小玉,连满院的羊都想小玉了,小玉快点回来了吧。”粉娥和山丹一唱一和地对话,小玉没有明白她们话里的意思,还诧异地问:“妈妈,羊怎么还会想我呢?”

    “哈哈哈!”粉娥和山丹同时大笑起来。

    “哦,是姥姥家所有喘气的小动物都想你了。”山丹糊弄小玉。

    等到顾海平下班回家,小玉都十分得意地向爸爸宣布:“爸爸,妈妈说姥姥家只要是喘气的小动物都想我呢!”

    “啊?”顾海平显然搞不清状况,莫名其妙地看向山丹,山丹挤挤眼睛说道:“是啊,尤其是姥姥家的羊更加想小玉呢。”

    “哈哈哈,哦,是!妈妈说的对,是这样的。”顾海平抱起小玉转了几个圈,亲亲孩子的脸。

    所以当铁蛋儿对着小玉说杀羊给小玉吃时,小玉高兴极了:“就是,就是!舅舅,小玉最爱吃羊肉了,舅舅家的羊肉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羊肉。”说着还“吧嗒”亲了舅舅一口。

    “哎呦,你听这小嘴!亲的!就凭宝贝这句话,你一回来舅舅不管有几只羊,都要给小玉杀一只吃,好不好?”铁蛋儿听着小玉的话高兴地眉开眼笑。

    “呵呵,真个是哄死人不偿命!你看看,小玉一张小嘴就把舅舅哄得晕头转向,搞不清东南西北了。”二莲在一边笑着说。

    “那是,舅舅攒了几年的大腱羊就是给小玉这张小嘴吃的,你们以为呢?小玉可是姥姥的心头肉。”姥姥在一旁蹲下来亲亲小玉的小脸。

一六六、亲情暖心,碧天绿草

    一六六、亲情暖心,碧天绿草

    小玉回到姥姥家,那就是混世魔王,当老大。哥哥姐姐都要让着她,听她摆布。姥姥姥爷、舅舅舅妈更加像宝贝似的护着,小玉也从中体会了平常生活中没有的浓浓亲情,山丹心中也充满了甜蜜的感动,也只有在家里她才会有这样毫无顾忌的放松和享受,顾海平也会在其乐融融中享受一份难得的天伦之乐。

    羊肉吃得差不多了,小玉和几个小姐妹玩得也够放肆,每天都是一身泥土,像从地窖里逃避土匪出来的难民。山丹每天都用一大盆热水来清洗几个泥巴巴的小人儿。

    小玉都有点儿不想回永城了。乡下的辽阔草原、蓝天白云、繁星满天的美丽以及自由自在的生活对于孩子不羁的天性,对孩子的成长是最好的。几个孩子每天都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驰骋在辽阔草原,那份自由和开阔是那么让人留恋。

    山丹也不想离开家、离开父母、离开草原。越是临近离家的日子,山丹越难过。

    走得越远越久,就越想家,小时候要踏遍万重山、走过万里路的豪情壮志随着愿望的实现和时光的流逝,逐渐成为了再也摆不脱的思乡情愫。

    回家的日子总是在千百个日日夜夜的盼望中才姗姗到来,而在家的日子却是在一眨眼就过去了一个星期,长大离开家是每一个孩子没有长大时的梦想,而当你真正长大离开家才知道在家的日子、守在父母身边的日子才是一生中最幸福、最美好的时光。

    每次回家一家人都悲喜交加,每次离家一家人都忍不住泪水涟涟,不知道下一次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山丹的心在每一次回家和离家的期盼和不舍中受尽折磨。她想自己的小玉一定不要再有像她一样的难过和思念。但她也知道,一切好像都是不断地轮回,每一代人都重复着上一代人的道路,虽然不尽相同的路程,但却是一样的心理历程。

    虽然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但离家的日子还是到来了,在万般的不舍中,山丹一家和父母亲人依依惜别。

    塞北的初秋天高气爽,太阳熠熠地抚摸着每一张朴实、古铜色憨厚的高原人的脸,他们在上苍的庇护下,年年都有好的收成,牛羊成群,粮食满仓,每一张有着淡淡高原红的脸上都溢满笑容。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山丹对父母也放心不少。在她学医以后,父母的身体调理和治疗都由她来亲自实施,父亲羸弱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一身的毛病在晚年到来时反倒渐渐没有了。这让一家人始终担着的心放了下来。

    父亲快要70岁的身子骨自己说都比年轻时候还硬朗,可以帮着铁蛋儿打扫羊圈、喂养羊羔、喂猪、打扫厅院……事事能做的,他都抢着做。或许是为了证明自己还没有老到成为孩子们的负担吧。

    山丹私下里和父母讲:做一些事情,我不反对,就当你们是锻炼身体了。但要记得一点: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就是你能料理得了的事情,千万不能硬撑、累坏身子或者伤着自己,帮不了忙却给我们添了乱,那样可就得不偿失了。生病或许是我们不能预料避免的,但磕着碰着拖累了人就不好了,所以凡事都不要太较劲儿,老了就是老了,要服老,不能再像年轻人一样拼力气了。

    她知道母亲的要强和不服老,也懂得母亲心疼儿子的心,她常常和铁蛋儿一样的劳动量。山丹也常常嘱咐铁蛋儿要让母亲少干点儿活儿,毕竟年龄不饶人啊!铁蛋儿也没有办法,只能自己和媳妇抢在母亲前面做好事情,便少了母亲的劳碌,这样子铁蛋儿和母亲常常暗地里抢着干活儿,两个人一样累。

    后来没办法,铁蛋儿只好不让母亲出地里干活儿,但当他们在远处地里干活儿时,母亲已经在附近地里干上了。

    实在没办法,也只好由着母亲,只是每每提醒她要注意身体。

    铁蛋儿妈对孩子的好那是没得说,尤其对这个独苗儿子,那是心尖儿上的肉,也对铁蛋儿没能上学没能走出黄土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