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大纨绔 >

第430章

重生之大纨绔-第430章

小说: 重生之大纨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酒会的气氛原来越高,参加酒会的人情绪越来越high的时候,苏振邦在谢国珉的引见之下,已经约见了好几位有资格成为其在泰国的“盟友”或者说是“小弟”的豪门大亨。

    当酒会结束的时候,苏振邦针对泰国豪门的“面试”也刚刚结束,他的心里已经有了一定的把握。不过呢,接下来的重头戏不是先找小弟,而是先把苏宁集团在泰国的摊子铺起来、框子架起来。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成功的酒会,是一场胜利的酒会,是一场令人津津乐道的酒会——许多人羡慕瑛拉嫁入苏家豪门的好命,许多人妒忌西那瓦家族攀上这门姻亲、飞上枝头变凤凰,许多人热议酒会的与会嘉宾居然有那么多的军政大佬,也有许多人……

    不过,不管怎么样,凭着这波声势巨大的“大势”,苏家和苏宁集团在泰国豪门圈和上流社会的第一炮算是彻底打响了!

    无论声势搞得多么浩大,那都只不过是虚的罢了,接下来是时候展现一下真正的实力了……

    实力之所至,必当是雷霆万钧!

    在酒会结束之后,苏宁连锁电器率先宣布进军泰国,开始在曼谷、清迈、呵叻等相对发达的城市开设连锁店。不过,与在国内的发展战略不同,苏宁连锁店器在泰国并没有实行国内的低价策略,更没有发挥自己“价格屠夫”的本色。相反,苏宁连锁电器在泰国将自己定位为中高档家电消费品牌,抛弃低价的策略,以“外商”的噱头加上“质量至上”的保证,直接服务于中产以上阶层。

    不得不说,苏宁连锁电器的泰国战略非常的正确,直接避免了与泰国本土低价家电消费品牌之间无谓的厮杀——迅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准客源和赢利点。

    要知道,泰国民众跟中国民众并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国外的月亮比较圆,所以他们更相信外资的产品,而不相信本土的国内品牌。再加上,苏宁集团那统一装修的风格标识,已经服务至上和质量至上的原则,在很大程度上迅速地俘获了中高产阶层的心。

    所以,苏宁连锁电器作为苏宁集团的排头兵,算是打响了苏宁集团进军泰国的第一炮。

    紧随苏宁连锁电器之后,苏宁地产迅速切入泰国各大中心城市的地产业——这个时候正式泰国经济稍稍有起色的时候,房地产行业还并未抬头,正是抄底的好时机。用不了多久,随着泰国经济追随美国经济的持续反弹走高,将会出现一波强劲的房产大牛市。

    现在,苏宁地产大规模在低价圈地盖楼,等明年,最多后年,泰国房地产行业走高的时候顺利出手——这其中可是几倍乃至是十几、几十倍的惊人利润啊。不过,在苏宁地产进入泰国之前,苏辰雨特意叮嘱了苏振邦一句,那就是无论投资多少、多大,一定要1997年之前全部清仓撤离。

    没办法,1997年的那场亚洲金融风暴实在是太吓人了,泰国、香港、韩国等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都损失惨重啊。而其中,泰国更是整个亚洲金融风暴中的核心重灾区,到时候,那各行各业可是泥沙俱下,根本没有所谓幸免的可能。

    最关键的是,苏辰雨已经决定插手这场亚洲金融风暴了,而且扮演的还是刽子手这种“反面角色”。相信到时候有x基金和ex基金的加入,再加上索罗斯等一众国际炒家游资,这场金融风暴将会更加的庞大——到时候,泰国能直接被干废了。

    所以,苏宁地产真正进入泰国的时间点应该是——1997年金融风暴之后,那时候才是抄底的最佳时机。至于现在就忙不迭地冲进泰国房产业,只不过是赚个快钱罢了,毕竟现在是泰国经济回暖的上升期,而且距离金融风暴还有好几年的时间——这期间能赚不少钱呢。

    除了苏宁连锁电器和苏宁地产之外,anta、森馬服饰、康师傅、苏宁倍健、小米电子等一系列苏宁集团旗下的全资控股公司,也相继杀入泰国。

    一时间,整个泰国商界被苏宁集团这种全面铺开、多点开花的阵势给震惊到了,纷纷感慨于苏宁集团的强大实力。不过,这仅仅只不过是开始罢了,要知道另一个苏宁系的巨无霸还没动呢——那就是华夏汽车公司。

    虽然现在华夏汽车公司的几款车型已经在泰国攻占了不少的市场份额,但是苏振邦暂时还没有在泰国建立分厂的想法。目前,华夏汽车公司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尽可能地抢占更多的中国市场,稳固住自己龙头老大的地位。是的,你没看错,现在华夏汽车公司确实是国内汽车市场的绝对龙头——这要得益于政府的保护政策,再加上华夏汽车公司确实争气,所以市场占有率一再攀高,绝对的龙头老大。

    不过呢,虽然苏宁集团大举进军泰国的动作看起来势大力沉的样子,似乎是要掀起一波惊天波澜一般。其实,这只不过苏振邦摆在明面上的障眼法罢了,苏振邦真实的后手还在看不见的水面下呢。

第539章 红牛,真的很牛(求订阅!)

    不错,苏宁集团疯狂进军泰国的景象只不过是烈火烹油的假象罢了,而苏振邦真正的大动作则是在看不见的背后。对于自己真正的目的和意图,苏振邦一直以来都贯彻一个行动标准——偷偷地进村,打枪的不要。

    就在泰国商界和豪门都在为苏宁集团的大动作而议论纷纷、甚嚣尘上的时候,苏振邦已经慢慢地展开了自己真正的大动作。

    许书标,一个对于很多人都很陌生的名字,但是他发明的饮料对于无数人,特别是中国人来说,绝对是不陌生。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红牛!

    不错,许书标老先生就是红牛多功能饮料的创始人,泰国绝对的“饮料大王”。也正是凭借着红牛饮料,许书标不仅成为了泰国的“饮料大王”,而且还一度成为泰国首富,身家高达数十亿美元。

    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许书标的医药厂研制出了一款内含水、糖、咖啡。因、纤维醇和维生素b等成分的“滋补性饮料”,取名为“红牛”——意味“红色的印度野牛”。当时,“红牛”的主要目标销售群体是倒班工人和卡车司机等苦力蓝领,用来帮助他们在通宵熬夜工作时保持清醒。

    可是,没想到,红牛饮料一经面世就火爆全泰国,而许书标也借此机会发了大财。

    不过,虽然那时候的许书标发了大财,但是也仅仅只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暴发户、土财主罢了,影响力仅仅只是在泰国。当时,红牛也只不过是在泰国火爆,其他国家和地区根本没有人听过有这玩意。

    真正让红牛成为世界级饮料的不是许书标,则是另有其人,那就是奥地利人马特希茨。

    在1982年的时候,马特希茨还只是德国一家牙膏公司的销售,又一次他去泰国曼谷谈业务,一下飞机直接就懵逼了——时差和炎热的天气,瞬间让这位奥地利中年人感觉身体被掏空,更别说去谈业务了。可是,令马特希茨没有想到的是,他在看到一个疲惫不堪的人力车夫在喝了一罐红牛后精神抖擞的样子,决定试一试。

    马特希茨这一试不要紧,不仅让当时感觉身体被掏空的他瞬间满血复活,而且还根本停不下来。最关键的是,马特希茨的这一试,造就了他奥地利首富的别样人生。

    正所谓,不想当老板的销售不是好销售,所以看到商机的马特希茨立即找到了许书标,商谈将红牛推向全球的大业。不得不说,每一个销售都是一个好的说客,也不知道马特希茨给许书标灌了什么**汤,在他离开泰国的时候——马特希茨带走了红牛49%的股份和一份绝密的配方。

    回到奥地利,马特希茨经过市场调查和重新改良之后,在1987年向外推出了全新的红牛饮料——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奥地利红牛。马特希茨也凭借着红牛的火爆畅销,一跃成为了奥地利的首富,后来更是玩起了一级方程式赛车,成了牛逼哄哄的红牛车队的大老板。

    不过呢,无论是泰国红牛,还是奥地利红牛,这些跟中国红牛都没有多大关系,因为在此时红牛还没进入中国呢。至于后世的中国红牛是如何来的,那是泰籍华人严斌从许书标老先生拿到的中国经营权才得来的。在拿到红牛的经营权之后,严斌在成立了红牛维他命饮料公司,开始在大陆销售红牛——这算是大陆第一个搞功能性饮料的人和公司。

    苏振邦此次大动作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红牛的中国经营权,所以他直接找到了许书标老先生,希望从他的手里拿到红牛的中国经营权。

    说实话,当许书标看到苏振邦的邀约之后,还真是相当的惊讶,因为他实在想不通自己的红牛集团跟苏宁集团有什么关系啊?自己也就是个买饮料的,而苏宁集团也是囊括了包括零售、地产、服饰等等各行各业在内的超级大企业啊。

    难道是来收购红牛公司的?很有这种可能!

    不错,在得到苏振邦的邀请之后,许书标老先生就不断地胡思乱想起来,虽然现在的红牛已经发展壮大的很多,但是仍然不是那个后世牛逼哄哄的红牛集团。现在的红牛集团还只不过是泰国众多大型公司里的一个罢了,根本与苏宁集团这样的过江猛龙相比。要知道,谢家那晚的酒会,许书标也去参加了,他可是全程目睹了众多军政大佬的出现——其中甚至还有代表泰王陛下的炳·廷素拉暖将军。

    面对这么一位势力庞大的“野蛮人”,许书标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比较好。但是许老先生能白手起家创下那么大一份家业,自然也是厉害非常。

    所以,面对苏振邦的邀约,许书标老先生果断赴约,其实他也想跟这位外界传的沸沸扬扬的超级大亨聊一聊——更何况,大家都是华人,都是炎黄子孙,还有什么说不开的么?

    在约定的地方,苏振邦迎到许书标之后,笑着说道:“您好,许先生,您快请坐,真是久仰大名啊。”

    “苏先生说笑了,许某人区区薄名,哪里比得上大名鼎鼎的苏先生啊。”

    许书标这话倒不是奉承,而确实是事实,苏振邦现在的名头确实要比许书标大上很多,特别是在华人商界更是大名鼎鼎啊。

    “您太过奖了,许先生发明创办的红牛饮料,现在可是闻名全球啊。”对于许书标的夸奖,苏振邦笑着摆了摆手,然后说道:“我之前喝过几次,真的是让人惊讶和难忘啊。不得不说,红牛,真是牛!”

    卧槽,一听苏振邦这么说,而且还对红牛赞赏有加,许书标不禁暗道自己的猜测果然正确——这位苏大亨还真的是为了红牛集团而来。还好,许书标对这种情况已经准备好了应对之法,最主要的是,他对别人入股红牛集团并不排斥。甚至于,许书标对苏振邦这种实力强大、关系网和人脉都强横的“合作伙伴”,还相当欢迎。

    “红牛饮料能对你的口味,那是我和红牛集团的荣幸。”许书标想了想之后,说道:“那不知道苏先生这次约许某人所为何事?”

    我勒个擦,苏振邦没想到许书标会这么直接,居然开门见山地就点到了正题,于是沉吟了一下之后,说道:“不知道许先生的红牛饮料集团还缺不缺合作伙伴?”

    听了苏振邦这话,许书标不禁舒了口气,果不其然是“入股红牛”这事,那就好办了——他心里已经想好对策了。

    “当然,我和红牛集团都非常欢迎苏先生和苏宁集团入股,希望跟苏先生能成为合作伙伴。”

    额,额,额,许书标这话让苏振邦一下子懵逼了——这是什么情况?怎么一下子就谈到入股红牛集团了?这个幸福是不是来的太突然了?

    虽然,苏振邦心里震惊到无以复加,但是还好他并没有表现出来——不得不说,苏振邦同志的演技还是比较到位的。

    毫无疑问,许书标误会了苏振邦那话的意思,许老先生以为他说的“合作伙伴”是来当入股投资的“野蛮人”呢。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苏振邦只是想拿到红牛饮料在中国的经营权罢了。

    不过呢,既然许老先生误会了他的意思,把天这么大一个馅饼砸到他头上,他没理由往外推啊——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所以,苏振邦只能“勉为其难”地接受了。

    虽然脑中已经千转百回,但是其实仅仅只过了一瞬间罢了,苏振邦故作沉静地说道:“那真是太好了,我相信有了苏宁集团的加入,红牛集团未来的发展会越来越牛。”

    “非常期待苏宁集团的加入。”点了点头,许书标说道:“那这样吧,我会尽快通知一下公司的另一位大股东马特希茨先生,来商量一下具体的入股事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