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娱乐鬼才 >

第132章

重生之娱乐鬼才-第132章

小说: 重生之娱乐鬼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种包租公、包租婆,在许多北上广城市太多了。实际上。这种人大多数不思进取,而社会和城市的寄生虫而已。

    真正维持一个国家生产力的进步,还是要靠劳动和创新!

    年会上,王启年宣布了一件事,成立“职业道德部”,这个部门跟公司的法务部门平级,但不太一样。

    法务部门主要是对外使用法律手段,维护公司的利益。但职业道德部,主要是就像古代的厂卫一般,监视员工一些违法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

    这件事宣布后。有一部分的员工反对说道:“老板。您这是对员工的职业道德不信任?”

    “不是不信任的问题,而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防微杜渐而已。现在我们都这么多人了,大多数员工职业道德是可以相信的。但说不定有一小撮人。经不起诱惑。堕落了呢?”王启年解释说道,“成立这个部门,不是怀疑谁。对付谁,仅是为了更正规化管理!”

    由于,小伙伴公司成立以来,员工基本都是从新人开始培养,内斗问题不是很明显。

    再加上,王启年一直以来的做法,得到绝大多多数的员工和股东信任,因此,即使这个备受争议,让一部分内心有鬼的员工,感觉到心神不定的决议,最终还是被通过了。

    当然了,这个新的部门,为了更好的监督所有人,所以,招人是秘密进行,也都是与公司老员工们没有密切人脉关系的人。

    这个部门表面上的“职业道德问题”其实,就是秘密调查和监视一些被怀疑有问题的员工的部门。

    在这个敏感的话题被抛出之后,王启年有给大家一颗甜枣——股东分红!

    一直以来,小伙伴公司的股东,没有进行过分红。但今年则是拿出1000万元,对整个公司的所有股东,进行一次慷慨的分红。

    这则消息发布之后,小伙伴公司众人纷纷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分红上了,于是,公司的骨干员工们,纷纷被甜枣收买,唱反调的声音越发细微到不可闻。

    当然了,这次分红之后,还是王启年获得的现金最多。作为创始人,王启年一开始持有70%的股权,但随着启动股权激励制度后,王启年从自己的股权里面,拿出7%,其他的几个创始人则每人拿出1%。这样凑出了10%的股权,作为股权激励基金。

    目前,股权激励基金陆续已经向员工转让了2。7%的股权,但还是剩下7。3%左右的股权。按照预计,这个基金还可以继续维持5年。

    五年之后,继续要维持股权激励制度,要么就是靠着大股东继续向基金转让股权,要么则是有员工离职,那么这个股权激励基金,使用分红所得的现金,赎回离职员工持有的股权。

    目前,小伙伴公司的股东有近百人了。首次分红,也让股东感觉到持有股份,更踏实,更有意义!

    当然了,王启年作为大股东,拿的分红最多。按照王启年的持股,可以拿税前630万元的分红,扣掉20%的红利税,也有504万元,可以有效改善他个人账户上的财务状况。

    嗯,目前而言,王启年作为公司大股东,长期是0工资。之所以长期0工资,主要是因为,王启年被一个理论忽悠瘸了——公司创始人拿工资高低,往往跟公司的发展前景成反比。很多不拿工资,拿很少工资的创始人,吃苦耐劳,给公司省钱,往往可以让公司发展更好。而相反,很多在公司还未发展壮大,就领取高薪的公司创始人,其掌管的公司,往往容易存在倒闭的风险。

    王启年想想也对,确实有不少的企业,发展的不好,但高管薪水高的惊人。不少牛逼到极点的公司,创始人拿的底薪,甚至0薪水的都有。这是因为,创始人真正把公司视为事业,命运与公司捆绑。

    总之,0薪水这个装逼行为,让王启年长期没攒下多少私房钱。王启年很多的开支,比如,买房的按揭贷款,是靠着与小香共同笔名“亚城木梦叶”的漫画所获稿费。所以,算的上的被未婚妻养活,吃软饭的。

    在这次公司股权首次分红之后,王启年可以告别吃软饭生涯。(未完待续。。)

    ps:  感谢查在安慷慨打赏!

第二百四十二章 发现内鬼

    2002年初,公司年会之后,即将迎来过年长假。放假前,小伙伴公司给辛苦一年的员工,开出相当于10个月薪水的大红包和年货。

    这也是小伙伴公司,有史以来最慷慨的一次过年犒赏。光是这次犒劳,斥资就高达600多万元。

    小伙伴公司目前在职员工的规模有300多人,人均过年领取2万。当然,这也存在一个工资高低的问题,但最高的高管于冬,也不过是10万过年红包。

    最低的也没有低于1万块钱。

    因此,以工资的角度而言,公司最基本工资和员工红包,并不是相差太悬殊。

    因为,小伙伴公司基本工资并不是很高,平时公司的骨干们想要赚大钱,主要是靠着业务本身。比如,电影片酬、广告合同、游戏项目等等……

    此外,股权激励也是区别普通员工和核心员工的方式,小伙伴每个给公司立下大功的员工都是公司的股东,现在这些股权激励还不算太值钱。但按照公司增长速度来看,再过几年可能就会大大的拉高核心员工和普通员工之间的身价差距了。

    当公司的大股东们和高层,一个个的把红包和年货,交到员工的手上,即使的小伙伴公司的清洁工,也不少于1万块钱。

    这种豪爽的派发红包,并不是王启年败家子,有钱任性!而是因为,公司最核心的价值,并不是存在银行的现金,或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资产,而是所有员工的心!

    也许,短期内给员工大量的红包。会拖累今后的发展速度,但是却换来了人心!

    不得人心,员工感受不到企业发展带给他们个人的好处,那么,企业发展再好,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一家公司大多数员工。心都是向着公司的,那么,这么公司必然是能够比同行其他公司要好。

    但是如果人心散了,即使拥有再多的资本,也不过是坐吃山空,迟早要要被败光!

    对于王启年而言,乘着他还有预知未来十多年的能力之前,尽快的带领大家把公司规模发展起来。

    但是,等到他不能再看清未来的趋势之后。就是要靠公司里面股东和员工们的创造力,继续推动小伙伴公司发展。

    正是因此,人心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一路跟着小伙伴公司发展起来的老员工。如果将来他们经验丰富了,却与公司离心背德,加入了竞争对手的公司,或者是自己创业,这对小伙伴公司都是巨大的损失。

    王启年并不希望。小伙伴公司将来成为娱乐圈、互联网等等行业的“黄埔军校”,给行业培养人才。本质上,都是说明这家公司人心已经涣散了,留不住人!

    能留住更多人才的公司,比那些黄埔军校类的公司,会发展的更好!

    当然了,在表面上。王启年维持光辉的形象。

    暗地里,也在做一些阴暗的勾当。

    于冬却是像地下工作者一般,拿着一份资料说道:“根据我这段时间派人调查,已经发现了几个怀疑对象。公司的编剧部门,是最有可能存在商业间谍的。再结合对手姗姗娱乐公司老板徐珊珊大学是在北大读书的。她以前的人脉关系,我们进行了研究。最终,最值得怀疑的目标锁定在丁双宁身上!”

    “丁双宁?”王启年看着照片中的这个黑框眼镜的姑娘,心中对她有点印象,在《江湖》在北大取景的时候,她因为当了群众演员,所以,跟小伙伴公司有了一点关系。

    之后,电影结束后,丁双宁申请到小伙伴公司实习,一年多以来,工作是比较积极的,进步也是非常快。原本,是准备重用她的,没有到居然是内鬼。

    “证据确凿吗?”王启年问道。

    “公司雇佣黑客,监控她的手机、电脑等等信息。虽然,她比较谨慎,一般不使用工作单位和家中的电脑出卖情报。但,因为疏忽,登录过一些海外的邮箱。我们监控这些邮箱,发现她曾在网吧使用这些邮箱,发送过加密文件。再加上……近期,她也经常打听公司的网游、影视项目,还私自复制了公司的文档。”于冬说道,“这是我们在公司悄悄安装的摄像头,大多数员工都不知道。请看,丁双宁多次在下班之后,借故回到办公室里面,复制公司电脑上的资料!”

    “果然如此……”王启年看到监控录像里面,丁双宁鬼鬼祟祟的动作,知道她是内鬼。唯一不确定的是,内鬼是不是还有其他人。

    “老板,我觉得,暂时不打草惊蛇,甚至……专门让丁双宁负责一个项目。让她掌握更多的‘商业机密’,让她的间谍行为,处于公司的控制范围内。”于冬说道,“顺带着,顺着这个线索挖掘,看看有没有其他的大鱼!”

    “好!”王启年微微一笑,“就让丁双宁负责《歌舞青春》的电视剧版,给她监制的权利,让她选导演和演员。”

    发现了间谍之后,反而重用!

    这其实也是放长线钓大鱼,让这个间谍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也是让竞争对手,更重视这个间谍给出来的资料。

    另外,间谍有时候会因为心里有鬼,反而更卖力工作。不少的间谍,不考虑其破坏力,那么,其工作期间的表现,可能比老实本分的员工更优秀。

    重用这个间谍,一方面将她的间谍行为控制在视线范围内,重用她,让她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打探更重要的商业机密。另外,重用之后,她心理上可能会疏忽,有些误导性质的情报,可能会被她汇报回去。

    还有就是……商业间谍其实是可以策反过来的!

    丁双宁在了解大量小伙伴公司情报的同时,也是了解一些雇佣她的雇主方面的重要情报。甚至,如果策反过来,在对手不知情的情况下,反过来用她打探对方的商业情报,这显然也是一条高明的策略。

    不过,是不是要策反,也要看她有没有策反过来的价值!

    这种反间谍和心理战,王启年心道,将来改编成一部影视,弄不好,可以荡气回肠,票房、收益率大卖。(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三章 家人

    过年前,岳父岳母从海外归来,直接在王启年家里过春节。

    反正,大家从父母辈分算起,已经是四十多年的老熟人。

    相对于往年回来,今年他们显得有点狼狈。谈及了海外的经历,岳父和岳母还是心有余悸!

    因为,去年911事件,美国出兵阿富汗。开启了漫长的反恐战争,之后,在中东地区谈生意的他们,自然经历了一系列混乱。

    当然了,人能平安回来,已经不错了,至于利润——中东地区的合作伙伴,卷走了百万,投奔了拉登,这造成岳父不仅仅去年白干了,往年赚的钱,也倒贴不少。

    岳父和岳母一家清算了负债和资产之后,发现除了早年在京城买了一套房值点钱之外,净资产就起来只剩下不到1万美元。

    算起来,还不如小香的私房钱多。要知道,这几年小香的漫画,红的发紫,她的账户上,攒下的私房钱,就不少于300万。

    回到国内之后,岳母还在埋怨说:“我都说了,还不如留在国内发展。你看看,小年子多出息,白手起家就弄了一个上亿规模的大企业,一分钱负债也没有!老王搞的企业,2000多员工,多威风!就连小香,也比咱老夫妻要强多了!”

    岳父打人吹胡子瞪眼,说了一通什么经济学和商业常识,以及亏本是并非是他水平低,而是遭遇不可抗拒性的因素。战争导致人心浮动,合作伙伴违约等等。

    不聊这番话却惹得岳母讥笑:“就知道掉书袋子,搞的就跟很懂经济似的。即使懂,又能有什么用呢?兵荒马乱的时候,谁跟您讨论经济?”

    王启年在旁也劝说道:“还是回国内发展最好!发达国家吧。社会相对稳定,没有战争动乱威胁,但他们经济增长速度慢。穷国小国,虽然有很多投资机会,但又不太稳定,一旦遇到战乱。赚再多钱,也可能打水漂!中国既兼顾了发达国家社会稳定的优点,又有超过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势头……”

    “可是,很多经济学家说,中国经济未来会崩溃!”岳父有点迟疑说道。

    “信这个说法的人脑残!七十年代就说崩溃,我们一直崩溃了几十年,gdp倒是从3000亿,崩溃到10万亿了。将来我们还会继续崩溃到20万亿、30万亿、50万亿、100万亿的gdp。”王启年幽默的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