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娱乐鬼才 >

第312章

重生之娱乐鬼才-第312章

小说: 重生之娱乐鬼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王启年笑道,“有钱之后,难免认识一些会败家的人。学会了怎么败家,换做是十年前。点一片沉香。我估计会心痛的失眠,但现如今,就随便了。生活品质提升,心情愉快,也许在工作方面赚到钱,是败家拜掉的钱千倍万倍。徐克先生也是懂的人,等会我还有一些存货,就等你吧!”

    说着。王启年让人给徐克打包裹,将一盒超过200克的沉香包装好。等徐克离开的时候,送给他带走。

    “那怎么可以!”徐克知道顶级沉香这玩意,一克可能就价值几千块钱,随便品味一口,可能就是普通人一个月薪水。随便烧一天,最多可能把一套房子的钱都烧掉了。

    圈内确实有沉香爱好者,但他们并并不是经常烧,一般都是以雕刻收藏为主,即使烧的话,也是交际需要,凑很多的沉香爱好者,大家一起品味。

    像王启年这种随便烧着玩,才是有钱人的最高境界。普通人怎么可能想到,居然有这么败家的方式?而且,败家还很有逼格!

    “就冲着我借鉴和学习徐克先生您早年的作品,从您的作品里面学到了不少东西,送您这点小礼物,也是应该的,算是学费好了!”王启年笑道。

    所谓学费,不过是王启年看过很多徐克的电影,当年的新浪潮武侠片,至今还是王启年学习的东西。不学前任已经有的创新,光在家闭门造车,搞出来的东西,就有可能的重复创造。只有大量吸收已经有的理念,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这样的创新才是有意义的。

    人类的创新,早就一点一滴的进步,而不是凭空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一切的创新,多少都有前任积累的知识在里面。

    ……

    徐克和刘德华之所以都在横店,主要是因为,在《四大名捕》结束之后,徐克跟华仔合作拍《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这部电影投资预算高达1。3亿元人民币。在目前的国内,已属于大片的范畴。一部大片自然是要找很多的电影投资机构一起分担风险。

    其中,小伙伴系的多家企业,都参与投资了《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其中,小伙伴影视集团投资最多,砸了5000万元在这部电影中。其次,就是华谊兄弟公司投资了4000万元。另外,嘉禾娱乐集团也投资2000万元。剩下徐克电影工作室没有支付现金,而是以徐克的导演片酬和相关技术进行投资,折合2000万元。

    可以说,小伙伴系是这部电影的主要投资者,与此同时,这也是小伙伴集团跟徐克的首次合作。

    不过,王启年深知像徐克这样的导演,在华语电影界是不多的。甚至,徐克当年拍的很多武侠片,至今还是被好莱坞的导演反复的拉片学习。

    这种身怀大才的导演,如果专门是在美国好莱坞发展,想必已经是拍出了一大批几亿美元票房的大片。

    不过,徐克至今主要还是在华语电影界发展,作为华语电影行业一个领军人物。说句不客气的话,别人还不知道张艺谋、陈凯歌是哪根葱的时候,徐克已经是名震江湖,被视为新浪潮武侠电影的领军人物。

    《英雄本色》系列、《倩女幽魂》系列、《笑傲江湖》系列和《黄飞鸿》系列。这一系列的徐克风格电影,至今依然被视为经典。

    可以说,即使是现如今,那个导演能拍出像当年《倩女幽魂》、《黄飞鸿》系列同等质量和风格的电影,还是可以赚钱的。

    “我最钦佩的徐克先生的一点就是您对于商业电影的认识,很多年以前就提出了真知灼见的观点—— 1。要有自己的风格。2。要言之有物——即使功夫片。也要有话说。3。要‘走群众路线’……商业片定要娱乐观众,让他们得到宣泄,心情转佳。电影是大众媒介。但愿我们跟观众一起呼吸……观众是用感觉看电影,不是有脑袋分析电影的。”王启年放下茶杯带着敬意说道,“至今这些的观念,依然是金科玉律,我个人总结了很久,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古今中外最有价值的作品。往往的大众最喜欢,能具备很长生命力的作品。纯粹的高雅作品,肯定成就不了传世的经典。真正的经典反而是通俗的。另外,就是作品想要大卖,其实跟创作者的经验水平关系并不是很大,有时候。更多是他恰好跟市场观众的希望看到的东西产生了共鸣!大家都是一直在盼望看到这些。这些东西出现了,于是就大红大紫了!之后,后来的跟风者效益越来越差,主要是观众第一次看,会很积累。越是到后来,越是审美疲劳,需要更多的成本和水平,才能吸引这个题材的老观众。等到观众都是资深观众,这个题材就很难赚到钱了。也就是题材死掉了!最终,我们电影界跟其他行业一样,出路必须是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旧的东西不行,必须得挖掘新的东西。即使是要跟风,也得创新性的跟风,一个老的题材里面的新作品,需要有一些同类作品没有的新元素新特征!”

    徐克笑道:“大体上都是这样,王先生对于商业电影的认识,不逊色于任何一位导演!”

    刘天王望着两个大导演之间互捧,却并没有觉得肉麻,说道:“我现在反而想要拍点文艺的东西。”

    王启年知道,刘天王在商业上很成功,一个帅气,又努力的人。虽然,初入娱乐圈时,因为没有跟tvb签五年长约,而是被雪藏了几年。看似错过了两年左右的发展机会,但实际上,当时若是刘天王选择留在稳定的tvb多半就混何曾了月薪几千块,之后涨到月薪几万的电视明星,熬到现如今还在tvb的话,一集电视剧片酬几万块钱,一年拼死也不过赚百多万几百万。

    但刘天王在tvb初露锋芒,咬牙放弃了被tvb捧,被tvb宣传的机会。初期被雪藏之后,恢复自由身,便开始开阔天空。音乐、电影双线发展,在音乐市场最火的时候,他跟其他几个人组成四大天王,红的发紫。接下来,音乐市场衰退,又是拼命三郎一般的赶场拍戏,很快的就把音乐行业的名气和粉丝转化为电影市场的票房号召力。

    而在内地发展,刘天王由于三观比较正,所以,不仅仅人缘好,也受到官方青睐,回归之后,刘天王的事业又迎来井喷式的发展。

    这几年香港明星里面谁在内地混的最成功?主要就是刘天王!

    既有天赋(外貌),后天又非常努力,对于审时度势大体上也是比较正确。比如,政治上的事情,刘天王就很聪明——谁在中央支持谁!把握了这一条之后,基本上不会犯政治上幼稚和站队错误的毛病。当然了,这一点也避免了一堆政治上的麻烦。

    全世界任何国家的艺人难免都要在政治上战队,稍微犯错误,可能就结束了艺术生涯。这就是政治正确,比如,韩国的艺人谁要用各种手段逃兵役,或者是抵制全民兵役制度,事业肯定是完蛋了,在其社会也是寸步难行。这就是韩国的政治正确,任何一个国家政治正确面前,都是没有民主可言。

    中国有没有什么政治正确呢?当然也是有的,比如领土完整,或者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之类的,肯定属于政治正确里面的一部分。

    搀和政治难免要站队,站队错了肯定要付出惨痛的代价。而作为公众人物,完全隔离政治是很难的。即使避免被站队,被贴上标签,也必须要懂政治。

    当然了,刘天王在内地红的电影,大多数的商业片。这跟当初香港市场一样,观众似乎只认可刘天王帅酷的商业电影。

    但刘天王偏偏又想要挑战一些有思想有内涵的文艺片,由于,他这些年也确实赚了不少钱。拍文艺片的成本不是很贵,又不是什么大片。所以,刘天王经常自己投资拍自己的文艺片,当然了,大多数都不是太赚钱。

    “文艺片就东西,就自己投资乐呵一下就好,不要太受约束,也不要有什么压力。”王启年笑了笑说道,“商业电影投资商肯定要以盈利为主,必要要对大家施压。文艺片呢,拿奖固然好,不拿奖就当自娱自乐,拍着放松身心!又或者是,一些新的想法,不敢在大制作里面用,先用这些小成本文艺片做实验。实验成功了,可以用在今后的电影里面。实验失败了,一部小成本的文艺片,也不会对自己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

    王启年觉得,文艺片最大的价值,可能就是拿来做电影实验。很多创新的想法,未必有市场。但先投石问路,成熟之后,可能就会有人用到大制作的电影里面。

    “是的!我现在想拍一些过去没拍过的东西!”刘天王怀念说道,“可能是人老了,容易怀旧吧!”

    王启年思索片酬,就知道了,刘天王大概是准备自己投资自己参演了一部《桃姐》,这部电影导演是老牌的导演许鞍华,后来,在香港拿了不少电影奖。当然了,王启年觉得这种电影是中老年人看的,自己感觉自己还挺年轻,不是太喜欢这种电影。

    而且,这些年的香港金像奖,也越来越小众了。颁奖的电影,既不具备代表性,也不具备影响力。如果不竭力宣传,用不了多久,可能观众都要忘掉金像奖了。

    早年香港电影黄金年代,那个时代金像奖虽然有时候装逼颁奖给一些文艺片。但不少大卖的商业片,照样是拿奖拿到手软。比如,备受国际市场推崇的新浪潮武侠片,典型的商业片,不少都是既卖座又拿奖。

    很多奖一开始宗旨是比较好的,也比较贴近于观众的审美。越是到后来越是封闭,观众喜欢的跟拿奖的已经完全是两回事了。

    徐克就不怎么追求拿奖,虽然,他拿的奖也不少。当然了,王启年特殊情况,他是故意装逼,表示自己不拿奖。所以,即使人家电影奖项给他提名,他也公开表示拒绝的。

    这种特立独行的做法,本质上,就是王启年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全新风格——我还需要你承认?!估计是你们这些电影节,想要找我借势吧!

    也许,有朝一日,王启年会自己搞一个奖,让别人来争夺奖杯。但是,他自己早就不需要任何电影节的承认,干脆,就是特立独行,不拿任何一座奖杯,反而比拿奖更能装逼!(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章 徐克重回嘉禾

    王启年忙中抽闲约徐克来喝茶,倒不仅仅是为了增进一下彼此的感情。更明确的目的,是为了将徐克拉上小伙伴的战车。

    小伙伴是非常需要像徐克这种高水平的导演!

    导演是可以培养的,但像徐克这样优秀的导演,目前,培养起来很难。至少,培养的成本和周期,恐怕不是短短几年就能见到效果。

    而一部电影质量好坏,虽然是团队集体的功劳,但驾驭和指挥团队的导演,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一个水平非常高的导演,即使发挥失常,拍出来的电影,也比二三流的导演更靠谱。

    投资这种已经成名的导演,也许不可能收获百倍盈利的黑马。但获得几倍的正常收益率,以及大导演附带的造星能力也是附带的价值!

    一部大片即使亏了一点点钱,假设捧红了一些明星,而这些明星的经纪合约是投资方的,总体而言,这笔投资实际上是赚钱的。只不过,赚的是旗下明星知名度提升这种无形资产。

    “徐先生,我想要跟你的工作室,以及您本人,建立一个更长久更密切的合作关系!”王启年诚恳的说道,“您这样的导演,是我们中国电影圈的骄傲,可惜当年的华语电影市场规模太小了,限制了电影投资预算规模。将来,电影市场会越来越大,至少眼下还未到瓶颈的时候。所以,我希望联手像您这种导演。发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平,提升到跟好莱坞平起平坐的程度!”

    “哦?”徐克闻言不置可否。

    一两部电影能达到好莱坞大片的水平,甚至。连好莱坞也佩服,这其实当年香港电影界就做到过。

    李小龙时代,以及后来的成龙、徐克等等一堆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那批人,可以骄傲的说,那个黄金年代他们的作品,至今还是被好莱坞借鉴和抄袭。让世界电影的创作风格上,深深的打下了他们的烙印。

    但是。现如今香港电影早就衰败成为小众电影,每年产量最低的时候,甚至仅仅不到二十部电影。

    可以说。以前香港一个星期的电影产量,可能就被现在一年的电影产量还要多。虽然,当年的香港电影大多数都是粗制滥造的烂片,但即使那样。当时的巨大的产量。自然让从业者获得了海量的锻炼经验,以至于,海量的产出里面,几乎每年都会拿出一些令人眼睛一亮的精品。

    有些精品好到什么程度?即使是拿到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